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词

更新时间:2023-03-11 07:00:35 阅读: 评论:0

九月旅游-电脑蓝屏怎么重启

微词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白丝萝卜的哮喘)

我对《雍正王朝》有微词

——论帝王系列与《红楼梦》

口二月河

虽然我还是红楼梦研究会的理事,但觉得我好像是混进

红学会的,我是这样一个分子,又好像有吹牛之嫌,在北大

是不能吹牛的,这个地方太厉害了,北大自己就构成了一种

博大精深的北大自己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之前别说是我一个

/J,,JJ、的二月河,就是三月河五月河,更大的人物在北大也应

该低下他们高贵的头……

现在我就谈谈我的创作道路,跟《红楼梦》多少也有点

关系。这几年我这康熙、雍正、乾隆几部书推出以后,外界

有一些好评,当然也有很严厉的批评。有些记者采访我问我

自己对这三部书有什么评价,是不是像《红楼梦》啊?我跟

他讲,假如有一天二月河说自己的作品类似于或者超过了

《红楼梦》,你们就带上体温计来,或者请一个精神病专

家,看看我是不是发烧了或者精神不正常。而且就我目前对

文化的观察,我认为近年来还没有人可以说能够比较接近曹

雪芹,更不要说赶上或超过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

不能说永远没人赶的上,那太绝对了。一个时期出现一部伟

大的作品,不仅仅是作者的个人天才问题,还有那个时代的

文化大背景的影响。

我自己的作品里面也运用了一些《红楼梦》的手法,从

范围看是描写了三个皇帝他们经历的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书出之后呢,有人称之为帝王系列。也有人认为我是专写皇

帝的,当然也有人说我是封建余孽,替帝王将相唱赞歌、翻

案。这些是批评的,我都虚心听取,但是有的改,有的不

改。这部书我最后定名为“落霞系列”,为什么这样定名

呢,因为这三朝皇帝他们所处的130多年的历史中,在史学

界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时期。这有两个含义,一

个是此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封建礼教都发

展到了极至,中国整个封建文化出现了一种无kL'女tb烂,以至

于到无可发展的一种态势;同时,这种文化也表现出他的一

种没落性,许多腐朽的东西此时也表现出来了。就象晚霞虽

然非常灿烂动人,但是毕竟是太阳快要落山了,黑暗快要来

临了。到以后的道光年问发生的鸦片战争,和外族入侵这一

系列东西方文明碰撞之后,东方文明被碰得粉碎。所以说康

熙、雍正和乾隆他们应该负一定的文化责任。我在塑造这三

个皇帝的时候主体立意就是这个。

为什么写这段历史呢,因为这段历史在文学上我们没有

人进行过精心的整理。这不包括史学,以前的清史专家对这

一问题曾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胡玫导演的《雍正王朝》播出

28ARTSCRITICISM

之后,不少读者开始关注《雍正皇帝》这部小说,在现代媒

体的宣传之下,《雍正皇帝》比其他两本小说更受到读者的

关注,他们说你替雍正翻了案,实际这正是我对《雍正王

朝》不满的地方,电视剧播出之后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栏目采

访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评价,我说59.S分。如果四舍五人就及

格了,可如果严格要求我就不能说满意。这当然不是指电视

剧的艺术效果,就艺术效果而言是可以打八九十分的。但是

在审视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应该是最特殊的观众,也可能是

戴着有色眼镜的观众,好比自己的女儿要出嫁了,婆家把我

的女儿扮的不漂亮了,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我满意的。我审视

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和普通观众是不一样的。像电视剧里有雍

正在金殿里带领群臣向天下人下跪的镜头,那是皇帝吗?那

简直是人民公仆啊。所以这些情节都严重地损害了我原作的

主题含义,从这个角度上讲,这部电视剧是不及格的。

关于对雍正的评价,史学界与民间不太相同。民间流传

雍正是暴君,一是搞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再就是说雍正搞邪教,民间传说他坐在轿子里,手指头一

