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定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
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
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
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
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
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
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
相互联系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
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内控管理不容乐观。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
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
部控制的效果。
目前,受到萨班斯法的影响,财政部加强了内控标准的修订,这需要立法学的
指导。
审计准则方面的定义: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
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
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
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仅包括单位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
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和步骤,还包
括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内部控制的目
标,尽管理论界有多种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
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等四个方面(
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内部控
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强化管
理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
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3.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阶段
(1)内部会计控制。(2)内部管理控制。
4.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5.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
到自身规定的经营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控制的作用会不
断扩展。目前,它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提高会计信息资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决策层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竟争中有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就必须及时掌
握各种信息,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
性和真实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二)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实现企业的经管目标
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
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
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
(三)保护企业时产的安全完整
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
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
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
全完整。
(四)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
部控制则可以通过袱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
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
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
(五)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
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睡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
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
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错弊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费
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
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
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
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
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
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
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二)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
节。其日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
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
金融业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建立其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围绕
货币资金经营,维护金融资产完整,保持资金合理流动,规范经营行为,确保金融
机构稳健运行来进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原
则》,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目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银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这既是金融机构要达到
的一个宏观目标,也是具体业务执行过程中要坚决实施的具体目标。
2(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控制风险是金融机构经营的具体目
标,也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
3(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这是内部控制的直接
目标。
4(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寨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进行、这是内部控制
微观目标,是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和各岗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
内部控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效性原则。要使内部控制充分发挥控制作用,在各部门和各岗位得到贯彻
实施,建立的内部控制必须具有有效性,即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最高决策层所制
定的业务规章和发布的指令,必须符合国家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必须具有高度的权
威性,必须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内控制度不能
存在任何例外,任何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
力。
2(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为了使各种风险控制在
许可的范围之内,建立内部控制必须以审慎经营为出发点,要充分考虑到业务过程
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容易发生的问题(设立适当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骤来
避免和减少风险,并且设定在风险发生时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补救。
3(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渗透到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
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和空白,做到无所不控。
4(及时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业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开设
新的业务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种类,必须树立“内控先行”的思想(首先建章立
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即使在金融创新的领域,也不能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或监
管当局没有要求而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
部门,直接的操作人员和直接的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分开,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员报告
工作;在存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的人员提供可以直接向最
高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8:5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82286138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内部控制目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内部控制目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