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范文800字(精选13篇)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此刻才是真正属于盛夏的天气,酷暑难
耐。火炉南京名副其实。
昨天农历六月十五,照例夜空澄净,圆月当空,但是因为热气腾腾到了天
际,感觉月亮都被薄薄的雾气笼罩,天空宛若有一层薄如蝉翼的面纱。
大自然和万物一样,从来都不会有一模一样的场景出现,一切都在变化。
拥抱变化是无奈之举,却也是最好的选择。
《隐入尘烟》后窗在南京点映,因为看晚了时间,错过首映,彼时正是入
围柏林电影节期间,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换挡,直至7月8日才正式上线。
这部电影拍摄于武汉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报道中唯一看到海清是她给
武汉捐赠防疫物资的新闻,其他时间基本销声匿迹。
而我因为工作,孩子,疫情原因拖延了四个月的身体问题,最终不得不住
院手术,那个寒冷的春天让我终生难忘。
海清电话里鼓励我的那句“不要怕”是寒冷中的唯一暖意。还有我没能帮
她实现的南京腊梅香肠,她计划好买个十箱八箱的寄到村里,给大家吃,身体原
因和疫情原因叠加,寻常日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如此难以实现。
所以,当我终于坐在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着和以往任何一部片子完全
不同的感受。我有点后悔,不该结伴而去,应该一个人独自去看。
片尾曲响起,字幕鱼贯而上,我特别想安安静静地再坐一会儿,无奈被人
群牵引着离场,转角处,一眼瞥见那位影院正中央依然端坐座位上的独立女性,
沉浸在剧情之中,双眼泛着泪光,我想,能够选择走进影院看这部片子的人,大
多都会产生看似缓慢,却弥久的共鸣。
这部电影让我忘记了海清这个人,
我们的不幸福来自于拥有的太多,欲望太多,可选择的太多,当物质和精
神都极度贫乏的时候,我们的幸福就会来得简单而又纯粹,刻骨铭心,如同沙漠
中的清泉,所有人都渴望奔赴而去。
富有和贫穷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界定方式,对比村里的人,贵英是最贫穷的,
但她却又是最富有的。
2/17
而生生不息的四季劳作,因土地而生发出来的播种、希望,果实,休眠中
蓄势等待,一年又一年,我们的生活总是能够依靠我们的双手变得富足起来,而
大地给了我们最踏实的依靠,只有土地没有分别心的给予了贵英应有的回报。
当贵英和有铁辛苦建造的房子被推土机最终还原给了大地,而尘世间的人
们站在最公平的土地上,计算着利益的得与失,一切金钱显得如此轻如鸿毛。
人生的归宿终究归于尘土,贵英是幸福的,充实的,虽然短暂,却超越了
多少漫长而无为的生命。花开正艳只是瞬间,幸运的是她盛开过。
这部电影,我想,并且一定会一个人再去看一遍。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2《隐入尘烟》是一部爱情题材的电影
吧,电影时长两小时十三分钟,全程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但所有的细节都在
诉说着爱。电影看完对我的冲击感并不是很强烈,但就是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
觉。平凡中透露着神圣。
故事应该发生在陕甘宁一带,老四(有铁)和贵英初次见面是在媒婆的介
绍下,两人都没说话,看都没看对方一眼。贵英因为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一直都
有尿失禁的毛病。贵英的嫂子怕贵英在有铁家尿失禁,就叫贵英去茅圈放水。放
完水的贵英看到在驴圈旁吃饭的有铁。这也是两人的第一次对视。
之后便是结婚,没有彩礼,没有婚宴,也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有的只是
一张连笑脸都没有的红底双人合照。
婚后的生活也很平淡,有铁很照顾贵英,从各方面的细节都可以看出来。
知道贵英会尿失禁,便在火炉里填满柴火。给贵英洗尿湿的衣服。在献完血之后,
即使身上只有50块钱,也想给贵英买件长一点的大衣用来遮住下半身。下雨的
时候不是第一时间去保护盖房子的土坯,而是用塑料裹住贵英。会在拉麦子的驴
车上给贵英堆个小窝。用麦子在贵英的手上印朵花。贵英用麦秆编的小马,有铁
到死都攥在手里。这部电影没有轰轰烈烈,就是很平淡的细节在打动人。
贵英也是很爱有铁的,从以下片段可以看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不但有对爱情上细节的描写。对底层人民正直和
善良的秉性也描绘的特别细致。
有铁在打水时捞起打到水中的蝌蚪,将其温柔放生
3/17
在有铁给张永福捐了三次血之后,他没有向张有福的儿子索要任何实质性
的东西,而只是让张有福把欠那些平时看不起贵英的工人的钱给结了。
房子被拆,也拆毁了在房檐上的燕窝,害怕燕子春天回来没地方住,在新
房子上专门给燕子造窝
除了这些,里面还有好多细节。
贵英死后,有铁也不想活了,他换上了第一次和贵英见面时嫂子送给他的
衣服,给贵英烧了台纸电视。把搬了两次家都贴在炕头的喜字换成了贵英的遗照。
又卖了所有麦子,还了欠下的所有钱,连欠下的几个鸡蛋都还了。甚至他答应农
