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故事【集锦5篇】
1.古代民间故事:乌镇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三人
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
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
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
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
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
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
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
起,率兵讨伐,他们穷追猛打,直打得叛军望风而逃。当官
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
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
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
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把乌将
军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而乌
将军胯下的青龙驹,中了毒箭,跑回了车溪的东侧,死在了
那里!
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车溪河西,为
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在新
坟上,射出点点闪光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第二
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
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
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们为了
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
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大树属将军”五个字。乌
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这个传说,广为流传!也是乌镇由来的民间说法,即河
西以乌将军而得名为乌镇!河东以乌将军的青龙驹得名为青
镇!
2.古代民间故事:湘妃竹的由来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
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
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
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
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
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
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
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
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
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
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
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
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
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
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
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
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
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
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
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
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
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
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
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
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
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
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
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
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
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
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
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
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
流。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
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
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
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
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3.古代民间故事:息氏墓和韩丘村
留光乡有一个叫做青堆的村子,青堆村的东面有一片郁
郁葱葱的小林子,小林子中有一座古墓,墓前立有一通石碑,
石碑是什么时候立的无人知道,但是石碑上所镌刻的大字还
依稀可辨,上面的字是:战国息氏贞烈之墓。
就是这一座战国息氏贞烈之墓,不仅埋藏着战国时期的
一位贞烈女子,而且还埋藏着我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凄美
的千古爱情故事。
话说战国时期的一段时间,青堆这一带属宋国,宋国当
时的国君是宋康王戴偃。宋康王戴偃是一个十分昏庸暴虐的
国王,他在位期间,到处游山逛水,广纳美女,穷奢极欲,
横征暴敛,把个宋国的国家的事情闹的一团糟,黎民百姓不
得安生。
这年夏天,宋康王游玩到青堆这个地方,见一条溪流从
