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课

更新时间:2023-03-12 06:13:59 阅读: 评论:0

苏州西山风景区游玩攻略-自动挡车档位介绍

表演课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寸头和平头区别)

大一上学期表演课总结

在结束一个学期的课程之后,我们要学会总结这个学期的收获。

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大一上学期表演课总结,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哦!

大一上学期表演学习总结【1】

时光飞逝,转瞬间10年的这一学期就结束了,这个学期对我来

说很充实,除了在专业知识上学会了很多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方方面

面上我也有了很多新的领悟,尤其在做人方面。

这学期开始,从最初的交流练习,节奏练习,模拟动物等一系列

的解放天性训练,再到模拟人物练习和观察人物练习,我个人在学习

中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从拙劣的纯语言表演转变开始

在最初的练习中,我感觉自己的反应能力和的适应力还算不错,

但是多数都是靠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从具体的肢体动作上感

受,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简单的表演动作练习。在表演上最好看的,

演员发挥最好的,往往都是即兴创作出的,最自然最直观的反映,所

以在每次表演课上的小练习中,常常会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刻意去规

定自己和对方的行动;不要规定对方的言语(不是每个人的思维模式

都是一样的);要给予对方强烈的刺激,这样才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交流到位才有助于表演继续下去)

;在构思练习的时候不要把情节规定太满。(这样容易模式化,

不利于演员的想象力的发挥,阻碍了演员们的即兴创作的空间);要

明确上场后的任务,不要过多的语言,要用心和形体动作感受自身所

塑角色场上的微妙变化;不要用表演来解释规定场景,不要用称谓来

解释彼此的人物关系。

宇宙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的机制,表演的观念越强主观意识越强越

容易阻碍这种机制,学会思想减负,化零,身心放开,机制自己会启

动,空就是满。--这是表演笔记中老师对我说过的话,现在再看这句

话我更能吃透其中的意思,因为通过这一学期的表演学习,从实践中

我感受过这句话的实质意义。

二,台词和形体的统一性

肢体语言不丰富是我表演上的一大阻碍,由于没有协调的肢体语

言从而使我的表演单一化,不准确,不自然。我觉得一个好的演员不

仅要把台词准确的表达出来,更要和形体统一化,否则难以形象生动

的体现台词的力度和目的性。

每个人每个阶段思想不同领悟也不同,现在回头看看我之前的表

演笔记以及之前发现的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进一步的领悟。

从解放天性练习到模拟人物和观察人物练习的训练,我从一个不

知道如何工作的挂名组长变成一个懂得列计划列规矩的负责的组长,

其中得到的锻炼是从任何书里或者教学上求不来的。

在表演练习中一些必要的无对象交流往往都要比有对象的双人

交流难得多,因为注意力不能停留到一个人身上,要达到注意力集中

且不散,节奏分明却不能乱,每个人都彼此要有交流,在观察人物片

段的前一阶段我做过许无对象交流的练习,当时觉得是不好掌握但没

觉得有多难,虽然许多点都还是比较不细致比较粗糙但一切还是靠即

兴发挥自己的信念感又可以随机应变,所以一切都还算自然。

首先,我对所演人物角色感过度的重视,而不是放精力在表演上;

其次,我没有深入了解和挖掘所演角色的灵魂,所以在表演上曾一度

找不到正确的状态;再次就是我所演人物的性格不鲜明,在舞台上行

动线索不明确以至于我说出的每句台词目的性不清晰。再加上节奏不

鲜明,考虑得太少,使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角色没有了性格和特色感,

这曾让我一度感到苦恼,但是每次回课后经过老师的认真耐心点评和

调整我似乎又有了希望又找到了方向。

三,要随时随地的关注生活细节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我感觉除了有新学到的知识以及小小的进

步外,更多的还是要自我总结找到下一步自己需要进步的方向和寻求

的目标。在假期我需要更多的深入生活,锻炼台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

水平,自己要坚持锻炼,可以练习独白,练习练习声乐,不要浪费漫

长的寒假。假期充电迎接新学期的新任务。此外在老师的教导下,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自身的修养有明显进步,凡事忍让三分退三分,虽

