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观后感、故事大全、总结
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毕
业大全、个人写作、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
请关注!
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ditor.
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
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
adjustandu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
sampleessays,suchasafter-views,stories,summaryreports,workplans,
speeches,experience,contractagreements,letterofagreement,speeches,
graduationessays,personalwriting,Officecretary,othersample
essays,anttoknowtheformatandwritingofdifferentsample
essays,staytuned!
第2页共9页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
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观看完袁隆
平电影,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本店铺在这给大家带来《袁隆平》电影
观后感与心得感悟20XX年5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篇一】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享年91岁。巨匠陨
落,举世哀恸。他的辞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
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
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
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
生产的科学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
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
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
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全球百分之六十人
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旷古烁今,“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
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
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
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
第3页共9页
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
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
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
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
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
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
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
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
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
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
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
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
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
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篇二】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
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
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
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第4页共9页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
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
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
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
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
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
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
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
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
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
载了。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篇三】
跟袁隆平很亲近的人说,袁隆平穿着很随便,一点也不讲究。
有一段时间,他的购物欲十分强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
场去购物。可他有一个“怪癖”,专挑便宜货买,价钱高的东西他不
感兴趣。有一天,他与夫人邓哲逛商场,看到货柜里有打折到10块
钱一件的衬衫,他说,太便宜了,加2块吧,12块一件。售货员笑
着说,你这位真怪,人家买东西讨价还价,你却往上加,不可理
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气买了10多件,“这样的衬衣好,
第5页共9页
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他对夫人笑笑说。深知
他生活习性的邓哲不多说什么,只报以莞尔一笑。
他穿的最贵的西装,不会超过800元;他买皮鞋不会超过200块
钱,什么意大利的“老人头”、“鳄鱼”牌等服饰,他觉得这些昂贵
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国颇具的评估
机构报告称,袁隆平的身价为一千多亿。如此看来,就个人的物质财
富而言,除了他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袁隆平确实是中国最富有
的“赤贫者”了。
然而这位最富有的“赤贫者”对自己清心寡欲,却对社会极慷慨、
极具忧患意识,至今,他将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
捐赠给了由他发起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会,以扶掖新人……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篇四】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
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
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
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
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
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
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
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
第6页共9页
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
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
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
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
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
“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
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
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
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
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
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
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
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
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
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有些所谓的院士、专家网罗他人著作,盗窃
别人专利,甚至弄虚作假照样“功成名就”,和这些精英们相比,袁
隆平的成绩即便是放大一点,拔高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
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
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
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
第7页共9页
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
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
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
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
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
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
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
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
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
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
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
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
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
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
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
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与心得感悟【篇五】
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
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呢几乎所
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历史课本至今
健在的老科学家;他是创造水稻亩产1200多公斤神话的当代神农;他
第8页共9页
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战斗在科研第一线的杂
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梦想吗他的追梦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呢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
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
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
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
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
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
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
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
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
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
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
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
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
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
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
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
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
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
第9页共9页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
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
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
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
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
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为长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减肥照样健康。他身家
千亿照样开几万块钱的车仅为代步,甚至穿着20几块钱的衣服。他
根本没心思对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几亿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为吃
饭发愁,这种普济众生的快乐是任何吃穿、豪车别墅都无法比拟的。
他九十高龄依然踌躇满志,一息尚存追梦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时间追
求梦想,高远的梦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7:5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06011134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观后感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观后感是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