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

更新时间:2023-03-11 13:24:26 阅读: 评论:0

伊甸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

协调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三方协议书)

谈谈如何搞好工作协调

《字典》中将协调解释为“使配合得适当”。说得通俗一点,协调就是运筹、公

关、化解矛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协调是杠杆,能够增大工作动力;

协调是润滑油,可以减少工作阻力;协调是催化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协调是粘

合剂,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要把协调工作做好,做到滴水不漏、万无一失、多方

满意,就必须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也要适度灵活,既要遵循规律、也要注意方法,

既要立足本身、也要借助外力,既要盯着急需、也要加强沟通。要搞好协调,笔者

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六点:

一是要十分明确协调任务和标准要求。一般情况下,首长在交待任务的同时,

会对有关协调方面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但在交待时不会每次都讲得很具体,有时

比较,特别是对一些协调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也可能没有一次性涉及到,往往会随

着工作的深入逐步提出来。因此,对于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就有一个进一步理解任

务、消化指示、把握标准的问题。对首长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要逐字逐句地研究思考,

对一些特殊要求,特别是蕴含在指示中的基本意图、指向和最终目的,一定要抓得

住,否则在工作中就会出现偏差。有的比较强调自己的主观愿望,认为好心一

定能办出好事来,就是出些差错首长也会原谅的,其实不然。一旦出现了问题,首

要的决不会看你的愿望如何,这大概也是一些有时受到首长批评还感觉委屈的

重要原因。因此,搞好工作协调需要具有良好的愿望加上科学的思维和一定的协调

能力,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某机关一位首长到一个基层单位检查工作,由秘书科

科长负责协调工作。为了使首长有面子,科长擅自要求受检单位两位主官和有关部

门领导到机场迎接,营区附近和门口设了5个调整哨,房间内摆放了鲜花,还购买

了纪念品,安排的饭菜也很奢侈。首长一看到这阵式,很不高兴,责问受检单位领

导为什么顶风违纪搞形式主义,当得知是科长的授意安排时,立即把科长狠狠地批

了一顿,命令他马上做出书面检查。不久,该科长被调离机关。

二是要主动适应协调对象。所谓协调,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说到底是人与人

之间的协调。对协调对象把握得怎么样,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一个模式、一种

方法、一个节奏来搞协调,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里说把握协调对象,并不是指

那种见风使舵式的,也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分个三六九等,更不是以自己的好恶

来做取舍,而是根据协调对象的自身特点、传统做法、相互关系、地位作用等情况,

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和办法,提高工作协调的成效。机关干部平时协调处理工作,涉

及其他部门、其他单位掌管的业务,要事先与之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呈报审

批。当对方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耐心听取,认真研究,甚至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方案。

如果对方完全不同意,或者意识到方案根本行不通时,则应放弃自己的意见,另外

研究其他办法。尤其要注意,凡是几个部门意见尚未统一时,一般不要上报审批,

不能把矛盾上交。机关部门领导也不要轻易将几个部门意见相左的议题提交办公会,

以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某机关理论研究室负责筹备部里理论骨干培训班,其中

起草首长讲话材料这项工作,需要办公室的支持帮助。按传统做法,事前应先征求

办公室的意见,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再向部领导呈报培训班方案。但理论研究室

没有事先征求办公室的意见就上了件,把办公室的2个人分在了材料组,部领导划

圈后,理论研究室到办公室要人帮忙,结果碰了钉子,办公室以工作太忙、抽不出

来人为由,拒绝了理论研究室的要求。这就是协调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其主要原

因是不按机关的规矩办事,事前不商量,以领导压人,把工作强加到别人头上,这

是机关工作最忌讳的事情,机关干部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是要随时关注和掌握情况的变化。机关的都知道,协调工作从来没有一

次就完事的,这也是符合规律的,尤其是涉及到上级首长和本级首长的活动,“变”

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某个角度讲,能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变化了的情况,

既是协调工作成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实践中,有些变化了的情况,首长会告诉你,而有些变化了的情况,则需要你

去向首长及时报告,并提出调整协调工作的意见建议。也可以说,对变化的情况掌

握越早越及时,工作就越主动,否则,可能会给首长造成被动,甚至产生不可挽回、

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当最初的协调方案得到首长同意后,要做到“案”定思考

不停,反复地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考虑不够充分,还会出现哪些由不确定因素造成

的后果,究竟有几套方案比较可行等等,做到有备无患,随时从容应对突发情况。

有一天,某机关的张秘书,根据部领导指示,分别通知了局以上领导下午4时开会,

部署安全稳定工作。下午2时30分,部长突然打电话告诉他,因下午4时另外有

一个活动,会议提前到下午3时召开。张秘书赶紧把参加会议的人员重新通知了一

遍,唯独忘记告诉拿钥匙的公务员了,结果下午3点与会人员不得不在会议室门口

等着,直到找到这个公务员。事后部领导狠狠地批评了张秘书一顿。

这件事的原因就在于张秘书协调不到位,考虑不周,对突然变化了的情况没有

应对好。

四是要掌握说话、办事的尺度。工作协调能否顺利进行取得成功,讲究语言艺

术很重要。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得体的语言既能简明扼要,完整表达自己

的意图,又能使对方入心入耳入脑,使其愉快地接受协调。说话人人都会,但有些

话什么场合该说、什么场合不该说,而且能够把该说的说好、把不该说的憋住,却

是很不容易的,值得每位机关干部用心体会,下功夫历练。机关干部向首长报告情

况、通知事情、协调活动比较多,更要注意语言修养,提高说话的艺术。话到嘴边

要掂量,想好再说也无妨,拿捏不准的话可以少说、慢说或不说;要多一些换位思

考,话出口前要想到听者的感受,防止祸从口出。有一次,某大单位师、集团军和

军区三级政治部副主任到一个团召开先进典型和基层官兵座谈会。会上,军区政治

部副主任问这位团政治处副主任:“最近工作怎么样啊?”这位团政治处副主任随口

答到:“副主任是个闲职,能干成啥事?”,这句话把在座的四级副主任“一网打尽”,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尴尬起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马上说这个团政治处副主任一句:

