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协议要注意事项
⼊股协议要注意事项
⼀、⾸先应该确定新加⼊的股东是准备⽤现⾦,还是实物或技术⼊股。除现⾦外,实物或技术应通过评估先确定价值。
⼆、如果新加⼊者投⼊的是现⾦,可采取增加原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原股东转让其部分投资⽽保持原注册资本不变两种参股⽅
式。
1⼊股之前先搞清公司到底有多少家当,也就是净资产有多少,有条件的话,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下⽐较放⼼,当然如果公
司⽐较⼩,也就⽆所谓。
2⼊股⽅式要搞明⽩,是新增注册资本,还是股权转让。
3新增注册资本的话,要办好验资⼿续,修改章程,然后再到⼯商局办理变更登记⼿续。
4如果是股权转让的话,要修改章程,然后再到⼯商局办理变更登记⼿续。
三、由原公司的全体股东形成决议,同意不同意接受新股东加⼊及采⽤哪种⽅式,并签订股权变更协议、⼊股协议(包括股权
⽐例、分红⽅案等)。
四、如果是采⽤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式,应该先将公司的资产进⾏评估,
然后将公司评估后的资产和新投⼊的资⾦相加的总资产作为新的注册资本,按照新投⼊资⾦与评估后公司资产的⽐例确定新加
⼊股东的股份⽐例。
五、如果采⽤新股东受让原股东投资的⽅式,应由原股东协商谁愿意出让⼿中的投资?原股东即可以出让部分投资减少投资⽐
例,也可以出让全部投资退出股东会。这些都应该由原股东之间进⾏协商。
六、如果原股东同意新股东⽤实物(仪器、设备等)或技术⼊股,也应先进⾏评估后再按照规定操作。
七、登记流程:⾸先要到当地⼯商⾏政服务⼤厅领取相关表格然后拿着已有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还有现在法⼈的⾝份证、还有股东决议、以及变更登记表还有个⼈的⼀切证明,估计还要出资证明等。
公司法有关条款如下:
第三⼗三条:股东按照出资⽐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可以优先认缴出资。
第三⼗四条: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
第三⼗五条: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
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
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第三⼗六条: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由公司将受让⼈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受让的出资额记载于股东名册。
第⼆⼗四条:股东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业产权、⾮专利技术、⼟地使⽤权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实物、⼯业
产权、⾮专利技术或者⼟地使⽤权,必须进⾏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估或者低估作价。⼟地使⽤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
律、⾏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以⼯业产权、⾮专利技术作价出
资的⾦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国家对采⽤⾼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股东应当⾜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额存⼊准备设
⽴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开设的临时帐户;以实物、⼯业产权、⾮专利技术或者⼟地使⽤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
转移⼿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条: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谈现在企业员⼯持股计划案例
什么是员⼯持股计划
员⼯持股计划是⼀种由员⼯持有本企业股权或股票的股份制形式。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认为,⽣产要素只有
资本与劳动两种。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使资本投⼊对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少数拥有资本的⼈却能获得⼤量财富,这势必
造成资本的急剧集中和贫富差别的迅速扩⼤⽽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产⼒发展的隐患。凯尔索为此提
议,建⽴⼀种使产权分散化,让员⼯都能获取⽣产性资源,实现劳动收⼊和资本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员⼯持
股计划就是实现这⼀⽬标的⼀种⽅案。
近40年来,美国实施员⼯持股计划获得了巨⼤成功。到1998年,全美实施员⼯持股的企业有14000多家,包括90%以上的上
市公司和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有3000多万员⼯持股,资产总值超过4000亿美元。据美国的⼀项专题调查证明,实⾏员
⼯持股的企业与未实⾏员⼯持股的同类企业相⽐,劳动⽣产率⾼出30%左右,利润⼤约⾼出50%,员⼯收⼊⾼出25-60%。⽬
前,员⼯持股已经成为⼀种国际趋势。90年代末,英国约有1750家公司、200万员⼯参加了政府批准的员⼯持股计划。法国
⼯业部门企业员⼯持股率超过50%;⾦融业中
有的企业已达90%以上。德国把实施员⼯持股作为吸引员⼯参与管理,保留⼈才,促进企业发展的⼀项基本制度。⽇本绝⼤
多数的上市公司实⾏了员⼯持股。就是在新加坡、泰国、西班⽛、等发展中国家,员⼯持股也⼗分流⾏。
员⼯持股计划的种类
综观员⼯持股计划的种类,形式多样,内容繁杂,各具特⾊。按照员⼯持股的⽬的,主要可分为福利型、风险型和集资型。
--福利型的员⼯持股。有多种形式,⽬的是为企业员⼯谋取福利,吸引和保留⼈才,增加企业的凝聚⼒。是将员⼯的贡献与拥
有的股份相挂钩,逐步增加员⼯股票积累;并把员⼯持股与退休计划结合起来,为员⼯的未来积累多种收⼊来源。⽽诸如将实
⾏员⼯持股与社会养⽼计划结合起来,员⼯每⽉拿出⼀部分⼯资购买企业⼀定⽐例的股权;向员⼯(主要是退休雇员)和⾼级管
理⼈员提供低价股票、实⾏股票期权、进⾏企业与员⼯利润分享等⽅式,也属于福利型的员⼯持股。
--风险型的员⼯持股。其直接⽬的是提⾼企业的效率,特别是提⾼企业的资本效率。它与福利型员⼯持股的区别在于,企业实
施风险型员⼯持股时,只有企业效率增长,员⼯才能得到收益。
--集资型的员⼯持股。⽬的在于使企业能集中得到⽣产经营、技术开发、项⽬投资所需要的资⾦,它要求企业员⼯⼀次性出资
数额较⼤,员⼯和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对也较⼤。
⽐较各种类型的员⼯持股,各有特点和利弊,主要体现在:
--福利型、风险型和集资型的员⼯持股⽐较。三者都有激励员⼯的作⽤,不同之处在于:福利型的员⼯持股,侧重于把员⼯持
股同养⽼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为员⼯增加收益,从⽽解除员⼯退休后的后顾之忧,起到激励员⼯长期为企业尽⼼尽⼒⼯作的
作⽤。不⾜之处是易使员⼯产⽣福利收益固定化的思想,不利于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9:0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8295325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入股方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入股方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