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墓

更新时间:2023-03-11 12:26:59 阅读: 评论:0

港台腔-杂酱面怎么做

杨万里墓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太极拳教程)

中国古代⼥性阅读⼩史

说起中国古代⼥性的阅读形象,也许⼤部分⼈想到的是“⼥⼦⽆才便是德”这⼀刻板印象。其实,中国⼥性阅读在中国阅

读史上⼀直零星存在。

中国古代⼥性阅读的内容⼗分⼴泛,包括儒家经典类、佛道经典类、⼥教典籍类、家训类、史书类、诗词⽂类、⾳乐

类、诸⼦百家、⽅技⼩说类和天⽂历算、医药数术类等。其中,⼥教类书籍贯穿历史长河,并成为历代⼥性的阅读特

⾊。

先秦及秦

我国阅读史始于⽂字的诞⽣,先秦有⽂字可考的朝代主要是商、周两代,我国古代最初的阅读应该可以推算到对甲⾻⽂

的阅读。甲⾻⽂时期的阅读,主要以了解占⼘、祭祀等活动为⽬的。

▲祭祀刻辞龟甲(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朝时期,依然存在崇拜⼥性的风俗,⼀部分⼥性甚⾄可以从政并在朝担任领兵、祭祀等要职。这就证明有⼀部分⼥性

拥有较⾼⽂化素养,应当具有⼀定的阅读经历,可以视作最初的⼥性阅读源头。

从甲⾻⽂产⽣直到西周,书籍只是作为藏在盟府中的备查档案以及官学中少数贵族学习的对象,阅读并没有成为⼴泛的

社会现象。

春秋战国之后,这种⽂献和学术统于王官的局⾯被打破,私学发展,诸⼦百家的各类著作在民间流通,⼠阶层成为这⼀

时期的主要读者群,但⼥性阅读却不是被需要和被提倡的。

推测应该有极少数⼥性在阅读,其读物多半应该是⼀些儒家的的经典著作,尤其是礼教⽅⾯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礼

记》中记载较多,尤其是《礼记·内则》篇,专门针对⼥性礼教罗列许多细则,成为后世层出不穷⼥教读物的源头。

▲《礼记》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

秦王朝国祚极短,只有短短的15年。由于推⾏极端的⽂化专制主义政策,秦朝民间流传的图书数量极少,⼈们能够接触

到的读物⽆外乎识字⽂本、法律⽂献以及允许保存的⽇常实⽤的医药、⼘筮书籍。彼时阅读普遍受到挫折,⼥性的阅读

更谈不上有进步。

⾃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教三纲五常等规制使得⼥性被束缚起来,但这⼀时期的统治者重视教育,⼥性教育也进⼊⼀个

新时期,通过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性阅读逐渐清楚地浮现出地表。

这⼀时期出现了⼥性著作,确⽴了⼥教读物。据《历代妇⼥著作考》记载,汉代是最早出现⼥性署名著作的朝代,共计

有7位⼥性13部著作⼊选。其中班昭的《⼥诫》,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本⼥教专著,我国第⼀部⼥性传记集《列

⼥传》与之并列开创⼥教的先河,同时也正式奠定了我国古代⼥性阅读的基调。

汉代很多居于上流社会的皇室⼥眷、显贵之⼥对各类书籍都有所涉猎,⼤体有以下⼏类:

儒道史学百家之⾔。

天⽂历算⾳乐书法⽅术医学类书籍。

箴戒教化类书籍。⽐如《窈窕》、《德象》、《⼥师》、《⼥诫》。

汉代⼥性阅读虽然还只存在于社会上层,但确切存在,并⼩有影响。

唐宋

魏晋南北朝,教育单⼀化格局被打破,思想多元化,许多⼈的思想较为开放,⼀些开明的⼈⽀持并培养⾃⼰的⼥⼉们读

书学习。⼀些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经历的⼥性,形成了⼥性阅读群体。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兴盛的时期,对古代⼥性⽽⾔,也是⼀个相对⾃由和幸福的朝代。

唐代,随着科举制的盛⾏和⼠⼈政治的形成,教育⽇趋普及,使唐代各阶层⼥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教育的机会。

