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12 05:27:57 阅读: 评论:0

闺蜜语录-客户服务与管理

百家争鸣的意思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灭蚊拍)

第8课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

深远影响。

2.通过问题思考、材料研读,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

3.通过本课学习,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

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观看孔子学说的中国及世界影响的视频。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我们为什么称孔子为

“至圣先师”?他的思想有哪些?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学习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张有哪些?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有哪些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3.“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是哪几家?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各是谁?有哪些思

想主张?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新知

一、老子

1.依据教材说一说老子的生活年代、国家、思想主张、著作及地位。

2.教师点拨做笔记的方法文字加数字标注法。

3.材料研读

展示材料:

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材料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对我们有何启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事务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人物扫描: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孔子?

合作交流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

而达人。”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孔子主要的政治主张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各是

什么?孔子的礼、仁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

极意义?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孔子的“仁”是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礼”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改

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

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2.让学生依据教材总结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成就?结合孔子言论: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实践他关于学习的主张。

3.说一说,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教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

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

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百家争鸣

1.概念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

学,互相辩论,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些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争芳斗艳

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2.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提示:经济、

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

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3.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将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代表和主要思想呈现出来。

4.材料研读

展示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思想?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

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5.想一想,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诸子百家中哪些思想主张对我们现代生

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教师点拨: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至今

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三部分内容:一是老子,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认为事物都有对

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二是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是

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我国著名的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三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

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学派,他们著书

讲学,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

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5:2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70077138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百家争鸣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百家争鸣的意思.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