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
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
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欢迎阅
读与收藏。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
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玩具洋娃娃和小熊歌曲音频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流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二、用洋娃娃和小熊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题师:今天老师给小
朋友请来了两位客人,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出示洋娃娃:(嗨!小朋友,我是可爱的洋娃娃,我的舞跳的可棒啦!
大家喜欢我吗?)出示小熊:(你们好!小朋友,我是小熊,别看我长
的笨头笨脑的,我的舞跳的也不错哦!大家欢迎我吗?)出示洋娃娃:(我
舞跳的好,我还会唱歌呢?请听--)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播放歌曲)我们来听听洋娃娃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个别交流:洋娃娃唱的好吗?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很活
泼、、、、这段快乐的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的怎样唱的?
幼儿泛讲歌词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句子总结幼儿回答。
3、"现在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歌词念一遍吧!"教师带领幼儿按音
乐节奏、节拍速度念歌词。
4、这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现在我们跟着洋娃娃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让小熊评价)集体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出示小熊:恩,唱的不错,不过能不能唱的再好点呢?
师:小熊鼓励我们再唱的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定要
让小熊满意哦!(再次演唱)
四、想象创编
1、洋娃娃和小熊跳什么舞?你会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个别交流:教师请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4、请全体幼儿来表演。
五、跳圆圈舞
1、师:我们用刚才编好的动作,重新再来跳一遍好吗?
2、请好的幼儿来表演跳圆圈舞,其余幼儿观看、模仿(先个别再
集体)
3、集体表演圆圈舞,教师加入其中。
六、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选自教材人音版版二年级上学期。歌曲是
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这堂歌曲新授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活泼、
欢快的歌声演唱情绪活跃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引导学生感受乐
曲乐观活泼的气氛,并能与伙伴载歌载舞;并通过歌唱表演,培养学
生的肢体协调性,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
音乐课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所以我在音乐课上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解决歌曲学习中的一些
难点问题。在创编环节中,学生自由讨论创编、舞蹈排练、合作表演、
创编歌词等方法,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音乐
的主动性。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富有童话色彩的儿童歌曲,节奏明
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表演边歌唱。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
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舞会”为主线,让“洋娃娃”和“小熊”来跳
舞,增加了舞蹈表演等内容,形式活泼,引导学生加深对歌曲的认识,
并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
设一种舞会的情景。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
感受音乐的美。针对儿童乐于探究、喜欢玩游戏等年龄特点,本节课我
还采用了模仿小动物、师生接龙读词、师生共同表演等活动,达到了寓
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但仍有一些地方差强人意,下
面我再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做一下总结:
在舞蹈创编的环节,学生在演的过程当中,场面有一些混乱,也
有一些边缘学生没有融入到舞蹈创编的环境中来,以后应更加周密的
教学设计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
水平。
在学生的创编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运用到评价模式。上来表演的
同学没有及时做点评,表演的好的同学没有进行表扬,表演的不好的
同学也没有及时做纠正。以至于下面的同学一味的模仿一些不太好的
动作,创编效果不太理想。
还有一点是老师的语速过快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很多时候学生
没能够听懂老师的语言,只是盲目的猜测老师的意思,教学效果也不
理想,应多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次上课,让我更加清楚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也更加明
白自己的不足。以后一定努力专研,弥补自己的不足,上更多孩子们
喜欢的课。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
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玩具洋娃娃和小熊歌曲音频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洋娃娃和小熊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二、用洋娃娃和小熊进行师生互动,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客人,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出示洋娃娃:嗨!小朋友,我是可爱的洋娃娃,我的舞跳得可棒啦!
大家喜欢我吗?出示小熊:你们好!小朋友,我是小熊,别看我长的笨
头笨脑的,我的舞跳得也不错哦!大家欢迎我吗?)出示洋娃娃:我舞跳
得好,我还会唱歌呢?请听。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播放歌曲)我们来听听洋娃娃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个别交流:洋娃娃唱得好吗?你听后有什么感觉?这段快乐的音
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怎样唱的?
幼儿泛讲歌词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句子总结。
3."现在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歌词念一遍吧!"教师带领幼儿按音乐
节奏、节拍速度念歌词。
4..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现在我们跟着洋娃娃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让小熊评价)集体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出示小熊:恩,唱得不错,不过能不能唱得再好点呢?
