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

更新时间:2023-03-10 14:04:12 阅读: 评论:0

石斑鱼做法-屏幕亮度怎么调

手机市场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粉皮靠肉)

手机品牌市场分析调查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的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创造了手机行业发展的许多奇迹。

同时,国内手机生产厂商的异军突起也加剧了手机行业在中国的竞争。本

文通过对现代手机消费者的调查,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手

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特征。本文先概括论述了一下当前中国

手机市场的基本状况。根据从网上收集的关于手机市场的数据,分析手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然后,分析国内手机碰到的问题和相应的

建议。

二、市场调查的原因及背景:

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每

百人35部。按照每月300万至500万户的增长规律,目前手机用户数已

逾4.6亿户。

随着市场的扩张,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销售价

格逐步走低,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从而使得对消费者行为和顾客价值的

关注成为业内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调查分析:

3.1.中国手机市场特点

3.1.1核心技术缺乏

中国的手机企业在2022年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有关部门发

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累计销售的4716.33万台手机,其中

国产品牌手机的份额第一次超过了国际品牌,达到55%。波导股份公司和

TCL公司已经进入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前三名,波导半年销售超过600万台,

以15.01%的市场份额领先于摩托罗拉(14.21%);TCL销售500万台,市场

份额11.60%,位居第三。但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慢,

产品间没有明显差异化和清晰的市场定位。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极力推广彩

信手机、彩屏手机和GPRS手机时,国内手机厂商只有望洋兴叹。其二由

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国内手机难以健全产品线,中高档的市场定位受到技

术的挑战。在2007年10月份诺基亚发布了七款新产品,三星也推出三款

主打新产品,都基于MMS,彩屏和GPRS技术,而国内手机厂商一般每年仅

能推出3-5款新产品。

3.1.2重视手机外观设计

在手机外形上,国外品牌像诺基亚、西门子则一直坚持着直板的欧美

风格,而国产手机大多采用了亚洲人更喜欢的折叠翻盖式,吸引了不少消

费者。核心技术一直是制约国产手机发展的一大障碍,国产厂商主要是从

韩国引进机型,贴牌生产,因而丧失了很大一部份利润空间,目前国产厂

商更多的是在软件方面进行研发,包括手机的外观、功能等,以此吸引消

费者。

3.1.3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快速将概念“市场化”是诺基亚手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速度竞争

包括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和占领市场的速度之所以越来越重要,在于:

一是客户需求变化太快;二是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目前一款新的手

机的市场生命周期平均不足五个月;

三是激烈的价格竟争,速度可以减小价格竞争冲击;四是速度是回击

竞争对手的最佳办法;五是速度取得在位优势,容易成为市场热点,领导

市场走向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

3.1.4营销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目标市场选择上,国外品牌已经开始从大城市向小城市转移,进军

二三线市场,而国产品牌则在继续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开始从农村向

城市包围。总之,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在产品策略

上,国外品牌依然保持高中低端产品全线进攻,并在高端市场引领潮流的

策略,而国产品牌则开始了对低端产品的研发,因为相对于高端手机,中

低档手机的市场容量更大,据估计至少占整个市场25%的份额。在渠道策

略方面,国外品牌也已经开始借鉴国产品牌的经验,采用包销制。例如,

摩托罗拉在华南地区就采取了省级包销的模式。

3.2.消费者心理动机分析

手机不只是单纯的科技装置,手机是一种社会化的商品,其使用往往

反映出社会范畴或社会经济群体的差异,受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的制

约,也塑造新的行为模式。手机以青少年与年轻群体为主要用户,反映出

年龄在消费中的差异;富有阶层的炫耀型消费与收入较低阶层持有率较低

的现象反应阶级或收入的差异;市场上针对女性设计、制造、营销,以及

手机广告传递、塑造的女性印象反应出性别的差异。

3.3.手机市场用户关注分析

3.3.1手机品牌关注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高高在上的手机正在成为非常普及的消费产品,

而手机产品的同质性要求手机生产商赋予其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这使得

品牌竞争成为了手机市场上的主流,因为只有用强有力的品牌,才能建立

品质一流与值得信赖的公司形象。品牌带来的是用户的认同,在更新换代

越来越快的移动通讯市场上,抓住老用户有时候比拓展新用户还重要。所

以对各手机企业来说,只有品牌才是核心竞争了,才是永恒的价值所在,

必须让自己的品牌超越产品!