“副主任需要协助主任干成的事很多,怎么能是一个闲职呢?你肯定没有尽到应尽

的职责,好好反思反思吧。”机关干部还要善于选择说话的时机,多一些临机处置,

少一些照本宣科和千篇一律,多一些雪中送炭和雨中递伞,切忌火中取栗和火上浇

油;要注意态度,慎用指令性语言,多用商量的口气,即使传达上级的指示,转达

领导交办的事项,也不要口气太硬。在一般协调场合,更要注意语言平和,态度随

和。在说好该说的话的同时,机关干部还要时刻牢记,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要守

口如瓶,始终给嘴巴安一把“保密锁”,决不因多知道一些内部情况去炫耀,传播小

道消息,更不得随便议论首长工作上的事情,特别是不能扩散领导中的意见分歧。

五是要相互支持、与人为善。

机关是一个协作的群体,看起来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实际上工作都是互相联系

的,都是为了单位建设。

从这个目标出发,之间、部门之间一定要团结协作,要少扯皮,少推诿,

多帮忙。之间要互相提携,拾遗补缺,只要有精力,尽量伸出援助之手。部门

之间,有些工作是交叉的,有些工作要几个部门一起来做,只要有力量,就主动多

承担一些。如果你推给我,我推给你,吃苦的事交给别人,得利的事揽给自己;当

着领导都接受,背着领导都推掉,是最影响工作和关系的。某机关有一个局牵头筹

备一个会议,把购买物品、安排住宿、餐饮、签到等容易办的事情留给了自己做,

而把起草领导讲话、修改典型发言一类的重活累活全都推给了别的部门。由于工作

安排得不公平、不合理,在协调会上,几个局长意见很大,与这个牵头局长争吵起

来,一致表示,不能这样分配工作,应当科学安排轻活、重活,牵头局应带头承担

材料起草工作,不能只挑轻活干。部门间还有一个相互服务的问题,相互支持既有

利于别人,也有利于自己,最终是有利于工作。无论哪个部门,无论它自身多么强,

各方面的关系处理不好,也会四处碰壁,难以顺顺当当地办成几件事情。机关干部

对、对上级都应本着维护的态度、理解的态度,真心实意地希望自己的和

领导能够工作得很好,发展得很好。如果嫉贤妒能,生怕人家过得比自己好,关系

就难处了。

因此,要注意多宣传别人的好处、优点,好话不仅讲在当面,而且讲在背后,

特别不要背后议论人家的短处。再就是要多一点理解。理解不是讲的弄清是非,而

是善于去体察是非背后的合乎人情事理的原因,原因清楚了,就容易宽容对方了。

六是要做到快、准、细、严、实。有的时候首长交待一些工作的时候,表面上

声音不大、要求不急,只是寥寥数语,有时甚至看起来有些轻描淡写。但机关工作

人员决不能因此而自我减轻压力、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机关工作无小事,有时一

个座位安排得不妥、一个文件传阅的顺序不对,一个通知拿捏得不准,一次车辆调

度得不够到位等等,都可能带来不可小视的影响。要减少和杜绝差错,就要做到“快、

准、细、严、实”。“快”,就是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做到话音一落就行动,反应

要快,快速思考对策、拿出方案;动作要快,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实质性操作;情况

反馈要快,及时请示汇报进展情况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如果拖拖拉拉、磨磨

蹭蹭,往往会事倍功半,把简单的事情办得复杂化,把一件事拖成两件或多件。“准”,

就是要做到掌握情况准确无误,汇报情况实事求是,请示和答复问题要言之有据,

不说没有依据的话,不说没有经过核实的话。“细”,就是胆大心细,关注细节,无

论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周到、具体、细致,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设想几套方案,多

搞几遍推演,多深入一线,多来几个“回头看”,尽量避免使用“大概”、“也许”、“可

能”等模糊概念,应尽量去除“上有领导把关,下有机关和基层落实,不会有啥问

题”等侥幸心理,做到每一步协调都有细化的计划,都有留有余地的时间节点,都

有具体的工作对象,都有明确的责任区分,使整个协调工作运作起来严丝合缝、不

丢三落四。“严”,就是严密、完整,办文、办事过程要反复校对、严格把关,避免

粗疏错漏;每件事办完之后要及时向首长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

养成勤于记录的习惯,办任何事情都应有记载,以备有案可查。“实”,就是要做到

态度老实,树立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耐得住寂寞,乐于牺牲奉献,办事不张扬,

低调做人,勤勤恳恳办好每一件事;作风扎实,提倡“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要亲

自看一看、试一试、跑一跑,决不能当“甩手掌柜”、搞遥控指挥;工作务实,落实

到每个环节、每个部位、每个人头,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底到位到边,决不能

出现虎头蛇尾、只看过程不问结果的现象。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3:2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12266136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协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协调.pdf

上一篇:月度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协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