这⼀时期,宫廷阅读和⼥教读物得到极⼤发展,除了⼥教以及儒家经典之外,⼥性阅读的书籍类型已经⾮常丰富,诗歌

⽂学、史书、书法⾳乐等均有涉及。除了宫廷⼥性、官宦⼥性,民间⼥性也不乏热爱阅读者。

在宋代⽂教繁兴的⽂化背景下,宋代⼠⼈主张⼥⼦“知书”⽅可以“达理”,这给⼥性阅读带来可能性。宋朝⼥性阅读的范围

也如唐朝⼀样,⾮常多元化,同时随着宗教的普及,宗教⽅⾯的书籍阅读也占据了⼥性阅读的重要部分。

明清

元代的⼥性阅读活动虽然发展缓慢,“上不及宋,下更逊于明”,但也继承了宋代的传统,许多⼥性受社会风⽓的感染和

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仅贤淑柔静、能纴善绣,亦读书为⽂,颇知学问。

明清是中国古代⽂化史上⼥性阅读最活跃的时期。在此之前,每个朝代都有能够阅读的⼥⼦,但数量少之⼜少,以才华

著称的⼥性更是堪称凤⽑麟⾓。

汉代的班昭、东晋的谢道韫、唐代的鱼⽞机、宋代的李清照以及元代的管道昇……她们在各⾃所处的时代是寥若晨星的

阅读者。

明⾄清初,封建礼教达到巅峰,从上层社会到⼀般平民的家庭,都⾮常重视对⼥⼦进⾏持贞守节的所谓道德教育。除了

所谓的道德教育,这⼀时期的⼥性也同时受到了远⾼于以往朝代的⽂学艺术教育,出现了很多在诗、词、曲、赋上颇有

建树的⼥性⽂学家,也产⽣了各种类型的“⼥书痴”。

//

⼥书痴

//

王端淑,⼭阴⼈。阅读⼝味驳杂,“⾃经史以⾄《阴符》《⽼》《庄》、内典、稗官野史,⽆不浏览”。王⼥⼠埋⾸书

海,⽆⼼料理家务,⽼公⼤⽅地为她开脱,说“内⼦性嗜书史,⼯笔墨,不屑事⼥红”。

徐畹芝,江阴⼈。她的《借书诗》道出了所有爱书⼈的⼼声:“王剪堂前插架书,缥缃成帙五车余。昨朝⼀见⼼如醉,

安得微躯化蠹鱼。”爱书竟难以⾃拔到恨不能化⾝为书中的蠹⾍,⾮有长期深⼊的读书体验,写不出这样的诗句。

安得微躯化蠹鱼。”爱书竟难以⾃拔到恨不能化⾝为书中的蠹⾍,⾮有长期深⼊的读书体验,写不出这样的诗句。

到了晚晴时期,⼥性意识和⼥⼦教育迎来了真正的复兴,并引发了中国⼥⼦教育的⾰命。随着社会风⽓的开化,⾛出闺

门、进⼊学校读书的⼥⼦⽇渐增多。教会⼥⼦学校、国⼈⾃办的⼥⼦学堂不断发展,⼥⼦读物也渐趋丰富。

仅就⼥⼦学习内容⽽⾔:

•初等⼩学堂⾥要学习修⾝、国⽂、算术、⼥红、体操等五科,

•⾼等⼩学堂⾥要学习修⾝、国⽂、算术、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格致、图画、⼥红、体操等九科,

•此外还要选修⾳乐、图画等。

//

晚晴的才⼥贤媛

//

张襄雅:⼥诗⼈张襄雅好⽂辞,⼗余岁即能吟诗,⼏年之后已著书盈尺,她还喜读兵书,在⼀⾸七⾔诗中写道:“穿云

惯舞双龙剑,踏⽉能开⼗⽯⼸。卷起湘帘看宝剑,烧残银烛读《阴符》。”

吴藻:清代卓越⼥词⼈(约1799-1862),字萍⾹,号⽟岑⼦,浙江仁和(今杭州)⼈。她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轻

巧、灵活的⼝语抒写真情之作,也有雄放豪迈的篇章。

这⼀时期⼥性创作的数量也是空前的,民国胡⽂楷先⽣之《历代妇⼥著述考》著录明代⼥性著述236部,清代⼥性著述

3667部。

在中国古代,阅读是⼥性寄托感情、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是传统⼥性相夫教⼦、道德完善的⾃我救赎,是⼥性突破内

闱、认识社会的途径,是⼥性超越⾃我、贡献社会的创作源泉。但是,在古代,只有少数⽣活于中产或中产以上之家的

⼥性读者能够享有阅读的权利。在知识尚⽆普及的传统社会,⼴⼤下层百姓之家的⼥⼦是很难享受读书的乐趣的。正如

李伯重先⽣所⾔,“在下层社会⾥,即使是男⼦也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当今是⼀个阅读平权的时代,⼥性不分地域

与阶层都基本获得了阅读的权利。同时,当代⼥性在获得阅读权利与能⼒的同时,更通过阅读确⽴⾃我。阅读作为“⼈

之所以为⼈的⼀个重要标志”,本⽆性别之分,让我们⼀起通过阅读来建⽴⾃我丰富⽽⼜肯定的内⼼世界吧!

书单︱提升“⼥⽣悟性”的38种知识⼥性⾃传读物

以上内容参考⾃:

[1]王余光.中国阅读通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

[2]董朝峰.有关当代中国⼥性阅读问题的⼏点探讨——与宋代以来中国古典⼥性阅读的对照[J].图书与情报,2011(04):24-

26.

[3]韩淑举.明清⼥性阅读活动探析[J].图书馆⼯作与研究,2009(01):63-68.

[4]⽩路.先秦⼥性研究[D].南开⼤学,2009.

[5]陈秀钦.唐代⼥性阅读活动浅析[J].兰台世界,2011(09):68-69.

[6]常智鹏.汉代阅读史研究[D].湖南师范⼤学,2016.

[7]周英,⽩莉.《诗经》与中国古代⼥性阅读初探[J].⼭东图书馆学刊,2015(04):92-96.

[7]周英,⽩莉.《诗经》与中国古代⼥性阅读初探[J].⼭东图书馆学刊,2015(04):92-96.

[8]王龙,⾟斌.略论元代⼥性读者的阅读活动及其影响[J].兰台世界,2015(18):1,4.

[9]周英.中国古代⼥性阅读史分期述略[J].新世纪图书馆,2014(08):75-78.

[10]铁爱花.宋代⼥性阅读活动初探[J].史学⽉刊,2005(10):36-41.

[11]邱瑰华.宋代⼥性阅读书⽬及其⽂化意义——以杨万⾥墓志⽂中例举之书⽬为例[J].淮北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7,38(05):15-18.

[12]李晓愚.明清才⼥⽂化与⼥性读书图研究[J].学术⽉刊,2017,49(10):114-127.

[13]王璐.魏晋⾄隋唐与晚清⼥⼦教育⽐较研究[D].河北师范⼤学,2017.

[14]凌冬梅.清代⼥性阅读途径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01):97-100.

[15]李亚男.国内⼥性阅读史研究管窥[J].图书情报导刊,2016,1(12):73-76.

资料整理/编排:张淼余杰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12:2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508819136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杨万里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杨万里墓.pdf

上一篇:银耳红枣桂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杨万里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