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剧表演艺术特征
摘要:话剧是一种面对众多观众的艺术表演形式,话剧表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受
到广大观众的认同和青睐。在话剧表演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演员通过自身的肢体、声音等方
式来创造人物的角色形象,将一种“贴近生活”的动作和语言来诠释角色形象。
关键词:话剧;表演;艺术特征
一、话剧的定义
对于话剧的定义一直十分宽泛。话剧,顾名思义是指以说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种艺
术形式,它是将编剧、评论、导演、舞美、灯光、表演集聚一体的综合类艺术表演。话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中国,是一种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这一名称最早
出现在辛亥革命的前夕,当时也称之为“新剧”或“文明戏”。自“五四运动”后,欧洲
的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现代话剧兴起,此时话剧被称之为“爱美剧”和“白话剧”。
二、话剧的特征
(一)观众群体庞大
话剧是一种跟随社会主流的艺术表演,在满足时代主流文化的同时也极大限度的满足
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所以受到数量庞大的观众群体的认可和喜爱。话剧拥有许多的观
赏者,这些观众覆盖了几乎全部的社会观众群体,所以话剧艺术的观众数量庞大。
(二)话剧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极有可能成为话剧作品的题材,话剧可以被称之为“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将生活和艺术进行延展和升华所形成的。对于观众而
言,在欣赏话剧时总是能感觉亲临其境,就像来自于自己一样的亲切、真实。在观赏完话
剧后,观众总会从话剧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或许是某一个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者剧中出现的某一句台词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上演着,因此对话剧有奇特的亲切
感和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这些感官体验是话剧有特有的,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企及的。
(三)对社会主流文化存在影响
在话剧发展的初期,话剧是人民百姓的主要休闲方式,话剧承担着百姓的主要休闲娱
乐的重任,自然而然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有了极大的影响,话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
角色所展现的状态也传达着富有影响力的观念,逐步形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随着经济
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日渐多样化,但话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
是其他休闲娱乐形式无法替代的,观众在观赏话剧时,对剧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对白有
较为深刻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观众们可以建立相似的审美方式和审美特点,相似的
人群构成社会中所特有的群体,此类群体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有所影响。
(四)鲜明的人物特征
话剧可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话剧中的人物角色都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一场好的
话剧需要顾及到社会中不同生活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范围的观众的观赏体验,
这就要求话剧的编剧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色融合到剧本中去,
合理、融洽的写入话剧人物角色中,使得人物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以及较为完善的艺
术形象,这也是话剧能吸引众多观众的主要原因。
三、话剧的表演元素
(一)规定情境
情景是编剧已经提前制定好的时间、地点,话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不可按
照个人意愿来改变。如果要对剧本做出更改,必须取得全剧组所有工作人员的一致同意。
所以,表演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情景来进行表演,不可随心所欲。表演者要将剧本中的角色
特征分析到位,尽力根据情景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避免出现对剧本中的人物關系、角色
特征不了解导致话剧表演呈现苍白感。
(二)动作
在话剧的表演中存在两种动作,其一是形体、肢体动作;其二是心理动作。在话剧表
演的过程中,如果仅有僵硬的肢体动作往往会导致话剧没有亲切感变得很假。很多时候,
话剧演员都不会为话剧设置特定的形体或肢体动作,而总是从心底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特
征,伴随着符合角色的动作,以此更好的塑造角色特点。也不能随意的根据自身体验“塑
造形象”,缺少或过分的表达人物情绪,而失去艺术的真实性。
(三)想象
对于表演而言,想象是表演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想要良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则要求
话剧演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将演员自身的“我”变成剧中角色的
“我”,以此保证舞台形象的真实感。其次是制定表演方案并严格执行,包括角色的性格
特征、角色总谱、各类表演手段的运用,牢牢抓住剧中动情之处和“闪光点”的具体安排。
(四)交流
交流有很多种,比如与搭档的交流、同观众的间接交流、与一个不存在的对象交流、
和自己的交流等。交流是极其重要的,与搭档的交流可以刺激搭档,搭档接受刺激所传递
的信息后可以使得合作更加默契;在台上能够做到与观众交流便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
力,使得话剧更有情感渲染能力。
(五)语言
话剧主要是对白,也就是说话。因为舞台的空旷感以及场地的距离感,要求演员在表
演中需要字正腔圆、音量大,让观众能够听清楚、听明白,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将一些生活
化的东西进行适当的夸张,以引起观众共鸣。台词要求“抑扬顿挫”,抓住台词中的重点
进行重音加强,以保证完整的塑造角色形象。
四、话剧表演的主要特征
(一)艺术创造者是演员
话剧角色形象是由演员所创造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
征通过角色的行动来展现,所以演员通过角色的性格特征来创造舞台的行动过程,演员的
创造能力直接决定了角色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
(二)演员的身体和声音是工具
演员在话剧表演中通过对剧本台词的分析体会、精心加工而得出话剧中的对白。舞台
动作则是随着台词的变化以及舞台指示而在表演中做出的形体或肢体动作。所以一个好的
话剧演员应该具有灵活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任何角色以及各种肢体动作。练习和尝试让
自己的音域变宽,可以适应各种人物角色的语气语速和语调。话剧演员要有极强的语言表
现力和声音造型能力。舞台动作要符合各类角色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征。
(三)表情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表情是最直接的情感表现方式。在话剧中也一样,话剧中演员的表情可以
很直观的向观众传递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以及人物角色的思想变化。作为表演者而言,只
要符合剧本所制定的情景要求、具有明确的表现目的、不脱离剧本的思乡情感要求,就可
以在表演过程中加入自己理解的表情动作。在舞台上演员不可能像生活中那么真实而自然
的情感流露,这就要求演员自身去进行创造,来丰富角色的性格特征、身份形象等。曾有
人说过:“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人物角色的精神生活,还要借助艺术的形式将生活展
现出来,所以演员应该不只是在内心体验角色,而且要将所感受的东西从外部体现出来。
要想演得逼真就要注意表情的逼真,注重外部表现形式的逼真”。
(四)演员必须亲自登台
话剧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必须登台表演,也就意味着每一次登台表演都需要
演员进行再创造。每一次表演都得认真严肃的对待,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并有所创新,保证
话剧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亲切感。演员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登台表演中不断实践,不
断总结和积累中成长,以使得话剧角色形象深入人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话剧的表演对作品的综合要求较高,剧本的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
光、评论都是话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话剧以演员在舞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
独白为主要叙述手段,同时也能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所以,演员作为话剧的艺术创造
者,要充分运用好自身的身体和声音,练习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表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
登台表演来完善话剧表演。通过人物性格特征等来反映社会现状,话剧的对话必须具有个
性,语言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确保能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陈佳.浅谈话剧表演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15,35(12)
[2]刘春红.浅谈话剧表演艺术[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08)
[3]孙航.浅谈话剧表演艺术的特征[J].大众文艺,2014(19)
[4]王心圣.浅谈话剧的表演[J].北方音乐,2014(15)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3:1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97869138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艺术表演.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艺术表演.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