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碧水东流至此回

更新时间:2023-03-12 00:48:13 阅读: 评论:0

追求理想-买家信息

碧水东流至此回
2023年3月12日发(作者: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第1页共2页

望天门山的诗意及解析

原文:篇一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

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

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注释:篇二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

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

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

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

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

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

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盘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

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

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

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

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

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

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

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2页共2页

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

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

时,激起盘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那么这一句那么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

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

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

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拟中就

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本诗背景:篇三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

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0:4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53293137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碧水东流至此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碧水东流至此回.pdf

上一篇:纳税评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剖腹产宝宝-炒螺肉2023年3月2日发(作者:道德日记)1在已经过去的20XX年,xx区人民医院在区委区府及区卫生局正确领导下,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认真贯彻国家卫生方针政策,严格遵循医院公益性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医院专科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催生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
  • 14℃关于酒的诗句
  • 10℃筹划婚礼
  • 8℃早安短信
  • 6℃纸尺寸
  • 6℃校园二三事
  • 6℃单细胞蛋白
  • 6℃寄语学生
  • 6℃relationship翻译
  • 6℃学生管理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