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君子之风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
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
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曾参是孔子
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与孔子、孟子、
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
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
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
养方法。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他的修齐治平
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
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
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
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着君子应有的风度。在孔子心目中,
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
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
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3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5.18)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
.
于道,据
.
于德志:________据:________
游
.
于艺游:________
(2)君子义以为质
.
质:___________________
(3)礼以行
.
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
(4)孙
.
以出之孙: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追求执守广泛涉猎(2)根本,基础
(3)实践(4)通“逊”,谦逊
[要义探究]
2.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哪些?
点拨:(1)符合礼仪;(2)态度谦逊;(3)有诚信。
3.孔子的“杀身成仁”应如何理解?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有何关联?
点拨:孔子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行为方式,那就是
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而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正是对孔子
“杀身成仁”思想的进一步阐明。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4~8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
无所不至矣。”(17.15)
[突破词句]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喻
.
于义喻: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耻恶
..
衣恶食者耻:________恶:_________
(3)未足
.
与议也足: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得之,患
.
失之患: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了解,懂得(2)以……为耻,意动用法坏,不好(3)值得(4)怕,担心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足与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样的人不值得跟他讨论。
(2)庸俗浅薄的人能跟他一起事奉君主吗?
(3)如果生怕失掉,那就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了。
[要义探究]
6.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义利观”?孔子是如何表达这种观点的?
点拨:孔子主张重义轻利。通过分析君子和小人在义利取舍上的本质区别,以及士人、
鄙人重利轻义的行为,强调“义”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趋善去恶,完善德
行。
7.孔子认为,不能跟庸俗浅薄的人事奉君主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庸俗浅薄的人,容易患得患失,有可能会为了个人私利而采取不当手段危害他人,
甚至完全丧失对义的敬畏和把持,有可能会危及君主或国家。所以,孔子坚决反对这种人从
政事奉君主。
8.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孔子的“义利观”对我
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点拨: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
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9~12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6.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
[突破词句]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别人受不了那种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2)不守道义却有钱有势,这对于我就如同浮云一般。
(3)他的为人,用起功来忘记吃饭,快乐起来忘记忧愁,不觉得衰老快要到来,如此而
已。
[要义探究]
10.前两段文字中,孔子表达了一种怎样的高尚情怀?孔子是怎样看待追求财富的行
为的?
点拨:安贫乐道。孔子以道义为标准来看待对财富的追求,认为追求财富必须符合道义,
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11.孔子把“不义而富且贵”视作“浮云”,应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
点拨:浮云聚散无常,比喻以不义的途径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浮云轻飘
淡然,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1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孔
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点拨:一致。孔子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
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3~16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
子自道也。”(14.28)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8.7)
[突破词句]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自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者动,仁者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正是先生说自己啊。
(2)有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
(3)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担子沉重,路途遥远。
[要义探究]
1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原因各是什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仁、知、
勇”这三方面?
点拨:仁者足以爱人,故胸怀天下,故不以一己私利而忧愁;知者足以明礼,故能克己
复礼,故不为一己私利而迷惑;勇者出自礼仁,大义凛然,杀身成仁,故不因一己私利而畏
惧。一个具有“仁、知、勇”三种美德的人,就是一个以“天下为公”的人。所以,孔子强
调君子“仁、知、勇”这三方面的品格。
15.孔子是如何把水、山这两种事物与知者、仁者联系起来的?知者与仁者各有什么
特点?
点拨: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速而又变动自如,其特点有似于水;
而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稳重安定有似于山,所以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比较了
仁者与知者,认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往往是稳重、宁静而长寿的;具有明睿头脑的人往往是
敏捷、灵活而快乐的。这两种品质都是孔子所赞美的。
16.请谈谈你对“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理解。
点拨: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的确责任重大;为之奋斗一生,的确路途遥远。这
正所谓任重道远。这样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人生,是值得我
们学习并终生追求的。
诵读下面的内容,完成17~18题。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突破词句]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质
.
而已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以文
.
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温而厉
.
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恭而安
.
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本质纯真朴实(2)修饰(3)严肃(4)安详
[要义探究]
18.“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子贡为什么重视外在形式?
点拨:子贡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就是强调一个人要表里一致。良好的本质要
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这和孔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的观点是一致的。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
.
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义以为质
.
质:根本,基础
B.士志
.
于道志:追求
C.鄙
.
夫可与事君也与哉鄙:卑鄙
D.饭疏
.
食疏:粗糙
解析:选CC项,“鄙”是“庸俗浅薄”的意思。
2.下列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礼以行之
.
B.曲肱而枕之
.
C.不知老之
.
将至云尔D.苟患失之
.
,无所不至矣
解析:选CA、B、D三项均为代词,指事物;C项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不堪其
.
忧②回也不改其
.
乐
B.①贤哉,回也
.
②回也
.
不改其乐
C.①曲肱而
.
枕之②不义而
.
富且贵
D.①君子义以
.
为质②仁以
.
为己任,不亦重乎
解析:选DA项,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他的;B项,助词,表感叹语气,
呀/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听话者注意;C项,连词,表顺承关系,
来/连词,表转折关系,却;D项,均为介词,把。
4.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足与
.
