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兼论东阳合韵
战国铜器铭刻中有一“”字,多见于记录器物容量的铭文
中。现将笔者所见录于下方(为行文方便,释文采用宽式,字
原篆以△代替):
中私官鼎:中私官,△半。(《殷周金文集成》[1]以下简
称《集成》)
上范鼎:上范(厨)△四分。
上乐鼎:上乐(厨),△三分。
弗官鼎:十年弗官,△(半)。
半鼎:内黄,△(半)。
梁上官鼎:梁上官,△(?#┓郑?宜信冢子,△(?#┓帧?
卅年鼎:卅年,n(令)?M,?c(视)事,冶巡铸,△四分。
十三年上官鼎:十三年,梁阴命(令)率上官冢子疾,冶
铸△(半)。
廿七年大梁司寇鼎: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赵)亡智铸,
为量△四分。
廿七年大梁司寇鼎:梁廿又七年,大梁司寇肖(赵)亡智铸,
为量△(半)。下官。
卅五年鼎:卅五年,n(令)周?Вc(视)事,冶期铸,△
(半),下官。
朝鼎:盖铭:十九年,邛(江)干为合阳,△半,□。器
铭:廿四年,朝为合阳铸,△半,二。
卅二年平安君鼎:器铭一:卅二年坪(平)安邦司客,△四
分,五益(镒)六?Y半?Y四分?Y之冢(重);器铭二:卅三
年单父上官庖宰所受坪(平)安君者也,上官。盖铭一:坪(平)
安邦?卓停?△四分;盖铭二:上官。
信安君鼎:盖铭:信安君厶(私)官,△(半),?c(视)
事,冶?I,十二年,称二益(镒)六?Y。下官,△(半)。器
铭:信安君厶(私)官,△(半),?c(视)事司马,冶王石,
十二年,称九益(镒)。下官,△(半)。
右?K鼎:盖铭:右?K(嗣)△四分鼎;器铭:右?K(嗣)
△四分鼎,六年,工(师)扬(杨)户,工。
?i厨鼎:?i(厨)一斗(半),器铭:廿三年铸襄平△
少(半)[2]。
上引材料中△所代表的字写作、形,我们隶定作。在讨
论此字的释读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上引材料的国别问题。
两件廿七年大梁司寇鼎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铜器无疑,魏称梁
在魏惠王九年徙都大梁之后。《集成》2746号所收梁十九年亡
智鼎铭云:“梁十九年亡智求戟啬夫庶择其吉金,铸少(半),
穆穆鲁辟,徂省朔旁(方),信于兹巽,鬲(历)年万不(丕)
承。”黄盛璋云:“三器监造者均为赵亡智,必为同一王世所造,
三鼎纪年皆称梁,又称大梁司寇,必为迁都大梁以后所造。”[3]
三器为魏国同一王所作是毫无疑问的。由廿七年大梁司寇鼎“为
量△(半)”可知,魏国的容量单位是,另一件廿七年大梁
司寇鼎中的“四分”当为“四分”之省,卅二年平安君鼎的容
量正是“四分”,不省。梁十九年亡智鼎中的“少(半)”为
“少半”之省不言自明。
从目前所见资料看,单位量词不见于传世文献,而战国时
魏国的铜器中却经常出现这个字,此字可以作为判定青铜器国别
的辅助标准。通过铭文系联,我们发现字也只出现在魏国的青
铜器铭文中,这个字的释读不仅具有文字学的意义还具有判定青
铜器国别的作用。
的词义可以通过比较推勘得出,如战国时期韩国记录铜器容
量的金文为:
十一年,库啬夫肖(赵)不、贮氏大(令)所,空二斗。
汉代青铜器中亦有这种记容铭文,其格式一般为“容×斗×
升,重×斤×两”。如西汉平都椭量:
容三升少半升,重二斤十五两[4]。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魏国铜器铭文中的字、韩国铜器
铭文中的空字所处的语法位置与汉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容”完
全相同。目前学术界大都将此字读为容,从铭辞的文义来说,这
