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

更新时间:2023-03-11 23:47:50 阅读: 评论:0

潮汕海鲜砂锅粥-木头人

闽西客家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独到见解)

第34卷第6期2016年12月

龙岩学院学报

JOURNALOFLQNGYANUNIVERSITY

Vol.34No.6

December2016

客家研究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文化创意转化机制思考

曹阳,徐维群

(龙岩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客家文化符号是客家文化创意的前提和基础。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有复制

类、衍生类、创意类、体验类等形式。充分利用文化符号的创意规律,探寻闽西客家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机制,包括文化资源准备机制、形式创新机制、产业渗透机制、人才驱动机制、创意原则机

制,促进闽西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客家;客家文化符号;客家文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629(2016)06-0031-04

闽西客家地区大都处于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传统资源保护较好,它的发展一方面定位为大城市

的后花园,发展生态型经济,加大服务业、信息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

资源,加大力度发展客家文化产业。但关健在于如何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

怎么显示它的活力与竞争力。“‘创意’是最重要的经济驱动力,‘创新’是创意的产品,文化符号的创造是

‘创新’和‘创意’的基石。换言之,创意阶层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和运用程度,随之形成的符号经济是在现

代化走向窘困之际能替代工业、制造业的新经济引擎;成功的文化符号打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维度和关键

所在。”[1]4客家文化符号成为文化产业的醒目符号,促使客家文化资源转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

产业转型和升级,从而拉动客家地区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思考,本文试图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探索闽西客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并提出一些规律性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符号

一位外国学者erg这么定义文化创意,“创意是生产作品的能力,这些作品既新颖(也

就是有原创性、是不可预测的),又适当(也符合用途、适合目标所给予的限制)。”[2]2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

得出,“创意”是创新的主意,是实现突破常规的想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为人类需要服务的活动,是一个

“观点_设计

--创造_产品_市场”的过程。

那么文化创意是什么?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

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是要将

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人具有丰富内

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西方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符号、表达、信息交流行业,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他们

收稿日期:2016-08-19Doi:10.16813/35-1286/g4.2016.06.007

作者简介:曹阳,男,福建上杭人,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广告、客家文化产业。徐维

群,女,永定人,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客家文化符号、客家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科技计划项目“客家文化旅游创意礼品的开发与推广研究”(2016R10071);龙岩学院闽台客

家研究院2014年项目“客家文化旅游创意礼品(陶瓷类)的开发与推广”(LK2014027)。

31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文化创意转化机制思考

客家研究

以‘情感劳力’替代‘非物劳力’或‘表情劳力’,指创意工作者。”[3]12_13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

泉,但需要文化创意才能使文化资源符号成为产业。文化资源是一种符号性的、体验性的、信仰性的资

源,是一种主客观统一的资源。文化符号是文化创意的资源库、信息源、灵感泉。中国是文明古国,“地大

物博”式的思维让我们养成“资源依赖”型的习惯,以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就没问题。实际上,虽

然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的前提和基础,但不一定就能转化为产业优势。事实也证明,日本虽然不是资源丰

富的国家,因为创新人才多,创意思维活跃,利用别人的资源也能将创意转化成产业,用人的聪明智慧和人

文精神也可以成为文创强国,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资源符号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审视创意人才与创

意思维的作用,把文化资源符号转化为产品载体,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和文化符号价值化。

二、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规律

客家文化符号资源丰富,涉及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同客家区域拥有不同的客家文物

和客家民情风俗,包括姓氏源流、祖祠遗迹、客家建筑、客家生活场所、客家艺术等文化内容。闽西的文化

符号丰富多彩,但什么能成为它的代表性符号?代表性符号应该符合以下条件:独一无二、源头作用、大众

认同。闽西作为客家祖地,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除了客家人共同的语言符号客家方言外,最具特色的

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闽西客家之源——汀江母亲河;客家人独特信仰——定光佛;特殊民

俗事象——走古事、作大福、游大龙;闽西美食文化——闽西“八大干”等,都可以成为客家祖地文化的代

表性符号。

把这些文化符号资源转化客家文化创意产业,要发挥客家创意英才的智慧,并运用艺术与科技等形

式,创意出更多的客家文创产品,同时必须遵循文化符号如何转化为文创产品的规律。

1.寻找文化创意与闽西文化符号之间的连接性

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符号传播的载体,创意者怎么将文化的精神意向和文化理念准确地呈现于载体

中,这就要求创意者一要认真深刻研读文化资源和提练文化符号;二是创意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设计的,因此要从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和用途需要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再把文化意向与消费需求交叉比较

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达到文化与时尚、实用与艺术的结合点。从闽西客家文创产品的现状看,往

