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11 03:17:46 阅读: 评论:0

妊娠期贫血-德来客门窗

生生不息的意思
2023年3月11日发(作者:佟大为夫妇)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2卷

注意事项:

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定风波》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以魏尚自许,表达渴望为朝廷所重用的句子是:,

(7)《浣溪沙》中,纳兰性德化抽象为具体,以量词描绘本不可量的烟霞和残阳的句子是:

,。

【答案】(1)当时奢侈今何处(2)余因得遍观群书(3)衡阳雁去无留意(4)弓如霹雳弦惊(5)莫

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7)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每空1分)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

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奢侈”“霹雳”“戍”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

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1分)

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生生不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中华文脉的重要源头。千百年来,屈原精神如同

奔腾不息的长江,滋润了搏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浸润了绚丽多姿的中国诗词,哺育了英勇顽强、爱国奉献

的华夏儿女。千年不断的屈原故里端午盛会,已经成为我们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

niǔ

带,成

为中华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元素。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

分)

丽(

_______

)哺

育(

_______

niǔ

________

)带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_____

”,正确写法是“

____

”。(

2

分)

3

)“生生不息”中“息”的意思是()(

3

分)

A

.停止

B

.休息

C

.滋生

D

.呼吸时进出的气

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_____

______

的修辞手法。(

3

分)

【答案】(

1

)绚

丽(

xuàn

)哺

育(

niǔ

(纽)带

2

)搏大精深博大精深

3

)(

A

4

)比喻排比

【解析】(

1)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

哺育”的“哺”与“浦”

就是形似字,但读音不同。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

和熟语。如“纽带”的“纽

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

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

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搏”与“博

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

辨别字形。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3)

先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推断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

思。如“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生生”:中国道家哲学术语,指变化的发生和新生事物的产

生。“不息”: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所以“息”为“停止”之意。(

4

)“屈原精神如同奔腾不

息的长江”为比喻。“滋润了搏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浸润了绚丽多姿的中国诗词

哺育了英勇顽强、爱国奉

献的华夏儿女”为排比。

3.启明中学准备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14分)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拟写下联。(4分)

上联:韶光悄然如流水下联:______________

(2)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开展活动,校团委决定向全体同学征求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

题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求11月30日前将稿件交至团委办公室。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征文启事。

(6分)

(3)活动后,小天同学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几处不当,请你找出并帮他修改。(4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初中的三年时光即将逝去。回首逝去的

日子,美好的回忆萦绕脑海;珍惜现在的日子,无尽的欢乐尽在眼前;【A】。通过这次活动,

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复习中,去收获曾经付出的辛劳和汗水。【B】因此,我爱我的初中生活,爱

那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初中生活,它终将成就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①请你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A】处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②【B】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示例:未来宽阔似海洋(符合题意即可)

(2)示例:

征文启事

为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好地开展活动,校团委决定向全体同学征求以“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

的文章,文体不限,并于11月30日前将稿件交至团委办公窒。

启明中学团委

2018年11月25日

(3)①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②应将“成就”改为“成为”(意思对即可)

【解析】(1)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

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韶光悄然如流水”整体上是个主谓结构,“韶光悄然”

也是主谓结构,“如流水”为动宾结构。所拟下联必须与此相同。且在内容上与上联契合。(2)写一则征文

启事。征稿启事的内容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特别要注意正文部分要写明征文的原由、目

的、征文单位。征文的具体要求视征文的情况而定,通常可以包括作者的条件,征文的内容、范围、体裁、

字数、征文的时间等内容。若加上征文的评选、评奖办法,则要在该部分说明评选稿件的具体方法,如评

选的时间,评委的组成,评选的各种奖项情况等。落款要注明征文举办单位的名称、发文日期等。

(3)①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

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珍惜现在的日子,无尽的欢乐尽在眼前”。内容

要与前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②用词不当。应改为“它终将成为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在我自己的法庭上受审,“记忆”出来作证,证实了我从昨夜以来所珍藏的希望、意愿和感情,证实

了过去近两周中我所任其自流的总的思想状况;“理智”出来,以她独有的安静方式叙述一个朴实无华的

故事,表示我怎样拒绝现实,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我宣布了这样的判决:

没有一个比简·爱更大的傻瓜曾经呼吸过生命的气息;没有一个更会幻想的白痴曾经过量贪食甜蜜的

谎言,把毒药当作琼浆吞咽。

“你,”我说,“是罗切斯特先生喜欢的人吗?你有天赋的力量讨他喜欢吗?你有哪方面对他来说是

重要的吗?去你的!你的愚蠢叫我恶心。你从偶尔的喜爱表示中得到了乐趣,可那只是一个名门绅士,一

个深通世故的人,向自己的下属、向初出茅庐的人作出的暧昧的表示啊。你怎么敢?可怜的愚蠢的受骗者!

