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03-12 17:20:02 阅读: 评论:0

总经理新年致辞-网络受限

反问的作用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祝福短信息)

反问句⽐喻拟⼈的好处及作⽤

反问句的好处

主要是加强语⽓,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辩论时犹如“回马⼀枪”,写作⽂时⽤上排⽐反问,⽈:“增强⽓势”。

表⾯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

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当中.

⽐如:

1."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并不笨。这⾥“难道”⼀词也可以省略。

3."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样的。

5.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强调要保护环境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问号,⽽有些特殊的句⼦也可以⽤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待在⼀起怎么⾏!”意思就是说同死⼈待在⼀起不⾏,表⽰极度强调。

双重否定句的好处

加强语⽓,如: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帅!

没有⼀个⼈不认为他傻。

都具有加强语⽓的作⽤。例如,“敢于这样做的⼈,难道不是⼀个英雄吗?”,意思就是“是⼀个英雄”,但语⽓更强烈,强调了

敢于这样做的⼈是⼀个“⼤⼤的英雄”。

⽐喻的特点及作⽤:

⽐喻就是"打⽐⽅"。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事物来喻另⼀事物。构成⽐喻的关键:甲和⼄必须是本质不同

的事物,甲⼄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喻不能成⽴。⽐喻的作⽤主要是:化平淡为⽣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

冗长为简洁。

⽐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喻词"像、似、仿佛、犹如"

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的⼩⼭。"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喻词,常⽤"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

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个⽐喻从不同⾓度,运⽤不同的相似点对同⼀本体进⾏⽐喻。例如:层层的叶⼦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粒粒明珠,⼜如碧天⾥的星星,⼜如刚出浴的美⼈。("明珠"、"星星"、"刚出

浴的美⼈"分别从⾊彩、光华、感受等⾓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致说来,⽐喻的作⽤主要有两个:⼀是对事物的特征进⾏描绘或渲染,使事物⽣动具体,给⼈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是⽤

浅显的或⼈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们深⼊理解。

⽐喻句的作⽤

(1)⽐喻说理浅显易懂,使⼈容易接受.

(2)⽐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

(3)⽐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在习作中,⽤上⽐喻的修辞⼿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三分。

拟⼈的主要作⽤

拟⼈的主要作⽤:在于使事物获得⼈的属性,便于抒发感情,使⼈感到亲切、易受感染。

拟⼈,还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命的东西活跃起来,这就使语⾔的形象性、⽣动性、感染⼒。

运⽤了拟⼈的修辞,⽣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是⽂章更⽣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章耐看,不枯燥⽆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的感情,使⽂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拟⼈句:

什么是拟⼈句?

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样的⾔⾏、神态、思想和感情。⼀句话,拟⼈就是⽤写⼈的词句去写

物。这种⼿法⼜叫做“⼈格化”。

拟⼈句的运⽤形式

(1)把动物拟⼈化。

(2)把植物拟⼈化。

(3)把⼀般的事物拟⼈化。

排⽐句

排⽐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有⼀股强⼤的⼒量,能增强⽂章的表达效果。

(⼀)⽤排⽐写⼈,可将⼈物刻画细致。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质是这样

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没有和宽⼴。”

(⼆)⽤排⽐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动之效。朱⾃清《春》⼀⽂中,“⼭朗润起

来了,⽔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像柳絮⼀般的雪,像芦花⼀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的种⼦⼀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三)运⽤排⽐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如:“我们的⼲部要关⼼第⼀个战⼠,⼀切⾰命队伍的⼈都要互相关⼼,互

相爱护,互相帮助。”(《为⼈民服务》)

“燕⼦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之计在于晨,⼀年之计在于春,⼀⽣之计在于勤。”

(四)运⽤排⽐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

书⽽欢乐,为书⽽哀愁,为书⽽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我

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恰当地运⽤排⽐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的⽓势和表达效果。运⽤排⽐必须从内容的需要

出发,不能⽣硬地拼凑排⽐的形式。

形式多样的排⽐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7:2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128021390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反问的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反问的作用.pdf

上一篇:创业英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反问的作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