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你如何撰写社科课题申报书
01
不同类别的课题有什么“基本要求”
课题总体上可分为投标课题和⾃选课题两⼤类。投标课题要求很严,投标者要进⾏答辩,对于投标题⽬不能有任何改
动。规划课题主要有重⼤、优先关注、重点、⼀般、青年专项、校本研究专项等⼏类,其中的重⼤与优先关注课题⼤致
分别相当于国家重点与⼀般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专门针对中⼩学及幼⼉园申报。教育规划课题的要求与国家、教育
部社科基⾦项⽬基本⼀致。优先关注课题属于半投标性质,即允许申报者根据专长和认识选取独特视⾓分析、论证题
⽬,对题⽬关键词不能改动,对⾮关键词可在⼀定条件下加以调整,不进⾏答辩。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规划课题只有重⼤和优先关注课题列出课题题⽬,其它种类课题都可⾃选题⽬。此举旨在⿎励研究
者⾃选前瞻性、创新性问题进⾏申报和研究。在课题申报书中,活页是课题论证的重点内容,其中的前三项即选题依
据、研究内容、思路⽅法则是重中之重。
02
如何撰写“选题依据”
在课题申报书上,选题依据的撰写要求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
术价值和应⽤价值等”。选题依据主要围绕两⽅⾯内容撰写:⼀是⽂献综述,⼆是选题价值分析。
在进⾏⽂献综述时,选题依据主要围绕课题的核⼼概念和本质问题展开。申报者需从选题中解析出核⼼概念、本质问题
和⽬标要求。其中,“核⼼概念”和“本质问题”应从理论、实践两⽅⾯分析,“⽬标要求”需在⼀定理论框架下重点从实践⽅
⾯分析。所谓理论⽅⾯分析,是指从学术史⾓度梳理出当下的⽭盾所在,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标要求”则是基于现
实问题提出应对设想。对于⾃选课题,申报者应从⾃⾝熟悉的申报者应从⾃⾝熟悉的研究领域提炼课题,即从理论和实
践的现象中提出本质性问题,进⽽确⽴核⼼概念,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寻找起点和参照。⽂献综述应注意将⼏个关键
点描述清楚: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起点或学术源头——近五年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学界⽬前研究动态。
在分析选题价值时,申报者应围绕核⼼概念阐述选题的理论价值,在提炼核⼼概念时要有逻辑分析的理论背景,⽽不能
⾃造概念。对于应⽤价值,申报者应阐明该选题在实践中的⽭盾是什么,为何这些⽭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选题应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申报者所提问题要有理论和实践的真切感,其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基于实践(经验或调
查)——提出困惑(⽭盾和纠结)——形成问题(思考和阐述)——研究课题(以明确变量为标志)。
具体问题类型及其注意事项如下:新问题带有创新特点,分析要有理论和实践基础;旧问题往往来⾃研究的沉寂领域,
分析要有延伸或扩展新意;热点问题往往伴随着诸多观点混杂,分析要做历史经验思考。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分析,要
注意将问题通过概念化的步骤提升⾄分析性层次。另外,申报者提出的问题应清晰明确,切忌似是⽽⾮的问题,切忌⾃
⼰不当限定的问题。
03
如何撰写“研究内容”
在课题申报书上,研究内容的撰写要求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标等”。招标课题的研究
对象应来⾃对题⽬的确切分析,⾃选课题则来⾃对选题的领域限定。研究内容设计的重点、难点应与申报书中提出的假
设保持逻辑上的⼀致性。申报者在课题论证时应将假设明确写出,并与最后所写的重难点保持⼀致。
在具体撰写时,应使研究⽬标、内容、假设三者形成⼀个完整的框架,或者是在这三者的基础上增加⼀个要素——⽅
法,四者构成⼀个完整的框架。研究⽬标不要求单独进⾏描述,但研究内容最终指向⽬标;研究⽬标是所提问题的预想
答案;研究⽬标通过内容加以分解,⽽内容是⽬标的结构性呈现;总⽬标与具体⽬标(⼦课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课题论证中的假设是申报者根据已有材料,对事物的原因与发展所做的推测。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围绕假设展开,研究是
通过各种相应⽅法及证据、论据,对假设进⾏论证,被证明的假设便成为理论(实现⽬标)。假设的建⽴既可以是因果
关系,也可以是相关的关系。
关系,也可以是相关的关系。
04
如何撰写“思路⽅法”
在课题申报书上,思路⽅法的撰写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法、研究计划及其可⾏性等”。基本思
路是申报者证明假设的路线设计,属于⽅法论层⾯的考虑,即主要关注⽅法的选择,申报者应依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
的⽅法。
关于具体的研究⽅法,⾸先应明确具体研究⽅法属于操作性层⾯的考虑,即申报者要关注操作技术,依据技术路线设计
具体的做法。具体研究⽅法应依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改造,如果选择多种⽅法相结合,
