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10 06:01:25 阅读: 评论:0

如何插入表格-任职证明格式模板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电瓶灯)

1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课《观潮》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

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

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

面。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

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

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2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

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课件出示2)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

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

江大潮。)(课件出示3)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

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课件出示4)

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

“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

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

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

3

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课件出示6、7、8)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

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

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

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

有夸张的意味。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

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

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

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

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

4

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

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

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

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

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5

意思,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指导背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

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3)

横贯江面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时屹立昂首东望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语,让

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14)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

说)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来前:风

平浪静人山人海)

(学习第2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

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

6

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

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

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

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

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

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课件出示15)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

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

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课件出示16)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

中找出来吧!

7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

越大——山崩地裂)(课件出示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

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8)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

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

江心瀑布横。(课件出示19)

③比较句子(课件出示20)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

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8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

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

这样写到:(课件出示21)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

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

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

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

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

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

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课件出示22)(快看,钱塘江大潮来

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

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

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

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元首,有胆

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

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

9

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

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

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

(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5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

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板书:天下奇

观)

4.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

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

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作者写观潮的顺序

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

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

把它记下来。(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

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惦着脚往

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

10

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

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

起来。(课件出示23)

②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

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

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

(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

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课件出示24)

③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

子)。

④画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

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⑤现在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的第3

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课件出示25)(如果不会背,

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三、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

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

11

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介绍给更多的人。(课件出示26)(放视频)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

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

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

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熟悉的景点按照顺序来介绍。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

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

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6:0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9285134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pdf

上一篇:狼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