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注意⼒训练经典游戏
幼⼉注意⼒训练经典游戏
导语:注意⼒总是和感觉、知觉、记亿、想象、思维同时发⽣。⼀个⼈如果没有良好的注意品质,将直接影响他的感
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能⼒的发展也会影响他做事的效率,许多孩⼦上学后学习困难,就是因为注意⼒没有发展
好。因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学习的⼤门。所以,训练幼⼉的注意⼒是⽼师和家长的重要责任。现在我们
介绍⼀下亲⼦游戏。
幼⼉早期(1-2岁)
发育概述:
此时的宝宝从爬楼梯或家具到独⽴⾏⾛,可以踢球,能⼩跑,乃⾄双⾜跳;
能敲、推、翻转物体,⽽后嵌套物体;
从尝试⾃⼰吃饭,到以后⽤杯⼦倒⽔不洒出,喜欢⾃⼰洗澡;
会翻页看书,能看书中的图画达⼏秒,⽽后可分辨出2个或以上的物体;
先是把不同的东西放在⼀起,以发现新的功能,以后能画物体和动物,有颜⾊区别,并能注意到物体之间的区别,还喜
欢⾃⼰编故事。
推荐游戏:
1.戴帽⼦
这是⼀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和瓶盖放成两堆,让宝宝来配对,给瓶⼦“戴上合适的帽⼦”。瓶
盖的⼤⼩要区分明显,让宝宝在动⼿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的肌⾁。当然如果孩⼦拧盖⼦太困难
时,我们可以先要求孩⼦把盖⼦扣上。
2合作画
家长可以和宝宝合作进⾏“美术创作”。家长⽤深⾊粗笔画单线条图画,其中留些简单直线⽤浅⾊粗笔画,让宝宝⽤深⾊
粗笔在浅⾊线条上描摹,合作完成⼀幅图画。等宝宝掌握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由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
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幼⼉早期(2-3岁)
发育概述:
会骑婴⼉车
会⾃如的拧开或拧上盖⼦
能记住物体在屋⼦⾥的位置
词汇量达200个以上,能说包含⼏个字的句⼦
情绪易变,会有⼀个“朋友”(安全感来源)
有“不久”和“饭后”的概念,会解决问题,有数字的概念,会分类
能基本按照⼤⼈的要求做
能基本按照⼤⼈的要求做
看图⾃我解答问题
推荐游戏:
1.传悄悄话
2岁⼤的孩⼦对悄悄话特别着迷,当他们⾃⼰能说悄悄话时,他们会很⾃豪。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宝宝集中注意⼒,
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
具体⽅法灵活多样,⽐如我们先⼩声地告诉孩⼦⼀句话:冰箱⾥有西⽠和苹果,没有饮料。然后让孩⼦⽤悄悄话的形式
告诉另外的家⼈,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和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游戏的难度。
2接数游戏
准备:数字卡⽚。游戏时,家长出⽰1-10的数字卡⽚,孩⼦看后逐⼀读出数字。⾸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
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个数,孩⼦接着往下数与家长⼀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数4、5、6;家长
数6、7,孩⼦接下去数8、9。孩⼦会玩后可让孩⼦先数,家长接数。
需要说明的是,读者朋友不要为我推荐的游戏所囿,很多游戏如拼图、找不同、⽐长短等都很不错,希望⼤家能发挥⾃
⼰的才智创造出更好玩更有益的游戏。
3--7岁孩⼦注意⼒训练
注意⼒训练⽅法----舒尔特⽅格法
舒尔特⽅格是在⼀张⽅形卡⽚上画上1CM×1CM的25个⽅格,格⼦内任意填写上阿拉伯数字1—25的共25个数字。训练
时,要求被测者⽤⼿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
舒尔特⽅格不仅可⽤来测量⼉童注意⼒的稳定性,⽽且⽤这套图表坚持天天练习⼀遍,那么孩⼦注意⼒⽔平就能得到⼤
