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晒年终奖

更新时间:2023-03-10 14:19:41 阅读: 评论:0

福的来历-青椒的营养

晒年终奖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电视尺寸大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bJⅡ d Inner M A面a dt1日l Ura,, ̄ty(Sodal ;∞∞Edition)

2010年第4期(第12卷总第52期)

No.4 2010( 12 SumNo.52)

网络词语“晒’’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朱俊伟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本文就网络词语“晒”的来源及其认知理据进行了考察。“晒”是英文share的对应音译词,属于外来词汇。然而

“晒”作为动词隐喻进行识解也能够得出现在所用的展示,秀给剐人看的叉项,与它的英语对应词share的相关义项是契

合的。所以“晒”作为音译词,一进入汉语就因为其方便的可识解性被汉语驯化了,从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关键词:晒;外来词汇;认知;识解;动词隐喻

D0I:10.3969/j.issn.1009--4458.2010.04.158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O1O)O4一O4O3一O2

、引言

近年来“晒 ’之类的表达在网络上十分流行,成为年轻人口中

的—个时 司汇。打开网络,翻开报刊随处可见与“晒’,相关的表达。

比如.晒工资,晒年终奖,晒网价,晒照片,晒秘密,论坛网友晒宝,晒

晒我的启蒙老师,我也出来晒晒,晒瘾,经典晒事,晒稀奇,经典的一

晒,晒出品味,晒出生活, ̄i'-A都是晒客。今天你晒了么?甚至有

人高呼,“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晒不了的。”由上面的众多例子我

们可以看出“晒’,这个词的超强构词能力,下文将重点对其语义的演

变与发展进行分析。

二、晒字语义及其来源考察

关于“晒”的语义来源大致上有一个共识,认为其是英文share

(分享)的谐音。田网络上流行的“晒’ 『崴是把自己最得意的东西,比

如资源,创意,资本,装备,人,宠物,生活方式等与人分享,展示给别

人看。这种人被称为“晒一族”,也就是“晒客”与英文的sharer对

应。根据这一共识,‘ i’'应当与先前流行的“酷,,'‘‘秀”等词同属外来

词汇。

根据赖彦(3308)研究,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汇的方式总共有六

种,(一)纯音译,如基因(gene),海洛因(h凹抽),卡通(cartoon),模

特儿(n1)dd)等;(二)谐意音译,如奔驰(1Smz),迷你(rdni),可口可乐

(∞cola)等;(三 半音半意译,如:因特网(intenmt)、呼啦圈(huh—

l-ix)p)、迷你裙(mi rt)、唐宁街(Dawning Street)等;(四)仿译,是

指将英语外来词的内部成分与对应的汉字翻译过来的一种借用方

式,如热狗(hot dog),猎头(head--hunter),宽带(broad t ̄ti)等;(五)

意译。比如峰会(stmrait),热线(hot line),硬件(t ̄dwam),软件

(sofimare)等;(六)语码转换,即语篇中出现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

比如,生活中我们常会提到的MP3,DVD,B臼C之类的英语词汇。

依照上面的分类I)64晒’'麻当是属于“share ̄*’的谐意音译的x,t ̄Z汉

语词汇。然而,笔者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他们都能说出“晒’,这个

词在网络上的确切含义,即拿出自己得意的东西,展示给别人看,有

时 ‘秀”的意味,但绝大多数受访对象表示不知道该词是由share

而来。翟步习(2003)指出,在音译的时候有些词既要表音,而且要传

意。曹炜(20o4)认为音泽兼意译词,即谐意音译词是外来词定型过

程的终端。也 混说,音译兼意译词是外来词汉化的最理想形式

然而,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两种语码如何能够做到音意俱近?于

洪颖,周亚祥(2。08)依据语言学“内在语言形式”及语音形式的概念,

对音译外来词进行了考察,认为在对外来词音意兼顾的翻泽形式中,

外来词的内部形式均有残留。该种引入方式均考虑到目的语使用

者的认知方式。比如以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可口可乐(oo吼cola)