然有时候还是会有小冲动,小脾气但是我有信心会有完全改进的一天。

还有就是做事的态度及纪律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觉得我为人处事

方面改变了好多,从原来的急躁变得会心平气和,从不听别人讲话,

到听取他人的信息与自己意见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平时的工作和学

习。

我相信下个学期我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我也做好了迎接更难考

验和挑战的准备。

大一下半学期期末表演总结【2】

大一就那么结束了,这一学年我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表演的并不

是你最后汇报的小品有多么精彩来决定的,我们最后的汇报就是一场

即兴表演,把我们的训练内容呈现出来,没有构思,没有编排,有的

是鲜活的创造。看完这场表演的领导都一致感到我们这种演出形式的

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确实,大多数的班级都是以小品或者片段

作为最后的汇报演出,但是我们整个演出却是肢体训练加即兴表演,

我觉得我们展现出来的是完全真实的自己,以后无论我们学到哪一个

阶段,这种形式应该还会继续延续,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

我觉得这个学期我们的训练强度大大增强,我也深深体会到其实

我们的体力都还没有训练出来,要知道在舞台上,在灯光的烘烤下演

出2个多小时,并且连续演出好几天,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是不可能

完成演出的,所以在表演课上给我们做的大量的肢体训练,其中以练

腿为主要训练内容,这也是我们这个学期每天的必修课,记得是从日

本工作坊以后,我们看见了国外优秀的演出团体对腿部训练的重视,

而确实中国的大部分演员的腿部控制都不行,记得刚开始做腿部训练

的时候,我刚蹲一会儿腿就开始抖个不停了,腿上一点儿劲儿都没有,

为此,金老师也特意为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腿部训练的动作,整套

动作都需要我们半蹲着完成,还要求很慢地做,我觉得这是锻炼我们

的心是不是能静得下来,而接下来的半蹲着快走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

既要做到控制上半身不能摇晃,不该用力的地方要把力量泄掉,还要

控制脚后跟不能和地板发出声音,两腿距离要尽可能的加大,碰触自

己的极限,做到前面的这些就要在此基础上加快脚步,但是绝不能跑,

不能跳跃,这些要求我永远都会顾此失彼,如果加大脚步的话脚底就

会发出声音,或者上半身就会晃动,但是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我的意

念是决不能松懈的,每次加速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即使恢复到走路

时也绝对不能放松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因为只有身体随时准备着,下

次启动时才不会那么吃力,所以在做走圆场训练时,我觉得训练的不

只是腿部力量,体力,更多的是增强自己的意志,就像碰触自己身体

的极限时一样,当每次做练习时我觉得更多的是在碰触自己意志的极

限,看看自己是不是坚持的时间更长了,并且也没那么喘了,慢慢的,

我真的觉得自己可以坚持更长时间,也没有那么累了,不断的训练使

我的体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我知道要想成为演员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学期多了一项训练项目就是滚地,我觉得这个练习非常好,

