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各知照

更新时间:2023-03-11 20:18:33 阅读: 评论:0

当心中毒-睡前长故事

希各知照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儿科实习小结)

-1-

公文常用术语100条

一、【查】:

常用于起首,当起首语,尤见于奖状类。

例如:

查本校五年甲班杨○○同学

参加○年度全校书法比赛荣获

第一名特颁奖状以资鼓励

注:奖状类无标点符号。

二、【关于】:

常用于起首,当起首语。

例如:

主旨:关于台端建议加强学校人伦教育一案….。

三、【制定】:

若用于公布法令,必须放在开头。

例如:

主旨:制定「国防法」一份,…。

四、【订定】:

若用于公布行政命令,必须放在开头。

例如:

主旨:订定「台中市立图书馆图书馆外借使用要点」一份…。

五、【修正】:

若用于修正法令,必须放在开头。

例如:

主旨:修定「商业登记法」第○条、第○条及第○条…。

六、【废止】:

若用于废止法令,必须放在开头。

例如:

主旨:废止「动员戡乱时期立法委员选举办法」…。

七、【特任】:

为任用人员用语。

例如:

主旨:特任高○○为台湾省第○届省主席…。

八、【特派】:

为任用人员用语。

例如:

主旨:特派王○○为○特种考试台湾省及福建省基层公务员考试典试委员长。

九、【任命】:

为任用人员用语。

例如:

主旨:任命张○○、李○○、林○○为荐任公务人员。

十、【兹聘】:

为任用人员用语。

例如:

-2-

主旨:兹聘陈○○为总统府资政…。

十一、【贵】:

甲、为有或无隶属关系上级对下级适用。

例如:

行政院函

受文者:○○政府

主旨:请贵府自明(九○)年度加强推动…。

乙、为无隶属关,不管上下级平行关系均适用。

例如:

○○县政府函

受文者:○○镇农会

主旨:关于贵会○年○月份理事会议…。

十二、【贵机关;贵单位】:

当同时行文数个不同机关,涵盖「钧」、「贵」,甚至「大」,或是同时混有「局」、

「科」、「室」、「处」,或是公、私单位相混时适用。

例如:

南投县政府函

受文者:本县各乡镇市农会、各乡镇市公所、本府各局科室

主旨:本县订于5用20日(星期三)下午2:00假县立文化中心演讲厅举办心灵

座谈会一场次,届时请贵机关派员…。

十三、【钧】:

有隶属关系下级对上级适用。

例如:

台中县政府函

受文者:行政院

主旨:钧院函嘱本府查复…。

十四、【大】:

无隶属关系下级对上级适用,

例如:

台北县政府函

受文者:监察院

主旨:有关大院于87年3月6日考察本府时所嘱…。

十五【本】:

机关或单位之自称适用。

例如:

新竹市环保局函

受文者:行政院环保署

主旨:检送本局90年1月…。

十六、【钧长;钧座】:

属下对上级长官适用,常见于签。

例如:

签于民国89年9月3教育局

主旨:本县择订于9月10日举办第十届全县运会,届时拟请钧长拨冗主持开幕仪

式及观礼等,…。

-3-

十七、【职】:

属下自称(字体宜小些)适用常见于签。

例如:

签于民国89年10月3日○○局

主旨:职因受聘为八十七年度高中联考监考人员…。

十八、【台端】:

甲、长官对属下当事人适用。

例如:

签于民国89年10月3日○○局

主旨:……。

请核示。

请台端代理出席(长官手批)

乙、对当事人(男女两性)适用。

例如:

花莲县政府函

主旨:……。

说明:依据台端88年10月3日申请书办理。

十九、【课员;技士…】:

长官对属下直称或间接适用。

例如:

签于民国89年10月3日○○局

主旨:……。

请核示

请吴课员办理(长官手批)

二十、【先生】:

对个人直称(男性)适用。

例如:

台南县政府函

受文者:王建国先生(住:……)

二十一、【女士】:

对个人直称(女性)适用。

例如:

屏东县警察局函

受文者:陈妙龄女士(住址:……)

二十二、【君】:

对个人直接或间接(男女两性)适用。

例如:

台北市银行函

受文者:张成家君(住址:……)

二十三、【该】:

对机关间接用语,如于文中再次提起时,以「该」代替之。

例如:

交通部函

主旨:……。

-4-

说明:内政部消防署为办理…,而该署表示…。

二十四、【渠】:

对个人间接用语,代表「他」。

例如: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函

主旨:……。

说明:本署业已对陈君进行…,岂料渠竟…。

二十五、【渠等】:

