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9~22题。(13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观月记
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
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
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
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怀民亦未寝()(2)水中藻、荇交横()
(3)尽却童隶而登焉()(4)临水之观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21.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乙】文写月的句
子是“”,都突出了月光的特点。(3分)
22.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仔细品味。(4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答案:
19.(1)睡觉(2)交错纵横(3)使退下(4)靠近
20.(1)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啊。
(2)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
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白如昼澄澈明净
22.(1)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2)句
表达了作者对月下美景的赞叹之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9:5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2209626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观月记原文及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观月记原文及翻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