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12 15:12:44 阅读: 评论:0

扦插之术-灌腊肠

戛然而止的意思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对自己生日祝福语)

四年级语文《孔子学琴》教案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向师襄学琴,

通过勤学苦练,最终琴艺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表现了孔子虚心好

学、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优秀品质。选编此文,旨在让学生通过

孔子的故事受到启发和教育,做到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追求

更高的境界。同时,依托文本中对师襄的描写,让学生认识侧面描

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学生对孔子有一定

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

创设生动的情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孔子

学琴由浅入深的过程,感受他勤学苦练、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优秀

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1.会认“痴、浸、抑、纯”4个生字,会写“倦、恳、溢、

浸、抑、炉、纯”7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毕恭毕敬、席地而坐、

顺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文中词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如何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的,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4.认识侧面描写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的琴艺是如何到达炉火纯青的

境界的。

突破方法:学生自主阅读的根底上,画出孔子在练琴过程中所

说的话,理解他学琴时从“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

—悟出作曲者”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认识侧面描写的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画出文中描写师

襄听琴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师襄的表现,从而认

识到什么是侧面描写以及这种写法的作用。

教法:激趣质疑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了解人物

的兴趣;品读词句法,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根底上画出孔子的语

言,感受他在学琴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优秀品质。

学法:自主学习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致了解

课文内容;搜集资料法,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加深

对人物的理解;品读感悟法,通过品读文中对孔子练琴的描写,感

受人物的优秀品质,受到启发和教育。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有关孔子的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和故事。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探究新课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了解孔子,感受孔子虚心好学的品质。

一、交流人物,质疑导入

1.出示孔子的图片,教师板书“孔子”,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

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2.教师将课题补充完整,学生齐读课题,交流自己通过课题知

道了什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孔子,讲的是孔子学琴的故

事。)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孔子为什么要学琴?他是如何学琴

的?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图片、交流人物资料,既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又提高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质疑课题,进一步培

养学生关注课题并进展思考的意识。

1.提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

词,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主展开学习,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初读收获。

3.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

(1)出示词语:厌倦、诚恳、洋溢、沉浸、抑扬、戛然而止、

炉火纯青、如醉如痴、毕恭毕敬、席地而坐、顺畅。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教师重点强调:“恳、浸”是

前鼻音,“痴、纯”是翘舌音。(正音后全班齐读)

(3)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重

点讲解“沉浸”“戛然而止”的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根据学生朗读的

情况,教师适当进展范读指导。

4.学生交流初读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自读要求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自主

学习、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收获对课文的整体

印象。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脉络,初步感受孔子的虚心好学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孔子学琴是如何一步一步到达炉火纯青

的境界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概括孔子学琴

的过程。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并与同伴轻声交流。

3.指名交流汇报,朗读相关句子。教师出示填空练习,指名口

头填空。

孔子学会了,还没有;孔子掌握了,还没有;孔子弹出了,还

没有;孔子的琴艺到达了的境界。

教师小结:孔子学琴,从“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

想——悟到作曲者”,一步一步,由浅入深,不断超越自我,最终

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4.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孔子虚心好学的品质。

(1)默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交流对孔

子的印象。

(2)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归纳:孔子多才多艺,有多方面的兴

趣和特长,但从不满足,这表现了他的虚心好学。孔子学琴时已经

五十岁了,说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的渴求。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学习要求,圈画相关语句,出示填空练

习,帮助学生理清孔子学琴的步骤,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

的能力。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指名认读,适当组词加强理

解。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根底上予以鼓励和指导,强调:本课左右

构造的生字较多,要写得左窄右宽。重点指导“抑”:右半局部中

间没有一撇,要与“柳”加以区分。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组词理解、自主观察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和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惯。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谦虚好

学、不断追求的孔子。那么,这一点在学琴过程中是如何表现出来

的,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倦()恳()浸()抑()纯()

卷()很()侵()柳()绝()

二、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1.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2.比喻学问、技术到达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文中词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如何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的。

2.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受到思想教育。

3.认识侧面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厌倦、诚恳、洋溢、沉浸、抑扬、戛

然而止、炉火纯青、如醉如痴、毕恭毕敬、席地而坐、顺畅。

2.指名说说孔子学琴的步骤: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

思想——悟出作曲者。

3.过渡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孔子的琴声,去学习他的优

秀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复习、整体回忆,帮助学生“温故”,

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自主阅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孔子动