连自私自利都不能使你变得聪明些吗?今天早上居然还反复地回忆昨夜那短短的一幕?——蒙起你的脸来

感到害羞吧!他说了些赞美你眼晴的话,是吗?瞎了眼的自负的人!抬起你的烂眼睑,瞧瞧你自己那可诅

咒的糊涂吧!在比她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受宠若惊,而他又不可能有娶她的意图,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没

有好处的;让爱情之火偷偷地在心中燃烧,而这种爱情,如果得不到回报或者不被发觉,那一定会毁掉培

养爱情的生命,如果被发现或者得到反应,那必然会象鬼火似的引人走进泥泞的荒野,而不能自拔。这对

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发疯。

“那么,简·爱,听着你的判决:明天,放一面镜子在你面前,用粉笔如实地画下你的尊容;不能缩

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要在下面写上:‘孤苦无依、相貌平

凡的家庭女教师肖像。’”

“随后,拿出一块光滑的象牙——你画盒子里面有一块备着;拿出你的调色板把你最鲜艳的、最优良

的、最纯粹的颜料调和起来;挑你最精致的驼毛画笔,仔细地画出你想象得到的最可爱的脸的轮廓,用你

的最最柔和的浓淡色调和悦目色彩着色,就按照菲尔费克斯太太所描绘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模样来画;

记住乌油油的鬈发,东方人的眼睛;——怎么!你回到罗切斯特先生身上来找模型。命令你!不准哭鼻子!

不准伤感!——不准懊丧!我只容许理智和决心。想想庄严而又匀称的轮廓,希腊式的脖子和胸脯,让滚

圆的、炫目的胳膊可以看得见,还有一只纤手;既不要省去钻石戒指也不要略去金手镯;如实地画出服装、

薄薄的花边、闪光的缎子、雅致的围巾和金色的玫瑰花。称它为‘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布兰奇’。”

“将来不管什么时候,你偶然幻想罗切斯特先生对你有好感,你就把这两张肖像拿出来比较一下,说:

只要罗切斯特先生愿意努力一下,他也许就可以赢得那位高贵女人的爱;你看他可不可能对一个赤贫的、

无足轻重的贫民,浪费一点心思来认真考虑呢。”

“我就要这样做,”我下了决心;主意已定,我心里平静下来,于是便睡着了。

我遵守我的诺言。用粉笔画我自己的肖像,只花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而我画一张想象中的布兰奇·英

格拉姆的象牙小像,却花了我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完成。那张脸看上去是够可爱的,和我那用粉笔画的

真实头像比起来,对比之鲜明已经达到了自我克制所能希望达到的极限。我从这件工作上得到了好处;它

使我的头脑和手都忙着,它使我想不可磨灭地印在我心上的那个新的印象变得强烈而固定。

不久,为了我这样强迫自己的感情经受的有益训练,我有了向自己祝贺的理由。多亏有这种训练,我

才能够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要不是有了这样的准备,哪怕在表面上,我也许都

是无法保持镇静的。

(选自《简·爱》第十六章,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年版,有删改)

4

.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

......

,说说简·爱是一个怎样的女性。(

3

分)

【答案】从简·爱反省自我中,可以看出她有极强的自尊心;从简·爱认识自己的“尊容”,不确认地位

高贵的罗切斯特喜欢自己,可见简·爱有自卑心理(有自知之明);从简·爱克制爱情,不准自己哭泣、伤

感中,看出她感情上克制、镇静、坚毅;从简·爱执行画肖像的行为可见她言行一致(做事利索)等。

【解析】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

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另外,

人物描写方法的恰当使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人物的特征更加突出。选文是《简·爱》的片段,

文段通过简·爱的内心独白来表现她的形象特点,从她的内心反省中看到她的自尊又自卑,从“命令你!