场主的两袋土豆他都没忘。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放了跟了他半辈子的驴。这在我
们生活中算是很正常的事了,但就是这种很正常的事,也有一大部分的人做都不
到。作者不仅讽刺了当下快餐式的爱情,同样讽刺了丧失了善良和诚信,还在天
天勾心斗角的人。
电影里面有铁的“宝驴”和张永福的宝马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第一次拉有铁去给他爸献血的路上,贵英尿失禁,没有关心,没有对献
血的有铁的感恩,有的只是一通抱怨。第二次拉有铁的时候,宝马的后座便有了
一层随风飘动的
如有铁所说,宝马比不上他的“宝驴”。至少驴不会嫌弃贵英。
有铁死后,被放生的驴跑回到有铁的家里,和门口的宝马出现在同一个镜
头里。的确挺讽刺的。
让我真正有一些难受的是,贵英死后,孤零零的躺在炕上,除了有铁,身
边没有一个人。可怜有铁帮助了那么多人。献血多次也只是为了帮村里人要回工
钱。他一直都是活在黑暗里的,而贵英像一道光般照耀了他的生活,见过光的人,
又怎么会安心的活在黑暗里。
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世界飞速发展,为了不被时代淘汰,我们踉跄着紧跟
时代潮流。却忘了最开始追求的东西。那些真挚的,淳朴的,善良的本性应该在
生活中屡屡出现。而不是被电影表达出来让人学习。我有时候会想,到底是时代
在进步还是在倒退,前几天看到网上骂甘肃的,我非常不解。我们只是穷了点,
就应该被骂被瞧不起吗?我们种自己的,吃自己的,爱自己想爱的人,一不偷,
二不抢,怡然自乐。难道今天这个时代需要金钱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了吗?如果
4/17
人们不择手段的去赚钱,爱情被被提到桌子上明码标价,那么这一切有什么意
义?如今的这时代还能找出有铁,贵英这般的人吗?
我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在哪,真实。我们常说好人有好报,可好人真的有好
报吗?有铁算不算好人?他有好报吗?没有。好人就活该被欺负,活该被看不起。
这部电影除了爱情,就很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但人家有铁至少还有个贵英,贵
英也有个有铁。所以说,爱情也是一剂良药,即使生活再苦,只要身边有贵英,
有铁这般的人,也会笑着过下去的。所以啊尽情的去爱吧,真诚的,大胆的去爱。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3前两天有幸观看了李睿珺导演的《隐
入尘烟》,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真切!
真,是内容真实;切,是情感真实。
所以能够打动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观众。
故事以八九十年代的西部为背景,而我也是出生的那个年代。
男主马有铁和女主曹贵英都是苦命的人,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
夫妻。
马有铁单身大龄贫困,连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但是他淳朴、善良、诚信、
勤劳;
曹贵英身患残疾,被家人排斥,但是她从未抱怨,积极乐观。
两人从最开始的心存芥蒂,到最后的生死相伴,并没有任何的轰轰烈烈,
却在无数朴实无华的细节中体现了他们的爱情。
他们一起借东西、一起下地干活、一起造砖盖房,一起经历磨难与冷眼旁
观,但是两人从未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与乐观,相依为命。
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光,彼此的希望。
经过了他们的努力,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粮食、自己的小鸡、自己的房子,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钱都流
向不缺钱的人,爱都给了不缺爱的人,苦都留给能吃苦的人,贵英意外去世了。
我相信,他们肯定在某个夜晚彻夜长聊,聊以后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蛋、拥
有自己的电视,甚至是拥有自己的孩子,那时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幸福与希望。
5/17
如果贵英从未出现,有铁一直会是那个有铁,一头驴,一块地就是他的一
切。然后现在,贵英才是他的一切,贵英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有铁独自收好好了这一季的粮食,还了两袋土豆、十个鸡蛋和一千多粮种
钱,还把陪伴他多年的毛驴放了生,放生时他对毛驴说了一句话:
“叫你走都不会走,叫人使唤了大半辈子,还嫌没使够嘛,真是个贱骨头”
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毛驴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在有铁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第一次吃了一个水煮蛋。并非是他想尝一尝味
道,而是那农药味道太苦了啊!
