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致黎锦熙信
Preparedon22November2020
毛泽东致黎锦熙信
2006-09-1815:20
《贯通大本大源》——毛泽东致黎锦熙信
[重温]毛泽东致恩师黎锦熙信(1917)
邵西先生阁下:
省城一面,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莫
可与语。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
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
道。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人谁不思上进当其求涂不得歧路彷徨,
其苦有不可胜言者,盖人当幼少全苦境也。今年暑假回家一省,来城略住,漫
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昨十六日回省,
二十日入校,二十二日开学,明日开讲。乘暇作此信,将胸中所见,陈求指
答,幸垂察焉。
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而言,今之纷纷,毋亦诸
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
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
何在,此应自知也。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
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
如何能久
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而叁。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
矣。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毕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
枝叶扶疏之妙。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
基础不厚,时惧倾圮。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
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处之完满乎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
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
不徒在显见之迹。
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之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
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
必有本源。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
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夫以与本源背道而驰者而以之为临民制治之具,几
何不谬种流传,陷一世一国于败亡哉而岂有毫末之富强幸福可言哉夫本源
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
之心中,虽有偏全之不同,而总有几分之存在。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
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
有不富强幸福者乎然今之天下则纷纷矣!推其原因,一在如前之所云,无内省
之明;一则不知天下应以何道而后能动,乃无外观之识也。故愚以为,当今之
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
换全国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张,万夫走集;雷电一震,阴曀皆开,则沛乎不可
御矣!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
坏。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盖二者之势
力,无在不为所弥漫也。思想道德必真必实。吾国思想与道德,可以伪而不
真、虚而不实之两言括之,五千年流传到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非有大
力不易摧陷廓清。怀中先生言,日本某君以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
其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也。
今人动教子弟宜立志,又曰某君有志,愚意此最不通。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
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谓也。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
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也,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
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道
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
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其
始所谓立志,只可谓之有求善之倾向,或求真求美之倾向,不过一种之冲动
耳,非真正之志也。虽然,此志也容易立哉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
未得,即终身无志。此又学之所以贵乎幼也。今人学为文,即好议论,能推断
是非,下笔千言,世即誉之为有才,不知此亦妄也。彼其有所议论,皆其心中
之臆见,未尝有当于宇宙事理之真。彼既未曾略用研究工夫,真理从何而来故
某公常自谓:“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来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挑战与
否,亦未可知。盖研究日进,前之臆见自见其妄也。顾既腾之以为口说,世
方以为贤者之言,奉而行矣,今乃知其为妄,宁不误尽天下!弟亦颇有蹈此弊
倾向,今后宜戒,只将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
释一切,而枝叶扶疏,不宜妄论短长,占去日力。阁下以为何如
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圣人通达
天地,明贯过去现在未来,洞悉叁界现象,如孔子之“百世可知”,孟子之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孔孟对答弟子之问,曾不能难,愚者或震之为神
奇,不知并无谬巧,惟在得一大本而已。执此以对付百纷,驾驭动静,举不能
逃,而何谬巧哉(惟宗教家见众人以为神奇,则自神奇之,如耶苏、摩哈默
德、释迦牟尼。)
欲人人依自己真正主张以行,不盲从他人是非,非普及哲学不可。吾见今之
人,为强有力者所利用,滔滔皆是,全失却其主观性灵,颠倒之,播弄之,
如商货,如土木,大亦不可哀哉!人人有哲学见解,自然人己平,争端息,真
理流行,群妄退匿。
某君语弟:人何以愚者多而智者少哉老朽者聪明已蔽,语之以真理而不能听,
促之而能动,是亦固然不足怪。惟少年亦多不顾道理之人,只欲冥行,即如
上哲学讲堂,只昏昏欲睡,不能入耳。死生亦大矣,此问题都不求解释,只
顾目前□米尘埃之争,则甚矣人之不智!弟谓此种人,大都可悯。彼其不顾道
理者,千百年恶社会所陶铸而然,非彼所能自主也,且亦大可怜矣。终日在彼
等心中作战者,有数事焉:生死一也,义利一也,毁誉又一也。愚者当前,
则只曰于彼乎,于此乎歧路徘徊,而无一确实之标准,以为判断之主。此如墙
上草,风来两边倒,其倒于恶,固偶然之事;倒于善,亦偶然之事。一种笼统
之社会制裁,则对于善者鼓吹之,对于恶者裁抑之。一切之人,被驱于此制裁
之下,则相率为善不为恶,如今之守节、育婴、修桥、补路,乃至孝、友、
睦、雍、任、恤种种之德,无非盲目的动作。此种事实固佳,而要其制裁与被
制裁两面之心理,则固尽为盲目的也,不知有宇宙之大本大源也。吾人欲使此
愚人而归于智,非普及哲学不可。
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政治、法律、宗教、礼仪制度,
及多余之农、工、商业,终日经营忙碌,非为君子设也,为小人设也。君子已
有高尚之智德,如世但有君子,则政治、法律、礼仪制度,及多余之农、
工、商业,皆可废而不用。无知小人太多,世上经营,遂以多数为标准,而牺
牲君子一部分以从之,此小人累君子也。然小人者,可悯者也,君子如但顾自
己,则可离群索居,古之人有行之者,巢、许是也。若以慈悲为心,则此小人
者,吾同胞也,吾宇宙之一体也。吾等独去,则彼将益即于沉沦,自宜为一援
手,开其智而蓄其德,与之共跻于圣域。彼时天下皆为圣贤,而无凡愚,可尽
毁一切世法,呼太和之气而吸清海之波。孔子知此义,故立太平世为鹄,而不
废据乱、升平二世。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立德、立功、立言以尽力于斯世
者,吾人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也。
弟对于学校甚多不满之处,他日当为书与阁下详论之。现届毕业不远,毕业之
后,自思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
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如何教书、办事强而为
之,定惟徒费日力,抑且太觉糊涂。以糊涂为因,必得糊涂之果,为此而惧。
弟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只以叁年为期,课程则以略
通国家大要为准。过此即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归仍返于私塾生活,以
几其深。怀此理想者,四年于兹矣。今距一年之后,即须实行,而基础未立,
所忧盖有叁事:一曰人,有师有友,方不孤陋寡闻;二曰地,须交通而避烦
嚣;叁曰财,家薄必不能任,既不教书,阙少一分收入,又须费用,增加一分
支出,叁者惟此为难。然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冀可勉强支持也。阁
下于此,不知赞否若何又阁下于自己进修之筹画,愿示规模,作我楷法。
润之
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9:5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355681373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谬种流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谬种流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