议也②鄙夫可与事君也与
.
哉③仁以为
.
己任④何以文为
.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C①介词,跟;②语气助词,表疑问;③动词,作为;④助词,表疑问语气。
5.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倒装句的一项是()
A.贤哉,回也B.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C.仁以为己任D.何以文为
解析:选AA项,主谓倒装;B项,状语后置;C项,宾语前置;D项,宾语前置。
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杀身以成仁(2)小人喻于利(3)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4)仁者乐山
二、《论语》阅读
(一)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7~8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8.7)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
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实行仁德为己任,担子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2)可惜啊,先生对君子的这种解说!
(3)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8.根据选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②既要有纯真的品质,又要注重外表的文饰,
做到文质彬彬。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字,完成9~10题。
《论语·雍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墨子·耕柱》:“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
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9.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每一则材料都与义利相关,孔子思想要结合前两则材料,看《论语·雍也》这句,
可知孔子是重义轻利的,也可理解为否定“利”;但《论语·述而》这句认为“富”(利)是可
求的,可见并没有完全否定“利”;也认为“利”如不可求,便“从吾所好”,这里的“所
好”,可以理解为“义”,可见是把“义”放在首位的。墨子观点认为“可以利”,但这里
的“利”是“利人”“利民”,并非自己取得利益,他强调“义为政于国家”,可以对人民
和国家都有利,可见“义”与“利”是统一的。
答案:孔子不反对富贵,但强调义的重要,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墨子以利人、利民
为义,主张义与利统一,义利并举。
10.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评价要立足于当今社会现实,既要看到古人观点对今人的借鉴意义,又要看到其
思想的局限性。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之下,对义与利的看法应该是符合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可
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去谈古人观点的价值及局限,可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
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孔子重义轻利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但重义轻利的程度、标准恐
怕很难把握,这是局限。当今仍强调利人、利民,这又与墨子观点是一致的,墨子的重“义”
提供了方法论。我们可以赋予他的“义”以时代内涵,但在“利人”与“利己”冲突时,如
何解决,墨子思想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方法论,这也是局限。
答案:孔子的义利观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守法致富,在义与利矛盾时要先义后利,重
义轻利;防止见义忘利,违法牟取暴利。在今天,墨子的义利观有借鉴作用,既肯定“利
人”为至善的标准,维护了道德原则的尊严;又把“义”看成是达到“利人”“利天下”
的手段。不能简单地重义轻利,也不要极端追求功利。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
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所以这些都不是天下的良宝。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
社稷必然安定。之所以贵重良宝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利人民,而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所以
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唐]韩愈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
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
.
主司,言
之于上位,名卑官贱
.
,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迤遭坎坷,又废一年。及春末自
京还,怪
.
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
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
.
将委弃泥途,
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愈感其言,贺之以
.
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
其事。今子郁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
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
.
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
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来,不可胜
数。或日接膝而
.
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
.
然
乎!不其然乎!”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
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卑官贱
.
贱:低下
B.怪
.
其久绝消息怪:责怪
C.比者分
.
将委弃泥途分:料想
D.又托
.
形势托:借口
解析:选D托:依托,依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欲荐之于
.
主司激于
.
义而死焉者也
B.贺之以
.
酒愿以
.
十五城请易璧
C.或日接膝而
.
不相知弃甲曳兵而
.
走
D.不其
.
然乎何为其
.
然也
解析:选BB项,均为介词,用。A项,介词,向/介词,相当于“被”;C项,连词,
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项,副词,难道/代词,它。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侯喜的学品和人品,作者“慕其才而恨其屈”,但自己推荐无门,只能“掩
卷长叹”。
B.第二段通过对侯喜的神情和语言的描写,交代了卢郎中赏识侯喜之事,赞颂了他的
知人之明。
C.全文多处正面表达了作者欲向卢郎中举荐侯喜之意,达到了举荐目的,构思巧妙,
令人叹服。
D.文章整散结合,长短相宜,形成不疾不徐的节奏感,很适于表达恳切请求荐书的独
特情韵。
解析:选C全文几乎没有一处正面表达作者欲向卢郎中举荐侯喜之意,但基本上实现
了举荐目的,构思巧妙,令人叹服。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卢公是当今天下的贤达刺史,没听说他推荐过什么人,大概是很难找到可荐
之人而他又太看重此事。
(2)我是感慨于人生的知己很难遇到,为了弘扬阁下的美德,而且怜惜侯喜的一片心意,
所以据其德行而呈献给阁下。
参考译文:
进士侯喜这个人,写文章很有古意,立志也很坚定,其行为举止均有学问大、道德高尚
之人的操守。家境贫寒,父母年老,在朝廷中无可攀缘之人,参加科举考试十多年,竟然没
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我经常仰慕他的才华,对他坎坷的人生感到遗憾。我和他交往时间已久,
曾经想把他推荐给有关部门的主管官员,将他介绍给身居高位的人,但由于我自己名声不高,
官职低下,没有找到门路。我看他所写的文章,没有一次不唏嘘叹气的。
去年,我到京城听从调官选职,本想带着他同去,正逢他自己有别的家事缠身,处境不
好,困顿坎坷,又耽误了一年时间。到今年春末我从京城回来,责怪他长时间与我断绝消息。
从五月初到现在,他自己说被您所了解。辞气高昂,面有得意之色。(他)说:“我侯喜死而
无憾了!我告别父母来到关内,一路上劳碌奔波,所见王公大人有好几百,都不曾有像卢公
那样了解我的。近来本料想自己将被抛弃在最底层,老死于乡野之间;但如今胸中又有了旺
盛的志气,又有做官的路子了!”
