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公子

更新时间:2023-03-10 07:23:11 阅读: 评论:0

vivo云-自制棉拖鞋

晋阳公子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数学思维课)

《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故事

人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

学科,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成长与经历各不相同。下面是小编

为您整理的《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故事篇一:三家瓜分晋国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

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

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

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

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那个时候,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

实权由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

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

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

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

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

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

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

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

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伯瑶气得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自己率领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

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没有多少日子,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

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

城头上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

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

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他就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

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

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

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子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

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

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

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

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旁边

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

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

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

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让给智伯瑶,是不会心甘

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

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

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

给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着,猛然间听

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

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灌

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水势越来越大,

把兵营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

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

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

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

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

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20xx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

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

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

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

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

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故事篇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

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

(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

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

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

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

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他们打仗的

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

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

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

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

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

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

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

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

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

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

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

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

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

没有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

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

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20xx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

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

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武灵王就打算

同秦国比个高低啦。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

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就是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意

思是国君的父亲)。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把国内的事安排好以后,决心亲自到秦

国去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

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

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

止,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

昭襄王又派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

着一个赵国来的手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

来就是有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

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上下五千年》其中的故事篇三: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

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

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

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

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

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

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

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

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

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

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

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

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

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

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

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

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

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

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

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

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

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

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就秘密

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

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

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

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

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

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

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

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

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7:2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4041911344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晋阳公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晋阳公子.pdf

上一篇:心理健康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晋阳公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