(脱口秀)talk show,迷你裙( ni幽rt)等等。其中,与可口直接相联

系的就是食品饮料之类的东西,脱口也与语言相关,且汉语中有“脱

订而出”的成语。可见那些成功引入汉语并最终固定下来的外来词

汇也必定是那些最接近^们 知方便的词汇。而牺”这个词的认知

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_

、share及‘‘晒”的语义内涵及认知

根据新牛津大词典,share作为动词的基本含义为“have a por-

tion of(s ̄ething)with another or others”,既“与…分享的含义”。

在该义项下还有tell S(2gnet3a'le ab0Ijt(sa ̄thing), ̄pccially s0盯 thi嗨

personal(向一倾诉(尤指隐私))的更为细致的意义。笔者也通过

Google在互联网上对share一词进行了搜索,发现绝大多数 lre归

属于分享这一义项。即使从语义的演变上来看后一个义项也应该

是属于分享义的引申与扩展。心情,隐私之类的东西往往是看不到、

摸不着的,与share进行搭配也只能是告诉他人的意思。然而,在进

人网络之后,可以share的东西范围变得更为广泛,不再局限与心

情,隐私之类抽象的东西。

* 收稿日期:2OlO—O3~15

作者简介:朱俊伟(1982一),男,河南南阳市人,浙江大学外围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第12卷总第52期)

:把东西放在太阳光下使它干燥;驯化了,

人或物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比如晒被子,晒粮食等等。可见“晒”本

来并元妇e盼 斥另Ij.人,专门让别人知道的意思。然而Ep使我们

不知道share,在藐f门第一次遇到“晒工资”之类的表达时,我们都能

够理解这个“晒”的含义,在识解上不存在任何困难。下面以“晒工

资’,为例,对“晒 个词的语义生成过程进行模拟。

柬定芳(20DD)指出人们常常从已有的词汇中借用描述同样形状

尚未出现表示某一新的概念的词汇,该种

替代在其他语言陡用者得到默许时,很可能就会成为该词的—个新

的义项。他还指出,某个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义项就可能越多,其

中许多义项是通过借用或隐喻的方式增加的 对于隐喻和一词多

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前的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晒”

作为网络词汇使用时词义的扩展跟隐喻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传统汉语中‘I晒 诃在—般的语境下,激发的往往是诸

如阳光,热量,水分,蒸发之类的概念。其暗含的动作对象应该是包

含湿气,能够来晒的实实在在的物品。而工资在此处指的是自己应

很多人第—次听到“晒)(”的搭

配就能够癌确理解就是有力的证明。所以在‘l晒 语义发展舟g过程

中,笔者认为share只是起到一种诱导作用,一旦引入,它的影响也

I;建之 结,这电j 晒’'这个词跟以前众多 司i[最大的区别。

五、“晒’’的构词方式

“晒”最初是以“晒 ’的形式出现的,多用于动宾搭配。比如文

章开头提到的晒工资,晒年终奖,晒网价,晒照片,晒秘密等。由于汉

语动游 司的特点,为了起到弱化语气的作用,可采用叠词的方式,

比如晒晒x,或者是晒一晒xa“硒’,也可以作为不及物动诃使用,比

如,今天你晒了么?,我也来晒晒,等。 晒”还被引申为名词t所以出

现了很多偏正型的搭配,比如晒客,晒瘾,经典晒事等。它甚至可以

鸯排为名词使用,比如经典的—舾。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流行语“晒”的来源及语义发展过程的考察,认为

