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
礼学家戴圣所编,“记”得意思是“记载,
记述”。礼记的意思是关于礼仪制度的各种
资料记述。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
礼”。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
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
通假字
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
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
2.不独子其子(古义:指子女。今义:现代
与同“举”,选拔推荐
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汉语中专指儿子)
3.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
返回;归还)
4.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财物。今义:货
物)
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
有秩序,没有条理)
6.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
东西的人)
7.外户而不闭(古义:门今义:家)
8.是为大同(古义:这今义:判断
动词,是。)
9.矜、寡、孤、独、(古义:幼而无父的人。
今义:父母双亡的人。)
一词多义
1.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只是/单单)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为
天下为公(二声,表示判断,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亲不独亲其亲(动词,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5.子不独子其子(动词,以……为子)
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
子非鱼(你)
庄子与惠子(尊称)
6.修讲信修睦(动词,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形容词,
修长)
7.分男有分,女有归(名词,职分,职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量词,长度
单位)
8.与选贤与能(同举,推荐)
相与步于中庭(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是
欣赏的意思)
与朱元思书(给)
可据理臆断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
词)
9故故人不独亲其亲(连词,因此)
既克,公问其故(n.原因)
温故而知新(旧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朋友)
目今其祖早故《红楼梦》(死亡,去
世)
10作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作
为)
11.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
12.而是故谋闭而不兴(顺承)
故外户而不闭(转折)
潭西南而望(修饰)
13.归壮士十年归(回来)
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14善:不知其善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好处,
优点,长处,好的方面)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
齐楚交善(友善,亲善)
陈康肃公善射、伯牙善鼓琴(擅长,
善于)
太祖曰:“善”(应答之词,表示同意)
15.行大道之行(施行)
复前行(走)
16.道大道之行(只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
的政治制度)
不足为人道也(说)
行天下之大道(道路)
妾妇之道(行为准则)
得天下之道(方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
行仁政)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意动用法,亲:以……为亲;子:以…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
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老年
本课成语
1.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2.夜不闭户:指夜里间睡觉不用闩上门。形
容社会安定,风气良好。
3.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
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
政治理想鳏寡孤独:
4.鳏寡孤独:泛指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
5.选贤与能,xuǎnxiánjǔnéng,意思是选
拔任用贤能的人。出自《礼记·礼运》。
1、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
也?(背过)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
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
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
会;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
人的天下)。
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背过)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结合全文,你认为大同社会是一个什么
样的社会?当代中学生怎样做能更接近于
大同梦?(了解但是这种活题易考)
大同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天下为公,选贤
任能,诚信和睦,人人都能得到关爱,人人
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
安定,夜不闭户。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从自身做起,
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
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4、世外桃源与大同社会有无相似之处(了
解)
“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
来的.从“世外桃源”描写那里的人们“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中,可感受到“大同”社会中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幸福生活.“世外桃
源”就是艺术的具体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
风貌.
5、“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背过)
“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
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
(1)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大同社会怎样选拔管理者?社会
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大道”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选举社会管理者的标准是“贤”
和“能”,即要求“德才兼备”。(用成语填
空)
(6)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
“谋”和“盗窃乱贼”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
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外户而不闭”
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主旨: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会的特
征,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
向往和追求,
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
“小康”水平。“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
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
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
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
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
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
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
3、大同社会的积极意义
大同社会是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
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用现代话来说,就是
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几千年来它一直是许多
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
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
受到过他的启发,他也为我们如今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路,“大同”是我国社
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1、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
《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文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
根据提示回答:
1、“大同社会”的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就是
课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
2、“大同社会”实行民主选举,即课文所说
的(选贤与能)。
3、“大同社会”人人都安居乐业,即
(男有分,女有
归)。
5、“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天下
亲如一家,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
6、“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
不闭)。
7.大道之行的核心:天下为公
8.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
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9.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
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0.大道的内涵是实行民主体制、共同管理
公共事务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1.社会制度是公有制天下为公。实行民主选
举,即选贤与能。
12.“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为己。
13.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14.“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是全文的总括句。
15.货尽其用: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6.人尽其力: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全文结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层:基本特征
第一层: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
权力、财物公有化选举民主
本文发布于:2023-03-13 01:0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40699139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鳏寡孤独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鳏寡孤独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