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1页
【理性选择:从最后通牒实验到现代公司制度】
最后通牒实验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摘要:理性选择理论是经济社会学中的重要理论,其实际应
用价值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也尤为重要。本文从经济学经典实
验――最后通牒实验的数据结论入手,借用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
理论来分析这种看似“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尝试分析理性经济
人假设失败的原因,并最终由最后通牒实验过渡到现代公司的制
度,以该实验的模型来分析公司何以达到社会均衡的状态。
关键词:理性选择最后通牒公司制度
一、理性人的“非理性”行为:最后通牒实验结论
笔者曾于20xx年参与过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的“最
后通牒”实验,其结论引起了我的兴趣。
实验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学历、
年龄,甚至是否是学生身份都不作限制。招募过程中,被试被告
知将要进行一个可能获得报酬的简单实验。前期的招募阶段,在
记录被试姓名、性别、年级等个人信息后,依据年级进行分层,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2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在各层随机抽取志愿者若干名。共招
募50名志愿者,实验当日实到43名。
在我们的实验中,接受者的成功实验共有38组,可以看到:
当提供比例大于时(其中为11例,与1各1例),分配总会成功。
而提供比例小于时,随着数值减小,成功率陡然降低。当提供比
例小于后,分配基本上总是失败。这个结论对我们之前的假设做
了一个修正,接受曲线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大致在左右出现断裂,
在之前,接受曲线是y=1的一条直线,在之后,接受曲线是一条
急剧下降的曲线。
此外,结论还显示了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传统的经济学假
设认为人们是纯粹自利偏好的,只会追求个人最大收益,而不
会关注收益分配或行为动机是否公平。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也是经济行为人如何把稀缺的资源分配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去,经
济行为人的决策行为是通过高度复杂的思维活动做出的,为了更
好的解释资源分配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借用了哲学的“理性”
概念对复杂的人类行为进行了抽象假定,这一假定包括经济行为
人对其所处的环境的各种状态及不同状态对自己支付的意义都
具有完全的信息,并且在既定的条件下每个经济行为人都具有选
择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用或利润的意愿和能力。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3页
那么,在最后通牒实验中,提议者的“理性”做法应当是最
大限度的给自己较大的分配比例,但我们看到的结论则是,真正
这样做的被试仅占很小的比例。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失效了吗?
并不尽然,“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帮
助经济学构建了一系列拥有较高解释力的经济行为数学分析模
型,但是,诸如公平之类的社会偏好对最终行为选择的影响引起
了学界对理性经济人概念的反思。笔者认为:提议者在做选择时
所做的考虑往往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而经济社会学的理性
选择理论则更加完美的阐释了“理性”的含义。
二、理性选择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融合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其更合理之处在于强调了“最优
化”而不是“最大化”。从个人微观角度出发,利益最优化的确
等同于利益最大化,但现实的情境往往要考虑到系统层面与微观
互动的作用,因此,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会
失效――A处的利益最大或许意味着B的利益最小,那么其交互
作用则会导致A、B的利益均受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影响决策
者的便不是“最大化”而是“最优化”了。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
理论假设:个人是自身最大利益的追求者,当在特定情景中有不
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时,行动者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4页
致不同的结果,在主观上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排列。
因此,理性选择行动者趋向于采取最优策略,以最小代价取得最
大收益。
回到上述最后通牒实验的数据结论,较多的被试选择了相对
公平的分配方案,即分给接受者一半左右的钱数。这种看似“非
理性”的行为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中是令人疑惑的,但在经济社会
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中却易于解释。我们不妨从其理性选择理论的
几个关键要素入手,来探讨这种看似“非理性”的“理性”。
1.社会优化
社会优化是理性选择理论系统层面的主要概念。在理性选择
理论中,如果双方自愿交换没有外在影响的资源,双方均能获得
较多的利益,没有任何一方被伤害。如果这种交换发生在非竞争
性的结构中,交换率将在一定的范围内浮动。在这种结构中,所
有使双方获利的交换完成后,便达到一种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
态就是社会优化。
社会优化理论是假设了社会具有自动平衡的特征,它虽然不
能解释系统的破坏与变化,但可以解释和说明个体层面的破坏与
偏好的改变――而这恰是我们想要的。
在最后通牒实验的结果之中,个体层面对利益最大的追求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5页
似被打破了,但其实质是行动者通过对预期互动结果的审度而自
愿做出的“舍弃”,这种舍弃不是无限的,而是以提议者对接受
者可接受提案的预估为底限。在这个过程中,公平偏好起到了作
用,大多数提议者的预期底限恰是围绕在公平点左右(依据不同
