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智能水利
NO.102020
智能城市INTELLIGENTCITY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李 波
(阜阳市水利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阜阳236000)
摘 要
:文章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为课题,结合河道治理生态系统中的护坡的功能及特点,论证生态护坡设计和
使用的原则,并着重论述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河流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发挥着
十分关键的作用,不但能够排涝、防洪、排水等,而且能
够使环境得到改善和美化,让人们有更加舒适的活动空间、
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却没
有兼顾环境,对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很多河流中有大量
的垃圾、臭气熏天、功能严重退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
常严重的影响。所以,把河道整治工作做好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和意义。河道护坡目的在于减少河流两岸附近环境因水
流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它是保障河道附近土壤稳定的一种水
利建筑物。防护岸坡的设计方案都会采用不同的支撑结构
或者支撑材料,以形成完整稳固的防护系统。悬臂式护坡、
支撑式护坡、重力式护坡等是目前最常见的护坡形式,这几
种防护形式工程量较大、消耗的资源较多,虽然这些护坡的
防护效果和耐久性相对较好,但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理
念,因为没有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护坡工程在施工建
设时需要开采并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在保护河道的同时,
也在破坏环境的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生态护坡充分利用了自然的力量和资源,可以在达到防护作
用的同时,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使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达
成了统一,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认可和推广。
1 生态护坡核心与设计理念
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作用非常显著,从其特征不难
看出,生态护坡可以有效解决河道附近的水土流失问题,同
时又很好地保护环境。按照设计要求,生态护坡的本质就是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将植物科学、生态科学、土壤科学、
工程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河道边坡加固
和防护方式的理念。如何处理好设计要求是生态护坡设计的
重点,即满足护坡防护功能需求的同时处理好保护土壤与植
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需要。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河
道稳定性作为核心目标,最大限度维系生态平衡与水利工程
安全稳定的要求。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需要将土建施工
与水利方面的影响与要求作为重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
参数,确保护坡设计成果有着充足的稳定性与耐久性。进行
护坡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特点,将回归自然
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在设计与施工方案决策时,
要尽量防止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特性。为了充分发挥
生态护坡技术的价值,就要设计出功能足够可靠、结构稳定
安全的系统。防洪排涝要求是生态护坡的系统设计时首先需
要被满足的需求。此外,生态护坡系统中的植被的根系必须
拥有较强的自我维护与自我修复的能力。由于河道护坡通常
都覆盖着很大的范围,所以,成本要求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兼顾美化、保护环境要求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工程成本的
支出。当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将该技术应用到河道的
治理工作,并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技术成熟的施工体系、
建筑结构。然而,我国在生态护坡方面的研究尚在初期阶段,
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在进行护坡设计时,必须
要紧紧抓住核心的技术要求,着重关注和解决以下几个问
题:首先是要合理选择植被树木,按照项目环境条件选定使
用的植被树木。因为不同植物对生存环境的条件有着不同的
要求,所以选用植物的自身特点与环境条件必须匹配一致,
才能够保证生态护坡的防护效果和护坡质量。其次在生态护
坡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综合利用河道与护堤,做好成本控
制工作。最后在策划施工方案时,必须要确保施工项目与周
边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观赏性也是生态护坡建设的一项重