邀 的货币都不是。所以在‘‘晒工 馏’,虽然属于外来词汇,但是由于它在汉

资"i 卜搭配中,动词“晒’与其逻辑宾语工资属于语义E的非正常搭

配。然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当中,。晒工资’,这样的搭配又必须寻求

语义 的合理解释。 ̄Jckmson(1980)曾指出,隐喻是不仅仅是

关乎语言的,它与思维也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

对‘'鼍l工资’ 这洋的非常规搭配,我们可以借助隐喻进行解读。从词

类的角度隐喻可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等等。其中,

动阐射台j封旨语句中主语或宾语与动词之间非常规搭配构成的隐

喻(王寅,2006).据此, §工资’,应当属于典型的动词隐喻。在对隐

喻句子述融{解的过程中,某些特定概念的激活,凸显是极为必要

的。在“晒汝子 ,‘ 晒粮食 旺常化的语义搭配中,凸显的就是温

度E升,水分蒸发的认知要素。然而在“晒工资”的这种非正常搭配

中,放弼太阳下,为众人所知的认知要素会被激发并得到凸显。凸显

后的认知要素与工资所在认知域的结合使这种搭配得到合理的识

解,就捏盘 出来让别^彝li萱。

这种搭配一开始是作为新奇隐喻而出现的。根据张建理

(2008),解喻者从感知到成功识解隐喻的整个过程分为隐喻衔接,

局域激活,踌喻连贯三个阶段。任何合理的新奇隐喻在交际过程

中都可以的到合理识解。在识解隐喻的三个阶段当中都要依赖语

境对、氓解=过j匿 整和修正。比如在正常的语境中,晒被子自

然面然就做非隐喻处理,而晒照片就更倾向于用作为隐喻旬进行

识解。然而语境变化之后两者的识解方式可能完全倒过来。晒被

子也可以被认为是在网上展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被子,晒照片

却有可能是因为照片受潮或者不小心弄湿之后放到太阳下晒干

然而不管怎样, ’,这个词在与不能晒的物体进行隐喻性的搭配

之后,公开展出,故意让别人知晓的义项就固定下来,成为一词多

义当中的—个义项。

我们可以看出,s}l 从最初的分享义到我们所谈论的告诉别

人,让人知晓的义项与“晒”作为隐喻识解,最终到现在所流行的展

示,秀的义项的认知过程有极为相似之处,最后的结果也走向重合。

可见,“晒_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绝非因为它

只是 的—个简单的目的语对应词汇。诚然“晒’,最初是来自英

语share,但它—进入汉语就因为它极其方便的可识解性,被迅速的

404

的易识解性,很快就被汉语骢化,偏离了其外来词汇的中心范畴,而

更灯珏搠匠汉 本=身词 的范畴。由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对外

来词进行翻译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要找到适合目的语使用

者认知规律的语言表达,只有哒碧鼬 际准,外来词 才能迅速为目

L二]

参考文献:

[1]Lako ̄,G andM】d】l龃M抽由 We Ljve O Q : IJI

哆ofa 198

]曾炜.再论现代汉语外束词口l江苏大学学报G£套科学葳),加0l(1):71

一l&

[3]赖彦.汉语借用英语外来词的特点艮语用理据D l汉语学习。200B(3):位

一6

[4]耆 嘲 说网络语言“晒 1新疆教育学院攀报’200 ̄(2):97—9&

[15]束定芳.蓐喻学研究 8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6.

[6]于洪颖,周亚褥从心智形式捌内部形式:对音译外未词的语言锚遣理解

口_J南昌大学学报(^文社垂乖}学盥D。2008(3)=144--147.

[7]王寅.认知语言学 O上海外语鼓育出版杜,∞ 4坻

[8]张建理.新奇瞎噙的动态识解研究0 升话与升语教学,韵08(s):1一屯

e9]瞿步习.谈谈外来词的译分方式Ⅱ]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t

2003(2):69'一7L

(接第393页)

者在运用中的含义因各自民族文化习俗差异丽完全不同。英、美

人士认为“亡马锁廊,为时已晚”,而中国人则认为“亡羊补牢,为时

不晚”。因此两者不能随便互译。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和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中的‘‘马 和汉语

中“牛嗽自的文化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汉英两种语

言中的以牛马为喻体的词语俗语进行对比研究,探究其内在的文

化喻义,旨在揭示英汉文化的共性和独特个性,这有利于消除跨文

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从而促进中英文化交流。口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刮 1.北京:外文出版社,2OO4.275.

[2]魁轼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M 北京:人民出l版社,2002.41.

[3]李先诗.英语典故精选[~1].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73.

[4]王涛,阮智富,常晓帆,等.中画成语大辞典[Zl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l98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4:1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29181135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晒年终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晒年终奖.pdf

上一篇:西部志愿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晒年终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