训练我们的灵活性,控制力,在舞台上我们会常常使用一些不必要的

力量,滚地是全身性的运动,在以不通的姿势滚地时。往往会用到不

同的肌肉群,而我们这个练习的目的就在于当滚地时如何将不用的肌

肉群放松,我的身体是比较容易僵硬的,而且肌肉素质也不好,所以

滚地时往往会习惯借力,用手支撑或者一用力,腿部肌肉也会跟着紧

张,这些多余的力量以后在舞台上看都会显得很多余,所以练习滚地

时就要克服这种情况,让整个身体在滚的时候看上去很流畅,而其实

内部是需要控制的,演员的身体应该是可以欣赏的,用力的地方用力,

放松的地方放松,我们也做过局部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当一个很细小

的局部肌肉紧张时,其他地方是应该放松的,而我有时虽然有这方面

的意识,将不该用的力量泄掉,但是始终不能一下达到。此外我觉得

我还不能用适度的力量去控制我的身体,力量用少了显得过于松懈,

力量用多了又会感觉身体过于僵硬,所以要把握这其中的度很重要。

我们在表演课上练习发声目的是为了把发声和表演结合起来,上

半学期我们在不同的姿态下寻找了很多发声位置,发现人在不同的姿

态下使用的发声的肌肉是不同的,所以不断尝试,寻找自己觉得最通

透的声音,而下半学期,我们延续了这个练习,并且发现身体在失控

与控制的之间时是最容易发声的,此外,我们还尝试了运动中的发声,

也发现了其实身体处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下,发声会更通畅。最后的汇

报我们上了东排,面对在台上说话,我们的很多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第一,由于我们平时不注意,经常是自然发声,到了舞台上就会没有

意识把声音放出来,声音打不开,在舞台上,即使是小声说话也要让

观众听得很清楚,所以要建立起在舞台上把声音放出来的习惯。第二,

就是我们一大声说话就会吊起来,感觉会很假很不自然,在舞台上要

习惯把声音沉下来。第三,容易刮嗓子,发声位置不对,这种声音不

仅会观众感觉很累,而且演员最后嗓子也会受不了,要懂得用皮肤发

声,这样既不会累而且又会感觉很通畅。不过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

适应舞台,因为舞台也有大有小,我们要学会根据舞台的大小来控制

自己的音量,声音通透语言清晰而自己又感觉很省力,这是一项舞台

上很重要的技巧,如果观众听不清你再说什么,演得再好也没用,所

以接下来就是要不断地去适应舞台,并且平时说话就要注意把声音放

出来,养成良好的习惯。

即兴表演能全方位的打开演员的想象力,这是一个可以是演员发

挥自我,打开心灵的时刻,即兴表演创作是演员技能中至关重要的部

分,处在演员训练的核心位置,这个学期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即兴表演

的训练,单人的基本上分成行动拓展练习,语言拓展练习,这就需要

演员的转化能力,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要多想,而我一直觉得自己

是一个偏向理性的人,当我在场上直觉启动不了,或者接受不到对方

的信息时,我会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这时候我就容易去想,会启动我

的理性,这就造成我在场上会出现理性的表演,我觉得我有时候会想

得比较多,有时候想的和做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候想得好,但是

却做不出来,即兴表演不能怕做错,每次做练习都是一次经验的获得,

成功有成功的获得,失败也有失败的获得,而光想不做是不会有获得

的。在做即兴练习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转化,我在做语言语音的转化时

感觉会比较直觉,但是当我做双人交流练习的时候,我就不太会转化,

我很投入情境的时候我就会忽略转化,当我想着去转化时我又会觉得

自己不是很投入,在场上想得会比较多,而且我觉得有时候转化得有

点不自然,有点刻意,我觉得即兴练习还是要多做,越做越大但,要

开自己的身体,打开自己的直觉。

演员必须要观察生活,而上个学期我们大多数是去观察别人,然

后模仿别人的外部体态,习惯动作,声音以及语音语调等,而我们没

有对所模仿的人物做一个深层的刨析,单纯的模仿只能是模仿一种表

象。演员要随时观察和体验生活,这个学期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有一

些讨论课,比如当两个人闹矛盾是会怎么样?老师和卖串的人有什么

区别?父母的卧室与外公外婆的卧室有什么区别?虽然讨论的东西

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我们讨论出的东西却非常细腻,这些都是源于我

们平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注意体会我们平

时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情感,情绪记忆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

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生活很单调,情感经历也很匮乏,可借鉴的也很

少,其实是我没有认真地去体会自己,作为演员,抓到一件细小的事

情就应该反反复复去体会刚才所发生的心理变化,体会刚才自己的行

为,体会自己的情感情绪,而我以前都不会去那么做,所以心里积累

的情绪记忆不。,在这个暑假,我要注意对这方面的观察与积累,增

加自己的情绪记忆,还要懂得换位思考,我们确实都太自我,不懂得

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不会去关心别人的想法,永远只是考虑自己,

演员是要演各种各样的人物的,除了体会自己以外,还应该多体会和

了解别人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塑造更多不同性格的角色,否则

演来演去只能演自己,演员也就失去了他的价值。

这个暑假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多多积累,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