弹,一道白光出去人头落地,总之是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

但在史学界即使是反对雍正的人也承认他是个勤政的皇帝,

我看到有很多人反对我说的勤政,仿佛我们非要摊一个荒淫

的皇帝才过瘾。但是皇帝他是封建社会的代表,作为最高统

治者,他只要能对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改善,

对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做出了贡献,就应该受到我们的

尊重,可以称他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雍正本人则比较复杂,首先是他的登位问题。得位不

正,当时有人举例说,历史上凡是带正字的皇帝统统不是好

皇帝,在雍正活着的时候,人们就有这个评价。况且雍正在

登位的时候他的描述不能完全自圆其说。这样在历史上当时

就给他定了十大罪名:弑父、逼母、杀兄、屠弟、贪财、好

色、好饮,总而言之他不是人就是了。我在写书的时候的感

觉是雍正是被气死的,他曾经找了一个犯人写了他们两个人

的对话,写了一本书叫《大义觉迷录》,如果不是极其愤怒

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做出我们今天看来不很正常的举动的。他

留下的朱批谕旨即批示国家公文的批件,大概有一千多万

字。我是个作家,雍正在位十三年,我写作十五年,我到现

在也就写了500多万字,还落下了一身病,虽然写批文与小

说不同,但他除了写批文还要接见大臣,处理国家公务,巡

视还有一些必要的来往应酬。这样算雍正的办公时间就了不

万方数据

得。所以雍正的荒淫是不能成立的,大家都知道泡妞是需要

时间的。他没有时间,确实他是一个办公狂。我觉得雍正的

勤奋是不能否认的。这是创作时我的一点感觉。我们国内外

的学者早已经对他处理的政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日本

的一个学者和国内的一大批学者都对雍正皇帝有比较深入的

研究,看一个政治家应该怎么看?雍正皇帝我们不知道他是

否有这种事情,就算是有,我们也不应当苛求。看他执行什

么政策,对人民有没有好处,这是政治家的衡量标准。

他的政策有:官绅一体纳粮。在雍正朝以前,只要是有

一点功名的,或是祖上做过官的,就可以免税,也就是说有

一个免税阶层。不免税的阶层只能老老实实地交皇粮,而免

税阶层就可以不交税。雍正皇帝把这条规定取消了。从这一

条来讲是有进步意义的。

火耗归公,这需要做一点解释,过去有一句话说:”三年

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说做上三年知府,即使不用贪污也

可以拿到十万两银子。这不是他的工资,清朝官员的工资是

非常低的,国家的一品大员的年俸是1

80两银子,所以做三

年知府凭工资拿到三万银子是不可能的。那么银子是从哪里

来呢。因为银子与纸币不同,在运输的途中互相碰撞,银子

会掉渣,这样就会有一定的损耗。从云贵和河南往北京运银

子,途中的损耗是不会相同的。所以如果中央政府向地方征

收一两银子。地方政府不可能只向百姓征收一两。那样到北

京的时候就一定不够一两了,所以要征一两二三,到北京的

时候刚好一两。但是被碰落的银渣仍可回炉重铸,这就是火

耗银。知府们的十万两银子实际是从这里得到的。当时也有

一些肥缺瘦缺,比如当知府是肥缺但是如果负责教育和文化

的除了工资就没有额外的收入了。雍正规定将这一部分火耗

银一部分按比例分给官员,另一部分就收到国库里去了。这

项制度也可称为高薪养廉,如果官员们仍然贪污的话就要被

杀了。所以说雍正在位这十三年整顿吏治确实是卓有成效

的。据我对历史观察,从秦始皇以来吏治搞好的有三个时

期,一是武则天时期,二是朱元璋时期,第三就是雍正时

期。武则天和朱元璋对整顿吏治非常有办法,而办法只是办

法不是制度,雍正正好是解决了制度上的问题,当然不能说

是非常彻底。我想大家看了《雍正王朝》觉得很痛快很过

瘾,可能跟大家的某种心理需求吻合起来了,所以《雍正王

朝》才取得了这样的社会效应。

雍正还有一个手段政策就是:清理亏空。曹雪芹的家里

可能就是这样被清理的只剩十几两银子了,后来是十三王爷

求情才罢手的。康熙皇帝是以十分宽厚仁慈的形象出现的。

而雍正皇帝一出手就比较辣,这个人薄情寡义而且很枯燥,