对二人以上间接用语,代表「他们」。

例如: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检察署函

主旨:…。

说明:本署对张君等三名进行侦讯…,岂料渠等竟…。

二十六、【窃;窃职;窃位】:

太谦卑之用语,现已不用。

二十七、【奉】:

为接获上级机关公文或首长之指示,引用于公文者,但宜尽量少用,今多「依据」。

例如:

民国89年11月20日签于本府计划室

主旨:……。

说明:本案系奉行政院89年7月25日○字○号函办理。

二十八、【准】:

为接获平机关公文或首长之指示,引用于公文者,但宜尽量少用。

例如:

云林县政府函

主旨:……。

说明:准贵府90年2月20日号函。

二十九、【据】:

为接获下级机关公文或首长之指示,引用于公文者,但宜尽量少用,今多用「依据」。

例如:

苗栗县政府函

主旨:……。

说明:据铜锣镇公所86年11月1日○字○号函办理。

三十、【奉悉】:

为接获上级机关公文或首长指示,于引叙完毕时用之,常用于书函。

例如:

澎湖县政府书函

受文者:台湾省政府

主旨:……。

一、钧府85年6月10日○字○号函奉悉。

二、…。

三、请察核。

三十一、【敬悉】:

为接获平行机关公文或首长指示,于引叙完毕时用之,常用于书函。

-5-

例如:

彰化县政府书函

受文者:高雄市政府

主旨:

一、贵府89年9月3日○字○号函敬悉。

二、…。

三、复请查照。

三十二、【已悉】:

为接获下级机关公文或首长指示,于引叙完毕时用之,常用于书函。

例如:

嘉义县政府书函

受文者:路竹乡公所

主旨:……。

一、贵所88年12月31日○字○号函已悉。

二、……。

三、复请查照。

三十三、【复…函】:

一般复文用之。

例如:

台北市政府函

受文者:万基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主旨:……。

说明:复贵公司88年8月17日○字○号函。

三十四、【依据…函办理】:

于告知转行办理引据时用之。

例如:

屏东县政府函

受文者:各乡镇市公所

主旨:……。

说明:

一、依据交通部90年1月4日○字○号函办理。

二、……。

三十五、【…函谅蒙钧察】:

于对上级机关在同案上继办文用时,再度提示前已函寄公文时用之。

例如:

高雄县政府函

受文者:经济部

主旨:……。

说明:

一、本府87年3月3日○字○号函谅蒙钧察。

二、……。

三十六、【...函谅达】:

对平行或上级机关于同案继办文用之。「谅达」相当于「照理应该收到了」之意。

-6-

例如:

斗六市卫生所函

受文者:云林市卫生局

主旨:……。

说明:

一、本所90年2月1日○字○号函谅达。

二、……。

三十七、【…函计达】:

对平行或下级机关同案继办文用之。「谅达」相当于「应该收到了」之意,语气较肯

定。

例如:

桃园县政府函

受文者:平镇乡公所

主旨:……。

说明:

一、本府○年○月○日○字○号函计达。

二、……。

三十八、【令仰】:

期望语。目前以「希」代之。

三十九、【仰即】:

期望语。今以「希」代之。

四十、【谨请】:

结束语。例如:「谨请核示」。今多以「请核示」代之。

四十一、【呈请】:

结束语。例如:「呈请裁示」。今多以「请核示」代之。

四十二、【敬请】:

结束语。例如:「敬请核示」。今多改以「请核示」。

四十三、【饬】:

命令语。函请改善。

例如:

因…,故应予函饬改善。

四十四、【知照】:

期望及目的语。

例如:

主旨:检送…一份,请知照。

(同「请查照」)

四十五、【遵照】:

期望及目的语,同「请照办」。

例如:

主旨:重申教师不得于校外兼任补习授课,请遵照。

四十六、【遵照具报】:

期望及目的语,同「请办理具复」。

例如:

主旨:检送…调查表(格式)一份,请遵照具报。

-7-

四十七、【鉴核示遵】:

期望及目的语。

例如:

主旨:检送…计划书一份,请鉴核示遵。

今多改以「请核示」、「请鉴核」。

四十八、【饬遵】:

期望及目的语。要求转给下属单位照办。

例如:

主旨:检送…一份,请饬遵。

今多改以「请转行照办」。

四十九、【饬办】:

期望及目的语。要求转给下属单位照办。

例如:

主旨:检送…一份,请饬办。

今多改以「请转行照办」。

五十、【转饬】:

期望及目的语。要求转给下属单位知照。

例如:

主旨:为改善上课质量,上课期间严禁使用手机,请转饬。

今多改以「请转行」、「请转告」。

五十一、【抄陈】:

抄送语。对上级机关或首长用之。

例如:

签于民国89年12月31日本府○○局主旨:……。

说明:抄陈万利商行营利事业登簿一份。

五十二、【抄送】:

抄送语。对平行机关或首长用之。

例如:

抄送陈君○○建议书一份。

此致

计划室

建设局:

五十三、【抄发】:

抄送语,对下级机关或首长用之。

例如:

新竹县政府函

主旨:抄发本县○年人口统计表一份…。

五十四、【检陈;附陈】:

附送语。对上级机关用之。

例如:

罗东镇户政事务所

受文者:台东县政府

主旨:检陈本所○年第一季结离婚统计表一份…。

五十五、【检送;检附;附送】:

-8-

附送语。对平行及下级机关用之,以「检送」最常见。

例如:

花莲县政府

受文者:秀林乡公所

说明:检送本府办理88年常备役士兵抽签结果明细表一份…。

五十六、【请鉴核;请鉴察】:

主旨栏之结尾语。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须正式函复准驳者。

例如:

高雄县政府函

受文者:行政院主计处

主旨:检送本县89年度○○○计划书三份,请鉴核。

五十七、【请核备】:

同上。

澎湖县政府函

受文者:行政院主计处

主旨:检陈本县89年第一季○○○表二份,请核备。

五十八、【请核示】:

主旨栏之结尾语。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对事件产生疑义之请示。

五十九、【请备查;请鉴核备查】:

主旨栏之结尾语。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收件后若觉合于规定,得函复同意备查,否

则,不答复亦表示认同该案;对该案若有意见,则应函复指正。

六十、【请惠允赐(释)复】:

主旨栏之结尾语。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请求答复用之。

六十一、【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

六十二、【请查照办理】: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强调「办理」。

六十三、【请查明见复】: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强调须在一定时间内将问题症结查明并予

以答复,故公文内通常有指定办理之期限。

六十四【请查照办理见复】: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强调须在一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形予以答复,

故公文内通常有指定办理之期限。

六十五、【请查照转行】: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强调「转行」,故通常透过中间单位行文

至其它相关单位。如由经济部行文县市政府转知乡镇市区公者。

六十六、【请转行照办】: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强调「转行」及「执行」。

六十七、【复请查照】: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对下及平行机关用语。答复下级机关请求时用之。

六十八、【复如说明,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对下级平行机关用语。答复下级机关请求时用之。

六十九、【希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

-9-

七十、【希照办】: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强调「办理」。

七十一、【希切实办理】: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强调事件之重要性。

七十二、【希办理见复】: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强调须在一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形予以答复,

故公文内通常有指定办理之期限。

七十三、【希查照转告】: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强调「转行」,故通常透过中间单位行文至

其它相关单位。如由经济部行文县市政府转知乡镇市区公所者。

七十四、【希转行照办】: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机关用语。强调「转行」及执行。

七十五、【准予备查,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对应于「请备查」。

七十六、【准予核备,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对应于「请核备」。

七十七、【应予照准,请查照】: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对具有准驳性质者。

七十八、【准予照办,请查照】: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对具有准驳性质者。

七十九、【未便照准,请查照】: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或平行单位用之。否定用。

八十、【歉难照准,请查照】:

主旨栏的结尾语。上级对下级或平行单位用之。否定用。

八十一、【应予不准,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否定用。

八十二、【应从缓议,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上级对下级用之。否定用。

八十三、【请卓参】:

主旨栏之结尾语。平行单位或无隶属关系者,如一般数据等用之。

八十四、【敬表同意,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平行单位或无隶属关系者用之。

八十五、【同意照办,请查照】:

主旨栏之结尾语。平行单位或无隶属关系者用之。

八十六、【至纫公谊】:

表示答谢对方于公务上的协助,使业务圆满达成。本语之后不再接「请查照」之类的

用语。

八十七、【呈请核示】:

签呈的请示语及结束语、主旨尾语。限呈请总统用之。

八十八、【谨呈】:

签呈的请示语及结束语、签末结尾语。限呈请总统用之。

八十九、【签稿并呈,请核示】:

签呈与公文稿并附时在签末的请示语及结束语。通用语。

九十、【是否可行请核示】:

-10-

签末的请示语及结束语。

通用语。

九十一、【是否有当请核示】:

签末的请示语及结束语。

通用语。

九十二、【未敢擅专请核示】:

签末的请示语及结束语。

重大决定或决策,以不敢自行决定之谦词用之。

九十三、【谨陈;右陈;敬陈】:

签末的请示语及结束语。

签请首长用之。

九十四、【可】: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九十五、【如拟;如拟照(速)办】: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九十六、【准如所请】: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九十七、【缓议】: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指不同意。

九十八、【如○秘书拟】: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指不同意。

九十九、【…余如拟】:

长官对签呈裁定的常用语。

一○○、【发】:

长官对稿表示许可发文。若仅签章不表示意见时,亦表示裁定发文之意。

-11-

公文常用特定用语简表

类别

用语名称

作用

常用特定用语

1

开端用语

主要用于文章开头,表示发语、引据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

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2

称谓用语

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位的称谓

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3

递送用语

用于表示文、物递送方向

上行:报、呈。

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4

引叙用语

用于复文引据

悉、接、顷接、据、收悉。

5

拟办用语

用于审批、拟办

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审批:同意、照办、批准、可行、原则同意、原则批准、可办、不可等。

6

经办用语

用于表明进程

经、业经、已经、兹经。

7

过渡用语

用于承上启下

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下。

8

期请用语

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

-12-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承蒙、即请、切盼。

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9

结尾用语

用于结尾表示收束

上行: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

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

平行: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证明;尚望函复。

下行: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

布。

10

谦敬用语

用于表示谦敬

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蒙。

11

批转用语

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的批转处理

批转、转发。

12

征询用语

用于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的意见、态度

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兹因、顷接、拟请、如蒙、此复,作为公文惯用语,都有其特定的意思

顷接——用于回复公文开头,相当于刚接到(你的来文)

兹因——用于说明原因的公文开头语,相当于现(在)因(为)

顷接——用于回复公文开头,相当于刚接到(你的来文)

拟请——用于拟办意见的公文,相当于打算请(谁来办此事)

如蒙——用于回复的敬语,相当于如果能承蒙您(同意)

此复——用于回复的结语,相当于特此回复(答复)

-13-

公文的常用术语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模式性语言,这就是公文的常用术语.

了解与使用这些常用术语,对于掌握公文的基本语言形式增强语言运用的通用

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必要.政治机关公文的常用术语可分为14大类,分别解释

如下:

(一)标题用语

关于:“关于”常与“事由”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后面加文种名称,

构成公文标题。如:《关于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通知》。

(二)称谓用词

本:自己方面的意思。用于第一人称。如:本部、本族、本人等。

贵:敬辞,在公文中称呼对方,如:“贵部”、“贵处”,以示尊敬。

该:用于第三人称。通常用于指出前面说过的单位或人员。如:该团、该部队、

该等。

(三)开头用语

兹有:兹,现在的意思。兹有,即现在有。多用于介绍信的起笔处。例:兹有

我部**前赴贵县参加**技术观摩表演,请予接洽。

兹因:现在因。多用于事务性通知、信函的起笑处。例:兹因天气炎热原定于7

月18日举行的田径表演暂停,何时举行另告。

兹派:现在派。多用于介绍集函的起笔处。兹将:现在将。例:兹将《二00六

年工作计划》送上,请审批。

遵照:遵命办理。多用于上行文工作报告及工作总结、计划的开头,用来表明

开展工作的依据属敬语。例:遵照军党委的要求,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教

育训练任务。

按照:按此办理。多用于上行文的开端。用来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

按照团党委的要求,今年第一季度我们要开展……

为: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某一句子前面以构

成目的句。例:为全面落实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基层建设,特作

如下决定……

-14-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例:为了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大练

兵的深入发展,我团决定举行一次军事大比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

下:……

(四)过渡用语

为此:“为了这个”的意思。多用于承接上文。例:……为此,提出以下六点

要求:

据此:按照这个、这些。多用于从叙述到议论或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时的连

接语。例:统计数字不实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一些单位领导人的思想作风不端

正,如……(列举具体事例)。据此,提出以下三条解决办法……

特:“特地”的意思。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例:“特通知如下”、

“特决定如下”、“特此通知如下”等。

等因,奉此:用于引上级来文,“等因”用来结束所引来文,“奉此”用来引

起下文。

等情,据此:用于引下级来文,“等情”用来结束所引来文,“据此”用来引

起下文。

鉴于:“考虑到”的意思。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类似“由于”。例,鉴

于此项工作经过试点已摸索到一些经验,故可在全旅铺开。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面的结果是由上述的原因所带来的。例:

该人由于不断赌博、不听劝告,以致家庭不和,爱人与其离婚。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上的延伸或扩大。例:李某变得很快,由节约