有几个线索贯穿着整部电影,燕子窝、纸喜字、小麦花,而它们有着不同
的涵义。
燕子窝代表希望;纸喜字代表情亲;小麦花代表爱情。
不仅是剧情,剧中人物的表演、人物的造型、场景的设计以及语言的表达
都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强的代入感,特别是类似我这种80、90年代出生,农村出
生的人!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生就像《隐入尘烟》这个剧名,清清白白的来,清清
白白的走。只有他们彼此在意对方,他们的离去就像两粒沙子飞入尘烟,永不得
寻。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4《隐入尘烟》是一部节奏缓慢却动人
的电影。这不是一部农村题材纪录片,也不是乡村爱情故事大电影,而是一个关
于濒临被遗忘、被漠视的边缘人的故事。片尾字幕明示了男主人公马有铁过上了
有房的新生活。只是,转身隐入尘烟的马有铁,有了房子又有何用?
故事发生在十多年前的大西北。两个孤独的人,即将被家人强行撮合到包
办婚姻中。马有铁是个不知疲倦、沉默寡言的男人,专注于清贫简单的农村生活;
曹贵英是个胆小的女人,除了无法生育之外,跛足和尿失禁几乎将她的生活推入
一片黑暗。当然,贵英有着令人惊异的自尊,拍结婚照时,她那貌似倔强而又不
知所措的微颤,牢牢锁住了我们的心。
为什么我们会坚信这对苦命人可以把日子过下去?当然是因为导演李睿
珺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马有铁和贵英第一次见面时,贵英目睹了这个男人对
6/17
驴的呵护与照顾。她知道,马有铁不会坏到哪去。婚后最初的日子自然非常尴尬,
男人劳动,女人跟随。但随着时间的默默流逝,两人之间滋生的微妙好感便再也
骗不过任何人的眼睛。
在写满辛酸的清苦日子里,马有铁和贵英相互取暖,他在她的手背上留下
印痕、用孵化小鸡的纸箱照亮四壁;她怀揣一瓶热水,在他归家的路口等到被黑
暗和寒冷吞噬——如此低调而蚀骨的浪漫从不需要千言万语。
以善良之心与生冷的世道保持距离。马有铁善良,但绝非毫无洞察力和感
受力的“淳朴”——他怎会不知自己的“熊猫血”可以带来多少肉眼可见的利益?
怎会不知那些口是心非的街坊亲戚骨子里都是什么德行?
只是,他选择以自己笃信的价值观念对这个世界报以温柔。否则,他怎会
牢记“借”来的大衣和十个鸡蛋必须要还,又怎会在走进楼房之前念念不忘在老
房屋檐上刚抱了窝的燕子。马有铁根本不是乡村深处的异类,而是世道变了,人
心变了,他依然故我。
对那些永远无惧恶意、坚持善良的农村人,李睿珺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敬
意。
所以,当残破的村庄被无情的沙丘包围,朔风将灰尘吹过岌岌可危的老屋,
一切都要被遗弃和埋葬时,他让这对不同寻常的夫妇,在荒原之上凭双手盖起了
不再漏雨的土房。在极端疲劳后,相濡以沫的爱情如期而至。他们将聒噪荒唐的
世界拒之门外,生活中留下了意想不到的美和诗意:驴子是他们的孩子,家禽、
燕子和玉米组成了他们的王国。
李睿珺曾说:“乡下的人赶上了开往城市的火车,但两个主角都错过了,
他们就像两个骑自行车的人跟在高速列车上的人后面跑。”这并不意味着《隐入
尘烟》和贾樟柯的《站台》产生了相似的命题肌理,恰恰相反,与后者挣扎于赶
不赶得上火车的滔天纠结不同,前者珍视的,则是那些在时代变化过程中无暇被
顾及,却又弥足珍贵的人类美德。对这种美德和人性究竟是否持有信心?影片的
结局或许给出了导演自己的判断。
《隐入尘烟》打破了“爱情的意义囿于性和浪漫”的刻板印象,突出了尊
重、关心和信任的重要。这一点,通过武仁林和海清的精湛演技,得到了精准的
诠释。
7/17
全片除了两人在潺潺水声中的搓背镜头之外,并无更多亲密画面展现,但
两人情感关系的递进和彼此咬合的强度却让人信服。作为素人演员,武仁林的“原
生态”演出没有一丝露怯,而海清则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便完全融入角色,肢体语
言和情绪表现都堪称过硬。稍有遗憾的是,若干素人配角演员的表演缺乏生动性,
我们没有等到他们最自然的那个瞬间。
《隐入尘烟》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足以配得上柏林电影节竞赛片的水准。但
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就像马有铁最心爱的那头毛驴一样,浑身上下都烙上了一种
一言难尽的矛盾:被拴着绳子时,它必须找到一个非凡而又稳妥的叙事视角,去
