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更新时间:2023-03-10 15:39:57 阅读: 评论:0

初昏-织帽子教程与图解

辩论赛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一年级小故事)

第1页共7页

辩论赛十大辩论技巧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

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

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

友!(热烈掌声)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

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

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

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

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

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

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

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

立论框架崩溃了。

辩论赛技巧(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

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

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

悟是不是知

第2页共7页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

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

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

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

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

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

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

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

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

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

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

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

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

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

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辩论赛技巧(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

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

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

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

第3页共7页

应该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

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

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

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

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

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

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当的攻击

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辩论赛技巧(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

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

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

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正方:

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

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

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

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

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

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

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

第4页共7页

主的效果。

辩论赛技巧(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

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

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

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反

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正方:对方辨友这里

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

(全场掌声)既然谈不上等价,那么自然不可能是等价精神,反方应该立即打蛇

随棍上,指出这一点,并将问题展开深入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

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正方:为人民服务

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正方的回答其实很不恰当,而此时反方的知

识储备或者应变能力严重不足,如果反问一句难道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

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么,则立刻将正方推至风口浪尖,迫使其选择回

避。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请君人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

问,就难以处理反方预设的二难:选择前者,则刚好证明了反方思想道德应该

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则有背事实,更是谬之千里。但是,正方辩手

却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反过来单刀直入,从两个预设选项抽出等

价交换,以倒树寻根之势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语气从

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第5页共7页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

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

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辩论赛技巧(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

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

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

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

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

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

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

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

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

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

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

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

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

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辩论赛技巧(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

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

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

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

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

第6页共7页

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

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

屈词穷,无言以对。

辩论赛技巧(八):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

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

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

效应。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

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

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

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

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辩论赛技巧(九):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

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

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然分开的。因此,按照我方预先的设想,如果让我方

来辩正方的话,我们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

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

难攻进来。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题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

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

第7页共7页

太悖,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

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这样

一来,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

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

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

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

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

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辩论赛技巧(十):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

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

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

后者反而占了上风。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缓慢地处

理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慢也是处理问题、解决

矛盾的好办法。论辩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局势下,快攻速战是不利

的,缓进慢动反而能制胜。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5:3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33997225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辩论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辩论赛.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辩论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