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说出课文大意。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4.从中获得懂得“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启示。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说出课文大意。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1.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2.中获得懂得“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启示。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狐、鬼的故事。真有这样的事吗?我们都知道是没有的。读狐说鬼是
一种假托的方式,目的还在说人,说社会现象。例如有个故事叫《画皮》,说的是一个恶鬼,
在人皮上画了一个美女,披在自己身上,就变成美女了,然后去害人。这简直是荒诞至极。
但想一想就会觉得它非常真实,许多坏人在干坏事之前,不是先要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吗?这
个故事就出自《聊斋志异》。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蒲松龄走进《聊斋志异》,去欣赏两只
狼的表现。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zhuì)隧
.
(suì)入窘
.
(jiǒng)苫
.
蔽(shàn)尻
.
(kāo)尾
奔倚(yǐ)数刀毙之(bì)dāndān(眈眈)相向chí(弛)担持刀
目似míng(瞑
.
)意xiá(暇
.
)甚狼亦xiá(黠
.
)矣假mâi(寐
.
)
2.作者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
自学成才,但一生考场不利,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
《聊斋志异》。
3.作品介绍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
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
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
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
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4.文言文知识链接
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
时做好留、补、删、换、调。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
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
汉语的习惯。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记叙了屠户途中遇狼、杀狼的经过,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恶狼虽凶恶、狡诈却逃不脱灭亡命运的嘲讽。
2.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注释:尽:完止:只,仅仅。缀:紧跟,连接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
跟着走了很远。
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注释:以:把止:停止从:跟随
翻译:屠夫害怕了,把骨头丢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注释:复:又之:代”狼”而:表转折,但是前:先前至:到
翻译: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但是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注释:尽:完,没有而:表转折,但是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旧
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⑶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注释:窘:处境困迫,为难恐:恐怕,担心前:方位名词,前面敌:胁迫,
攻击
翻译:屠夫十分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两只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注释:顾:看,视积薪:堆积柴草苫蔽:覆盖,遮盖
翻译:屠夫转头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主人在麦场中堆积了柴草,覆盖成小山一
样。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注释:乃:于是,就倚:靠其:代词,代指柴草堆弛:卸下,解除持:拿起
翻译: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子。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注释:前:动词,上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互相,这里偏指一方,代屠夫
向:朝着
翻译: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注释:少时:少时径:径直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前:前面
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注释:久之:时间长了瞑:闭上眼睛暇:从容悠闲
翻译: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注释:暴:突然以:用首:头毙:杀死
翻译: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它杀死了。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注释:方:正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挖洞意:想,打算隧:名作状,从通道
以:来,表目的
翻译:屠夫正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从通
道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注释:止:只,仅仅尻:屁股自:从股:大腿乃:才寐:睡觉盖:表推测,
大概,原来是以:用来
翻译: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也把它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
⑸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黠:狡猾而:表转折,但是顷刻:一会儿之:的几何:多少,意思是能
有多少笑:动词活用为名词,笑料耳:罢了
翻译:狼也太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
是增加笑料罢了。
三、合作探究文本研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文本研读
1.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3.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除了这一本性外,还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
出相应的依据。
“黠”,表现在;
①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除此之外,还有“贪”和“凶”,表现在:
①缀行甚远、仍从―→贪
②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贪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贪
④眈眈相向―→凶
4.屠户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户具有怎样的品质?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⑤乃悟前狼假寐。
①②③表现了屠户的勇;④⑤表现了屠户的智。屠夫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深层研读
1.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修辞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
著特点。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逸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
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尽显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它们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
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什么花招,终归是会被
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2.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所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写作特点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本文篇幅较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
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
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
行动上的变化。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目似瞑,意暇甚”
“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
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课堂小结
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
夫的机智勇敢,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会被消灭。
布置作业
摘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并熟记下来。
示例: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如狼似虎声名狼藉狼烟四起鬼哭狼嚎前怕狼,后怕虎前门拒狼后门
进狼等。
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夫:机智、勇敢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本着以读促译、以读促讲、以读促解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
打基础的阶段,读得朗朗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
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乃至成诵,因此诵读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力求确解。对
于自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单的讲解。
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教师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
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应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认识狼贪婪、凶
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过程,正确认识人与狼的斗智斗勇。最后,对
本文主旨的理解只要抓住两点即可:一是故事之奇,二是作者的议论。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6:21: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3648022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声名狼藉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声名狼藉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