没有什么风趣,这么一副面孔摆在大家面前,喜欢他的人就

不会很多了。然而作为政治家他确实有许多值得人称道的地

方。在写落霞系列的过程中,我有一个思索就是为什么这段

辉煌延续的这么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五胡乱华是一个时

期,元朝的九十多年是另一个时期,都没有出现过象清朝这

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比较灿烂的局面。这有一些问题值得

我们去思索,有人以前说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没有超过一百年

的。而清朝的统治这么长,这需要我们的思索。我个人认为

如果康熙过后没有雍正来整理局面的话,清朝很可能很快就

消亡了,顺治是17年,康熙61年,共78年。如果雍正是个

十分平庸的皇帝,可能清朝也只有百十年的历史。但是他经

过这十三年的整顿,扫数百年的颓风,雍正为乾隆留下了比

较好的干部队伍。

电视剧播出之后,社会上有一些批评,我认为学术上的

批评都还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多么尖锐。任何人都可以受批

评,为什么二月河你不能呢。但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

该是朋友之间的交流。曾经有个地位比较高的官员跟我说,

我们是朋友啊,我问他朋友的基础是什么,他说是志同道合

啊,情投意合啊,我说你说得不对,朋友的基础就是平等。

朋友的朋字两个月亮一般大,这样才朋友的起来。你们也不

要看低了我。有人问我你写了这三本书之后你是不是很得意

啊。我说我有点害怕,他问你是不是因为文革心有余悸?我

说哪里是余悸,我浑身上下都是悸。所以一见到政治批评我

就有点害怕,前几年有一张报纸登了篇文章说承德市长将康

熙皇帝的塑像给拉倒了,他为此举而叫好,由此想到二月河

的康熙大帝,说这位市长拉倒塑像的时候曾经说我们承德人

民还能允许封建余孽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我感觉到这有点

风马牛不相及。对于康熙皇帝我们是不能轻易否定的,他不

仅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最杰出的皇帝之一,而且康熙对中

国开拓疆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看唐朝地图的时候觉

得唐朝的势力范围非常的大,但那是势力范围而不是地图。

到了康熙的时候才有了地图叫作“皇域全览图”,这在世界上

来说都是一次比较早的大规模的丈量和勘测土地的工程。而

且他还把新疆西藏和当时的外蒙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为清朝

的土地。所以对于康熙皇帝不能简单的说他剥削和压迫人民

等等。包括乾隆皇帝他搞十全武功,里面包含对我们边疆安

定少数民族团结的推动的贡献都是非常突出的。当时有个人

叫福康安,福康安这个人因为他是皇亲国戚,所以表现的比

较骄纵,自高自大不跟下人说话。历史上对他有一些非议。

我塑造的福康安是我心中的形象,首先他一生没有打过败

仗,他从少年用兵一直到垂垂老翁始终没有失败过,可以说

是一个长胜将军。另外他平定新疆西藏,平息台湾叛乱,他

都是亲临战场力挽危局。所以对福康安整个人的评价和对这

个形象的塑造,就需要我们的一种形象思维。这就是我在书

里写的福康安。

这几部书的写作我摒弃了一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

这个原则影响了我们几代人,从建国开始就是这样。这种方

法我不用是因为它容易失败,即使写得很成功也容易带假。

我认为贫下中农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地主中有坏的但也有很

多开明绅士。应该本着人本主义的原则来写。我想这可能就

是很多读者喜欢我的原因之一吧。什么是好书?好书不是评

论家说了算的,好书的标准有两条,一条是你是否拥有读

者;另一条是是否拥有将来的读者,也就是是否拥有时间。

昨天的读者喜欢读的书,如果今天明天的读者依然欢迎,那

么它的品位一定是高的。《红楼梦》就是这样,它还会继续

展示他的生命力。

(转30页)