这里潺潺流过,溪流两边树木茂盛,风清气爽,景色宜人,
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就下令强征民夫,在这里修了一座供他
游玩时休息的行宫。这样,每到烈日炎炎的夏天,宋康王都
要带着他的大臣和美姬爱妾们到这里游玩和避暑,在这里过
上一段天上人间的生活。
有一年夏天,宋康王戴偃又带着他的大臣和爱妾们来青
堆行宫避暑,得空儿驾车在附近游玩时,在西南方向的一个
地方,发现有一位女子?着篮子在桑园中采桑。这个女子淡
妆素裹,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她在一片葱绿中采桑,如同
一朵出水的荷花般的美丽,把个宋康王惊得呆了。宋康王觉
得,他的所有美姬爱妾,比起这个采桑的女子来,都黯然失
色。宋康王在这里愣愣地看了好大一个时辰,直被弄得魂不
守舍,如痴如醉,然后才带着人等回到了青堆行宫。
在青堆行宫,宋康王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仍然在思
念着那位女子。第二天早上,他一面派人前去打听那女子的
家庭住址,谁家女子和家庭情况,一面叫人派了民夫,在行
宫前边大兴土木,筑了一个几丈高的叫做青陵台的大土台
子,他每天站在青陵台上,向西南方向眺望那个美丽的采桑
女子的身影,良久连眼珠儿也不转一下,真是神魂颠倒。
前往打探的人回报说,这个采桑女子不是别人,就是宋
国舍人(当时地方的一级小官职名)韩凭的妻子,她姓何,名
字叫做息氏,是附近有几里远的一个叫做吴村的小村子里的
人。宋康王一听说情况,马上派手下传韩凭见驾。他对韩凭
说:“你家里有这么好的老婆,也不叫本王知道,现在我知
道了,也不怪罪你,只要你把老婆献给本王,本王将给你加
官晋爵,还要给你很多的银两,不愁再续娶一个,希望你不
要拒绝。”
宋康王想,像韩凭这样的一个无名小辈,根本就不配娶
息氏这样的一个漂亮的女子,叫他献出自己的老婆,还不是
我一句话的事情。其实,宋康王想错了,韩凭虽然官职低下,
生活贫寒,但夫妻两个恩恩爱爱,日子过得相当幸福,他严
词拒绝了宋康王的无耻要求。
4.古代民间故事:将军风水墓
相传,在元代的时候,有一个大将军,名叫张柔,威猛
无比,是个常胜将军,受到百姓的爱戴。死后,皇帝顺应民
意,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为他选一处墓地,就派了风水术士到
处寻找风水宝地。
话说到了中山(今河北满城)城一带,站在城北至高点眺
望,西侧乃陵山,东侧平原一望无际,北侧连绵群山到此收
尾,细看尽头处云雾缭绕,紫气弥漫,有九龙戏水之妙处。
往北10里靠西,此处乃一小村,此村北依九山,南临漕水,
群山环抱,却又地势开阔,但见整体山峦成龟卧形态,中央
则是九龙下山之气势,术士道:“此处乃之秒地也”。于是回
朝向皇帝禀报,到了朝堂之上,皇帝问可曾寻得合适陵址。
术士缓缓道来,此地依山傍水,西侧山峦此起彼伏,有金山
玉山,东侧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有大楼小楼,承山之威,
继楼之仪,而已。皇帝听罢大悦,即命人在选址处划定范围,
征招附近百姓开山挖土,凿石修路。
消息传到了附近的百姓耳朵里,他们很着急,为什么呢,
因为将军的陵址将来要保密的,少不得现在为他们出力的
人,将来可能要被陪葬。正在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在
村西的月明寺山坳处传来阵阵佛声,细看,才知道是明月老
和尚,和尚掐指一算,沉思片刻对村民说,躲过此劫不是没
有办法,但是你们要齐心协力方可。说吧对人们耳语片刻,
人们就照办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陵寝终于修好,最后一道程序就
是要附近山里的汉白玉做石人石马像,还有赑屃驼碑,上面
镌刻大将军的功德,还有朝廷的评判等。这也是最苦最累的
活,弄不好重大几十吨的石料就会砸死人的,在即将树碑的
时候,按古法很多百姓要陪葬的,可是当把人们绑进即将填
埋的大坑的时候,石碑就会无故倒下,而人们出了坑则石碑
巍耸不倒,此事传到皇帝耳朵里,就命人前来查看,说是张
柔显灵,不想让百姓付出劳动还要搭上性命,于是皇帝就赦
免了百姓,不日陵寝修建完毕,落了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5.古代民间故事:乌鸦山上造反记
从前,有个农民叫曾大牛,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可
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饭。田地里收获的粮食,九成都被地主老
爷收走了,只留得一成勉强度日。饶是曾大牛这样软弱的性
格,也想把地主抓起来打一顿。
一天,曾大牛正在田里干活,一群乌鸦在他头上大叫:
“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心想:我可没
本事造反!便大声回答:“无头鱼能游,曾大牛就反!”说着,
在水田抓起—条小鱼仔,捏断头往小溪抛去。没想到,这无
头鱼竟能摇摆着尾巴游走了。曾大牛看得目瞪口呆。
曾大牛回家,把这事对家里人说了,家里人对曾大牛说:
“不能造反啊!不能造反啊!”
第二天,曾大牛牵牛耙田,那群乌鸦又在他头顶大叫:
“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叫得比昨日情更切。
曾大牛回答说:“石头不沉,曾大牛就反!”说完抱起一块大
石头,往小溪丢去。奇怪,近百斤的大石头浮在水面,不下
沉。
曾大牛回家,把这件事说了,家里人还是说:“不能造
反啊!不能造反啊!”
第三天,曾大牛下田干活,走到半路,那群乌鸦又在曾
大牛头顶大叫:“曾大牛,造反了!曾大牛,造反了!”叫得
比上两次情更切。曾大牛有点生气,从路边扯下一片竹叶,
说:“竹叶能当剑,曾大牛就反!”说着手捏竹叶向路边一块
大石扔去,竹叶在半空化成三尺长,“当”的一声,将大石
劈为两半。
曾大牛回村,把这件事对全村人说了,众人都说:“这
是天意,反得!反得!”
众人拥立曾大牛为头领,招兵买马,筹备造反,并择定
黄道吉日。众人约定:“乌鸦仙”传达天意,叫众人谋反,
造反那日,不得穿白衫裤。否则,就是对抗苍天,违逆天意,
杀头祭旗。
曾大牛的姐夫,是个刁滑之人。他想:“大牛舅仔,坐
第一只交椅,我是姐夫,该坐第二只交椅;什么穿白穿黑,
谁敢管我?”造反那口,姐夫故意穿了个全身白。
姐夫刚出门,大黑公鸡跑到他面前,拦住去路,大声呼
叫:“穿白衣服要杀头!”
姐夫火了,大声应道:“丧门星!”说罢,手起剑落,把
个黑公鸡杀了。
姐夫走到水塘边,黑公鸭摇摇摆摆走上前,拦住姐夫,
大声叫“穿白衣服要杀头!”姐夫生气地应道:“丧门星!”
说着手起剑落,把个黑公鸭也杀了。
姐夫走到大路,黑公鹅正在吃草,见他来了,拦住去路,
也大声叫:“穿白衣服要杀头!”姐夫气极了,话也不说,手
起剑落,把个黑公鹅也杀了。
乌鸦山上,众人都穿着黑衣服,唯独姐夫穿白衣服,众
人好不气愤!为不悖天意,曾大牛一声令下,把个姐夫杀了
祭旗。
曾大牛的姐姐,闻知弟弟不讲手足之情,把丈夫杀了,
一怒之下,便上京城,密告皇帝,皇帝闻报大惊,即派兵马,
杀气腾腾奔乌鸦山而来。
曾大牛等众人,虽然勇猛拼杀,但因人少势弱,终敌不
过朝廷兵马,尽被杀害。曾大牛的姐姐,来不及领到皇上恩
赐,也在混乱中被朝廷兵马杀掉了。
皇帝知道,曾大牛造反,是乌鸦作祟,便传旨风水先生,
寻找乌鸦巢穴,斩草除根。寻来找去,见一山貌似乌鸦,山
头有一座墓穴,料定必是乌鸦藏身之地,便唤人马挖掘。谁
知,坟墓掘开,不见棺材,只见墓后有一条沟,直通山下。
他们便跟踪挖掘,终于在山下溪边大石脚,掘到了棺材,打
开一看,发现里面果然有三只乌鸦仔,尚未会飞,他们便把
乌鸦仔杀了。
曾大牛被杀后,每日晚上,便有一只乌鸦在山上大声哀
叫:“曾大牛,曾大牛……”其叫声之凄惨,足使铁石心肠
人下泪。听说那乌鸦是在为曾大牛招魂。
从此后,人们便称那山叫乌鸦山,把那座古墓叫乌鸦地。
古代民间故事【集锦5篇】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3:3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127498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民间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民间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