呈现或裹藏其最想表达的东西,这何其艰难;如若真有一天脱下绳子,这类在美
学选择上将克制、缓慢、冷静坚持到底的艺术电影,是否能真正征服影院里的大
众?这是《隐入尘烟》最让人心疼,也让人思索的地方。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5前几天,我有机会看到了李睿珺导演
的《隐入尘烟》,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事实。
是真的。内容是真实的。切,是感情的真实。
所以可以感动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观众。
故事以八九十年代的西部为背景,我也是出生的年代。
男人马有铁和女人曹贵英都是苦命之人,命运把他们带在一起,结为夫妻。
马有铁单身,年事已高,家境贫寒,但他为人淳朴善良,诚实勤奋;
曹贵英患有残疾,被家人排斥,但她没有抱怨,积极乐观。
两人初心存芥蒂,直到最后生死与共,虽然轰轰烈烈,但无数朴素的细节
却体现着他们的爱。
他们一起借东西,一起下地干活,一起砌砖建房,经历了磨难和冷眼。但
是,两人并不怨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保持着他们的淳朴和乐观,相互依存地生
活着。
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光,彼此的希望。
经过他们的努力,他们有了自己的粮食,自己的小鸡,自己的家,一切似
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麻绳却挑细选断了,不幸专门找苦的人。钱流向不差
钱的人,爱给了不缺爱的人,痛苦留给了能忍受痛苦的人,贵英意外去世。
8/17
他们一定有一天晚上熬夜长谈,相信以后每天都能吃鸡蛋,有自己的电视,
有自己的孩子。那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如果贵英没有出现,有铁就一直有铁,有驴,一块土地将成为他的全部。
而如今,贵英才就是他的一切,贵英的死使他完全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铁一个人把这个季节的粮食收好了,还了两袋土豆、十个鸡蛋、一千多种
粮食的钱,生下了和他交往多年的驴,放开的时候,他对驴说了一句:
“说去不去都行,让他用了大半辈子,还不够吗,真是个贱骨头。”
这句话他不仅对驴说,也对自己说。
在铁命存在的最后一天,他第一次吃了煮鸡蛋。不是他想尝尝,而是农药
的味道很苦啊。
一些线索贯穿了整个电影。燕窝、纸喜字、小麦花,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
义。
燕窝表示希望;纸上的喜字表示爱情;小麦花代表爱情。
不仅是剧本,剧中人物的表演、人物的造型、场景的设计、语言的表达都
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特别是像我这样80、90年代出生、乡下出生的人!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生就像《隐入尘烟》的剧名,来清清白白,去清清白
白。只有他们关心彼此,他们的离开就像沙粒冲进尘烟,永远不要找。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6从没想到看一场剧情如此平淡的电影
竟然能够把眼睛哭肿,首先必须得夸赞一下导演的服化道,从小生在农村,对农
村的一切非常熟悉,看到电影里的场景,真的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有的
人会觉得夸张,哪有人这么穷?事实上是因为有的人生来就站在金字塔尖,前有
韩雪自己感动自己的《超时未送达》,后有北京专家建议农民县城买房开车种地,
他们的眼睛看着更远更大的世界,却看不见脚下辛苦谋生的普通人。
影片没有为了煽情而特地制造的烂梗,只有生活中原滋原味的艰辛。有铁
和贵英两个苦命人,在相守中苦中作乐,有铁不嫌弃贵英身体的残疾和疾病,贵
英感动于有铁的善良和勤奋,两颗孤独的心慢慢靠近,彼此温暖陪伴。
9/17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好不容易
麦子熟了,自己的房屋建好了,鸡开始下蛋了,明明一切都在往最好的方向发展,
贵英却淹死在坐满了人的河渠。
照相馆里,有新人在拍结婚照,有铁却请求工作人员把结婚照上的贵英裁
