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状元

更新时间:2023-03-10 05:27:04 阅读: 评论:0

膏蟹的做法-好听音乐推荐

状元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制作新年礼物)

2012年高考状元(河南)

文科状元

高考达人

人物档案

于成亮

文科673分

错题本20厘米厚

敢说敢言成“老总”

读书、

唱歌声最大

在座右铭上

他写下:“清华、北大我来啦!”

“成亮是个志向远大的孩子,他立志要考清华、北大。在百日冲刺以后,他

在自己座位旁的窗户上用‘红布条’写下了‘清华、北大我来啦!’的座右铭,

时刻警示自己奋力拼搏,这也是他最大的学习动力。”班主任李现生说,于成亮

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上课时,对于老师出的难题,他总是出人意料地给出既简

单又准确的“另类”算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亮做题多过其他同学起码5至10倍。”

李现生用手比划的于成亮错题本厚度有20厘米高。“临考前夕,我要求学生重

新翻看自己的错题本,加深对错题的印象,但于成亮却告诉我,‘光数学的错题

本就有10多本,根本来不及看了。’我才知道他比其他同学多做了很多题。”

“原来还打算复读呢”,考得高分有点出乎于成亮的预料

核心提示

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8)班应届毕业生于成亮今年在文科高考中取得了67

3分的高分,这也成为我省文科考生难以逾越的分数。

说起自己考取高分的“法宝”,他归因于三个方面:注重用错题本纠错、平

日善于总结反思、考试时保持平稳心态。

注重纠错厚厚错题本成了“法宝”

于成亮家住林州市凌阳镇北凌阳村,1993年出生,是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

8)班的应届毕业生,今年在文科高考中取得了673分的高分。

“考这么高的分数,真的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来还打算复读呢。”昨天

下午,面对采访,于成亮的一句调侃话,让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在一般人眼中,好学生都有些“呆头呆脑”,而于成亮却不然,不仅外表阳

光帅气,非常精神,且彬彬有礼。说起取得的好成绩,于成亮谦虚地称,这是从

网上学习往届高考状元学习经验的结果,其经验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厚厚的错题本,是他学习不断进步的第一个“法宝”。于成亮说,如何不

让错题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是学习不断进步的诀窍之一。而错题本,就是打

开这个诀窍的一把“金钥匙”。高中三年下来,仅数学错题本就有十几本。英语

等科也有错题本,这些提醒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善于总结、认真反思,是我的第二个学习‘法宝’”。对此,于成亮深有

体会。每次考试,他都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努力将薄弱环节变成

强项。

“心态决定成功。”于成亮说,他通过无数考试证明了这个理儿。他的父母

都是普通工人,平日上班很忙,无暇过多关注他的学习,只是在得知他学习下滑

厉害时,才鼓励一下。宽松的环境,让他学习、考试时,能够放下包袱,集中精

力考出好成绩。对此,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李现生证实说:“他能考这么高的分数,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态平稳。成绩起伏,对他没太大影响。”

劲头十足读书、唱歌声数他最高

与别的同学不同,他学习异常刻苦,早读、上课、吃饭、晚自习、宿舍休息,

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每晚都要学到12点以后。虽然如此,但他每时每刻

都很有“劲头”,精神十足。早读时,班上读书声最大的就是他。每天课前一首

歌时间,唱歌声音最大的也是他。“在他身上我从未看到过任何疲态,而且学习

时非常专注、投入。”班主任老师李现生这样说。

于成亮的同学郭士嘉说:“他性格非常直,说话不讲求委婉,对看不惯的事

儿敢说敢言,为此,同学们选他做了我们班的‘总班长’,班里设了两套班委,

每两周轮换一次,他负责轮换时要对班委工作进行评价,同学都戏称他‘老总’。”

理科状元

陈威

高考达人

人物档案:陈威,理科716分,家中老小,考到高分没有狂喜,爱打乒乓球。

核心提示

高考分数,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或许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命运,或者人生的抉

择。而在郸城一高17岁的应届毕业生陈威看来,这仅仅是他打了一场漂亮的战

役。

716分,成为今年我省高考其他考生一个难以逾越的分数。当陈威从校长刘

成章那里得知他今年的高考成绩后,虽然有些意外,但内心还是显得比家人、比

师生们平静些。“有些喜悦,但绝不是狂喜。”陈威说。

在青葱岁月里奋斗,是件幸福事

陈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生活,父母终年在田里或者工地上

挥汗如雨。“我是家里的老小,虽有百般宠爱于一身,却也能从中体味到生活的

艰辛。小时候脑子里还未形成大学的概念时,我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得到夸奖或是

奖赏。进入高中,我知道,我将面临着一场决战,从此,我就决定打一场漂亮的

战役以安慰父母。”

在陈威看来,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但它绝对需要强大的动力。陈威说,对

母校、母亲的感恩回报,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再加之对同学间这一段岁月的珍惜,

成了他学习的主要动力。

“我一直不愿意把高中岁月与广阔的人生联系在一起,虽然它们在逻辑上有

必然的关联。我只是想,在美好的青春岁月,能和一群同样美好、同样优秀的同

学一起奋斗,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陈威说,他把高中三年看成同学们人生轨迹最大的一个交集,“我们在一起

奋斗,或欢笑,或流泪,一起填满已成最美回忆的每一分钟。我以一种近乎渴望

的态度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不是因为它关乎我的未来,而是因为它关乎现在,关

乎友谊,关乎亲情。”

学习是一个技巧活儿,不能蛮干

“结果的确很重要,但高中三年不能只有最后的一个分数,享受过程才是首

选。”陈威说,学习还是一个技巧活儿,没有方法的蛮干是无福享受这一过程的。

谈到学习技巧,陈威的经验是,首先,要注重整理和体会。在学习中,有时

会连续遇到同类问题,这时不妨把这一问题的模型抽象出来,从不同的侧面分析、

整合、融会贯通,这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尤其重要。还有体会,体会题目中的思

想方法,这种感悟往往是重要灵感的源泉。其次,注重对细节的把握。最后,就

是心态了。陈威说,他在高一时心态不是很好,主要是不自信,后来他在学校的

名次越来越稳定,之后,又幸运地在清华大学的暑期夏令营及自主招生考试中取

得好成绩,这使他的信心大增,心态也在一次一次的考试中好起来。

“从此,我再也不轻易否定自己,即使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我一度考得很

狼狈,我也没有放弃更高的追求。”陈威说。

学习之外,我是一个人,不是机器

追溯历届高考成绩优异者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劳逸结合往往也是他

们成功的法宝之一。

陈威十分欣赏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在工作之外,我是一个人,而不是

机器。”陈威说,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之外也应该充分放松休闲。“我喜欢

打乒乓球,在初中时,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到学校操场打球,高中时机会少了,

但我也一直没有终止这项爱好。”

面对今年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陈威觉得这只代表过去,他的人生之路还很

长。如今,高校的大门对他已经敞开,他开始了对未来的憧憬。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5:2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72241343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状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状元.pdf

上一篇:写雷锋的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状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