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

更新时间:2023-03-10 07:54:34 阅读: 评论:0

机油添加剂有用吗-寓言故事100字

地理教育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窗户怎么选)

高质量文档供分享参考

第1页共3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德育渗透势在必行

1.是社会进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

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地理课可以关

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关心学生树立人地和谐、

因地制宜和可持续进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关心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

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

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进展有用的地理学问和技能;其二是要培育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主动参加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假如说前

者重点在于学问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

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

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

3.是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般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看法价值观的要求特殊提

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

求实的科学看法,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进展问题,

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怀我国的基本地

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进展的现状与趋势,增添喜爱祖国、喜爱家

乡的情感;增添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进

展观念,增添关怀和爱惜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

高质量文档供分享参考

第2页共3页

生能力的培育,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进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

表达人文精神。认真讨论教材可以发觉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

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

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状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

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

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

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擅长挖掘,奇妙设计就

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裕的

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进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

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养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

经济进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育他们的爱国情

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

进展观教育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

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

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

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

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

产生的缘由及影响'等;进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

候改变'、"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改变'、"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

续进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

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育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看分析

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高质量文档供分享参考

第3页共3页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

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

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

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进展与变迁、

北京的城郊农业进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

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

气候改变、北京的自然灾难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

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亲密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

理的真实案例,假如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

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讨论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

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劝说力。

[1][2]下一页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7:5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060741345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理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理教育.pdf

上一篇:古藤老树昏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地理教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