模范变成了一个贪污犯,满打满算没超过半年,以至许多人都感到惊讶不解。

(五)结尾用语

为要:“必要”的意思。例:旅党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强化基层政治工作的一系

列措施,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的意思。例:现将《购买寻像设备申请表》送去,望速研

究函复为盼。

为妥:“强调妥当”的意思。例:关于做好待业家属安置工作一事,务请按军

政治部的通知精神办事为妥。

-15-

为荷:“感谢对方帮助”的意思。例:兹介绍我部王诚等三前去贵校学习

电脑多媒体制作技术,请予接洽为荷。

特此:此,在这里的意思。特此,即“特地在这里”的意思。经常用于报告、

决定、通知、指示的结尾用语。例:“特此报告”、“特此决定”。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用语,按照习惯,另起一行,空两格,

使用与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示醒目。

此复:就这样的内容向你做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此

令:就这样的内容,并于此时、此地向受令对象发布命令(令)属结尾用语。

专此:“专门在这里”的意思。多用于报告的末尾,例:专此报告。

批示:批,批准,批阅的意思。示,指出,表示出来。用于请示类公文的结尾。

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核示:审核批示。多用于有关经济方面请示的结尾用语。例:“以上基建项目

共需投资42万元,可否,请核示”。例:现将我团〈政治教育工作计划〉

送上,当否,请审批。

承蒙:得到的意思。多用于便函的结尾用语。例:承蒙贵校大力协助,特表谢

意。

施行:付之实施,执行。多用于法规性文件附则的末属,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

文件的时效。

(六)颁布用语

颁布:颁,下发的意思。布,宣告、公布或布置的意思。颁布我用于法律、法

令和行政法规的公布用语。例:从1949年建国开始到1957年7月止,由中

央国家机关颁布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法律、法规共有4018件。

颁发:颁发,即发布、授予。如现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颁发全军

执行。〉颁发文件、颁发法规、颁发奖品、颁发证书、颁发勋章、颁发奖状

等。

颁行:颁布、施行。多用于政策法规的颁发与贯彻、执行。例:居民的身份证,

由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宣布:公开发布。多用于命令、令、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的公布用语。

-16-

发布:公开发布、宣布。多用于颁布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一种程式性的用

语。

暂行:暂时实行。例:《新兵行政管理暂行规定》。

试行:试验推行。例:此项办法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做些试行,待摸索总结经验

成熟后再普遍推行之。

条文:法规性文件分条所作的说明文字。

条目:法规性文件的项目,一般划分为章、条、款、项。

对照:对比参照。例:关于你库防火设施建设的验收标准,可以**库的验收标

准相对照,不必另制标准。

参考:参照思考。例: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供各单位参考。

参照:参考、信照。现将服务社《关于春节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

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奉:“接受”等意思。例:奉地方政府通知,营门前马路两旁不得乱泼乱倒。

奉命:按照上级的命令。例:奉命发布公告如下:……

转发:对下级报送的请示、报告等文件,认为具有普遍参考或执行意义,从而

加注文字后转发给所属单位。

(七)强调用语

必须:表示事实上、道理上的必要。带有指令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所讲主张、

提要求部分。例:“各级党委对消除腐败,搞好廉政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

重视”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例:组织现岗的文秘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文书、

档案知识,是加强文秘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在使用指令性口气时,应用“必

须”而不要用“必需”。

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例:在我们干部队伍中大力提倡批评与自我批

评是十分必要的。

务必:必须、一定。主要用于下行文,属指令性用语。例:务必认真贯彻执行,

务必参加会议。

务期:一定要。主要用于下行文。例:对331工程,望在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

导下,团结奋战,务期完成。

-17-

务求:必须求。与“务期”、“务必”的用法基本相同。例:务求早日使产品

冲向国际大市场。

严防:严密防备、严格防止。例:切实加强保密工作,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

严禁:严格禁止。例:严禁铺张浪费、请客送礼。

严谨:严密谨慎。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谨、慎重,不可草率行事。

(八)时限用语

定于:决定在。例:定于周六下午召开绿化工作座谈会,望准时出席。

希于:希望在。例:希于接此通知的一个月内,将应参加“党的建设研讨班”

的学员名单报组织处。

为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例:CH4号星火工程的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