不准哭鼻子!不准伤感!

——

不准懊丧!我只容许理智和决心。”中又可以发现她的坚毅、克制,从她画

自己的画像中,我们也看到她信守诺言。

5

.揣摩下列词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6

分)

1

)而去疯狂地吞噬空想。(说说“吞噬”这个词的表达效果。)

2

)不能缩小一个缺陷,不能省略任何刺眼的纹路,不能掩饰任何讨厌的丑处。(这句话连用几个“不

能”,有什么作用?)

【答案】“吞噬”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爆发之强烈、迅速,同时又暗含对此强烈

情感的自省。连用三个“不能”,通过排比,强烈地突出了简·爱对自己的告诫,写出了她的自知之明(自尊)。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能力。句子的赏析角度多样,常从修辞、用词、描写、写法等角度来考查,

本题主要针对用词和修辞两个方面的考查,词语的使用效果要结合句子内容以及表达的作者情感来分析,

“吞噬”一词在这里就深刻的表达出了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以及她对这种爱的自我反省。第二句话我们

很容易发现排比修辞的使用,排比的使用当然是使情感更加的强烈,表现出她的强烈的自尊心。

6

.简·爱为什么要画自己的肖像?为什么又画了英格拉姆的肖像?(

3

分)

【答案】简·爱画自己的像,是为了提醒自己理智看待自己相貌的平庸,不要对罗切斯特怀有非分之想。

画英格拉姆像,是为了将其漂亮的容貌与自己做对比,劝自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幻想。

【解析】题目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通过阅读文段,概括文段内容是完成题目的关键,文段讲述的是简•

爱自我反省对罗切斯特的爱。我们从文段中体会到她自尊和自卑的矛盾心理,既深爱着罗切斯特但是又不

能确定自己的爱有没有价值。所以,简•爱画自己的像,来提醒自己理智看待自己相貌的平庸,不要对罗切

斯特怀有非分之想。画英格拉姆像,为了将其漂亮的容貌与自己做对比,劝自己打消对罗切斯特的幻想。

7

.读文末画线句,请结合原著,列举简·爱后来以“体面的镇静态度”来面对的一件事。(

4

分)

【答案】示例(事例与“体面的镇静态度”相关即可):

罗切斯特在桑费尔德庄园家宴上向英格拉姆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布兰奇母女的冷遇,

她忍受了屈辱,审视着自己的平庸,静静地理智地离开客厅。

罗切斯特扮女巫给简·爱算命,以试探简对他的感情,简·爱虽然很喜欢罗切斯特,但仍考虑到自己

的身份,理智巧妙地平静应答。

阿黛勒需要上学,面对罗切斯特的挽留,简·爱做出了有关“平等”理智而经典的回答。

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努力克服内心的悲痛后,

简·爱理智地离开。

圣约翰向简·爱求婚无限接近成功的时刻,简·爱又感受到内心有一种声音在不断地呼唤她,简·爱明白

对圣约翰只是感激,真爱只在罗切斯特身上,于是毅然理智离开,重回罗切斯特身边。

【解析】本题考查拓展阅读和语言概括能力。文段讲述的是简•爱的自我反省,她通过反省自己的爱,才有

了“体面的镇静态度”。所以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对名著的阅读体会,概括出能体现出这种

态度的事例,例如:罗切斯特在桑费尔德庄园家宴上向英格拉姆小姐大献殷勤,简•爱被召进客厅,却受到

布兰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了屈辱,审视着自己的平庸,静静地理智地离开客厅。

8

.读完《简·爱》,你的脑中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简·爱形象?(

6

分)

【答案】一位从小变成孤儿、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的妇女形象;

一位为了摆脱旧习俗和偏见而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一位富于激情、幻想和严

厉自省精神的妇女形象;一位渴念人间自由幸福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妇女形象。

【解析】要求结合原著来谈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

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从她蔑视权贵的

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的情节,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再如从她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

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并怒斥他,表现了她的自尊自主,叛逆反抗的性

格。还有选文部分所描绘的追求自由婚姻等情节,无不说明她是一个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妇女。所以一定

要读懂原著的情节与描写。

【二】(17分)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

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

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下面是对

500

名大学生有关传统家书的问卷调查结果:

(材料二)

