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大全
励志故事大全
作为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励志成长,而让孩子多看一些教育孩子的励
志故事也是很不错的。以下作者为您整理了励志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
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
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
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
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弥勒佛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
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
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
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
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
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
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
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多听少说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
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
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
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
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
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
素质。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
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
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
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
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
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
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
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
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
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
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
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
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
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
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
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
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
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
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
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
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
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
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
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
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
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
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
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
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
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
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
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
不叫了。
【励志故事大全】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3:0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113538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励志故事大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励志故事大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