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第三季

更新时间:2023-03-11 20:38:26 阅读: 评论:0

傅雷家书两则-拌豆芽

大国重器第三季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大国重器观后感700字左右

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700字左右篇1

第一集:《国家博弈》

装备强则国强。古往今来,国与国之争,实质是装备制造业之争。当前阶段,

高端装备之争已上升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利器。

20XX年11月,中国瓮福集团在与欧美20多家公司的角逐和博弈中取胜,

成功中标沙特全球最大磷肥装置的选矿项目。他们管理团队又拿下了工程未来的

管理项目。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他们提振了约100亿元人民币的国内GDP增长。

带动上百家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当全世界的港口都在使用着中国的港机

设备时,振华港机又走向更高更远的远洋海工装备,具有国际水准的深水钻井平

台、海上石油铺管船、大型海上浮吊已经制造完成。

湘潭电机厂以电机为动力驱动轮子转动的几层楼高的300吨矿山电动轮自

卸车,驰骋在国内外的大型矿山。目前,收购了有“风车王国”之称荷兰的风电

制造企业达尔文公司,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下一代太阳能和陆地、海上风电设

备的研制,这将在未来国际核心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二集:《国之砝码》

装核心技术是王道。实现技术突破,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勇敢地对老

外说不。从百万吨乙烯工程到高端数控机床,再到工程机械的全面超越,国际垄

断被一一冲破。

20XX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装置的心脏———裂解

气压缩机组试车成功。这标志着国家重大化工项目的核心主机从此实现自主独立

制造,进口产品的价格被迫下降一半,价格的国家砝码越来越重。

大连光洋集团承担了国家的重大专项研制任务,走上了自我研制高端精密数

控机床的艰难历程,打破了国外对精密机床出口中国的控制。目前,其面积12000

余平方米的“地下工厂”已经封顶,成功离他们越来越近。

与美国卡特彼勒同台较量,徐工集团实现了。从50吨到1200吨全地面起重

机,再到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徐工在不断超越。不久前,徐工收购了德国的

一家生产活塞的企业,三年后,受制于日本人的活塞产品将实现自给,这将使工

程机械上的部分核心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中。国际竞争力的砝码将徐工高高托起。

第三集:《赶超之路》

后来者居上。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实现赶超的征程中,中国的

装备企业默默坚守并勇往直前。

唐山客车厂制造了清末第一辆火车和新中国的毛泽东号机车。如今的中国北

车唐车公司已经能够接受西门子发来的订单,制造难度更大的宽体客车,他们制

造的CRH3动车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创造了运营速度、

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

北京第一机床厂已成为数控铣床的领跑企业。通过成功的并购,它极大缩短

了技术创新的时间,并以“独门绝活”保持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领域。

沪东中华集团早在10年前就已经把目光锁定在造船业公认的三颗“明珠”

之一的LNG船,登上造船极端制造赶超的顶峰。而沪东人当时对LNG船的制造技

术完全陌生。一份图纸,给沪东带来了机会,获得机会的沪东人抱着必死信念研

发LNG船,摘下了世界造船业“皇冠顶上的明珠”。

第四集:《智慧转型》

“智”造转型势在必行。在智能制造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向

“智造”转型,向“高端”升级,中国企业深谙顺其“自然”。

山推集团将自己生产的各类工程机械的关键零部件,打入了美国、日本等发

达国家。山推借助研制成功巨无霸的900吨大马力推土机,正在向产品的全产业

链进军。

转型作能量转换的系统服务商和总包商,让陕鼓集团在金融危机冲击制造业

的年代反而利润上升。西门子、GE、爱默生等知名跨国公司加盟其中,共同为客

户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已经有超过10年历史。过去10年,陕鼓通过协作网

的采购额超过了100亿人民币。

沈阳机床集团将高附加值的“机床大脑”———“飞扬”智能操作系统作为

主攻方向取得成功,并独创机床4S店销售网络并全面布局,试图颠覆中国机床

业的游戏规则,更可能改写世界机床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式。

第五集:《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是关键。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我们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

转变,向装备强国的阵营进发。

20XX年12月,济二机床获得了福特汽车美国两个工厂全部5条大型快速智

能冲压生产线订货合同。这次济二第一次实施了“交钥匙”工程,实现了从分包

商到总包商的“蝶变”。

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上海电气集团不断跨越。其世界上最

大的12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正在这里研发。其研制的大型船用曲轴,使中国

实现了半组合曲轴制造的零的突破。

双良集团参与制定溴化锂制冷机、智能化锅炉、立体停车设备等产品的国家

及行业标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引领世界产业潮流,运筹帷幄,将要革

命性地解决全球能源问题。

第六集:《制造强国》

制造强国渐行渐近。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和突破,中国,正在用自己的

方式,缩短着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距离。

20XX年底,沈阳新松把自己的移动机器人装上了位于长春的德国汽车制造

生产线上,打破了德国企业绝不使用其他国家自动化装备的神话。现在,新松机

器人已经进入全球机器人制造第一梯队,移动机器人已接近垄断全球市场。在无

锡经济开发区一排崭新的建筑上赫然镌刻着这样的字“全球叶片供应商”,这就

是无锡叶片的追求。在中国,近乎所有的电站都使用着他们的叶片,一半的产量

均服务于全球企业。从注重质量的小作坊到走向世界的正泰集团,在与世界第一

的电气企业德国施耐德的品牌与技术的诉讼之战中,最终以胜诉为中国装备制造

业呐喊。现在,全球顶尖的太阳能设计制造专家加盟正泰,共同致力于太阳能科

技发展。

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700字左右篇2

大国重器!国之重器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

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的GDP已升至全

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一直遥遥领先的老牌龙头美国有了危机感,尝试以技术封锁、贸易战、