师:小熊鼓励我们再唱的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定要
让小熊满意哦!(再次演唱)
四、想象创编
1.洋娃娃和小熊跳什么舞?你会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引导。
3.个别交流:教师请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4.请全体幼儿来表演。
五、跳圆圈舞
1.师:我们用刚才编好的动作,重新再来跳一遍好吗?
2.请幼儿来表演跳圆圈舞,其余幼儿观看、模仿(先个别再集体)。
3.集体表演圆圈舞,教师加入其中。
六、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能总体上达到,但我在教学的动作上还需要夸张一
些,同时在幼儿与幼儿之间舞蹈的互动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让
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穿插在一起跳舞等。在幼儿道具的分发时,我是让
孩子们一起上来自己选择想要当的角色,但这样较为混乱,改成想当
洋娃娃的小朋友先出来选择,再请小熊出来装扮自己,这样可能会较
为有次序一些,同时在幼儿的表情上我还需要提醒幼儿要欢快的、愉
悦的。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演唱时做到吐字清楚、唱准
曲调。
2、感受歌曲的愉快情绪,初步练习伴唱,体验并享受与同伴歌唱
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洋娃娃、小熊、头饰各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律动进教室。
师:今天森林里要开音乐舞会,我们也去参加吧。
2、练声:小动物唱歌
师:听听森林里来了谁,它们是怎样唱歌的,一起来学一学。
2、欣赏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教师以舞蹈引出歌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出示头饰)师:洋娃娃也和好朋友一起来参加音乐舞会了,让
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跳舞的?
2、熟悉旋律,理解歌词
(1)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舞的?有哪些好看的动作。
(2)它们是在什么时候拍手的?唱“一二一”时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跟据幼儿的回答,把相关的图谱贴上黑板。
3、跟琴学唱
(1)看看图谱上的什么地方看不明白的。
(2)师引导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愉悦的心情来唱
4、初步练习用“啦”伴唱,体验与同伴歌唱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和洋娃娃小熊一起来跳舞吧,可以找一个好朋友,一
个做洋娃娃,一个做小熊。(一起跳一遍后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
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韵律动作,体验创造的乐趣。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钢琴
2、PPT课件
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用调音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句演唱法分段演唱法、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幻灯片《森林舞会》
幼儿观看森林舞会画面
通过音乐及画面,突出了音乐活动的特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能让幼儿快速的进入活动中来。
(二)、练声
T:今天,森林舞会热闹的开始了,快乐的气氛引来了许多小动物,
我们一起看看是谁来?
T:13|5—|5432|1—||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T:谁来啦?(青蛙)
T:小青蛙唱的真好听,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唱歌吧。
幼儿随琴声进行发声练习
此环节要求幼儿进行发声开嗓练习,能够保护幼儿正在发育的嗓
子,为了接下来的唱歌活动做好铺垫。
T:这时,小鸡也来了。(幼儿跟随教师,进行发声练习,分别再用
小鸡的叽叽叫和小猫咪的喵喵叫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幼儿进行发声开嗓练习,能够保护幼儿正
在发育的嗓子,为了接下来的唱歌活动做好铺垫)
(三)、听一听,想一想
1.T:舞会上,在这么多动物朋友里有两个朋友成为了这次舞会的主
角,想不想看看是谁呀?(教师出示小熊与洋娃娃的PPT)
2.T:想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唱歌,从歌词中,看看小熊和洋
娃娃是怎么跳舞的?你听到了什么?
