会计电算化

更新时间:2023-03-13 01:09:59 阅读: 评论:0

王四酒家-幼儿园儿歌大全

会计电算化
2023年3月13日发(作者:社会实践调查)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意思

会计电算化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

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

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

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

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

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

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

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

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

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随着信息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

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

本应用、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

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资

源与经济恬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

分析、预测、考核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各项活动都体现为对数据和信息

的某种作用,彼此构成一个有秩序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生成的过程。在漫长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会计数据处理一直由“算盘为代表的手工工具来辅助,这种手工处理方

式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业务处理速度较慢,工作效

率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

会计的方法也日益丰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经营的发

展,社会各方对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不仅在需求数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

且在时间上和质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

视,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从客观上产生了改革会计手工处理形式的

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能够部分替代人脑工作的现代

数据处理设备迅速发展起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实现了20世纪

一项划时代的变化。此后,计算机在航空航天、工业、生物、医学、教育、经挤等

领域迅速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能自动、高速进行大量计算和数据处理的

特性,使其成为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1954年,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金的举动,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

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引起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变革,电算化会计也应运而生

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

进,可操作性不断增强,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及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微型计算

机的问世,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电算化数据处

理有优越性。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呈现的同时,专业会计软件不断翻新,电算化会

计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和成熟,电算化会计系统逐渐成形。

在我国,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的工作起步较晚。1979年,第一

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成为我国电算化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里程碑。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

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

题讨论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的问题,引入

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已被一些工业发达

国家应用于会计领域。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在计算机上计算职

工工资,从而引起了会计处理技术的变革。最初的处理内容仅限于工资计算、库存

材料的.收发核算等一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而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它以

模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这些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效

率。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随着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

行综合处理,系统地提供经济分析、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手工簿记系统被电算

化信息系统取而代之。这个时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是电子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簿

记系统的全部业务,打破了手工方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

理,并加强了内部管理。这一时期,所开发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能为基层

和中层管理提供信息,但各种功能之间还未实现共享。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应用,形成了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中全面地应用了电

子计算机,各个功能系统可以共享储存在计算机上的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数据

库。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企业、公司的最高决策

也借助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0世纪80年代,微电子技术蓬勃发展,微型计算机大批涌现,进入到社

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家庭在内。信息革命逐渐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

容,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微型电子计算机不仅受到大、中型企业的欢迎,也得到

了小型企业的青睐,它促使各部门把小型机、微型机的通信线路相互联结,形成计

算机网络,提高了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取代了大型电子计算机。国际会计师联

合会于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以“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为中心议题的

“第13届世界会计师”大会,成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广泛普及的重要标志。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国

际上也呈现出广泛普及之势。美国在这一领域已步人较高的发展阶段,始终处于国

际最高水平。美国会计软件的应用也非常普及。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有300—

400种商品化会计软件在市场上流通。会计软件产业已成为美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

一个重要分支。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1979年。其主要标志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

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一机

部和中国会计协会的支持下,在长春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

题讨论会”,这次会议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这次会上提

出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统称为“会计电算化”。从此,随着20世纪80年代计算

机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得以迅速发

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1983年以前)

这个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少数企事业单位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

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领域的范围十分狭窄,涉及的业务十分单一,最普遍的是工资

核算的电算化。在这个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缺乏,计算机硬件比较昂贵,软

件汉化不理想,会计电算化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致使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较

缓慢。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1987年)

从1983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应用计算机的热期,微型计算机

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经验不足,

理论准备与人才培训不够,管理水平跟不上,造成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出现许多盲

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一是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就匆匆上马的会计软件

开发项目占大多数,而且许多单位先买计算机,然后才确定上什么项目,没有全盘

考虑如何一步一步地实现会计电算化;还有的单位为了评先进、上等级等原因,买

一台计算机来摆样子。二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闭门造

车、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严重。三是会计软件的开发多为专用定点开发,通用

会计软件开发的研究不够,会计软件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商品化受到很大的

限制。四是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只有少数地方财政

部门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工作,配备了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专职人员,制定了

相应的管理制度,多数地区还设有着手开展管理工作。五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

人才正在培养之中,从1984年开始,各大、中专院校,研究院所纷纷开始培养会

计电算化的专门人才。六是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开始得以重视,许多高等院校、

研究院所及企业组织了专门的班子研究会计电算化理论。1987年11月中国会计学

会成立了会计电算化研究组,为有组织地开展理论研究做好了准备。

(3)普及与提高阶段(1987年至今)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以开发经营会计核算软件为主的专业公司,而且业务

发展很快,逐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计算机技术

发展的限制,会计电算化的演进具有多态性。可以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演进过程

是:从单项数据处理,发展到全面应用计算机、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从计算

机处理和手工操作并行,发展到甩掉手工账本,靠计算机独立运行完成记账、算账

及报账等任务的过程;从计算机应用于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处理,发展到用计算机汇

总并报送会计报表,为国家宏观经济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从最初采用原始

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到运用现代软件工程学方法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从单家独

户开发会计软件,发展到设置专门机构,集中专门人才,开发通用化、商品化的会

计软件的过程。

这一发展阶段有如下几个主要标志:一是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

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二是各级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会计电

算化的管理,许多地区和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会计软件开发标

准;三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逐渐被克服,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给人们以启示。

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1996年,在第二届全国会计电算化会议上提出了财务会计软件从核算型

向管理型发展的口号,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的中心,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与会计信息系统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

系。在企业管理中,会计信息是最普及和最大的信息系统,它的“触角”延伸到其

他各个子系统中。

因此,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的加工中心,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型会计软件所依赖的信息主要来自会计核算系统。正因为如

此,发展管理型会计软件首先是将现有的各核算软件,如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改

造成本、销售管理和工资人事管理等财务管理,并加强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和数据共

享。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核算的编制账表,或者说主要应

用于财务会计方面。功能较强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包括分析、预测、决策、规划、控

制和责任评价等方面的功能,并向管理会计方面延伸。会计信息系统要提高管理层

次,就要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应是密切的

而不是松散的,各系统之间数据充分共享和互换。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只包括会计信

息而独立存在,而应从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出发,包括市场、生产等管理信息,建立

“大财务信息系统”,将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才

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1:0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4099927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会计电算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会计电算化.pdf

上一篇:羊皮卷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会计电算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