往存在这样的不足,创意者有技术技巧但不了解客家文化的精神意向,对客家文化符号的选取和提练不

足,没主动地研究客家文化精神意趣,因此设计中过于直白重复或简单使用实景、符号使用贴标签化比较

普通。从旅游景点,特别是最为热闹的土楼景区看,虽然旅游纪念品不少,但存在雷同、粗糙现象,土楼等

文化符号大都是一些形象标签式的产品,集土楼的形象、意韵、艺术、实用于一体,对旅游消费者具备吸引

力的旅游产品极少。

2.选择有效表达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创意方式

我们在研究和整理客家文化符号时也同时为客家文化创意提供资源库和素材源,但并不是主张直接

使用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要为创意的本质服务。从符号规律看,文化创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取有意

义的文化符号:

符号形(如文物的外形、纹饰、色彩及材质等)。即对文化符号的外形进行分析,取其代表性的可用元

素,再进行转化和重组。比如客家服饰文化的符号,从符号形看以大襟衫为形、蓝色为色彩主调、盘扣为特

点、材质为粗布,这些元素都可在客家服饰创意设计中使用;如客家建筑土楼,建筑特色、色彩、标志性的楼

型等都可成为设计运用的符号形。

符号意。符号的意韵是文化资源所传递的内层精神之感受,决定了最终创意的品质,创意者可通过说故

事以及角色的设定,把一些文化精神感受和精神意向赋予新的设计上,将其转化成有形的文化产品,创意设计

出更有精神与意韵的商品。如台湾的桐花祭,创意者就是把桐花的洁白与客家爱情故事结合起来,然后又提

升为客家守护女神,在活动和故事的创设中,把桐花的美丽运用到各种桐花产品的设计中,如桐花布、桐花杯、

桐花伞等等。宁化的祖地姓氏血亲文化也大有文章可作,比如葛藤坑的故事、客家迁徙的历史都是很好的影

32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文化创意转化机制思考

客家研究

视剧创作素材,还可在姓氏文化上创意出更多的系列产品。闽西客家土楼也可以挖掘自己的符号故事,如土

楼的传说、万应茶的创始人的故事、中川古村落的人物脸谱、“八大干”的包装创意等。

3.充分利用和运作文化符号传播手段,形成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市场认同

客家文化创意产品的另一目标是传播,只有传播出去才能转化为效益和价值,传播的原理是能让受众

接受和购买,通过创意让文化符号通俗化和趣味化,并走向大众化,市场才有可能得到开发和扩展。在客

家文化符号创意中,要在影视作品和新媒体的运用上加大力度,如影片《大鱼海棠》,且不说内容有多受欢

迎,可利用客家土楼建筑为背景的拍摄已是最好的客家土楼文化宣传广告,因此影视、网络都将是客家文

化符号运作与传播最重要平台,需要充分利用,提高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同感。

三、闽西客家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形式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资源(包括文化符号)为前提,通过创意思维的运作方式,运用艺术、科技等智慧手

段生发而成。从文化符号的运用形式上看可以有四种方式:

1.复制类

此类文创更多是运用文化符号的外在特征进行复制或拷贝,这类创意的特征是更直观地展现文化符

号,对于鲜明的符号代表有很好的聚焦和宣传作用,但其不足是创意性、艺术性不高,容易模仿,相对粗

糙,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较小。比如缩微的客家土楼建筑复制品,食品包装设计中的汀江古城或汀江图

案,或制作各姓氏祖先形象的家训杯等。虽然创意技巧不高,但制作成本较低,符合大众消费水平。

2.衍生类

这类创意形式偏向客家文化符号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和延伸,是对文化资源的扩展,品名的増加,产品

的渗透,这一类文化符号的转化方式较为广泛和丰富。比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具有唯一性、

认同性、标志性、历史性、文化性等符号特点,它的衍生性能达到了丰富多样的水平,可作为城市名片标识;

可成为产品商标;可在饮食、纺织等相关产业产品中渗透和打造品牌,如土楼饭店、土楼茶具、土楼美食、土

楼黄酒、土楼香烟等。

3.创意类

这类文创是通过艺术设计、产品创意、文艺创作、科技手段等方式,对客家文化符号进行再创新,从客

家文化符号的外形到客家文化的精神都可成为创意设计的素材,这是客家文化创意的灵魂,也是真正能表

现客家文化符号内涵实质的手段。比如闽西客家祖地文化符号,不能简单复制,而是要把祖地文化的客家

奋斗精神意韵表现到创意设计中;客家文艺作品体现客家人的精神特质,可创作交响乐《客家随想系列》、

原生态剧《客家土楼印象》、客家土楼史诗等,表现客家精神和客家民系品格。

4.体验类

旅游是带有体验性审美性的一项休闲活动,文化旅游者更重视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意

趣,物质文化可以直观,非物质文化更多是活态的群体性的活态型的,文化符号的能指内容需要体验、领会

和感受,因此在文化创意中可以增加体验类的方式去表现。比如家训陶瓷制作的自设计和自制作方式,可

以引到客家旅游区域进行;客家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型体验,如制造客家花灯、四堡印刷术体验、客

家民俗活动及农耕节的参与、客家美食的自助烹煮等,都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延伸产业链条,又

留住游客,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四、利用文化符号的创意规律,探寻闽西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制

1.文化资源准备机制:梳理闽西客家文化资源,提炼代表性的客家文化符号

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意的前提和源泉,因此首先要对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分析建构客