幅度提⾼,包括注意的稳定性、转移速度和⼴度。
运⽤这种⽅法的时侯,家长可以⾃制⼏套卡⽚,绘制表格,任意填上数字。从1开始,边念边指出相应的数字,直到2
5为⽌。
研究表明:7-8岁⼉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看⼀张图表的时间⼤约是
25-30秒,有些⼈可以缩短到⼗⼏秒。
注意⼒训练的其他游戏式⽅法
1.拼图
让⼉童玩拼图,从最初的两三块起,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拼图要选⼉童熟悉的、喜欢的形象,⽐如⼩动物、卡通形象
等,让他完成后有惊喜、亲切的情感收获。如果⼉童⼊门困难,可以让他对照着完整图形进⾏拼搭,指点他注意图块拼
接处的特点。
⽬标:完成拼图。
拼图游戏需要⾼度集中注意⼒,喜欢拼图的⼉童,有时能达到⼗分⼊迷的程度,可在相当长的⼀段时间⾥持续研究、拼
搭。注意,拼图的难度要逐渐加⼤,要让⼉童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对拼图的热情。
2.⼩帮⼿
⼉童对妈妈的⽇常⽤品很关注,利⽤这个特点可设计⼀些游戏。⽐如,出门前,让他帮忙找你的⼿袋。⼿袋要⼀直放在
规定的地⽅,待⼉童熟悉后,悄悄挪动位置,但不要藏匿,让他稍加寻找就可以看见。⼉童找到后,要感谢他,并引导
规定的地⽅,待⼉童熟悉后,悄悄挪动位置,但不要藏匿,让他稍加寻找就可以看见。⼉童找到后,要感谢他,并引导
他说出⼿袋应该放在何处。同样的游戏,可转换成找拖鞋、找⾐服等。
⽬标:⼀⼼⼀意找到⼿袋
寻找物件的游戏⽬标明确,容易集中起注意⼒,同时的收获是,⼉童⽿濡⽬染养成井井有条的习惯,有益于⼉童形成理
性思维和良好的注意⼒。
3.找相同
⼀堆三种颜⾊的三⾓形积⽊,你拿出⼀块,让⼉童找出同这个⼀样颜⾊的积⽊;或者⼀堆三种形状的同⾊积⽊,你拿出
⼀块,让⼉童找出同这个⼀样形状的积⽊。当⼉童能够掌握颜⾊和形状概念时,可以提⾼难度,让他找出同你⼿⾥同样
颜⾊和形状的积⽊。
⽬标:找出相同物件
从观察物件单⼀特性到两重特性,需要⼀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让⼉童对单⼀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后,再提进⼀步的
要求,以免⼉童厌倦。
4.找不同
⼀幅图⽚上,有长⽿朵动物,⽐如兔⼦等,有短⽿朵动物,⽐如熊猫等,长⽿朵和短⽿朵动物各两三种。让⼉童找出长
⽿朵动物,再找出短⽿朵动物。这个游戏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屋⼦和没有烟囱的屋
⼦……
⽬标:不遗漏地完成分类
分类需要注意事物不同的特性。给⼉童做的分类游戏须特征分明、要求单⼀,使他的注意⼒容易集中到需要观察的地
⽅。
5.合作
你和⼉童合作进⾏“美术创作”。你⽤深⾊粗笔画⼀些单线条的有趣的脸蛋图。某些简单的线条,⽐如眉⽑、头发等,改
⽤浅⾊粗笔画,让⼉童⽤深⾊的粗笔直接在浅⾊线条上描摹。当⼉童能顺利完成后,可以将描摹改为临摹,图画则改为
横线条、竖线条等简单的线条图。如果⼉童觉得线条图乏味,你可以和⼉童⽐赛,看谁画得好,不过,你不能轻易获胜
哦!
⽬标:完成图画
临摹⽐描摹更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样本。⼉童如果把线条画得歪歪扭扭没有关系,基本⾛向正确就可以。
6.⼀模⼀样
和⼉童⾯对⾯,你⼀边报“眼睛”、“⿐⼦”、“嘴巴”、“⽿朵”、“⼿”、“脚”……⼀边触摸⾃⼰五官四肢的相关部位,让⼉童模
仿着做,⽐⼀⽐谁正确、速度快。开始时⼀个部位、⼀个部位地报,随着⼉童熟练程度的加强,你可以连续报三个部
位,如“眼睛、⿐⼦、嘴巴”,让⼉童连续触摸,报的速度也可逐渐加快。
⽬标:在有⼀定速度的前提下做到动作⽆误
这个游戏在⾼度兴奋中凝聚起⼉童的注意⼒。游戏中不强调左和右,⽐如,你触摸左⽿朵,⼉童可以因⾯对⾯⽽模仿着
触摸⾃⼰的右⽿朵。但游戏中的要求须⼀致,不能时⽽以右⽿朵为准,时⽽以左⽿朵为准。
7.戴帽⼦
找笔帽与笔杆相同材质的⽑笔、钢笔、圆珠笔等,将笔杆和笔帽分别摆放,让⼉童⾃⼰找笔帽,给这些笔“戴帽⼦”。如
果是⼏⽀相同的笔,⽐如⽑笔,粗细区分要明显。这是⼀个配对游戏,也可⽤盖瓶盖等来代替,当然,瓶盖的⼤⼩也要
区分明显。
区分明显。
⽬标:配对成功
让⼉童在动⼿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
8.⼩信使