ARTSCRITICISM

21t

万方数据

穿越岁月的经典美好

——由钗黛形象变迁所想到的

口李虹

据说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负责人郑重声明:新版电视

剧将采用经专家学者校订、现在通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作为剧本底本,力求做到忠实原著。言

外之意,一直被奉为经典的87版电视剧因后半部分采用探佚

手法,而有歪曲原著本意之遗憾。

毫无疑问,名著改编理应选择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文本,

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版本复杂的作品尤应如此。众所周

知,《红楼梦》只有前八十回可以确定是原著,后四十回因有

明显的删改痕迹无法断定有多少还保存着曹雪芹的原意,但其

中人物形象的生硬变化是有目共睹的。选择哪一个版本,对影

视剧作的改编确实意义重大。

从1944年I-万苍版《红楼梦》和1987年王扶林版《红楼

梦》来看,且不说两者从剧作的拍摄手法、服装道具等艺术方

面无法相提并论,单就剧本而言,也有天壤之别。虽然没有资

料显示卜版《红楼梦》选用的是何种版本,但从时代与影片反

映出来的线索来看,以程本居多。1944年,脂本虽已陆续出

现,并得到学者重视,但作为研究领域以外的影视导演,卜万

苍选择流行并且完整的程甲本更顺理成章。与脂本相比,程本

显然经过了整理者的修订。除后四十回的明显改动之外,在前

(接第29页)

那么专家和读者是什么关系呢。专家也是读者,但是专

家是大读者,大读者和小读者看问题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在

这个时候我更多地关照到普通的读者。这几年这个奖、那个

奖很多,前几天有人还很遗憾说我没有得到毛泽东文学奖,

我说那与我有什么相干。在我的心目中,什么奖都好,都是

有点疑问的。有人说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得到就说葡萄是酸

的,我送他八个宇,“无话可说,不说什么”。这一点也没

有带情绪,我真的无话可说。有些奖往往是几个人坐在屋子

里,喝着咖啡抽着烟说我们给谁谁一个什么奖吧,于是这个

奖就给他了。这完全漠视了广大普通读者的需求和审美情

趣,我认为这是我们理论界和文学评论界的一种悲哀。所以

这些年我对这些奖项也不太关心,有时候得了什么奖我自己

都不知道。最近别人跟我说我又得了什么奖,我也说不知

道。但是有两个奖我很感兴趣,一个是最近香港的中学生通

知我说我得了他们自己评选的一个奖,我还是很得意的,一

S0

ARTSCRITICISM

个是因为中学生比较单纯不会说是有什么功利性。一个就是

美国给我一个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我并不是因为这

是美国人给的就分外高兴,那样的话我不成了假洋鬼子了。

他的评奖方式读者介入很多,一个是凭图书馆的借阅率,一

个是凭书店的销售量。这两个都是电脑控制的,他说谁最多

就是谁最多,一目了然。还有读者的投票率,最后几个专家

一汇总才颁奖。我认为这里面读者的介入比较多,所以它比

我们国内的一些奖项更有意思。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要说一句《雍正王朝》在艺术效果

上没问题的,胡玫、刘和平(编剧)和制片人的功力应该得

到肯定。这就是一种很奇怪的结论了,总的评价不及格,而

艺术效果又非常好。所以说小说改编影视,特别是历史小说

改编影视,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对以后的

改编有所启发和帮助。

编自二月河在北大的演讲“论帝王系列与《(红楼梦》”

万方数据

我对《雍正王朝》有微词——论帝王系列与《红楼梦》

作者:二月河,ErYuehe

作者单位:

刊名:

艺术评论

英文刊名:ARTSCRITICISM

年,卷(期):2007,(4)

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7:0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89235136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微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微词.pdf

上一篇:中班个人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微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