我有感于他的一番话,用酒祝贺他。并对他说:“卢公是当今天下的贤达刺史,没听说
他推荐过什么人,大概是很难找到可荐之人而他又太看重此事。如今你很荣幸地成为他的第
一位推荐人选,你说‘死而无憾’,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古代所说的知己,也正是如此而
已。自己身处贫贱之中,不被天下人知道,只被大贤之人赏识,这正是可贵的地方。如果
自己已有名声,又依傍有权有势之人,那就是商贾逐利的事了,又有什么可宝贵的呢?你被
卢公赏识,他正是所谓的知己啊。读书人修养身心树立气节,而最终遇不到知己的,自古以
来,数不胜数。有的是整天在一起而并不相互了解,有的是不同世而遥相仰慕。正因为遇到
知己很难,所以说:‘士人愿意为知己而死。’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不是这样吗!”
阁下已经对侯喜很了解了,而我之所以又把侯喜的情况告诉您,并不是为侯喜考虑。我
是感慨于人生的知己很难遇到,为了弘扬阁下的美德,而且怜惜侯喜的一片心意,所以据其
德行而呈献给阁下。恭敬地呈上此状。
1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
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
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
(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解析:“褒贬”是一个连接在一起的词,不可分开。后面的“犹且”是连词,连接前后
两个句子,因此应该从中间断开。“不敢为”是指不敢去做某件事,构成独立语意片段,其
后应断开。“其”为代词,是对前面的指代,应从“其”前断开。“则”为连词,连接两个
句子,因此要从“则”前断开。“美食安坐”是对他两种行为的描写,是个独立的语句,因
此要在它的前后分别断开。
答案: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
/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
参考译文:
史官用文字进行褒贬,尚且感到恐惧不敢去干,倘若让退之你任御史中丞或御史大夫,
通过褒贬而使人或成或败的作用愈加显著,你的恐惧就该更大了吧。那么,莫非你又打算志
得意满地走进御史官署,吃着好菜好饭,安坐无事,到朝廷上欢呼万岁,点个卯就算完了吗?
四、语言表达
16.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创客”的三个特点。(各不超过6个字)
①“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
人。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
(《光明日报》2014年5月3日)
②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
梦想。
(《解放日报》2015年4月26日)
③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
然得到了应验。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格外地敏
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3月24日)
①□□□□□□②□□□□□□
③□□□□□□
解析:第①段的关键词是第二句话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梦想不能缺”;第
②段的关键词是“大胆创新”;第③段的关键词是“市场空白之处”“格外地敏感”,抓住
这些关键词提炼即可。
答案:①年轻有激情②怀揣梦想③自主创新创业④善于寻找商机
17.欢送词是主人在活动结束时欢送客人而发表的讲话。假设姚江中学学生会成员应
邀来东山中学参加“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假如你是东山中学学生会主席,热情地接待
了他们,并在活动结束时,致辞表示欢送。请在横线处补写欢送词。(100字左右)
亲爱的姚江中学学生会的同学们:
首先,我谨代表东山中学学生会,对你们参加我校“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表示真诚
的感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解析:欢送词要包含以下内容:结合本次公益活动的情况,表达肯定和表扬之意;针对
分别时刻,表达惜别之情;最后表达祝愿。要求态度热情,语言得体。
答案:你们在“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效率,值得我们学习。在
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们依依不舍。虽然大家相处的时间短暂,但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会
长久。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贵校学生会能在方便的时候,再次做客东山中学,祝愿我们两校
学生会的合作日益加强。
君子之风
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梅,
欺霜傲雪,凌寒而放。
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是以世人将其
喻为君子,取其不趋俗,不媚世之风骨。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
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做事,要有君子之风。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
天尤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就
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比尔·盖茨哈佛中途
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
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努力地学习,然后一步步走在
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空,他成功
了。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做人要有君子之风,要有自己的独特性。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驰
的人,细数历史
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
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秆的挑灯
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
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
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君子之风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凌驾于万物之上,真正做到远离人云亦云,远离世俗是非,
让我心做主!
[点评]君子之风,要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君子之风,要有君子的胸怀。
只有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才会显示出大度谦和的君子之风。但是
许多人当了官,就喜欢阿谀奉承,听不得警钟之声,等到身陷囹圄,才流下悔恨的泪水。
正视别人的批评,这不是懦弱卑下的表现,恰是温文尔雅的特质。假若时时刻刻融于群众
之中,以儒家的文化熏陶自己,以职业道德约束自己,又怎会一步步走向深渊呢?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1:1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269261393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君子道者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君子道者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