下来做成遗照,两个人的旅程太过短暂,以至于除了结婚照,他们再也没有其他
的照片。两人多次搬家始终没有丢弃的红色喜字,终究还是被有铁撕下来,换成
了桂英的遗照。
“西北大地种不出玫瑰,小麦印花是我最汹涌的爱意”,有铁给贵英换上
干净的衣服,在贵英的手上种上小麦印花,烧去她最喜欢的电视。他没有掉一滴
眼泪,可整个屏幕都溢满了绝望的悲伤。
有铁有多善良,他爱护自己的驴,保护贵英的尊严,永远不会拒绝哥嫂的
请求,害怕医院,却还是三番两次无偿献血,连两件感谢的衣服都不肯收。尽管
已经心如死灰,他还是默默的还上了向别人借的土豆,种子钱,甚至十个鸡蛋他
都一直记得,他还清了所有债,干净利落的带着贵英曾经编的草驴追随而去。
影片结束,导演在结尾加上了一句,“2011年冬,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
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或许是为了过审,或许是为了
戏剧性的讽刺,但都已经不重要。人间有冷暖,皆隐入尘烟。如何证明我爱你,
小麦印花是我最含蓄的告白,或许下一辈子,我会认出你,凭借我亲手种下的小
麦花印记。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7影片开篇就是方言,他们说话的语调
让我想起了我老家在榆林的本科室友,同时还有点像up主品味新疆里的淡嘴哥。
本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农民夫妇从成婚到相继离世的过程,从形同陌
路到相互依靠,最终一个追随另一个而去。
可以看出海清为了演好本片还是很下功夫的,服化道也相当到位,我无论
如何都认不出来这是那个高呼“你是我的神”的著名女演员。她甚至是个南京人,
大概在本地人看来她的方言仍然有些塑料,但已经殊为不易。
在本片中,最符合“隐入尘烟”这一描述的,在我看来是男主马有铁一次
又一次离开后被推平的一座座土房子。按照片中所呈现的,这些房子的砖块是土
10/17
坯晒硬制成的,砖缝也是用泥浆填充的,生于土地,又在一片尘土飞扬中轰然倒
塌回归土地,和农民一样。
男主马有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四个,金银铜铁,他排行老四。
他的父母和大哥二哥早已去世,住在老三家。按村里人的说法,老四总是在给老
三做长工,老三确实经常使唤老四,比如不愿意花钱多雇车给儿子结婚搬家,就
让老四拖着头驴进城。甚至后来老三的儿子结婚了,老三也没有喊老四夫妇去吃
席,只是末了给他带了些剩菜剩饭,来这一趟却是为了商量申请补贴房的事情。
女主曹贵英大概从小与哥嫂同住,常年遭受虐待,比如睡在漏风漏雨的窝
棚里(因此她觉得有个自己的`炕可以睡就很幸福),还要被哥嫂打,落下了小
便失禁的毛病,并且不能生育,身子骨也弱。
老三一家和曹贵英的哥哥夫妇俩撮合了这场亲事,实际上是想赶紧把自家
的拖油瓶清出去。于是两个素昧平生的,只是相亲时匆匆见了一面的陌生人就结
为了夫妻。
本片的场景切换其实是非常硬且跳跃的。上一秒还是两个人相亲时一言不
发,下一秒就是去领证拍照;上一秒是对麦子夏天长成充满期待,下一秒就真的
换了季节。大场景小场景交织在一切,前后并没有非常强的剧情关联,因此我乍
看时感到很不适应。但这些场景都是相当真实的,大概在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
影里展现一对夫妇十来年的生活难免跳跃,而这也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8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关于“陪伴”的
电影。
在西北某农村,年近四十的马老四还打着光棍,他一直在哥嫂家做免费的
劳动力,可是哥嫂却嫌弃年龄愈来愈大的他成了累赘,于是以儿子结婚为由,把
他赶了出去,不是直接赶,而是给他找了一个女人,以让他结婚成家的名义把他
赶出去。那个女人叫贵英,也是个苦命的人,从小像牲口一样被人打骂,没有生
育能力,就这样这两个村子里最边缘的人被身边的亲人强行撮合成了夫妻。没有
人想到,平时任劳任怨默不做声的老四是个心细温柔的男人,他要攒钱给她买衣
服、带她去医院看病,她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温暖,两人一起在田间劳作,一
11/17
起畅想有房子住、有电视看的未来……可是意外来临,贵英溺死,逆来顺受一辈
子的老四也殉情了。
为什么老四能忍受四十年来独自一人的凄苦,却忍受不了陪伴了几年的贵