军事联盟等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如何突破重围?中国制

定了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个战略下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大国重器》第二季就是《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纪录片。

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中国

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大国重器的平均技

术水平目前可以理解为刚刚迈入行业高端门槛,在某些细节领域触及领先水平。

所以纪录片名称为大国重器,而非强国重器!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强国战略的具体纲领,是中国经济从粗放型转型

升级为精细型经济的第二次创业的行动指导!在开始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就受

到了竞争对手的各种限制打压。这是第二次创业过程中必经之旅,唯有打铁还需

自身硬才能够突破重围!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静,让我们满怀信

心扎实基础打一个漂亮的突围战!

我统计下了A股中关于大国重器的相关概念股票。

沃尔核材、中核科技、中国核电、卧龙电气、一拖股份、杰赛科技、沈阳机

床、网宿科技、佳都科技、中天科技、中远海控、中国交建、中集集团、山东海

化、海油工程、_st船舶、中国重工、中广核技、东旭光电、特变电工、中材国

际、中国建筑、中国卫星、中科曙光、紫光国芯、中海达、北方华创、江丰电子、

中铁工业、柳工、光启技术、京东方A、杭氧股份、中航飞机、中国中车、振华

重工、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国一重(_st一重)。

名单可能不齐全,也有可能因为个人水平问题导致不小心混进去的。仅作参

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记住投资的精髓依然是3521优秀企业标准,与好

企业一起成长!

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700字左右篇3

《大国重器》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

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它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

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

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

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

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

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XX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

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

“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XX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

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XX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

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XX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武广高

速铁路开通运营。

20XX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

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XX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

如今,“中国高铁”这个名词已经开始让世界耳熟能详。继李总理在泰国为

我国高铁作出推广、伦敦市长对我国高铁作出高度评价以后,阿根廷的采购计划

也得以顺利签订。从20XX年8月30日第一组200KM/H级别的CRH1A列车在青岛

出厂到20XX年5月27日长春中国北车长客股份高速车制造的“首辆车”(注:

不是“首列车”)CRH380A下线,新一代高速列车超过京津、武广上运营的高速

列车,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纪录,持续运营时速达350KM,最高商

业运营速度达380KM/H,为世界之最。其中,最高运营时速于20XX年12月3日

的先导试验中达486.1KM。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后来居上”的发展历程,

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智慧和汗水。时下,中国高铁正渐渐进入行业“深水区”,

其科技创新的先导性也将日益显现出来。

大国重器观后感范文700字左右篇4

《大国重器》一片充分的展现了中国工业体系3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的艰坚历程。体现了一大批工业人为强国之梦而奋斗的信仰,其中有普通的工人、

技术工程师、企业家等等。

《大国重器》的第五集的一开始,在汽车之城底特律,刚刚来到福特安装现

场的张志刚,召开的一次工作例会说:“胸前贴着的是济二,但是事实上你们代

表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形象。”这是济南第二机床厂人的信仰,他们以自己的行为

在维护着中国企业人的尊严,他们用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生价值观组成了自己的

信仰——团队的荣誉。并使得他们的信仰赢得了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冲压设备主管

鲍尔的高度评价:“这个团队向我证明,他们能安全的作业,并遵守规定,这对

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企业的信仰,是一个团队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一个团队的荣

誉,更有了并且坚定的一个团队的目标。

有这样一篇寓言故事:虾子、天鹅、螃蟹拉一辆货车,虾子一个劲的往有水

的地方蹦达,天鹅一个劲的往天上飞,螃蟹横着使劲,结果可想而知——货车是

不会动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集体需要一致的目标。

团队意识——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怎样,而是团队怎么样看待、解决这个问题。

团队中不是每个人都是最强的,他们是通过相互无间的合作达到了完美。他

们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怀。相互合作

能一起发挥每个成员的长处;相互竞争能决定每个成员最佳的岗位;相互包容能

促进每个成员关系的密切;相互信任能使每个成员专致自己的工作;相互理解能

让每个成员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相互关怀能让每个成员溶入团队。这就是一个团

队的信仰!

“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有完美的团队。”

是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完美的团队有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有自己的荣誉,有自己的信仰。

只有被信仰才有价值,而且是首先建立在团队自己的信仰、员工信仰然后逐

步被社会认同和接受,才是有价值的信仰。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0:3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38306248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国重器第三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国重器第三季.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