3.再次欣赏歌曲,要求听出歌曲中出现了几次121。
(四)、学唱歌曲
1.用PPT出示歌词“121”的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四个121的音
高特点:a:13|5—||b:13|1—||
c:13|5—||d:13|1—||
2.熟悉歌词。
T:你们在歌词中还听到了什么?(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歌谱其余
的部分图谱)
3.出示全部图谱后,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让幼儿根据图谱进行歌曲的学唱。(节奏由慢到快,引导幼儿学会
演唱歌曲)
当旋律歌词会了之后,要求大家以分角色、齐声的方式进行表演。
1、幼儿按要求回答问题
2、幼儿聆听歌曲
3、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幼儿学习“121”的旋律。
从孩子们感兴趣的自由想象入手,在想像的过程中理解歌中唱的
是小熊和洋娃娃跳舞,初步理解歌词的含义。
此环节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运用了图谱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
歌曲内容和旋律走向。
(五)韵律游戏
1.要求儿童创编几个韵律动作来配合歌曲,教师进行相应指导(教
师弹琴,幼儿自由创编)。
2.播放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幼儿扮演小熊或洋娃娃进
行角色表演。
幼儿发挥想象创编韵律游戏
让幼儿在音乐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音乐。根据
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故事情节:;为了让
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我采用了为音乐编配生动有
趣的节奏语和身体动作的策略。在最后完整的表演,我邀请孩子们自
己表现,孩子们更积极地投入了随后的两两结伴表演游戏活动中。在
活动的结尾有些仓促。
1、在音乐欣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必要,教师尤其不能忽视
培养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用心灵去体验音乐的能力。学会听辨乐曲
中的节奏、曲调、音色和曲式等不同变化,才能进入音乐世界用心去
感受音乐的内容,才能让想象在音乐的天空中遨游和飞翔。这种由主
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欣赏技能,都是激发幼儿具备初步的
音乐欣赏能力的极佳方式。
2、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在本节活动中,幼儿并不是总静坐着单纯
地倾听音乐,而是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与同伴一起做做。还
可以随着有趣的节奏语说说动动…….与其说是欣赏音乐,不如说是幼
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玩”着,且变化出与乐曲有关的不同玩法,
因而幼儿乐此不疲,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涨。
3、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实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幼儿兴趣不是很高,配合的也还可
以,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我未向幼儿介绍清楚。出现了一些失误:
没有随教师的指导语立刻出现,而有了脱节的现象。在幼儿两两结伴
表演的时候部分教师表现的不是很好,准备不充分。但幼儿配合的还
是可以的,只是我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每个环节不连贯,孩子
的想象力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出示图谱时,介绍图谱部分少,没让孩
子先观察一下,孩子在听音乐表现动作时没有表现出来,最后草草收
场,还有我的语速快了些,活动的节奏把握的不是太好。结束有些仓
促。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能跟音乐有表情地舞蹈,体验与他人
合作的快乐。
3、掌握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休止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
活动准备:
DVD播放器、电子琴、玩具小熊和洋娃娃、自制图谱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让小朋友们参与到故事中去,
引出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歌曲的教学做铺垫。)
故事大意: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里住
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他决定在城堡里举行一个盛
大的PARTY,于是,他给所有的朋友们都发了请柬。请柬上是这样写
的:我亲爱的朋友,今晚我将在城堡里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来庆祝
我的生日,诚挚的邀请您前来参加,您的朋友小熊。
在离森林很远的波兰,住着小熊最好的朋友——小洋娃娃,她也
收到小熊寄来的请柬,于是,小洋娃娃便开动起脑筋,创作了一首歌
曲送给小熊当礼物,并取名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熊收到礼物
乐坏了,拉着洋娃娃,合着歌曲,欢快的跳起舞来。
二、新课教学
(一)律动和发声练习。
播放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物模仿律
动进场。(通过反复试唱练习,让小朋友们大致掌握“123456,”
六个音的音高并进行发声练习。)
小洋娃娃可厉害了,她只用了6个我们熟悉的音符宝宝就完成了
创作了这首非常美妙的歌曲大家来看看,都是哪些音符宝宝呢?让我
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音符宝宝吧。(123456)
(二)歌曲教学
1、聆听范唱,感受情绪,说说歌词内容
(通过反复聆听,使小朋友们大致熟悉歌曲旋律。听前出示问题,
要求小朋友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他们会更加认真的去聆听歌曲。)
①你感觉到这个歌曲是怎么样的音乐情绪?
(高兴的,快乐的,兴奋的,活泼的,开心的……)
②整个歌曲都在说些什么呢?
(洋娃娃和小熊在跳舞。他们在跳圆圈舞,小熊点点头,洋娃娃
笑呵呵,他们的舞蹈很整齐,并且邀请我们一起跳)
2、结合图谱,学唱歌谱
(通过图谱,让小朋友学会观察并列出乐句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在此解决XXX0这一节奏难点。通过反复视唱乐谱,使小朋友们掌握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1)小朋友们你们观察歌谱之后,发现歌谱中的一些相同与不同
点了吗?