英离去?因为一旦感受过被陪伴的温暖,就很难再有勇气面对之前异常冰冷的世
界。
为什么陪伴那么珍贵?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竟然能够互相理解,互相给
予关爱,就像电流与电流接通,会带来驱散黑暗的灯火通明,也带来内在的光明。
在这光明里,你看清了,有人懂你,你也懂他,而透过你对他的懂,你更懂你自
己了。当一个人被人懂,当一个人自己懂自己,他就不是孤独的,因为有一个懂
他的人、懂他的心在看不到的地方与他相知,与他同在。
人生的本质就是孤独,和是否穷富美丑没有必然关系,人生充满了混沌焦
灼,人情刻薄冷漠,被理解,被爱,本来就是一件概率很小的事情,一生中能遇
到一个互相理解,互相陪伴的人,是多么幸运又浪漫的事。可是经历后再失去,
又是何其的残忍,这是马老四殉情的原因,遇到贵英之前的苦并不觉得苦,可是
没有了她的陪伴,人生的苦没有了头,他在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羁绊,唯一的老
伙计——那头驴子,放生了也好,可以不再像他那样劳苦一辈子,这是他反抗自
己命运的形式,也是对贵英短暂陪伴他一程的谢意。
马老四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那个能够抚慰他心灵,
理解他的人。贵英也是,她不幸又足够幸运,她遭别人嫌弃,可是她却是他的眼
中的珍宝、心头的春意。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那些伟大的人才能拥有,善良和
温柔的人会遇到。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9影片《隐入尘烟》随着一个西北汉子
挖着土拉开了序幕,在双方亲属的攀谈中得知,男主人公有铁是一个老光棍无儿
无女无亲人,是村里的困难户,女主人公贵英因常年小便失禁,加上没有生育能
力,一直没有嫁出去,在哥嫂家寄住,就这样,在包办婚姻的情况下结为了夫妻。
在拍结婚证件照时两个人很不自然和僵硬,能感觉到他们之前的那些岁月
在各自的家里过的日子应该很难经常招人白眼和唾弃,从那之后两个开始过起了
属于他们的生活…
12/17
先是男人带女人到了自家已过世的先人坟前烧了纸钱告知他们自己娶了
老婆,从中我们得知有铁家有5口人,父亲,母亲,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有金,
一个叫有银…随后在店里赊了小麦种子,开始了他们的耕种,村中的土豪爹生病
了,需要熊猫血,查找档案得知整个村只有有铁是熊猫血,便找上门去,他本不
想去,但他想为老婆买件几十元的衣服却买不起,土豪帮他买了衣服这当中各中
威逼利诱,有铁还是斗不过贫穷给人带来的那种奴性!一次又一次地被带去抽血!
看着觉得非常的同情和愤怒!
两个人一起种地,一起用灯泡孵小鸡,一起盖自己的房子,一起收割小麦,
一起看燕子归巢,很多画面是现在人间难得能看到的,这样的爱情朴实无华却让
人很感动很温暖很动容…两人在土地里边干活边聊时,几句对话却道出了一种生
命哲学…贵英虽然身体有缺陷,手抖,但却能用地里的枝条编出可爱且好看的小
动物,她拿着刚发芽的种子,沉思中,也许她在想着生命的顽强和意义吧…
等他们马上就要住进洋房过上好日子的时候,贵英却因带病为有铁送饭的
时不慎掉到河沟,淹死了,有铁回来听村民讲时,跳下救时,有铁抱起大叫贵英
的时候,看到她的身体已经僵硬,她已经死了,我想那一刻我们也一定流下了伤
心的泪水…有铁为贵英做了一个简单的葬礼后,把收成的粮食都卖了,把之前赊
店的钱都还了,在把借邻居的10个鸡蛋还了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同时也感到非常的痛心!
为什么好人总没有好报…此刻泪水夺眶而出!
他把辛苦为他干活半辈子的驴放了,给它自由,把一些东西给了他侄子,
之后在房间他殉情自杀了,死后有铁的侄子很快把家里的猪拉了出来,叫人把房
子推了,和土豪一起看着房子被推倒,没有丝毫的感伤,有铁多有情有义,这些
人就有多冷漠无情…
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我依旧眼含热泪,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0《隐入尘烟》豆瓣8.4分,这应该是
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片了。一次次强拆,一次次搬家,一次次献血,还有两个人
在一起一次次播种与收割。全片的总基调除了这些,还有两个人一年不到的感情,
随着贵英落水被淹死而告终。