作、神态和语言的词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并与同桌轻声交

流,说说自己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孔子。

2.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并与同桌轻声交流。

3.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教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

(1)第二自然段“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丝毫没有厌

倦的样子”这句话中,“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

没有厌倦”这些词句充分表现了孔子练琴的刻苦认真。“孔子连忙

站起来……继续弹奏起来”这两句话中,“连忙站起来”“诚恳”

表现了孔子谦虚的态度,“继续弹奏”说明孔子练琴非常认真,对

自己要求非常严格。

(2)第三自然段“孔子摇摇头说……怎么会使人感动呢”这句

话中,“摇摇头”描写了孔子听了师襄的话后的动作,从这个动作

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的琴艺很不满意。(指导朗读孔子的话,读好

反问句的语气)

(3)第四自然段“孔子又摇摇头……似乎想得很远很远”这两

句话,说明孔子虽然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

但是他仍不满足,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充分表现了孔子对

琴艺精益求精、不断学习的优秀品质。

(4)第五自然段“突然,琴声戛然而止……胸怀博大的周文

王”这句话中,“冲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描写了孔子悟出作曲者

是谁后的表现,从这个表现可以看出孔子对琴艺到达一定境界后的

兴奋与喜悦之情。

(5)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孔子的语句,

指导学生根据孔子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读出孔子对自己严格要

求、谦虚好学的品质。

4.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琴艺为什么会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适当小结:孔子虚心好学、勤学苦

练、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全身心地与音乐对话,因此他的

琴艺才能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相机理解“炉火纯青”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品读语言、交流汇报、指导朗

读,带着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深切地感受到孔子身上的优秀品

质,理解课文内容。

1.质疑:课文写的是孔子学琴,可是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师襄

听琴的表现,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师襄听琴的句子,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师襄的表现?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师襄听琴的句子,在一旁进展

批注。

3.指名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1)出示第三自然段中“他看到孔子的手指……可以学一首新

的曲子了”这句话,引导学生抓住“运用自如”“顺畅自然”“悦

耳动听”这些词语感受孔子的琴艺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2)交流第四自然段中“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冲动

地说”这段话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迷住”“如痴如醉”等词语

感受师襄听琴时的状态,“好半天,师襄才醒悟过来”说明师襄已

经完全被“乐曲声迷住了”。这段话通过描写师襄听琴的神态,表

现出孔子的曲子已经弹奏得非常完美。

(3)交流第五自然段中“他静静地坐在……起伏不平”这句

话,这是师襄第四次听琴时的表现,引导学生通过“静静地”“感

情随着抑扬的琴声起伏不平”体会师襄已经被孔子的琴声深深地感

染,完全沉浸在孔子的琴声中。

(4)抓住第六自然段中对师襄“站起身来”“深深地行了一

礼”的动作以及语言描写,感受这位音乐老师不得不佩服孔子这位

学生,给予了孔子高度的评价。

4.教师小结:作者通过描写师襄的表现,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

受到孔子练琴时的认真刻苦,琴艺的不断进步,这种通过描写其他

人的表现来衬托描写对象的手法叫做“侧面描写”,这样写可以更

突出地表现主要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的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

趣,在学生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的根底上,教师点明侧面描写的方

法,水到渠成,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1.学生交流从孔子学琴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和启发。(学习孔子

身上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中也要发扬这种刻苦的精神,不断挑战自

我,做事精益求精。)

2.教师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孔子这位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身上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而且还初步认识了

侧面描写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向孔子学习,向着成功迈进。

板书设计:

29孔子学琴

学会曲谱掌握技巧领会思想悟出作曲者

认真专注顺畅自然激情洋溢抑扬起伏

不知疲倦悦耳动听十分美妙炉火纯青

虚心好学,精益求精,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学琴,从到,再到,最后,正是因为他精益求精,不断追

求完美,所以他的琴艺才会到达的境界。

二、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勤奋刻苦的成语或名言警句?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5:1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6051641389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戛然而止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戛然而止的意思.pdf

上一篇:与往事干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