是很通顺的。不过学者对字形体的分析却莫衷一是。
除和两种常见形体外,魏国的梁上官鼎(《集成》02451)、
九年承匡令鼎[5]写作形。
郭沫若将梁上官鼎中的字隶定为,并解释说:
统观诸器字,其下均系量数,大梁司寇鼎云“为量
四□”其意尤显著。是则梁鼎铭文例与汉鼎之记容量轻重者
相同,汉鼎铭,例言“容若干斗升,重若干”,因之前人遂有疑
为庸字,而读为容者,今案其读则是,而其释则非也。余谓乃
匈字(今通作胸)之异,读为容。《说文》云“匈,膺也,从勹
凶声,或从肉”,此字亦正从肉凶声,中间之形乃象胸之形也。
象胸头有剑骨,有横肋而左右有二垂乳……古匈容同纽,且复在
东部,乃双声叠韵之字,故匈假为容[6]。
王人聪将此字隶定为,释为庸,并解释说:
我们认为将此字释为庸,可从传钞古文资料中找到根据,查
夏竦所著《古文四声韵》一书中,引《崔希裕纂古》收有庸字的
一个异体作……,因此,《古文四声韵》所收的庸字的异体“”
字的构形,可以看作是战国时期庸字曾出现过的一种写法,即下
半不从用而是从月。根据这一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战国记容铜
器刻铭中的“”应当就是庸,即庸字的异体。……与庸为同字,
在记容铜器铭辞中,假为容,表示容积的意思[7]。
杜?松认为此字即是庸字,他指出:
上举几件铜器均魏国器,有的学者已指出,此处的释匈,
读容,匈容为双声叠韵字,匈可通假为容。而正如大家所熟知的,
上举每件魏鼎中的“庸”字,庸的下面与记容量的量词相连,如
上官鼎铭“庸(容)三分”,中私官鼎铭“庸(容)半斗”。记
鼎的容量,庸读为“容”可谓文通字顺,“庸”是“容”的假借
字[8]。蔡运章、赵晓军、戴霖等人将此字隶定为,释
为康,并考释说:
字当是从肉,庚声,可隶定为,疑为康字别体。《说文?
禾部》“?^,谷皮也。从禾、米,庚声。,?^或作。”《集韵?
唐部》“?^古作。”这说明“从米、庚声”的字,应是“康”
字的异体。因肉米同为食品,在古文字的形(义)符里可以通用。
《史记?贾生列传》“斡弃周鼎兮宝康瓠。”《集解》引应
劭曰:“康,容也,一曰康,空也。”《释名?释道》:“康,
昌也,昌盛也。”《淮南子?天文训》:“十二岁一康。”高诱
注:“康,盛也。”《说文?禾部》注谓“康”的本义为“空其
中以含米也。”故康有“容、盛”之义[9]。
《古文字谱系疏证》一书认为字是“从庚肉声”[10]。
我们赞成蔡运章等人的观点,认为此字从肉,庚声,但此字
非康字的异体,而是战国时魏国庚字的异体。下面论证我们的观
点。
字作、形,下从肉,上从庚。此庚字形体与《金文编》中
所收庚字形体相同,我们择要选录《金文编》中庚字形体以供参
考:
(史父庚鼎)(弓父庚卣)(作父庚?z)(伯簋)
(?P簋)(且日庚簋)(且日戈)[11]
可以看出字肉旁上所从确为庚字,尤其是形,上部就是庚
字。
我们认为是庚字异体,这与战国时尹可以写作是相同的。
《金文编》尹字条下收有如下字形:
(大攻?Γ?(郾王戈)(右?兀?[12]
《战国文字编》尹字条下亦收上面的三个形体,不过《战国
文字编》又另立字为单独字头[13]。
尹与是一字无疑。战国时楚国兵器铭文中有“大攻”一
词,李学勤先生指出“大攻”即“大攻尹”,是高于工师的管
理手工业的官吏。这一官名当系自楚国传入赵国[14]。齐国和燕
国陶文中皆有字。齐国陶文中有官名“右陶”,写作“右陶
尹”;燕国陶文中有官名“右攻”,李学勤先生指出,“工尹
也分左右。”[15]
我们说为庚字异体还有一条更直接的证据,垣上官鼎记录
容量的动词直接写作“庚”,其铭曰:
垣上官,庚大(半)。
此鼎中的庚与用法相同,由与尹关系的分析,我们更确信
是一个从肉庚声的字,是庚字异体,其意义与容相同。
至于庚有“容”义,学者多从语音通假的角度来考虑。从语
音上讲,庚字上古音属阳部,容属东部,语音相近。李家浩先生
说
