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元代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首创。元代行省地广权重,存在分裂割据
之隐忧,那又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呢?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用“权力控制说”
解释,即中央权力控制地方权力。这是历代通行的做法,也是认识问题的一个角
度,但不是元代的特征。行省划界的“犬牙交错”原则才是元代加强中央集权的
独特之处。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权力控制说”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涉及元代制度问题。古代
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中央集权,这毫无疑义。元代行省制是古代中
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呢?
人教版教科书的解释是:“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人民版教科书的表述更具体、全面一些,行省
“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物必须呈报中书省,军
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
度,也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
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
式加以控制”。
元朝行省的权力要受中央政府全面而有力的控制,这是一种权力控制说,是
历代的通则,是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政治法则,区别只在于各个朝代维护
中央集权的具体工具和方法不同而已。众所周知,秦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主要
是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后来,郡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加
强控制,汉武帝把地方划分为十三个州监察区,直接监察郡县长官。到了东汉,
州由监察区演化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减弱。唐朝把全国
划分为十至十五道监察区,专门监督地方长官。后来道也由监察区转化为地方行
政区,于是有坐大之势。鉴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宋朝派遣中央官员兼任
地方官。在州县之上设路,路不设单一的集权长官,而是设立分掌军、民、财、
刑的群官,他们兼有监察地方官的权力。知州和知县均由中央差遣文官担任。为
了限制和监督知州的权力,以通判任其副手,规定凡知州批发公事,需经过通判
副署,方为有效。元朝的行省长官也由中央直接派出,又以行御史台监察地方。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司法,垂直对中央负责。另以十三道监
察御史监督地方官员。清朝地方的总督、巡抚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且均有中央
都察院右都御使或右副都御使的兼衔,负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而且,督、抚
的职权交叉重叠,相互牵制。
综上所述可知,由秦至清,中央控制地方权力一脉相承。总的来说,地方郡
县两级相对稳定,郡县之上的高层督政区则不断变化。以宋为界,前期地方高层
督政区以监察为主,临时而不稳定;后期中央分割高层督政区的权力,不设单一
长官,而设相互牵制的群官,分别对中央负责。所以,元代虽然首创行省,但若
置于权力控制的历史长河中,则名称新而实质同。
“犬牙交错”的行省划界原则是元代的特色
元代行省的划界原则具有转折意义,即:从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转向
以犬牙交错为主。
相对而言,元代行省的权力是比较大的。从行省的辖区面积来看,小省也有
数十万平方公里,而腹里直辖区则地跨山东、河北、陕西、内蒙。从行省权力来
看,在元朝前期,行省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的性质较浓,行中书省全称的初意即此。
当时,出于统一需要,中书省频繁派遣官员带相衔临时到地方负责行政、财赋搜
刮或军事征伐事务,使行省具有分镇一方之重权。据《元史》记载:行省“掌国
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朝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行省的
主要性质转化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长官的品秩降低,权力减小。但是,行
省的权力仍然较大。据《元史》的说法,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的权力涉及行政、军事、财政和司法,其中财权和军
事权较大,这与蒙古族的军事征伐与财富掠夺的习惯有关。
关于元代行省权重,时人及后人的看法基本一致。元人徐元瑞认为:“分镇
方面,故为行省。”时人柳贯认为:行省的职权包括“外廷之谋议,庶府之秉承,
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元人程钜夫指出,行省“威权太重”。“凡去行省
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钱粮羡溢,而百端欺隐”,“盗
贼生发,而各保界分”,“把握兵权,伸缩由己”。明人也指出:“元末各省专
恣不相救,以底于亡。”朱元璋在反思元朝灭亡教训时也认为,元朝行省权大,
干弱而枝强。日本学者村上正二认为,元代行省权重,造成地方分权制。村上正
二说元代是地方分权制未必正确,但说行省权重则并非虚言。
行省虽然权重,但元朝统治者有两大对策。
第一,中央全面控制行省权力,这是沿袭传统做法。
1从行政权上控制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的任命权;
2从军事权上控制行省长官调动军队的权力;
3从财政权上控制行省70%的财赋收入;
4从司法权上审查行省的大案要案;
5从监察权上强化对行省长官的监督。
但是,这些措施并非根本之策。于是,元朝中央又在行省区划上大做文章。
第二,犬牙交错划界原则的全面实施。
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是两种常用的划界原
则。在元朝之前,历代划界原则都以山川形便为主。所谓山川形便,指以险要的
自然山川作为区划的依据,使地方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这种原则简
便易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秦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主要依据的就是山川
形便。例如,太原郡、河东郡与上党郡的边界大体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界。隋朝的
郡界也以山川而定,如岭南郡与岭北郡以南岭为界。唐朝以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
道,如江西道与湖南道的边界是罗霄山脉。这样,一些易守难攻的高山大川就成
为划界的依据。例如,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洞庭湖、太行山、秦岭、南
岭、武夷山等。但是,山川形便区划原则的弊端非常明显,极易导致地方分裂割
据。东汉末年的州牧称雄以至三国鼎立,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以至五代十国的分
立,均是前车之鉴。例如,刘备占据四川,北有秦岭屏障,东有巫山之险,内有
富饶的四川盆地。五代十国中的北汉占据山西高原,西面和西南面为滔滔黄河,
东面和东南面是巍巍太行山。
所谓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就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军事需要出发,人为
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造成地方行政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在元朝之
前,这一原则已被运用,但不占主导。例如,西汉文帝让长沙国伸入岭南,为后
来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创造了有利条件。隋朝的江都郡(今扬州)地跨长江南北,唐
朝的陕州(今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及至宋朝,犬牙交错原则得到更多的运用。
河南府领有黄河以北的土地,黄河北面的孟州又领有黄河以南的土地,淮南东路
有一半土地在淮水以北。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
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
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
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
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
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此外,
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北失屏障。河南行省地跨淮水南北而使
淮水之险失;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而入福建山地。对此,清人储大文总结说,
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
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
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
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元朝行省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两代承袭并发
展这一原则,一直保持着政治统一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讲,元朝行省划界原则的
根本转变就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当然,这一划界原则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它不
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政治统一与经济发展的良性驱动,一直是历代统
治者所难以解决的悖论难题。(《历史教学》范红军)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6:13: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864311362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行省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行省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