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算

更新时间:2023-03-10 08:08:21 阅读: 评论:0

婚纱风格-吉林景点

验算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肉沫蒸蛋)

1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

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

整理的《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友。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验算。

2、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明白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这一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对本节课来说并不难,

本节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验算的优势,平时能自觉地运用验算方法来检查

计算结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小老师,批作业:

78÷3=16()54÷3=17()

86÷2=43()85÷5=17()

65÷5=13()70÷5=12()

90÷5=16()78÷6=13()

57÷3=18()63÷3=21()

2、反馈,揭题。

(1)展示批改作业。

(2)你们认为这次作业做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新授。

1、刚才你们批作业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是对还是错的?

2

举例说明。

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方法。

(1)重新算一遍的方法。

(2)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

(3)尝试用第二种方法判断其它题。

(4)经过尝试,用‘商与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确实可

行的,只要将商与除数相乘,如果所得的积等于被除数,那么商正确,如果不等

于被除数,那么商就错误。

3、出示几组算式算一算,你发现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验证除

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

84÷390÷678÷260÷4

28×315×639×215×4

4、:通过这些题的计算,我们能验证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否正确。除法算式中

的商与除数相乘确实等于被除数。乘除法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就是验算除法的最好

方法。(板书方法)

5、教师示范书写除法验算的规范格式。

例如:78÷3=26

26验算:26

378×3

678

18

18

三、巩固练习

1、把除法算式和验算的乘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84÷6=1413×7

78÷2=3629×3

91÷7=1314×6

87÷3=2936×2

2、计算并验算。

3

98÷768÷480÷599÷9

3、填空。

()÷4=16()÷5=15

()÷7=12()÷6=14

4、把本班四个小组前三天的数学回家作业错误的题数制成统计表,进行教

育。(略)

问:面对这些错题,你现在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了?

四、课堂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题目中有验算要求的,要

写出验算竖式,没有验算要求,怎么办?

五、作业:《作业本》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第25例4,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

的熟练程度。

3.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大家回忆一下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

有几种方法,都是什么?

加法验算的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4

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②用被减数减去差,看得数是否等于减数。

小结: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存在互逆的关系,加法可以验算

减法,减法也可以验算加法。

那么乘法和除法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来探

索。

二、探索新知。

1、老师今天身上带了100元钱,准备买价值5元的寓言故事书,现在请大

家帮老师算算可以买多少本?(100÷5=20(本))

2、现在我如果想用这些钱买7元钱的科普知识书,最多可以买多少本呢?

(100÷7=14```2)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探索方法: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然后自己试着做

一做。

(1)学生试做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验算的方法。

(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100÷5=20

验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

因为寓言故事书每本5元,买这样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

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

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

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本。

5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

元。

5、归纳出除法的验算方法。

一起总结一下除法验算的方法,师板书:

没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说:我们为了计算地正确,不仅要掌握正确验算的方法,

还要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54÷8209÷3856÷7

订正时强调验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页第2题。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进行

验算。

四、总结全课,归纳新知。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第26页第1题。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二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除法验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验算。培养学生验算和估算

的习惯。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进行除法验算。培养学生验算和估算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6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验算,这节课我们练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

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使我们的除法计

算做得又对又快。

二、除法验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1)让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在括号内填数。讨论:你为什么填得这样快?

(2)小黑板出示,老师板书。

根据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怎样来验算除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2.做练习十二第6题。

(2)让学生估算,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请同学们按照上面讲的验算方法做练习十二第6题的前三道题,做在练

习本上。(同时指名3人板演)

(3)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一、二小题的验算过程。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7题。

让学生计算后用线连一连,再在班上交流。

2.做练习十二第9题。

提问:要求第二个问题必须求什么?为什么?

学生读题,然后做在自己练习本上。让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

四、讲解思考题

1.讲解第一小题。

(1)我们可以从高位想起,商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

你能根据竖式里百位、十位两行数想出被除数十位上是几吗?怎样想到的?

说一说被除数个位上应该是几?从哪里可以看出是1?

(2)请你一边想一边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讲解第二小题。

(1)从除数3和十位上商6你能算出哪里的数?

7

十位上减出来的数是几?被除数百位、十位上各是几?

被除数个位上应该是几?为什么?

(2)大家一边想一边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五、课堂作业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4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P2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六。

例4以计算100元钱可以购买多少本练习本为背静教学除法的验算,使学生

体会验算的作用。使学生利用乘除法关系,教学用乘除法验算除法,并且学会验

算有余数的除法。明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检验的习惯;(2)使学生

进一步利用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中经常要对一些计算进

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品质和认真仔细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

师:文具店里有什么呢?各多少钱一本呢?

师: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能够买几本红笔记本呢?又能够买几本蓝笔记本

呢?

2、揭示课题。

师:刚才大家的购物活动开展得不错。我们通过购物活动,进一步熟悉了除

法的计算方法。但在购物活动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那该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呢?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真多。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为了提高正确率,要注意

验算,千万不能出现错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8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小明和小华购物情况。

师:小明和小华都拿着100元钱分别去买红笔记本和蓝笔记本,小明买了14

本红笔记本,售货员找回他2元钱,而小华刚好买了20本蓝笔记本。

师:根据上面的购物情景,你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

师:他们算得对吗?我们要如何判断对错呢?这时候,除法的验算就派上了用

场。和你的同桌说说看,你想怎么样验算,然后动手试试看,你的方法管用吗?

师:刚才的几位同学说得真精彩,你们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吗?

师:谁能到黑板上来验算给大家看一下。

师:为什么第一个验算还要加2,而第二个的验算不要加上任何数呢?

3、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在要验算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确的,应该要

用什么方法呢?

师:在验算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4后面的做一做。

2、练习六第3题。

师:同桌两个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别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余数为

0的数。

师:你们还能想到更简单的方法吗?

3、练习六第4题。

师:租9辆车够吗?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4、练习六第7*题

师:因为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也就是说每2个成人带1个儿童,每三个

人中有1个是儿童,那么456人中有几个3人呢?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呢?

以上内容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由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

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9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

反思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85÷446÷2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

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

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

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10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

p6.思考题。

五、作业:

p5.2、4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6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7×6=8×9=18×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问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

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

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

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

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

作,学习例7。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

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2469÷5=

943……4(3)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汇报有余数的

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

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出验算

的过程。三、练习与质疑

11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做“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算算对不对。多媒体出示(或小黑板)。

小明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西的单价,请你帮小

明检查一下他算的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

元。……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一、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三组题目,通过计算一是起到复习的目的,另外让学生初

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

以验算除法。

二、自主探索,悟出方法。

学生知道怎样验算的方法后,其他的知识基本上是已学过的知识,比较容易

掌握,所以例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特别

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这是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

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在练习的设计上,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

习惯和计算能力。

12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

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

算式里哪个数相同?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

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二、教学新课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

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13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

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

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

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

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

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

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验算竖式)怎样看出

原来的除法是对的?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

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14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8:0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069017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验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验算.pdf

上一篇:库管年终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验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