要考虑好各⽅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顺序。申报者应当将如何做的叙述清楚,要根据实际的研究改造⽅法,改造时应注意
遵循所选⽅法的基本规范。
技术路线是指为完成研究⽽采取的包括⼿段、步骤、⽅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申报者对研究途径的每⼀步骤要阐述清楚
并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技术路线可以参⽤流程图或结构⽰意图加以说明,如树形图应包括研究对象、⽅法、拟解决的
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意图则需要将研究的各部分内容、顺序、相互之间的关系、⽅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做成
结构图。
就⽅法类别⽽⾔,主要包括实证类⽅法、思辨类研究、混合⽅法三类。其中,第⼀类也就是实证类⽅法⽬前很受推崇,
它具体⼜可分为量化研究(调查、实验)和质性研究(个案、⾏动)两种。
量化研究中的调查⽅法,是通过了解背景、查明现状,由事实发现问题的真相,继⽽按结构化提纲谈话、询问,设计并
收集相关背景材料的问卷;实验⽅法特别受到推崇,但是操作要求多、难度⼤,它是研究者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假设,通
过设计严密的流程加以检验和证明,应遵从变量控制的基本规范,重视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解释,进⽽将实验结果应⽤
于同类实践加以验证。
质性研究中的⾏动研究是指在实践中从事研究或把实践设计为研究,研究设计嵌⼊实践计划,研究内容并⼊实践内容,
研究⽅法隐于实践步骤,并保持研究的相对独⽴性。此外,研究者有时还会⽤到反思⽅法。所谓反思⽅法,是指研究者
对经典个案进⾏结构化的重塑,对散乱体会加以理论化的概括,基于既有思考进⾏再思考,以及对个⼈核⼼理论、观点
进⾏演绎。
第⼆类是思辨类研究⽅法,主要包括经验总结(经验收集、经验整理)和理论推演(系统思维、⽣态理论)等。这是⽐
较传统的研究⽅法,在⽬前的学界研究中不是⾮常受推崇,但是并没有被放弃。
第三类混合研究⽅法是指质性⽅法与量化⽅法的混合设计,多被⽤以增加证据、拓宽及深化研究。混合研究是⽬前学界
⾮常新颖的研究⽅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很⼤,如何把握好混合的度⾮常重要。关于混合研究⽅法的应⽤,国外学
界有⽐较成熟和优秀的课题案例,可以查找和借鉴。
05
如何撰写“创新之处”
在课题申报书上,创新之处的撰写要求是“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法等⽅⾯的特⾊和创新”。课题研究的创新之
处通常体现在理论、资料、⽅法等⽅⾯。理论创新是指学术思想、观点等研究假设获得证明,资料创新是指研究者占有
新材料、新证据、新发现等全新的数据,⽅法创新则是指申报者对于解决问题提出新⽅法、新途径。需要注意的是,⼀
般性的概念、意见、建议通常不属于“创新点”,课题申报书中所写创新之处均为“可能性”。
06
如何撰写“研究基础”“研究条件”等内容
申报书的预期成果应写明成果形式、使⽤取向、预期社会效益等。成果形式是指论⽂、专著、研究报告等,在填写成果
内容时应有具体名称,如论⽂要填写能阐明观点的题⽬,专著应填写阐明观点的著作,研究报告应包括预计研究成果的
理论意义和实际效⽤。
对于研究基础,申报书要求写明“前期研究成果、核⼼观点等”。前期研究成果是指申报者要写清个⼈已有的研究项⽬、
对于研究基础,申报书要求写明“前期研究成果、核⼼观点等”。前期研究成果是指申报者要写清个⼈已有的研究项⽬、
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基本观点,申报者可撰写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贡献、同⾏评价和社会影响,但切
忌写个⼈声望、⽔平、能⼒及与申报课题⽆关的获奖、荣誉等。
参考⽂献是指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献,⼀般不超过20份。申报者应写明学界在重要期刊发表的代表性⽂献及著
作。在选择参考⽂献时,申报者应当注意以下三点:⼀要具备同⾏公认的权威性,⼆要保持⽂献的系统性,三要尽量突
出关键⽂献(即缘起性的⽂献或学术源头)和最新⽂献。
关于团队基础和研究条件,申报者可在“研究基础”这⼀部分适当增加对于本研究团队特殊基础和条件的介绍,如研究团
队学科背景的丰富,负责⼈所在单位⾏政、设备、经费的充⾜,实验基地及条件保障等。
另外,课题申报者还应注意,⼦课题的设置应源⾃对研究题⽬核⼼概念的组合,对课题总⽬标的分解,对研究内容的构
成,⽽不能出于成员特点、⼯作流程或⽅法的考虑⽽⼈为设置。重⼤、重点课题的⼦课题应以结构化的⽅式呈现,总课
题与⼦课题的关系应与总⽬标、⼦⽬标之间的关系基本对应,各⼦课题之间应在内容上形成有机的、相互⽀撑的体系,
各⼦课题要有相对独⽴的简要研究⽅案。课题组构成⽅⾯,应保证每位课题组成员确因题⽬内容的需要⽽聘请,因各⾃
研究特长⽽分⼯,因各⾃的研究⼯作⽽体现相应成果。如果申报国家重⼤招标课题,申报者应保证⾸席专家的研究时间
和精⼒投⼊情况。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23:0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609847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申报书怎么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申报书怎么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