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鉴定师

更新时间:2023-03-12 03:52:28 阅读: 评论:0

李雷和韩梅梅-酸荞头

玉石鉴定师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三只熊的故事)

玉石的相关知识四大玉石以及质感的特点

时代的变迁和洗礼并没有冲淡玉文化的发展趋势,时至今日,中国以四大玉石显著,在玉论

坛的记录,这四大玉石分别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

(超值推荐)糯冰种豆色圆珠项链

四大玉石

第一、和田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呈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

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

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琢艺轩以和

田玉做原材料,用海派雕艺加以雕琢,就雕成了不可多得的传世佳品。

第二、独玉:独玉的矿区地处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

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

色艳。主要品种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

第三、岫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外观呈青绿、黄绿、淡白色,半透明,抛光

后呈蜡状光泽。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

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的岫玉相似。

冰种淡绿镶白金钻石水滴项链

第四、绿松石: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视为神秘之物。古

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呈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

中外著名,其玉器工艺品深受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珠宝是饰品,更多是承载一种文化,

在家族(掌门世家)的熏陶下,我追求文化的收藏路也有十多年,藏品也有一些,近两年的

藏品大都结缘于一位好友,现在市场中绝大部分都有假货,可加徽他知道为什么,输入

zmzm,然后600,记得连在一起输入,免费鉴定估价珠宝玉石他学识渊博,有文化,又懂

宝,是宝玉石鉴定师,藏有很多上品,加他的时候说是朋友介绍的,可多和他学习交流。

不同玉石胶质感的特点

不同的材质其表面及内在不同的自然特质给人带来千差万别的感受,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

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生活中比较常见有关质感的例子诸如柔软

的面料也可以做到具有金属质感,化工合成的PU皮酷似真皮的感觉。质感所引起感官刺激

最直接,也最有效,玉石、宝石等除去色彩是其成为世间珍品的重要因素之外,质感应该是

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和田玉的胶质感和田玉的质地特点比较突出,由

于其粒度极细,因而质地非常细腻,谓之缜密而栗。再者温润滋泽,具有油脂光泽,滋润柔

和,谓之温润而泽。另外则是呈微透明,透明度适中。从质感上说,和田玉就是如羊的脂肪

一样,白、凝且油性重。

糯冰种深绿镶白金钻石四季豆项链

水晶的特点更为明显,给人的印象就是清澈透明,虽然它内部也存在有棉絮状物体包裹体、

气泡、杂质,但并不影响整体的透明度,有着其它材质无法比拟的透光性。质感表现为通透,

光线能无障碍穿越材质。翡翠的胶质感翡翠的胶质感,即是翡翠能表现出如凝结的胶水的状

态,黏稠、凝滞,加杂稍许混沌,透明中又朦胧模糊,透明度比全透明要差一些。豆种、糯

种等翡翠上因晶粒粗大有石质性稍重的感觉,并无胶质感。冰种、玻璃种翡翠随着晶粒越来

越细腻,结构紧密程度的增强,透明度达到一定水准,就会出现胶质感现象。翡翠胶质感基

本只在玻璃种、冰种翡翠上出现,说明它与翡翠晶粒的粗细程度有直接关系。但并非玻璃种、

冰种翡翠就必定有胶质感,可以知道极细的晶粒结构只是形成条件之一,不是完全条件。另

外,胶质感的出现大多在老种翡翠间,老种翡翠地质形成年代久远,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

细均匀,硬度比重极高,这也是产生胶质感的重要条件。

翡翠胶质感和和田玉水晶的胶质感的区别翡翠晶粒的大小决定的是翡翠的细腻程度,晶粒粗

与细在翡翠上的表现差异巨大,胶质感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是视觉上对物质形态,

或者说是对物质状态的感受,在业界中,商家将这一现象称之为起胶。翡翠的胶质感并非所

有的翡翠都具有,它的出现应该具备一定的矿物学条件,胶质感是翡翠千变万化的一个例证,

透明中显现如胶水的质感。与水晶超强的透明度、净亮的光感、强玻璃光泽相比,似乎保持

了玉的石质特性。与和田玉的微透明、温润相比,它又具有强透明结构和光感。胶质感明显

与二者的质地感大相径庭。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3:5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64348137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玉石鉴定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玉石鉴定师.pdf

上一篇:萨特存在主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玉石鉴定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