抓紧全面完成准备事宜。

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例:今后凡发生大事、要事,一律依照《大事报告制

度》的有关规定按期、按要求如实上报,不得有误。

定期:有一定的时限。例:要定期召开团员代表大会,以充分行使团员的民主

权力。

届时:到时候。常用于会议性通知及礼仪性文书,特别是请柬。例:兹定于十

二月三十日晚七时半举行迎新年晚会,请届时参加。

不日:不久。例:你处所需的资料,不日即可送达。

即日:当天。例:关于第**届党代会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

日内:近几天内。例:旅第六届团员代表大会,日内即可举行。

日前:前几天。例:关于新兵训练工作,日前已做了布置。

(九)呈报用语

呈报:呈,恭敬地送上。报,陈述、告诉的意思。呈报,向上级呈送报告、总

结之类的公文时用语。例:兹呈报我团《二00六年工作总结》一式三份,

请查收。

谨呈:用法同呈报,谨呈即郑重、恭敬地送上。

呈请:向上级呈送请求批准性的文件及事宜。例:此问题事关重大,将我们的

意见呈请上级批准一再做答复。

呈递:郑重、恭敬地送上。

-18-

报请:向上级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例:对此间发生重大问题

的处置,事先一律报请党委审定,不得自作主张、擅自处理。

报经:“向上级的报告已经由”的意思。例:我团《关于**训练体制的改革方

案》,已报经集团军批准。

报送:向上级机关批准。例:关于党委班子的人选,将另行报批。

请求:请准所求的意思。例:以上想法请求领导予以批准。

径向:直接向。例:有关**号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请径向团计划生育办公室

反映。

径与:直接与。例:有关教育时间调整事宜,请径与政治部宣传科联系。

(十)决断用语

可行:可以、同意。多用于批示文件,表示同意。例:该文所提意见可行,准

予输。还多用于请示的结尾,期望上级准行。例:是否可行,请批示。以上

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单位办理。

原则同意:原则,处理事情的标准和依据。原则同意,即对所提事项、建议办

法的基本观点与主要方面表示同意。但对具体做法尚需补充、修正。

定案:在公文中多指对案件、方案的最后所作的决定。例:引入塘工程地方政

府已经定案,不久即可下达。

定局:对事情已作出最后决定,还表示事态已确定不移。

不必:不,表示否定、不用、不要的意思。不必表示理论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例: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要事,不必事无大小、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例:**连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其他连队不妨一试。

不宜:不适宜。例:超出规定限额的奖金不宜发放,以免引起连锁反应,给工

作带来被动。

裁处:考虑决定并加以处理。例:对上述问题如何处置,请尽快裁处为宜。裁

定:司法部门就某一问题的处理作出决定。

裁断:考虑决断。例: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看准了,就要当即裁断,切不可

犹疑不决,坐失良机。

-19-

决断:拿主意、出办法、决定事情。例:遇到问题,要及时作出决断,不可拖

延。

拟于:拟,打算。“打算在”的意思。例:拟于本月下旬召开全旅科技大练兵

动员大会,望各营、连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拟定:草拟、制定。“拟定”与“拟订”的区别主要有二:一是前者适于宏观

方面的问题,后者适于微观方面的事宜;二是前者不含草拟,还含有定局的

意思,后者主要指草拟,不含有定局的意思。

拟议:草拟、事先的考虑例:我团今年政治工作计划正在拟议之中,不久即可

下达。

(十一)审核用语

审订:审阅订正。例:请办公室对此文稿作进一步审订。

审定:审查决定。例:同意财务科的工作计划,请旅首长审定。

审核:审阅核定。例:对院办公室的经费预算,请财务处审核后拿出初步意见,

一并提交院办公会议审定。

审议:审阅讨论。

审查:检查是否正确、有无问题。

查点:查对,清查核对。例:对密级文件要认真进行查点,按期清退。

查收:核对收下。例:兹将****年度报表一式六份送上,请查收。

查复:了解并答复。用于下行文。例:关于你营6月17日发生的火灾事故,请

速查复。

(十二)征询用语

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受否,请批

示”,作为请示的惯用语。

是否:公文请示的用语。例:是否可行,请批示。

可否:是否可以,与“妥否”用法相同。

能否:是否可能。例:贵部支援我部的录像资料,能否在4月10日前送达,望

告。

定夺:在公文中多用于对事项是否可行的决定。例:关于我团支援驻地兴建水

上世界乐园及儿童活动中心一事,请师领导予以定夺。

-20-

斟酌:酌,考虑的意思。考虑是否可以。

酌情:考虑情况。例:酌情作出处理。

酌量:考虑实际数量。例:请酌量支援一批图书资料。

(十三)期请用语

望即:望,公文中例用的望,多含有盼望,期望的意思。

望即:希望、立即的意思,多用于下行文。例:接此通知后,望即组织领导干

部认真学习。

望请:希望、请示。多用于上行文。例:对我们的要求,望请领导能尽早一点

给以指示。

请予:请给以意思。属请求性用语。例:上述意见可否,请予核示。

敦请:诚恳地邀请。

莅临:来临。例:欢迎您莅临现场指导。

(十四)告知用语

悉:“知道”的意思。多用于批复、复函的开头。例:****年*月*日你部报来

的请示悉。

收悉:收到、知道。例:2月3日来函收悉,现将研究结果答复于下:

已悉:已经知道

阅悉:看过并知道了。例:12月16日磊函阅悉,内情尽知……

电悉:从电报、电话中知道了。例:电悉贵县不幸发生强烈地震,深表关切……

详悉:详细知道。例:关于你营报送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资料已详悉。

知照:通知对方知晓。例:今天向大家传达*号文件的目的是使们知照此事,

事先有个思想准备。

函告:回信告知。例:所汇款项收到后,速予函告为要。

函笔:因信答复。例:以上意见可否,请近日内函复为盼。

奉告:敬辞,告知的意思。例:无可奉告,多用于外交辞令。

-21-

中国的称谓礼仪

称谓礼仪也叫称呼,属于道德范畴。称谓礼仪是在对亲属、朋友、或其他有关人员

称呼时所使用的一种规范性礼貌语,它能恰当地体现出当事人之间的隶属关系。

人际交往,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使用称谓,应当谨慎,稍有差错,便贻笑

与人。恰当地使用称谓,是社交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礼貌。称谓要表现尊敬、亲切和文雅,使

双方心灵沟通,感情融洽,缩短彼此距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称谓,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

的礼仪因素。

一、口头称谓语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

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

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

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下”

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

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

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

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22-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

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

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23-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24-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25-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我国古代很多文明称呼,至今还被运用。如:将父母称为高堂、椿萱、双亲;称呼别人

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兄妹为令兄、令妹;称别人儿女为令郎令媛;自称父母兄妹

为家父、家严、家慈、家兄、舍妹;称别人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为岳父、泰山。兄弟为昆仲、棠棣、手足。夫妻为伉丽、配偶、伴侣。

-26-

妇女为巾帼;男子为须眉。老师为先生、夫子、恩师;学生为门生、受业。学堂为寒窗;

同学又为同窗。

父母死后称呼上加“先”字,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同

辈人死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称妻为寡、孀;

妻死称夫为鳏。

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

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

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

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大

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

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年达十五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

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

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又,《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

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可见,成童到底是几岁,也有不同

的说法。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

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

“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

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27-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

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吕岩《赠张泊诗》:“攻成当在破

瓜年。”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

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聊斋志

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以“不惑”代

称40岁,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

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以“耳顺”为60岁的代

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人又称50岁为“艾”,60岁为“耆”,《礼记·曲礼》:“五十曰艾,……六十为耆……”

也可以泛指老年,《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

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

九年》:“以伯舅耋老,如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注:“八十曰耋。”

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桓宽《盐铁论·孝养》亦称“八十曰耄。”

期熙:《礼心·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在也;颐,养也。”孔希

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后来就拿“期颐”代表百岁。苏

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28-

另有“丁年”之说,泛指成丁之年,即壮年,温庭筠《苏武庙》诗:“回首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可是成丁之年各个朝代规定不同,如惰朝以20岁为成丁,唐玄宗天宝

年间以23岁为成丁。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

“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都是古人称谓上的敬辞。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反映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

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

的敬辞。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辞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

有所变化,汉朝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唐朝以后只有皇太子、皇后、皇太后可

以称为“殿下”。

“阁下”是旧时对别人的尊敬。常用于书信之中。原意是由于亲朋同辈间互相见面不便

呼其名,常常先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为“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至友

亲朋间尊称的敬辞。

“足下”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

良入谢曰:‘……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足下。’”

以上这些敬辞,现在对外交往时(书信、宴会致词)还常常使用。

先生、小姐、女士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

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

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

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

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小

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

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29-

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

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妾、姬、小妻、小星、如妻、如夫人、侧室、偏房、室、副妻等均为小老婆。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30-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

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

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

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31-

(五)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六)祝贺

顷闻嘉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与希望之心。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谨具刀笔书谒,恭贺嘉事吉礼。

1、贺新婚

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

-32-

×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

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贺生女)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贺生子)

弄瓦之庆,遥以致贺。(贺生女)

(七)致谢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33-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

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乞赐……,以志厚谊。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十)致哀