家文化资源符号系统,为客家文化产业的创意提供前提基础。客家地区有极为丰富、独特的客家文化资

源,X才这些文化资源应该进行整合和分类、分析,收集整理出版《闽西客家文化符号资源图谱典籍》等,为

闽西客家文化创意提供素材。

33

闽西客家文化符号文化创意转化机制思考

客家研究

2.形式创新机制:按文化符号规律,发展不同形式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

按文化符号规律,从形到意两个角度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从文化符号的形而言,是符号的能指、

显现功能,是具体形象。可以促使文化符号资源直接转化为创意产品或渗透于相关产业之中,运用艺术、

媒体、科技、市场等一体化的创意产业链,以“矿业+”“农业+”“食品业+”等方式,从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

或特色资源出发,寻找客家文化元素渗透的渠道,实现“产业文化化”,提髙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也符合消

费者的品味和个性化需求。

3.产业渗透机制:引入“互联网+”新传媒方式,推动客家文化符号的创意传播

文化创意是系统工程,包括“创意——设计——产品——行销”等环节,涉及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创

意设计、市场运作等要素。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看,在各主体进场的过程中要抓住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即对客家文化符号的创意传播,因为传播是宣传、广告、策划、市场的统一运作。传播媒介除传统的报纸、

广播电视外,互联网是首选,利用“互联网+客家文化创意”,深化与扩大对客家文化符号的传播。

4.人才驱动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和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

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如台湾客家区域客家文化创意发展便很重视

产、研、民密切结合。对文化创意研发机构和个性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大,从政策、资金、人才等

方面进行扶持。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意立项、创意比赛,在髙校和研发机构设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进

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等。加强两岸文化创意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论坛、产品展览、创意设计大赛,设立文化

创意资助或奖励基金,对创意项目进行激励。推动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及研发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利

用高校和研发机构的力量,加强对客家文化创意的产业孵化,加大力度培养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厚积薄

发,把握时机,促进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5.创意原则机制:客家文化符号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的几个原则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有其原则和规律,客家文化符号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坚持几个原

则:一是保护中利用并实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作为原生态存在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用故事活化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用故事将各种原生态的、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

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赋以新的价值,活化这些资源。如客家的“八大干”便可用创意把客家创业故事、美食

文化、养生文化和包装设计融合到一起,真正形成有文化意韵的客家美食品牌。三是努力创造情感资源。

在情感与品牌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只有捕捉到产品与情感之间的关联点,这样的情感创意才能收到预

期效果。比如利用客家民系的寻根意识、家乡情怀去创意客家祖地纪念品,从消费者的怀旧心理及其对客

家文化的认同与依恋里获得成功。四是保护客家文创产品的知识产权。建立起知识产权,才能使特许经

营、加盟商店、交易转让等经营活动得以进行。加强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更好地支持具有独创性、地

方性文创产品的创意与生产。

五、结语

文化符号是文化产业的文化创意资源。闽西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创意资源,欠缺的是把资源转化为

效益的思路与投人。我们要大力推广代表客家文化元素的传播符号,加大力度加强客家文化产业的投入

与产业孵化,加强与其它客家区域特别是台湾客家地区的文创产业合作,让民众寻找到文化资源的效益之

路,让文化传承保护更有动力,促进客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与符号经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2]郑涵,张宇.文化创意产业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上海:中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强〕

(英文摘要下转第44页)

34

关于客家特色多土文化建设的思考一以上杭县为例客家研究

SomeIdeasonConstructionofLocalCulturewithRuralFeatures

------ACaStudyofShanghangCounty

ZHANGXiaoling

(PartySchoolofCPCShanghangCountyCommittee,Shanghang,Fujian364200,China)

Abstract:Localculture,whichhasanaffluentcontents,portantto

inheritanddeveloplocalcultureforthesakeofsatisfyingtheneedoffamers*

paper,doingacastudyofShangshang,Fujian,triesto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indevelopingspeciallocalcultureonthebasis

ofanalyzingcurrentsituationofShanghang*slocalculture.

Keywords:constructionofruralculture;localHakkaculture;inheritanceanddevelopment

(上接第34页)

TransformationMechanismforCulturalSymbolsandCulturalCreativityofHakkainWestFujian

CAOYang,XUWeiqun

(LongyanUniversity,Longyan,Fujian364000,China)

Abstract:TheHakkaculturalsymbolsartural

creativityofHakkainwestFujianisincludingreplication,derivation,creativity,velawsincultural

symbolsshouldbefullymadeuof,suchdevelopmentmechanismforculturalcreativityaspreparationforresources,pattern

creativity,industrypenetration,talent-drivenmechanism,creativeprinciple,shouldbediscoveredsothatthedevelopmentofHakka

culturalcreativityinwestFujiancanbepushedforward.

Keywords:Hakka;culturalsymbolofHakka;culturalcreativityofHakka

44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3:4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49670137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闽西客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闽西客家.pdf

上一篇:徐霞客大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闽西客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