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小学描写梅花的古诗
1、《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暗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梅花》
: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3、《梅花引》
:向子諲
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辞。
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着。
莫猜疑。莫嫌迟。鸳鸯翡翠,终是一双飞。
4、《蜡梅香》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第2页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落简单。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5、《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6、《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7、《小梅花》
:贺铸
思前别。记季节。美人颜色如花发。
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
第3页
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
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
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
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8、《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非常春。
9、《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落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0、《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行见,巫岫郁嵯峨。
11、《梅花》
陈亮
第4页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见。
12、《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简单莫摧残。
13、《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见。
14、《梅花》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第5页
15、《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际,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拓展延长】
1、古诗中的梅花
梅花是中国古典文学常见的审美意象。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
摇落而独放,芳香幽雅,风韵超绝,其幽贞之姿,凌寒之质,一向是
文人墨客反复咏唱的题材。在古典诗词中,咏梅花的作品不计其数。
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给予梅花意象如下内涵:
高洁脱俗的风骨,旷达坚贞的心志。梅花资质优雅,芳香可人。
梅之美,不仅在形貌,更在精神。梅与松、竹并为“岁寒三友”,又
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因此梅常被用以咏物言志,表现高洁
傲岸的情操。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
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
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诗人通过将脆弱动摇的杂树和坚韧耐寒的.
梅树对比,表达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坚贞贤士的赞
扬。张九龄《庭梅咏》:“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
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漂浮复谁知。”
写孤危的庭梅,在岁寒风雪之中,美妙馨香如故,寄喻诗人立身处世
的大节,坚毅不屈的意志。朱庆馀《早梅》:“自然根性异,万物
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
第6页
依松竹,良涂一处栽。”写出了梅花斗雪傲寒的顽强品性,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孤独开
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之境、梅之性表现出诗人孤高雅
洁的志趣,绝不与争宠献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行。元人王冕《墨
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
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达孤高^俗、坚贞傲岸的情操。
清冷淡雅、超尘脱俗的美人。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
象,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梅花传奇,隋开皇年间,赵师雄隆冬季
节在罗浮山中见一淡妆素服的美人便是梅花所化。于是,后世常以梅
花比美人,不仅由于梅本身具有美人姿势,还由于梅清冷淡雅、超尘
脱俗的气质符合中国对女子端庄高雅的审美观。武元衡《赠道者》: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诗人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
拟女子的体态、风韵。韦庄《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
壁背窗纱,小楼高阁谢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
身香雾簇朝霞。”女子貌美肤白如玉,朦胧的月光和灯光下看去,仿
佛一枝被白雪素裹的红梅花,周身充满着早晨的香雾,放射着朝霞般
的秀丽光华。苏轼《定风波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
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以拟人手法,以
美人喻梅花,写出晚开的红梅娇慵的姿势,呈现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
她自知开在百花凋残的严冬季节,有不合时宜之感,因此顾影自怜。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
第7页
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词人以酥称梅,以琼拟蕊,梅花俨然是
一位美貌无双的女子。
报春的使者。“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凌
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带来春天的讯息,因此被誉为报春的使
者。杜甫《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
客愁何。”欧阳修《蝶恋花》:“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
春来早。”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天际也有江南信,梅破
知春近。”看到梅花,纵使远在天际,也有春已归来的感觉。陈亮《梅
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杨亿《少年游》:“江南节物,
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雪里
寻梅,从梅花处得到春的讯息。李清照《渔家傲梅花》:“雪里已知
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寒梅花发,似玉如雪,借梅花传达春的
消息。
传达友谊的信物。折梅代书是诗人高雅情操的表现,友人之间
通过赠一枝梅来表达友情之情。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
折梅寄江北。”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全部,聊赠一枝春。”折梅寄赠友人,以梅自许,亦以梅许人,
欣赏友人梅花一样的品行。从今,“梅花使”便成了驿使的美称,而
“梅驿”成了驿所的雅称,“梅花约”是指与好友的约会。王安石《梅
花》:“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晏殊《瑞鹧鸪咏红梅》:“前溪
昨夜深深雪,朱颜不掩天真。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
报道江南别样春。”贺铸《绿头鸭》:“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
第8页
枝春。”
梅花独俏寒枝,以其迎寒傲雪之姿,芳香淡雅之韵,一路走在
中国文人的笔下,形成了一种凝香恒远、传颂不衰的美妙意境。
二、冬天描写梅花的古诗
1、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
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行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2、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王维《杂咏》
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
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5、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刘基《古戍》
6、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
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7、处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岭梅》
8、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
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9、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已是黄昏单独愁,更着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第9页
10、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芳香传得天心在,未
话寻常草木知。——方孝孺《画梅》
11、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突然一夜芳香发,散
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2、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
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
霜禽粉蝶任纷纷。——律然《落梅》
1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
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4、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
水空山有落霞。——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
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
梅》
16、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
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1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道源《早梅》
18、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1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
莎行》
第10页
20、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
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7:0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39200120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描写梅花的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描写梅花的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