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真题《三峡》与《入蜀记》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
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
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
江心突出的巨石。
2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
.
溯阻绝沿:________
(2)不以疾
.
也疾:____________
(3)发
.
大溪口发:_____________
(4)仰视天如
.
匹练然
.
如
.
……然:___________
2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2
24.[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濒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
化:作者到瞿塘关时,___________;等到夏秋水涨时,___________。
25.[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
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22.(1)顺流而下(2)迅速,快(3)出发(4)
好像……的样子
23.(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
看不到月亮。(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
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24.江水低于滟濒堆(数十丈)江水高于滟灏堆(数十
丈)
25.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
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
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可以看出。
【解析】
22.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
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
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
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样子”;
“疾”是古今异义词,“迅速,快”的意思。
2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
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
(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曦(日光)”
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呼(呼喊)、于(在)、则(就)、屡(多次)”几
个词是重点词语。
24.老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
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填写作答。本题可依据“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
丈”和“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来概括填写作答。
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的意思是: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采用
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两
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
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突出了三峡山
势高峻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
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
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
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
风,也不如船快。
[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
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
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
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
4
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
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
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杜甫有诗言道:“白帝城和夔州各有
各的特点。”就是说语言也难以表达。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
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
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8:29: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16981139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入蜀记原文及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入蜀记原文及翻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