(一二两句前三小节相同,最后一个小节不同,三四两句前三小
节相同,最后一小节不同)
(2)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音乐小符号,你们认识它吗?(休止符)
(3)介绍休止符的作用,并请小朋友们练XXX0节奏
(4)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们用“啦”轻声高位置和琴哼唱旋律
(5)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们唱谱,固定音准。熟悉后,进行歌
谱接龙游戏,巩固歌谱学习
3、填入歌词,跟音乐演唱歌曲
(在完成歌谱演唱后,请小朋友们填入歌词,跟琴演唱,在此过
程中,对于小朋友还未完全理解的节奏难点进行再次解决。跟音乐演
唱歌曲,要求小朋友们有感情的高位置演唱歌曲。)
(1)大家都学会了吗?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美妙生动的歌词填
入歌曲中吧!
(2)小熊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请小朋友们加入到舞会中来了,请小
朋友们跟着音乐唱起来,为小熊的舞会添彩吧。
三、创编活动
(请小朋友们为歌曲编排简单的舞蹈,在编舞过程中,要求小朋
友们按照歌曲节奏组队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肢体协调能
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给能力较强的幼儿一个拓展的空间,使幼儿
体会到合作的欢乐)
小熊今天特别开心,因为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来为他庆祝生日。还
有那么好听的歌曲作为礼物。听,舞会的音乐响起来了,小熊还想请
大家一起来跳个舞,那么老师就请大家同桌二人为一小组,跟着音乐
来自己编舞,一起加入小熊的舞会中去吧。
四、活动小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的舞会你们玩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货呢?
生:开心……
小朋友们回到家里,可以把首歌曲教给你的家人,请他们和你一
起唱唱歌跳跳舞,开一个家庭舞会,开开心心地玩!幼儿与小舞伴手
拉着手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波兰儿歌。结和幼儿年
龄特点,我给本课设计的歌曲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多形式
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激发学唱歌曲的兴趣和积性;能跟着
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感受乐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引导幼儿能够
用欢快、愉悦的情绪歌唱;初步训练幼儿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学生
的想像、创造能力。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6
设计意图
打击乐器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打击乐演奏教学不
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
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
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表现力。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曲式轻快活泼,易吸引幼儿注意力,曲调
朗朗上口,节奏容易掌握,在乐器配乐与演奏过程中,在培养幼儿的
乐感与锻炼幼儿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又能带给幼儿快乐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旋律,了解曲式结构,掌握XXX节奏音
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
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有意识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
与集体相协调一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及节奏谱
2、洋娃娃、小熊头饰若干
3、响木、沙锤、铃鼓若干
活动链接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欣赏
教学重点
1、正确读谱,掌握学唱歌词;
2、掌握打击乐器部分的节奏型,并且能看图谱灵活地使用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上一次,咱们是不是学了一首歌曲呀?哦,对啦!今天
呀,咱们的好朋友洋娃娃和小熊要参加舞会,但是,他们告诉我说,
跳舞的时候听着音乐有点单调,想请我们帮忙,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自然引出为他们伴奏,或参加舞会一起跳舞。(恩,小朋友们说得非常
好,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洋娃娃和小熊,都愿意帮忙是不是呀?那
我们就要更加熟悉歌曲了,然后为我们的好朋友伴奏!)
二、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的?表情
有哪些?心情怎样呢?)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他们跳得开心吗?他们做了哪些动作?你
想一起跳吗?)音乐教育2/2让幼儿深入体会音乐带来的感受及音乐表现
的内容,锻炼幼儿的听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结构,讨论编配方案。
1、根据音乐,引导幼儿分析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哪几个
部分。(两个部分。第一句至第四句为第一部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至跳
呀跳呀一二一),第五句至最后为第二部分(小熊小熊点点头呀至笑呀笑
呀一二一)教师分段播放音乐,让幼儿熟悉音乐节奏,理解分段原因。
如此反复,使幼儿对歌曲深入了解,对歌词也能把握。
2、掌握XXX节奏音型(1)把简谱贴在展示板上(标示出分段处——
开头部分是一起演奏,第二段分组演奏)。(2)提问有没有小朋友能打出
这个节奏,进行指正。(3)让小朋友跟着老师,用自己的小手把节奏打
出来,接着换用其他身体部位在乐曲适当处跟着老师把节奏打出来(跺
脚、抖手腕、拍肩等),使乐曲节奏更加生动有趣。)(4)请一位小朋友
上台示范,用身体语言。
四、设计配器方案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手拿自己的乐器齐奏这首曲子的节
奏,探究齐奏好不好听。
2、讨论乐曲该怎样配器,跟幼儿逐句逐段分析。每种方案都用乐
器尝试一下。
五、根据指挥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师指挥,小朋友尝试进行乐器演奏,演奏完毕,教师点评,
小朋友演奏的时候由于对乐器的不了解及对乐曲结构掌握的不够,在
音量、音色处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师对三样乐器进行介绍及在乐曲中该如何配合才好听,并着
请小朋友们尝试演奏,看看是否比刚才的好听了。
3、提醒小朋友们要带上微笑,音乐中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候心情
是怎么样的啊?