宝贵的2个月,我应该制定一个计划好好利用,并付诸于行动。

大一上学期表演课总结【3】

时光荏苒,大一上学期的专业课程就要在下周结束了。

这一学期以来,表演课的主要教学课题分两种:无实物表演练习

和动物模拟练习。其目的主要是训练我们的舞台信念感以及进一步的

解放天性。

当然,作为一名正在学习表演的学生,作为一名准演员,需要具

备四个表演素质: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然而我们大学

这四年的表演课学习,也是要以围绕这四个目标而进行的,只有具备

了这四样素质,才可以说具有成为一名演员的潜质。

其实说真的,表演真的没什么好学的,老师不能去教你一些表演

技巧,教你在人物悲伤时应该去做什么表情,教你在人物喜悦时应该

去做什么动作等等,这些都是不专业也是不正确的,背离了斯坦尼体

系的“体验”论。我们从千万艺考生中被选拨出来进入了表演系本科

学习,正如彭院长所言,我们是正规军,正规军应当是专业的,而非

那些业余的杂七杂八表演培训班,然而真正的表演是要求演员走心的,

一切都要以心灵的体验为基准,以肌肉在舞台上的适应熟练度为载体,

做到心身合一,言为心声,以心为钥匙,方可打开表演艺术的大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表演这一行,我觉得其实大

部分是需要自己悟的,老师只是给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学

习表演过程中,就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老师就犹如修剪树的人,

小树在伸展着它的枝叶,向四周生长,总有长歪的时候,这时候就需

要老师手持“利斧”来修剪,把一些没用的枝枝杈杈全部剪掉,小树

方可长的高达,长的笔直,至于长的有多高多大,能否成为参天大树,

这还要看小树自己,看小树自己的根是否扎的远,扎的深,看小树自

己能否时刻都能给自己找到充足的养分来充实自己,当然伸展根基寻

找养分的时候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那就要看小树自己有没有吃苦耐

劳的本事,有没有坚定的立场,所以作为小树的我们,一定不要怕枝

杈长歪,学表演切忌畏首畏尾,踽踽独行,也同时切忌人云亦云,永

远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当自己的糟粕被老师剪掉,自己的精华

留下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扎根在自己身上的本领。

下面我来说说这学期两大内容。

先说说无实物表演练习。

无实物的表演训练是最能训练我们的舞台信念感的,因为在舞台

上,要做到眼前无实物,心中有实物真的不容易,在考入大学之前,

我也做过一些无实物练习,如:划火柴,吃泡面等等,但是那时候并

不知道什么三感两性,完全是凭着兴趣去做,很多地方都是错误的,

比如拿东西手应该把持的力度,摸到东西的触感等等。进入大学后,

知道了做无实物表演练习应该秉着三感两性这一准则去做,自然就合

理的不少。

在此还要重申一下三感两性的内容。

“三感”指动作的质感、量感和分寸感。质感指动作应根据物体

的质地不同而产生出不一样的感觉和效果。表演者要把握舞台对象

(物体)的质。由于质地不同,重量也不同,表演者所使用的力量也有

差异,也就是动作还应有量感。此外,动作还做得要有分寸才可能真

实,它也指“无实物的物体”的大小。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

多试验,才可能把握这种分寸感。

“两性”指完成形体动作的逻辑性和顺序性。任何事物都有其逻

辑性和顺序性,前后动作有必然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不能

打乱。要使表演真实可信、有条理,必须要遵循“三感两性”原则。

在无实物练习中,“三感两性”是衡量完成动作好坏的基本标准。

三感两性可以说是这学期学到的含金量最高的表演理论,这让我

如获至宝,在以后的表演生涯中,涉及无实物练习的表演肯定不少,

在以后的表演训练中我会秉着这一原则去完成我的表演练习,三感两

性简明扼要,内容深刻而易懂,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多练,自己去悟,

不断的改正。

我觉得在无实物训练过程中需要几个问题:

1切忌过火的表演夸张放大的表演失去了质感,量感以及分

寸感,完全是一种做作的表演,应该完全摒弃。

2应该做到手中无物心中有物,脑中所想物体的质与量,以及

手上的分寸要拿捏好。

3表演时应集中注意力,想想平日生活里是不是按照这样去做

的要做到绝对的真实。

4按照逻辑性和顺序性来做练习有先有后,井井有条,不可想

到什么来什么。

我们在观看表演时,总是会情不自禁的为那些表演投入的表演者

鼓掌,他们表演的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舞台上的状态把握

的很好,让人看着很来劲,很过瘾,有的时候尽管他们表演的不是那

么惟妙惟肖,但是他们把那种感觉演出来了,他们够投入,很有状态,

观众也很容易被他们带动进去,他们表演时足够相信眼前所发生的,

真实的生活在了舞台上,有足够的兴趣去完成眼前的事,这就达到了

表演的真实,在舞台上,往往一瞬间的真实都能使这出戏令人拍手叫

绝,由此可见,在舞台上拥有一颗专注的,不被外界打扰的心是尤其

重要的。

然而我认为无实物练习光有状态也是肯定不行的,也一定要多加

练习,无实物的训练,有时也是枯燥的这个不可否认,我们练一遍,

有时还在兴致勃勃的去做,练10遍,可能就没那么有激情了,练20

遍,可能就不想去做了,这时候只有一遍一遍的去熟悉动作,去使肌

肉有“舞台记忆”这时的无实物才可以说是练到家了。

无实物练习虽要经过多次,但在肢体已经完全适应应该进行的动

作后,表演者的心灵却不能习惯每一个动作,所以自己要保持一颗新

鲜感的心,这样才能有兴趣让自己做下去,否则自己会感到非常乏味

非常无聊,表演者自己在台上做的都很无聊,那么台下的观众看的怎

么会起劲儿呢。

这个就好比弹吉他,原来我学吉他的时候很是苦恼,特别是换和

弦的时候,手总是笨笨的,以至于弹起曲子来总是慢半拍,我问我老

师,我老师说这就是练得不够啊,他原来学吉他的时候每天把自己关

在卧室,也不开灯,每天抱着吉他长达十多个小时,他说那段时间他

换上了肌腱炎,每天拿醋泡手,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他的手部肌

肉已经适应了琴弦,所以脑子不用控制他的手也可以下意识的去完成

动作了。

我想,无实物不也正是如此吗,肌肉会有一个记忆过程,就拿刷

牙洗脸来说吧,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刷牙,洗脸,但是我们从来没有

在意过在进行刷牙洗脸中,手该放在什么位置,嘴应该是什么形状,

很多细节在我们上台时都会被忽略掉,但是大体的动作,步骤我们还

是知道的,我们知道先拿牙刷,挤牙膏,然后接水,漱口,刷牙,等

等。但是如果我们做的练习是平日里没有接触过的呢,比如做什么吃

的,或者修什么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用心去做这些事情,并

且经过多次的反复的练习,我想才能真正的达到无实物所要锻炼我们

的目的。

再来说说动物模拟练习。

动物模拟这一环节是在表演课学习中比较轻松的环节了(虽然会

经历一些皮肉之苦,例如我的膝盖已经持续肿了两周了,护膝也很无

力),但是那种在舞台上酣畅淋漓的快感是很舒服的,在这一环节的

训练过程中,需要我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很自由,没有那么多的

条条框框来束缚我们,所以表演起来自然有了很大部分的自由发展空

间,不管我们所进行的什么表演训练,无实物也好,观察人物也好,

话剧排练也好,所表演的都是人,是人,就要塑造角色,但是我们塑

造角色的同时,总是会带有自己的影子,但是动物模拟这一环节不一

样,一上来就是动物,根本不是人,我们就可以尽情的不带有自身特

点去塑造动物,哪怕我们人类的影子不小心被掺杂进去,也可以是动

物拟人化,锦上添花。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6:1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728391381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表演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表演课.pdf

上一篇:然的词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表演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