13/17
老四是个老光棍,贵英是个身有残疾的妇女,两个人都是农村的边缘人,
不光不被村里人重视,在自己家里也受到歧视。他们走到了一起,老四对土地和
所有生灵充满了爱,他爱自己那头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驴,爱自己借的鸡蛋里孵
出来的小鸡,爱房檐做窝里的小鸟,当然他更爱那个愿意跟他一起过日子的女人。
农村的过日子可谓单调乏味,唯一的娱乐方式是去人家看电视,吃到的海鲜是从
水沟里抓的裹上报纸烧着吃的鱼。
他们相濡以沫、日夜劳作,种完了玉米种小麦,收完了玉米收小麦,用驴
拉轱辘打麦、扬麦。为了住进自己的家,没有砖,他们一起坨土坯、晒土坯,暴
雨来了去救土坯,他们不像那个很火的二舅会各种技能,他们会的是种庄稼、打
土坯、盖土坯房。
可是,当他们终于住进自己的土坯房后,日子正有奔头时,可好景不长,
贵英病倒了,没有去医院,也不愿意去医院,首先想到的是被窝里捂捂发汗,吃
到了自己家的鸡下的第一颗蛋后去找在地里干活的老四,可是因为头晕一头栽进
村边水沟里再也没有上来。
老四没有哭出来,默默地把结婚照上的图片截下来作为遗照挂在床头,默
默承受了一般人承受不了的痛苦,变卖了粮食,还清了欠账,最终他们一起亲手
盖的房子还是被铲车夷为平地,自己也好像“被上楼”了。
这些年,影视剧充斥着宫斗、霸道总裁,什么欢乐颂、女子图鉴,鸡娃内
卷学区房的内容,对当代农村题材除了《乡村爱情》几乎没有纪实性的作品,其
实农村话题很多,如大龄光棍问题、留守儿童老人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当然
都不是很正面,但这才是真实的农村。
《隐入尘烟》就是写实性的作品,海清为了演好角色,提前在甘肃农村呆
了3个月,和大家同吃同住。镜头剪辑慢的好像纪录片,但好在摄影配乐和情节
足够感人。很多艺术家年轻时要在大都市里兜兜转转、干天斗地,晚年才写或拍
自己的家乡,但有部分导演仿佛要一开始就要一辈子呆在自己的家乡拍身边的
戏,比如贾樟柯,还比如本片的导演李睿隽,这应该也是一种“寻根”或“归根”
吧。#电影隐入尘烟
14/17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1《隐入尘烟》是一部很难轻易界定的
电影。有时它像纪录片。没有跌宕的情节,只有劳动的人。你甚至可以学习如何
种地、养鸡、打粮食。在完全脱离了机械自动化的条件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时它也像一则东方寓言。
故事发生在西北,我地理不好,并不知道种小麦玉米,使唤驴子,有漫漫
黄沙沙漠的地方,到底是哪?我以为可能是甘肃吧。故事从贵英和有铁的相亲开
始,在贵英的离世后结束。应该是一个爱情片吧,让人心暖暖的开出花来以后,
又让人心凉凉的看花谢,看一切隐入尘烟,化为虚无,好似一切从未来过,从未
变过。
贵英和有铁,是村子里的边缘人,贵英身体有残腿跛身歪还有便溺的毛病,
有铁死了爹娘和两个哥哥,穷光棍一个。两口子在亲戚的撮合下不日成婚,随便
在村子里找了个没人住的屋子,规置成了他两的一个家。爱情从两个人初次见面
当天,对驴子同样的爱护中发了芽。在婚后的每个日子里疯长,简单直接的爱意,
在二人之间肆意流淌。
有铁有很多中表达爱意的方法,他在新婚之后带着贵英去给故人烧纸时,
把祭品递给贵英吃,说:“后人不吃,先人不得。”他用麦粒在贵英的手臂上印
出花形,说:“我给你种了花,以后就不会走丢了。”他用布条把自己和贵英拴
在一起,说:“把你拴在裤腰带上,防止你睡觉不小心滚下去。”他在大雨磅礴
中,和贵英双双跌落在雨夜,浑身泥点的他们又哭又笑。他给贵英做卧鸡蛋,买
长大衣,盖房子,他承诺着贵英,卖了苞米会给贵英卖电视,带贵英去市里看
病.....这是有铁爱贵英的方式,他筹划着未来,为此每一天带着贵英在土地中
耕作,无休无止,无休无止的累,无休无止的爱。
贵英爱有铁的方式很简单,她在寒冷的早晨一次次带着开水瓶跑到村口等
有铁回家,她给有铁揉大臂,拿眼睛不停的跟随着有铁,拿嘴巴不停的叮嘱着有
铁,她一直穿着有铁买的衣服,她告诉有铁:“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有自己的屋
子,自己的炕。”她的爱,就是依靠,无休无止的依靠,绝对的依靠,这男人是
天,是地,是世界,也许也是一种证明。
我以为他们可以这么辛苦却也温暖的活一辈子的时候,贵英还是死了,那
么突兀。那个几次搬家都会带走的双喜字,被有铁换上了贵英的遗像。于是,有
15/17
铁为贵英盖的房子被推到了,驴子被有铁放走了,他们养的猪和鸡,他们种的粮
食,全部被处理了,有铁一个人去了哪里呢?怎么过这一辈子呢?