让⼉童传话,⽐如,让他对爸爸说:“妈妈说,报纸在书桌上。”让他对妈妈说:“爸爸说,知道了,谢谢!”在游戏中要让
⼉童觉得他是⼀个不可缺少、⽆⼈替代的⼩信使,因⽽很⾃豪,激发起他对游戏的⾼度关注。传话的内容从简单到稍复
杂,从单句到两三句。
⽬标:不遗漏内容
如果⼉童更改词语,但意义准确也是完成了⽬标。
9.有声有⾊
每天为⼉童读有简单情节的图画书,以动物为主⾓的童话更好。读的时候要有声有⾊,⽐如,读到“⾼兴”两个字时,可
以添加“哈哈哈”的笑声,并做出笑的样⼦。⼉童对词汇不懂不要着急,这是⼀个刺激思维和理解⼒的过程。读的时候除
了让⼉童看图以外,还要指点⽂字,让他知道你读的是这些美丽的⽅块字。
⽬标:听完故事
从关注故事到关注抽象的⽂字,对注意⼒的发展是⼀个飞跃。注意,不要演化成让⼉童认字。
10.旅游
带⼉童在⼩区活动,指定⼀条路线,⽐如,从⼩径到乐园,再到游泳池边……你先当“导游”:我们旅游去!穿过⼤花园
(⼩径两旁的绿化),翻过⾼⼭(爬滑梯),啊,看到⼤海喽(游泳池)……再让⼉童当“导游”,说说“旅游风光”。
⽬标:给地形命名
想象能激发⼉童的兴趣,扩⼤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如果⼉童⾃⾏对“旅游地点”命名,不要去更正他,因为这不但能发展
他的想象⼒,⽽且能发展他关注事物特点的能⼒。
11.发现美丽
利⽤⼤⾃然的天然⾊彩,让⼉童寻找。⽐如,找出万绿丛中的⼀点红、⼀点黄。当⼉童能⼒增强时,让他在斑斓⾊彩中
寻找某⼀种⾊彩的植物。
⽬标:找到相关⾊彩
在⼴袤的背景中寻觅,对⼉童的注意⼒是⼀种“考验”。
12这是⼀个⼲扰注意游戏。
本来⼀个⼈要保持注意⼒⾼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进⾏⼲扰,你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如你在做作业
时,旁边正上演吸引⼈的电视节⽬,你就会分散注意⼒,然⽽正因为有⼲扰,有难度,才能在⼈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
的情境中,训练注意⼒的⾼度集中。有⼀次,五岁的孩⼦在玩乒乓球,我让他⽤把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圈,要
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我在旁边进⾏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体。⼀会⼉拍⼿跺脚,⼀会⼤喊⼤叫,还⼀边说“掉了!
掉了!”他忍不住就笑了,但为了不输给我,⼜不得不保持镇定和注意⼒集中,继续完成游戏,⼀圈⾛下来,我俩笑得
前仰后合,流泪不⽌。此外还有类似的这种游戏,对提⾼注意⼒⾮常有效。
13多⽶诺⾻牌
⼤约有七成“难以集中注意⼒”的孩⼦,通过这个⾻牌堆放的游戏,其耐⼼得到长⾜的进步。多⽶诺⾻牌训练其实是考验
孩⼦能将单⼀的动作坚持多久的⼀个训练—将来,我们不能指望孩⼦所⾯临的所有学习科⽬都是多变、有趣、富有挑战
性的,遇到重复训练会不会使孩⼦犯“⽼⽑病”?⾻牌训练⽆论对⼼神的专⼀、⼼神集中的持续时间,都是⼀个极好的练
习。⽽把⼏百块⾻牌瞬间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对训练的“单调”产⽣耐受性—是的,只要最终有快乐和成就感,孩
⼦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所产⽣的单调感。
14韵律操
对特别好动的孩⼦⽽⾔,学会较复杂的韵律操可以带来成就感,也可以解决其⼼神浮躁的问题。每个难以集中注意⼒的
孩⼦,我们都要分析他是好静型、还是好动型。⽂静的孩⼦才忍受得了堆放多⽶诺⾻牌的挑战,对于好动的孩⼦,让他
三天之内学会⼀套韵律操,会使他的注意⼒和接受能⼒成倍上升。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2:4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0980481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找不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找不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