韩、魏两国铜器记容铭文中的“容”,多写做从“肉”从
“庚”声的“”。上古音“容”属东部,“庚”属阳部,古代
东阳二部的字音关系密切,故“”可以读为“容”[16]。
西周时期已有东阳合韵的现象,李学勤先生指出史墙盘中
“邦、童,古东部韵;方、疆、行,古阳部韵。东阳合叶的现象,
西周时已经存在,《诗?烈文》即其一例。”[17]
东阳合韵现象到战国时已具普遍性,《管子》、《韩非子》
等书常见。金毅先生在论述东阳合韵时引《韩非子》为证:
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二柄篇)
主焉得无雍,国焉得不亡乎(外储说右上)
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扬权篇)
人主者,非目若离娄乃为明也,非耳若师旷乃为聪也(奸劫
弑臣)
金先生说“东阳二部当初不合韵,后来合韵,必是这两个韵
部中的某些字发生语音变化,其主要元音逐渐接近,而韵尾相同
加强了它们接近的势头”[18]。
在古文字的考释中,古音通假常常与同源通用相混淆。我们
认为庚与容是声近义通的同源关系。至于庚为什么会有“容”
义,我们可以从庚字的本义说起。戴侗、郭沫若等人皆考释过庚
字的本义,季旭?N在《说文新证》中评论各家观点说:
戴侗《六书故》谓庚象钟类;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
支》以为当是有耳可摇之乐器,以声类求之,当即是“钲”;李
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以为其形制当类似后世之货郎鼓。案:
“康”、“庸(镛)之初文”均从“庚”,足证“庚”为乐器之
说可从,依字形,此器当类似货郎鼓而大[19]。
董莲池谓庚字“即大钟谓之镛的镛之象形文,假作天干用
字。”[20]案,董先生之说至确,庚之字形为大钟的象形,只是
这个象形是三维立体的,以为例,字形上部为钟之甬,中二画
为钟体花纹之形,三竖画中,两侧为钟之外缘,中间一竖笔应为
透视之钟的背面,庚字之整体应为一圆柱体的立体象形,只是受
书写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二维的形体。以
往的文字学家在研究象形字的时候多泥于平面二维之象形,实则
在古文字阶段还存在一种三维立体之象形字,庚便是其中之一。
庚为镛之本字,因腔体中空可以容气才能产生共鸣,所以庚有容
义。
庚、康、空、容四字为同源字,根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
的拟音,上古音庚属见母阳部,康属溪母阳部,空属溪母东部。
容属余母东部[21]。庚、康、空、容四字声母发音部位相同,韵
部东、阳旁转。
庚、康、空、容四字意义亦相通,康为?^之省体,《说文》
卷七“?^,谷皮也。”段注“?^之言空也。空其中以含米也。”
又卷七“空,?[也”;“容,盛也。”康、空皆有中空可以容物
之义。庚、康、空其共同意义为中空之物可以容物,或容气,这
与容的盛物之义相通。
战国记容金文中的字应分析为“容也,从庚,从肉,庚亦
声。”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11:3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92342138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合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合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