其实爱情,或许就是这样,将心比心而已。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2看完全片,我脑海里出现了这句话,
这句话虽然浪漫,但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多少显得有些轻薄,可是它确实也是浪漫
的,因为这份感情纯粹的深沉、真诚,它的稀有让它显得格外浪漫,只是我不知
道如何贴切的形容它。
整个故事很简单,年老未娶的马老四,和丧失生育能力,小便失禁的贵英,
在家人的撮合下结婚成家齐心过日子,一切越来越好,灾难却来的猝不及防,贵
英不幸坠河去世,马老四便也在还清了所有债务和人情后,紧随贵英而去。
全片没有一句“我爱你”或者“我喜欢你”,但是全片都在讲述爱的故事。
爱是:在众人嘲笑贵英尿裤子时,马老四为了给她遮丑,静静脱下披在贵
英身上的棉衣。
在沙漠里,二人背对背而座时,马老四强塞给贵英的苹果和麻花。
站在冬季深夜的路口,为了等候迟迟未归的马老四,贵英捂在胸口的热水。
马老四出门在外,心里挂念贵英,为她买的超出经济能力的长大衣。
贵英坐在炕上,马老四没有一句怨言,为其涮洗被小便打湿的裤子。
马老四献血时,贵英惴惴不安紧随的眼神。
马老四为贵英许诺的一台大电视,一趟去市里的观光,一个带贵英去大医
院去看病的约定。
在房顶睡觉时,怕贵英摔下房,马老四拴在贵英腰间的裤绳。
风雨来袭时,两人一起抢救土砖时,马老四还不忘照顾贵英,为其披在身
上的塑料布。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影片里最直白的一句告白可能就是,风雨过后两人
并排坐在土砖旁,马老四用麦粒在贵英手背上按压出一朵花,然后说“有了这个
印记,我就不会让你走丢了”,背后的意思是,你从此就是我的心上人,而我不
会让你走。
16/17
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么多的细节,是因为我感动于他们的相濡以沫,他们把
对另一个人的爱和关怀融进了每一秒的生活!这让我觉得或许浪漫不需要仪式,
而爱不需要准备。
作为双方家庭里,都不受待见的边缘人,他们都接受了对方和自己的残缺
和不完美,接受了正在遭遇的苦难生活,所以也就没有了任何抱怨,而心底的那
份善良随之也成为了生活的底色,会为了村民义务献血救人,会给“疯人”递送
馍馍,会为燕子搭窝。
在对方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之前,他们对这个世界早已没有了期待,变的
木讷,只是随着时间流动,被身边的人推动向前,可是却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
一点一点解冻了对方,成为了互相的家,生活开始有了生机,会一起期待鸡蛋破
壳、小鸡下蛋、麦子出穗、搭建的新家,爱情美好的样子可能就像他们一样,携
手走向一个共同的期望。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3真,是内容真实;切,是情感真实。
所以能够打动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观众。故事以八九十年代的西部为背景,而
我也是出生的那个年代。
男主马有铁和女主曹贵英都是苦命的人,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
夫妻。
马有铁单身大龄贫困,连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但是他淳朴、善良、诚信、
勤劳;曹贵英身患残疾,被家人排斥,但是她从未抱怨,积极乐观。两人从最开
始的心存芥蒂,到最后的生死相伴,并没有任何的轰轰烈烈,却在无数朴实无华
的细节中体现了他们的爱情。
他们一起借东西、一起下地干活、一起造砖盖房,一起经历磨难与冷眼旁
观,但是两人从未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一直保持着那份淳朴与乐观,相依为命。
他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光,彼此的希望。经过了他们的努力,
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粮食、自己的小鸡、自己的房子,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
展,但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钱都流向不缺钱的人,爱都给了不
缺爱的人,苦都留给能吃苦的人,贵英意外去世了。
17/17
我相信,他们肯定在某个夜晚彻夜长聊,聊以后每天都可以吃到鸡蛋、拥
有自己的电视,甚至是拥有自己的孩子,那时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幸福与希望。
如果贵英从未出现,有铁一直会是那个有铁,一头驴,一块地就是他的一
切。然后现在,贵英才是他的一切,贵英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有
铁独自收好好了这一季的粮食,还了两袋土豆、十个鸡蛋和一千多粮种钱,还把
陪伴他多年的毛驴放了生,放生时他对毛驴说了一句话:“叫你走都不会走,叫
人使唤了大半辈子,还嫌没使够嘛,真是个贱骨头”。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毛驴说
的,也是对自己说的。在有铁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第一次吃了一个水煮蛋。并非
是他想尝一尝味道,而是那农药味道太苦了啊!有几个线索贯穿着整部电影,燕
子窝、纸喜字、小麦花,而它们有着不同的涵义。燕子窝代表希望;纸喜字代表
情亲;小麦花代表爱情。不仅是剧情,剧中人物的表演、人物的造型、场景的设
计以及语言的表达都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强的代入感,特别是类似我这种80、90
年代出生,农村出生的人!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一生就像《隐入尘烟》这个剧名,清清白白的来,清清
白白的走。只有他们彼此在意对方,他们的离去就像两粒沙子飞入尘烟,永不得
寻。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5:42: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8161134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村爱情片尾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村爱情片尾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