家书何以“抵万金”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

QQ

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

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

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

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

200

多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

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的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

9

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

3

个是

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

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

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

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样情感

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材料三)

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

10—19

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

62%

30—39

岁的比例

57%

,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

18

14

个百分点。另外,

10—19

岁的年轻人中有

54%

的人认为

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

但目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

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

E—mail

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

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

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9

.阅读材料请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3

分)

【答案】①家书能充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②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可以把人生经验、道德修养传

授给自己的后代。③家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看出写信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④家书体现着中国

特有的礼仪文明。⑤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根据【材料二】“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

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可知,家书能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②从【材料二】李蓝教授的“在

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

可知,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家书把人生经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③从【材料二】李

正中教授的“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

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的观点来看,家书具有收藏

价值,可以看出写信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⑤从【材料二】傅敏的观点可知,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10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

.调查显示大学生主是要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其次是微信,而写家书的人很少。

B

.从调查数据看,日本青年认为应亲笔写信的原因是要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C

.与电话、

QQ

等现代通讯手段相比,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

D

.现代人越来越少提笔写家书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能力。

B

.“从调查数据看,日本青年认为应亲笔写信

的原因是要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理解错误,属于偷换概念。【材料三】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

10-19

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

62%

,其中

54%

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但并不是日本青年

认为应亲笔写信的原因,他们只是倾向于保留这种格式,并没有交代原因。

B

项说法有误,故选

B

11

.文中画线句子通过事例和数据来进行说明,请你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

分)

【答案】文中通过列举梁启超留下2000余封家书,9个子孙个个成才的事例,说明家书具有家教的功能,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划线句列举了梁启超留下2000余封家书,9个子孙个个成才的事例,

属于举例子和列数据。结合这段的中心句“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可知,举例子和列

数据就是为了说明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列举名人事例和具体数据,增强了说服力。

12

.有人认为传统家书会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不会消失。请说出你的看法,并运用材料的相关内容作适当

阐述。(

6

分)

【答案】我认为家书会逐渐消失。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写信越来越少,但是感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简单、

便捷的通讯,迎合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家书可能会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传统家书是否会逐渐消失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

要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例如,认为家书会逐渐消失,可以从材料的“虽然书信越来

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寻找理由;如

果认为家书不会消失,可以从“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人们会因

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寻找理由。

【三】(16分)

(甲)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子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选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③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

.(甲)文选自

_________

一书:(乙)诗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

__________

。(人名)(

4

分)

【答案】范仲淹全集白居易

【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甲文作者是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字

希文,谥文正,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此文选自《范仲淹全集》。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4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3

分)

属子作文以记之

【答案】(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

作文,写文章;以,连词,用来;记,记述。

15

.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甲)文是在作者好友滕子京的邀请下创作的。

B

.(乙)诗是作者对好友白居易赠诗的答谢之作。

C

.(甲)文第②段先整体描写自己远眺洞庭湖的景象。

D

.(乙)诗第二联先借典故写自己对逝去故人的怀念。

【答案】

C

【解析】

C

.错误,作者并没有“远眺洞庭湖”,是滕子京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记,范仲

淹借助《洞庭晚秋图》想象了洞庭湖的景象。故选

C

16

.(甲)文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是“

________

________

”;(乙)诗作者则既表达了

________

也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

6

分)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友人的感谢(或共勉等)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提取。甲文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

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是针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赠诗,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

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

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将前两句的沉郁转而为豪放,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

泰然处之。

三、写作(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懂一个道理,多一分智慧;懂一种心情,多一分体验;懂一个人,多一分理解。

懂,意味着成长。

请以“我懂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懂”,意思是深深地知道。根据提示语我们可以知道,这道作

文题的写作范围比较广,人、事、理、情,均可入文。“懂”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周围的人,如父母、老师、

同学;也可以是历史、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比如屈原、苏轼、李清照、林黛玉、简·爱、保尔·柯察金;

还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比如失败、成功、诚信、宽容。本文适合写记叙文,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表达自

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提高的过程。如果只写一件事,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突出“懂”的过程。

如果写多件事,就要注意叙事的简洁明了,详略得当的安排,主题的高度统一。可以采用以小见大,或者

倒叙的写法,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3:1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7586678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生生不息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生生不息的意思.pdf

上一篇:关于桥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