下面是网上查找的数据:

诺基亚以29.1%的用户关注度名列第一,诺基亚在手机市场的实力由

此可见一斑,说明了这个国际手机生产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

的。摩托罗拉以20.3%排名第二。再就是三星,用户关注度为9..7%。而

国产的所有品牌手机的总和才25.8%,不得不为国产手机的命运担忧。

3.3.2手机外观关注分析

经过多年的努力,手机的功能设计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随着

手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手机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往往对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手

机不屑一顾,而对外观设计特点明显并符合自己的身份的手机情有独钟。

因此,靠创新外观设计征服消费者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面对市场的

巨大挑战,手机的外观设计就要迎难而上。手机的外观设计在适应功能设

计的前提下,把外观设计和产品工艺、色彩及文化合理有机地融合,实现

手机的进一步时尚化、人性化、个性化和娱乐化,这是未来中国手机外观

设计的一个新趋势。

下面是调查得出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的外观偏好,包括板式和颜色。

可以看出:传统的直板式手机还是大家更乐意接受的机型,喜好度为

45.3%。而最近流行的滑盖手机也比较受欢迎,再其次是翻盖的机型。

3.3.3手机功能关注分析

在中国手机业刚起步的时候,手机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因为当时手机的价格非常昂贵,高达一万多元一部,也正因如此,手机便

成为了个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

力和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变,所以人们对手机的要求也正在

不断改变。手机已成为很多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必备品。从只有通话功能

的大哥大到现在走向2.5G、3G的智能手机,它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只是

一个通话的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移动办公、休闲娱乐的得力助手。在这个

处处强调创意的时代,手机就是我们握在手中的个性。

四、问题及建议

4.1问题

4.1.1高知名低美誉。国产手机在市场开拓前期,考虑的是如何最大

程度地占领市场份额,以及如何在短期内让品牌知名度最大化,将注意力

集中在比产销量、比品种数目、比新品推出速度上,而忽略了产品质量的

提高,服务的优质,技术的进步,品牌形象的确立以及对品牌美誉的提升。

随着消费市场对国产手机的新鲜感已经过去,开始追求其内在的品牌价值

而国产手机上述的做法造成了国产手机在消费者心目中高知名度而美誉度

极低,长此以往,这几年本土品牌手机刚刚抢回的地盘,将重新失去。

4.1.2重销售轻品牌。国产手机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大部分国产手

机,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大量的促销机蜂拥而上,新品上市不久就大量

降低价格,过于轻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会影响品牌核心价值的战术,

最终受损的还是国产品牌本身。

4.1.3有策略无战略。国产品牌前期的成功只是靠营销手段和营销创

新来完成的。但在品牌发展战略上缺乏定力,尽管大量的广告投入也能促

进产品销售,由于形象变化比较快,几年下来品牌个性并未建立,品牌资

产和品牌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可见一味的追求时尚,一味的洋化,不具

有高度差异性的品牌价值就等于失去了品牌忠诚。

4.2建议:

如今消费者对产品内在的品牌价值、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将会有更多

的体会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国产品牌来说,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忠诚度最

终还是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但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分析,国产手机企业可

以从以下几点慢慢的打好自己的品牌。

4.2.1把握好产品质量。“品牌是核心,产品是保证”,国产企业可

以多于外企合作,或出国访问,多在技术上下功夫,以提高产品质量,只

有质量得到了认可,才能近一步做好品牌推广。

4.2.2提高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产品有形差异逐渐弱

化的今天,服务已成为建立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国

产手机企业应价加强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从而扩大市场的认同度。

4.2.3做好市场细分。高端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几近饱和,如

果国产品牌想继续在站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或许厦新,波导等这些

颇有知名度的品牌还有发展前景,但对更多的国产企业来说或许难如登天。

因此他们可以进入低端市场发展,利用低价获取用户,也可以与运营商合

作,优惠话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以通过细分群体,把自身

品牌建立成为某种行业购买标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某细分市场的代名

词。如“技术型的”,“价廉物美型的”,“功能实用型的”,甚至如

“电池耐用型的”,“接收信号强的”等等。

4.2.4寻找国外生存机会。目前还有很多国外市场是比较落后的,如

印度目前还处于中国三年前的状态,俄罗斯还处于中国两年前的状态。在

国外打好品牌再回到国内,或许路会变得更宽。

五、结尾:

通过这次对手机的市场调查,可以得出手机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大,

手机市场竞争的最终趋势是产品高度同质化,只有知名的品牌才能稳定更

多的用户,所以企业要发展还是要注重品牌的长远发展,这才是一个企业

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

1999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

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

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

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

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

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

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

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1999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

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

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

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

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999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

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1999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

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

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

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

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

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

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

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

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调查显示:

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

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

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

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

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

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

中以下学历较少;

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

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手机品牌市场分

析调查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

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

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

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

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

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

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

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

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

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

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

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

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

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

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

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

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

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

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

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

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1999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

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1999年内购

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

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

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某某万。进入

1999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

从调查看,1999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

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

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

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

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

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

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

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

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

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

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

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

增至45.1%。

(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

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

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

(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

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

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

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1999年

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

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1999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

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

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

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

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

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

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

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

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

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

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

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

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

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

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

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1999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

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

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

平均价格则降至某某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

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1999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

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

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

780元。

1999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

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

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im卡手机,手机点播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

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

推出的服务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

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

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

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

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

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

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

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

(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

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

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

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

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

会考虑的问题。

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

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

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

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从收入水平

看,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

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

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

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

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1999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

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

(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

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

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

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

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这再次表明,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

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1999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

也是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

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

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4:0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282521199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手机市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手机市场.pdf

上一篇:银行职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手机市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