六、参加舞会
排练了这么久,小朋友们都已经伴奏得很好了,现在,就要一起
去参加舞会,为洋娃娃和小熊伴奏了。而且,小朋友们除了伴奏,也
可以跳舞哦。请小朋友们拿好自己的乐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头饰),
我们的舞会即将开始啦!教师播放音乐,指挥小朋友伴奏,一部分小朋
友则充当表演者。在欢快的气氛里活动结束。
七、结束做放松活动
小朋友们都玩得好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老师,放松一
下我们的身体。揉揉腿,捏捏肩,抖一抖,捶一捶。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模仿教师指挥,其余幼儿进行乐器演奏练习。
2、幼儿自由分配乐器,进行乐器演奏合作练习。
大班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
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活动准备
玩具洋娃娃和小熊歌曲音频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流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二、用洋娃娃和小熊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新题师:今天老师给小
朋友请来了两位客人,听!它们在说什么呢?
出示洋娃娃:(嗨!小朋友,我是可爱的洋娃娃,我的舞跳的可
棒啦!
大家喜欢我吗?)出示小熊:(你们好!小朋友,我是小熊,别
看我长的笨头笨脑的,我的舞跳的也不错哦!大家欢迎我吗?)出示
洋娃娃:(我舞跳的好,我还会唱歌呢?请听——)
三、学唱歌曲
1、集体欣赏:(播放歌曲)我们来听听洋娃娃是怎样唱的?
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2、个别交流:洋娃娃唱的好吗?你听后有什么感觉?(很活
泼、、、、这段快乐的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它的怎样唱的?
幼儿泛讲歌词内容,教师用歌曲里的句子总结幼儿回答。
3、"现在让我们跟着电子琴把歌词念一遍吧!"教师带领幼儿按音
乐节奏、节拍速度念歌词。
4、这其实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的名字叫〈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现在我们跟着洋娃娃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让小熊评价)集体跟着琴来演唱一遍。
出示小熊:恩,唱的不错,不过能不能唱的再好点呢?
师:小熊鼓励我们再唱的好一点,大家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一定
要让小熊满意哦!(再次演唱)
三、想象创编
1、洋娃娃和小熊跳什么舞?你会跳吗?
2、创编: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教师进行引导,提示。
3、个别交流:教师请表演好的幼儿来表演,其余幼儿模仿表演。
4、请全体幼儿来表演。
四、跳圆圈舞
1、师:我们用刚才编好的动作,重新再来跳一遍好吗?
2、请好的幼儿来表演跳圆圈舞,其余幼儿观看、模仿(先个别再
集体)3、集体表演圆圈舞,教师加入其中。
五、听音乐跳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波兰儿歌。结和本班学
生年龄特点,我给本课设计的歌曲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多
形式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激发学唱歌曲的兴趣和积性;能
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感受乐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引导学生
能够用欢快、愉悦的情绪歌唱;初步训练学生歌词创作的能力,发挥
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
生参与多形式活动,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课堂,鼓励积极参与,大胆表
现,让自己成为学习中的小主人。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本课伊始,我通过邀请孩子们给小熊的
舞蹈鼓掌加油;合着音乐跳简单的舞蹈动作等活动,在多种形式的聆
听中,学生逐渐熟悉了乐曲旋律,于是便有了在后面的首次歌词学唱
时,都能情不自禁的随着录音唱出来。在学唱歌曲环节中,我遵循新
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采用小声跟音
乐唱、师生对唱、齐唱等多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唱歌的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很快的学会了歌曲,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我把歌曲的旋律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
程中,无论是进行导入时的鼓掌加油,还是舞会参与,都以歌曲旋律
作为背景,让孩子们反复熟悉歌曲旋律,从而感受歌曲的情绪。最后
引导学生给歌词编创,这一设计旨在最大限度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歌曲编配节奏时,他们就收获了成功
和自信。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8:0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93232136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跳舞的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跳舞的音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