人对接受者利益接受宽容程度而有调整),因此,大比例的“类
公平”提案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虽是被动的,其实也
已经在提议者的思考中有了互动。因此实验的最后,一种对二人
都较为优化的结果产生了。
2.系统均衡
社会均衡是一个由所有参与人组成的最优战略组合,即著名
的纳什均衡。在这种均衡中,没有任何单个行动者可以单独行动,
同时也没有人去积极地打破这种社会均衡。与社会优化相比,社
会均衡的不同之处在于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差异。理性选择理
论中的社会均衡源于个人行动的相互影响;而社会优化是一种结
果。
这个要素在社会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最后通牒实验的结
果合理化了,虽然最后通牒与纳什均衡的模型不尽相同,但都是
博弈双方由于思考预期结果而最终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而
这种状态都是与二者原本可以得到的最大利益相左的。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6页
3.权力的社会来源
这是源于社会学的关键要素。在既定的情形下,理性行为取
决于权力的分配。权力来源问题的特征之一为冲突――权力的社
会分配导致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产生。
在最后通牒实验中,提议者即是权力的拥有者,他拥有对资
源的分配权。这里的权力来源是他人赋予的,因此并不具有权威
性。提议者在思考分配方案时,会考虑自己拥有分配权力,但不
同的分配方案会导致接受者的不同反应――这些反应包括针对
权力的“复仇”与“同归于尽”心理,而这些冲突在分配不公时
更容易发生。这样的思考也会促使提议者向着一个更为公平的方
案去靠近。
三、社会均衡:从最后通牒实验到现代公司制度
通过以上的思考,笔者发现最后通牒实验所说明的道理可以
被引申到更大的层面上去――现代公司的运作模式。
我们不妨先将角色带入公司之中。最后通牒实验中的提议者
占有资源,同时拥有对资源的分配方案――这相当于公司的股东。
接受者不占有资源,被动接受分配方案,但有权拒绝提案――这
相当于公司的员工。值得说明的是,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角
色往往比这要复杂的多(涉及到管理层等中间角色),但此处仅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7页
为说明资源拥有者与受雇者的利益互动,因此采取二元对立的简
单分法更为明了易懂。
在这样的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由最原始的资本主义剥
削到现今的福利制度的转变思路。
首先,股东作为提议者,希望通过他已拥有的资源获得其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便是资本家最开始的丑态,他们赤裸裸地压
榨无产阶级者,剥削剩余价值,一切只从自身最大利益出发。而
在这种情况下,受雇者感受到利益群体的明显划分,此时权力的
社会来源要素发生了作用,冲突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发生――
接受者产生类似于“报复”或者“同归于尽”的心理,对提议者
的不公提案最终选择了拒绝。于是,资本家与无产阶级者的利益
都受到了损害。
显然,以上的情况是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而
他在实际互动中明显是行不通的。资本家或者股东作为理性行动
者,势必会对情景进行重新审度,开始向“最优化”的方向调整
思路。
于是,我们看到,股东在权衡之下,给与接受者的分配份额
越来越多――公司福利、员工入股分红、年终奖金、参与管理、
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等都在这之列。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8页
从股东的角度来说,他们依旧在寻求利益的最大化,但他们
同时意识到,这种利益的稳定依托是受雇者的接受态度,因此,
股东不得不牺牲较大一部分利益来换取受雇者的接受态度。
而这种牺牲最终达到的便是公司内部的“社会最优”状态,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功能主义所倡导的社会的自动平衡功能。
公司对立的利益群体在博弈中为了争取各自的“最优”状态,最
终以一种看似“和谐”甚至是利益共享的假象达到了平衡态。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公司制度呈现给我们的和谐之态中,可
以看出股东不单单要考虑利益的“硬件”配额,还要考虑“软件”
配额,因此利益双方也在向着各方面的“公平分配”的趋势走去。
1.“硬件”配额
我们将提议者――即股东的“硬件”配额定义为与经济利益
直接相关的分配,与此有关的公司制度由来已久。主要包括:较
高的工资;让员工入股,接受分红;公司福利制度;年终奖金等。
这些“硬件”配额是提议者给接受者的直接经济待遇的提高,
也是决定接受者对整个公司提案持“接受”或“拒绝”态度的基
础性条件。
2.“软件”配额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9页
我们将提议者的“软件”配额定义为与经济利益不直接相关,
但也能影响接受者决策的分配,这些配额在近来越来越受到各大
公司的青睐。在当代人才倍出、青年自身价值期望越来越高的大
背景下,这些“软件”配额越渐显得重要,青年择业时或许会越
来越看重公司所给与的“软件”配额。
四、小结
通过最后通牒实验的简单模型,我们发现现代公司作为理性
行动者,也在逐渐调整其公司制度,以期达到公司整体的“最优”
状态。因此,公司在与员工利益共享上所做出的“非理性”牺牲
行为,并不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失效,而是超越了个人微观
层面的“最优化”状态,其实质是更深层面上的“理性”。
参考文献:
1.柯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2.邱海雄,张庆祥.理性选择理论评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8(1)
作者简介:
刘心怡,女,汉族,(1990-),江苏靖江人,大学本科,武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10页
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社会学。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12:5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24381134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后通牒博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后通牒博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