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中会脍炙人口的
意思
脍炙人口的意思是:
脍炙人口(拼音:kuàizhìrénkǒu)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脍炙人口”的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
和传颂;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
最早出处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衍生典故
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皆脍炙人口。(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脍炙人口”。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3:4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640268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脍炙人口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脍炙人口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