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前闻令×逝去,为之惨然,人死不能复生,尚望节哀。

闻悉××仙逝,不胜伤悼,足下遭此不幸,伤感必甚,恳请宽辟哀情,善自珍爱。

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惊承讣告,悲悼不已,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

(十一)赠物

奉呈薄资,尚望笑纳为幸。

区区小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晒纳。

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但物轻情意重,望勿嫌弃。

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微物奉上,聊祝吉安,幸祈笑纳。

寄奉百元,聊佐薪水,为数甚微,将意而已。

-34-

(十二)请教

风雨同舟,愿闻明教。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倘承不吝赐教家,幸甚幸甚。

甚盼时赐物,匡我不逮。

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

一切恳请详示,万望莫以鄙陋而不堪教也。

苦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俾资改进,不胜为盼。

(十三)商讨

愚直之言,尚祈嘉纳。

蒙雅爱,沥胆直谏。

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

微开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

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朗照,不尽缕衷。

吾敬先生,尤爱真理,故秉笔直陈,希原谅之为祷。

缘承下询,草复寸笺,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

此等事本不累述,惟既屡承下问,慨然如感,遂略布鄙怀,万乞曲矛谅察为幸。

(十四)结束

匆此先复,余容后禀。

铁此布臆,余容续陈。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日来事冗,恕不多叙。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驰函寓意,伫望示复。

-35-

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恕见谅。

--------------------------------------------------------------------------

礼貌用语

初次见面曰:久仰;好久不见曰:久违;请人原谅曰:包涵;请人收礼曰:笑纳;

向人询问曰:动问;表示谢意曰:多谢;别人欲行曰:慢走;请受邀请曰:赏光;

领受情谊曰:承情;分手告别曰:回见;晚上道别曰:晚安;未能亲迎曰:失迎;

礼貌不周曰:失敬;要求回信曰:赐复;请人指教曰:赐教;征求意见曰:不吝;

拜托答谢曰:有劳;请人任职曰:屈就;受人指教曰:叼教;请主人别送行:止步;

自己作品给别人看:教正、斧正;请求接受赠品曰:赏脸;动问长辈年岁曰:高寿、贵庚;

有话对人说:打扰;读者给编辑部:敬颂编安;晚辈给长辈:顺颂安康;

长辈对晚辈:顺致安好;平级机关间:特此函达;

“xx”之交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石交:交谊坚固;款交:以真情相待。

“xx”之年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尚在襁褓,初知发笑,(婴幼儿);(2~3岁)

龆龀(tiáochèn):儿童换牙,长出新牙,(七八岁间);

髫年:女孩七岁

龆年:男孩八岁

-36-

垂髫:童子未冠,头发下垂谓之龆;

总角:角,小髻。总,束发上分,人之童年;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礼记》“人生十年月幼学”;

豆蔻:“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之年:13~15

舞象之年:15~20

金钗之年:12岁(女孩)

及笄:《礼记》“女子十又五而笄”(结发为笄,表成年);

束发:男孩成童,束发为髻;

破瓜(碧玉年华):瓜拆开为“二八”,二八相加或相乘,谓女子十六或六十四岁;

桃李年华:20岁(女)

花信年华:24岁(女)

弱冠:《礼记》“二十曰弱冠”。男子二十结发加冠,体且未壮。

而立:《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成立:“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人之成年;

不惑:《论语》“四十而不惑”(明辨不疑)

强仕:《礼记》四十曰强仕;

知非:《淮南子》“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人之五十;

天命:《论语》“五十而知天命;”

及艾:《礼记》“五十曰艾”(发白如艾);

杖行:《礼记》“五十杖于家”

耆艾:《礼记》“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人之五六十岁;

花甲:人之六十;

耳顺:《礼记》“六十而耳顺”(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垂老:《垂老别》,人之将老;

桑榆:《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天黄昏,喻人之将老);

耆老:《国语》“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人之六七十岁;

古稀: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

迟暮:杜甫“迟暮少寝食,”人之将老;

-37-

皓首:《后汉书》“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眉寿:《诗经》“此为春酒,以介眉寿”(秀眉,寿者相称,人之长寿。

风烛:风中之烛、随时可灭,人之残年。

耄耋:“七耄八耋”,人之七八十岁;

鲐(tái)背:“九十鲐背”

白寿:“白”为“百”缺一,人之九十九。

寿民:“清代称百岁老人为寿民”

期颐:《礼记》百年曰期颐(百岁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生活待人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20:1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371131374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希各知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希各知照.pdf

上一篇:生态英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希各知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