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及由来
元宵节,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①吃“元宵”:寓意团圆和美;②猜灯谜:元宵灯节派生
出来的文字游戏,也叫打灯虎;③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
舞龙灯,载歌载舞,氛围喜庆;④舞狮:象征吉祥如意,寄托消
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你打
算怎么过?
1、吃元宵。“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
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正月十五吃
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
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
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生意人还美其
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
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
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
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
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汤圆作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
们又称它为“元宵”。
2、观灯。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汉明帝
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
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
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
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
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
世界都市,社会富庶。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
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
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
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
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
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
今天。可谓“花灯高高挂,挂出新年万紫千红幸福花;红烛
熊熊烧,烧出新年顺风顺水红运道”。
3、猜灯谜。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
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
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
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
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
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4、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
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
了。其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
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5、舞狮子。“勇气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古
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
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
舞狮子的习俗,她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
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
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
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
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以祈望生活
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6、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
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
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
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
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
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
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有趣的是,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
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
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
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7、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
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
中跷和跑跷三种,者一丈多。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
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8、偷菜节。流行于贵州省黄平苗族一带,正月十五日
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
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
所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
现,被偷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荣集中在一起,做
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
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多。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
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
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
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
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
踏歌。
9、迎紫姑。“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紫姑是民间传说
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她因穷困而死。百姓
为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
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
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
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
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即信仰性的活动。
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
目的是驱病除灾。
11、逐鼠。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
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
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
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
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据称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12、情人节。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
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
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
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
时机。有人说,“相信自己,只要有爱,幸福就一定会存在。
不是你拥有了天长地久的爱情,而是你创造了天长地久的爱
情”。元宵节无疑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
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锣鼓敲,烟火耀,张灯结彩迎元宵;舞狮子,踩高跷,
眉开眼笑凑热闹;耍龙灯,猜字谜,七言八语来逗趣;迎紫姑,
走百病,祛病延年笑盈盈。月圆,人圆,元宵圆,事事满圆!
花好,灯好,焰火好,好事连连!是啊,传统社会的元宵节
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她体现
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其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
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
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人生天命,天生人命。天人合一,生命不息”。其实,
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春节从除
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
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
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
游玩了。其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
是娱乐,她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
一(太一)神,因为他是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它,可以获
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要保佑蚕事丰收。与此同时,
元宵更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
其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因而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
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
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20:1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23582139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吃元宵的由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吃元宵的由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