要要求。不能只考虑便于施工,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持续利用,要全方位无死角的考虑,使各类需求都得到充分
的保障。生态护坡三种技术如表1所示。
表1生态护坡技术表
生态护坡技术适用范围特点
生态袋护坡河道郊区或者雨量较大河段污染小
稻草护坡砂砾类型河段效益高
三维植被网护坡沙土性质河段防水土流失
2 河流生态护坡施工实例
2.1工程概况
本文研究对象的河道已年久失修,侵蚀严重,考察河
道右岸的硬质保护现场,对其受到侵蚀的原因加以分析,其
侵蚀原因可以概括如下:框格结构严重受损;水浪常年侵蚀
堤岸;混凝土浇筑穴被严重破坏。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堤
岸被侵蚀的程度、侵蚀情况、水位的变化、坡岸的水下基础
平等,以生态保护思想为主要指导思想,采取合适的方法修
复堤岸,恢复其周围的生态环境,选取的方法要保证因地制
宜,确保符合实际,能够降低成本,也能就地取材。最终确
定的方法包括整修堤岸、铺设植被、覆盖土壤、种植植物等。
2.2植生生态恢复要点
2.2.1施工流程
第一步,将周边杂物清理干净,把边坡修整好,盖上
242智能水利
NO.102020
智能城市INTELLIGENTCITY
土壤使其沉降稳定,有低洼的地方要用袋子装土填平;第二
步,用锚固钉在平整的边坡上安装联体工程,把环扣放到
排布下端,在沙肋及灌满黄沙,用铁丝固定装满沙土的植
生袋,在上面铺设植生网垫,盖上泥土。第三步,铺设植
生材料,在盖上植生网垫。填充土、种子,或者种植花苗,
盖上肥料。最后一步,做好养护管理。
2.2.2施工要点
(1)清理坡面、修整边坡。原河道的堤岸已经崩塌,要
将其填补平整。施工过程中,应当先将坡面上的碎石块、泥
土、岩石、垃圾、植被等一一清除;框格受损严重的,应当
填充泥土,使其与坡面持平。坡岸上有一些坑坑洼洼的小
洞,要根据其大小,用编织袋装泥土,填充到这些坑洞中去,
使其平整。大面积坍塌的堤岸也要进行逐步,使其与坡面
持平。堤岸陷穴较大的,应当用编织袋装泥土填入缺损处,
用来作围堰。近水底部填平之后,用编织袋装泥土扔进塌陷
的地方,将其夯实,使坡面达到平整。
(2)覆土调整酸碱度。覆盖的土壤很重要,它可以调节
这里土层的酸碱度;一般来说,选择当地的原土就可以,
但是,若是原土覆盖不适合植被生长,就必须改良土壤。
覆盖土层不宜太厚,一般以10~20cm为宜,泥土覆盖完毕
后浇水,使其慢慢沉降。联体工程排及沙肋的铺设应当在
水下0.3~0.5m的地方,联体工程排在水下没有支护点,必
须用锚固钉将其固定在水下,固定时,要在第二排处使用钢
杆,总共使用720根,每排240根,可多不可少。一二条可以
直接放在水下,以1
:
3作为水泥与黄沙的混合比例,全部灌
入一二条沙肋之中,第三条沙肋使用纯黄沙灌入即可。
(3)码放植生袋。植生袋全部码放在沙肋上面,一般以
4排或5排为宜。由下而上,总共4排或5排,第一排里面装沙,
上面几排灌满泥土,所有植生袋的封口用手提缝纫机,利用
钢筋固定联体工程和植生袋,使两者不出现位移。
(4)铺设各种材料。护坡材料以植生袋及三维植生网垫
为主,采用由下而上的铺设方法,顺坡铺设;铺设材料与坡
面必须紧密贴合在一起,不可以鼓包,材料之间应当重叠,
重叠不分享大约为20~30cm。固定护坡材料时,一般使用
竹签锚杆。
(5)水下沙肋固定。主要工具钢钎,三维植生网垫的下
端应当塞入沙肋内部,在网垫两段插曲钢杆。将其固定下
来,每隔1m,插入一根;网垫内部可以填充各种东西,不
论是土壤还是草种,只要填充进去就可以,若填充草种,需
要浸泡催芽之后再填充,大约30g/m2,填充结束之后,播
洒保墒剂,盖上农用薄膜,发芽之后,去除薄膜,施肥之后,
就可以进行养护管理。
2.3质量控制措施
(1)质检员应当充分把好质量关,“三检制”要严格落
实;班组负责检查,填写自检记录表。项目进行复检,填写
复检记录表。公司质检员进行第三次检查,这也是终检,填
写终检记录表。质量不达标,必须返工;关键施工环节及隐
蔽部位,应当由几个部门联系验收,验收不合格,全部重做。
砼试块必须根据质检频率全部做好,及时试压。
(2)所有工序都要参考质检标准进行检查,检查要仔细,
避免疏漏,记录好数据,一切以数据为准。
(3)隐蔽工程在覆盖之前,应当上报监理部门,由监理
工程师验收,没有验收之前,绝不允许下一道工序开工。
(4)所有技术流程都要建立方案,并做好档案管理;工
程结束之后,根据业主要求,提供最为翔实、准确的资料。
(5)工程施工过程中,责任必须落实到个人,让不同工
种之间的员工相互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砼工程
很重要,必须派专业负责。
3 结语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保护生态环境不容忽视,需要重视生态护坡这类有利于环保
的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其科学性、合理性的价值,
改善生态水平,提高护坡效果,提升水利项目的质量与运行
效果,其意义重大。同时,要根据需求出台和完善各类环保
政策,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改善与提高,在发挥水利项
目功能的同时,为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明军.关于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
2019(24):203.
[2]夏灿.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
10(16):134-135
作者简介:李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施工。
深圳机场将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视频分析等技术,加快推进5G应用,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AR室内
导航、行李可视化及5G互动娱乐体验等多项智能化应用。同时,深圳机场将结合新一期扩建,打造5G+智
慧机场,进一步提升机场运行智能化水平。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3:5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5035525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河道生态护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河道生态护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