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影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
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
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实录】
活动前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科学的奥秘,原理,现在还不被孩子们
所理解,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会成为他们学科学,
爱科学的巨大推动力。《影子》是通过教师讲故事《树荫》,激发孩
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自己亲身
实践到小实验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
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活动的重点:让孩子知道物体都有影子,但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的
照射,而且物体必须是不能透光的。活动的难点:通过让孩子做影子
的小实验,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领会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
来自不同的方向。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等方位变化特征,学
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孩子的观
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电筒每人一个,玩具、胶水瓶、不倒翁娃娃每组一个;
2、水彩笔每组一只、小镜子每组一面、记录纸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实录:
1、教师讲故事《树荫》导入主题,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影子》
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后来被什
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激发孩子探索影
子的奥秘。
2、教师通过小实验让孩子观察,使孩子懂得影子产生的条件,
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个“不倒翁”娃娃玩具,用
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物体。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
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
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让孩子倾听故事,观察教师操作实验,
激发孩子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3、运用各种操作资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
孩子每人拿着小电筒,充分运用各种操作材料来寻找影子,进一
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先
指导胆子小的孩子,再指导中等的,最后指导能力强的。孩子们在操
作过程中发现了影子的许多秘密。(如:影子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在
后面,一会在左,一会在右等等)。有一个孩子照着照着,突然影子
不见了,他觉得很迷惑,原来他把手电筒罩在物体上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3:57: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78267136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影子老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影子老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