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

更新时间:2023-03-10 04:10:51 阅读: 评论:0

银行合规演讲稿-熊猫回家路

收入分配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甩干桶)

第一节收入分配与收入差别

一、功能性收入分配及其相关理论

所谓功能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共同生产国民收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可划分为劳

动力和资本——之间所进行的分配。关于功能性收入分配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边际生产率理论

边际生产率理论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是联系在一起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就是指在一种生产

要素固定(通常指资本)的情况下,随着另外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通常指劳动)的投入数量不断

增加,则每增加的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总产出增量是递减的。我们在第一章中曾经用边

际生产率递减规律推导出了劳动力的需求曲线,而用边际生产率理论来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的时

候,恰恰是运用劳动力供求曲线来进行分析的。

如图所示,假如资本固定不变,那么劳动力需求曲线(也就是劳动力的边际收益曲线)下面

的面积就是所有被雇用的工人的总产出价值。如果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决定了一个

均衡就业量A和一个均衡工资率D,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产出价值或者国民总收入就会是图中的

梯形CBAO的面积。然而,属于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却只有图中OADB部分的面积(即均衡就业量乘

以均衡工资率)。图中低于劳动力需求曲线而高于均衡工资水平线以上部分(即DBC)的面积则

是土地和资本所有者以地租、利息、利润等形式获得的国民收入的份额。

根据这样一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功能性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劳动力供

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相对位置;二是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下降速度。因为前者决定了均衡工

资率和均衡就业量水平的高低(即劳动总收入的数量大小),而后者则在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

量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了位于劳动力需求曲线之下却位于均衡工资率线以上的那部分面积大小,显

然,在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一定(即劳动收入的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曲线越陡

峭,则表示地主和资本家所占有收入的那部分面积也就越大,从而资本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

占有的比例也越大。

(二)谈判力量理论

边际生产率收入分配理论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投入市场都是竞争性的,因而产品和要素的价

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谈判力量理论则认为工会能够改变市场工资率从而为工会会员攫取更多

的收入份额。事实上,一些研究者发现,在同种职业中,加人工会的工人比未加入工会的工人所

得到的工资要高出10%~15%。但是许多研究者同时又发现,尽管工会有可能会提高工会会员

相对于非工会会员的收入水平,但是他们却不大可能改变劳动者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关于这一结论的解释主要有:

1.工会所实现的较高工资会导致工会化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减少,结果导致一部分因工

会所规定的工资过高而找不到工作的工人不得不到非工会化劳动力市场上去寻找工作。.

这就导致非工会化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增加,均衡工资率下降。因此,工会化工人的收入

增加是以非工会化工人的收入下降为代价的,而不是以资本的收入份额下降为代价的。所以,整

个国民收入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分配比例不会受到影响。

2.工会提高工资率会导致雇主用资本对工人进行替代,从而继续使成本保持最小化。因此,

如果资本对劳动力具有高度的替代性,那么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这样,工会提

高工资的结果就是导致雇主以更大的比例减少雇用量,从而造成工会化部门的工资总额下降(请

参加劳动力自身需求工资弹性部分的论述)。

3.雇主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逃避工会提高工资所带来的不利于利润的后果:一是通过提高生

产率来消化工资率上升所导致的成本上升,从而继续维持原有的利润水平;二是提高产品的价格,

将工资率上升所导致的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在这两种情况下,资本所获得的国民收入份额都

不会受到影响。

(三)卡尔多宏观经济模型

1.基本假设

假定私营部门经济是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营的,那么整个国民收入就是由工资收入和资本收

入即利润两个部分所组成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只有在计划的或预期中的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时候才

能实现。由于任何既定水平的国民产出都会产生相同的国民收入,但是国民收入却不会全部都被

用于消费,因为其中的一部分会被转化为储蓄,所以,用于消费部分的国民收入就不足以购买全

部国民总产出。这样,为了使得国民产出能够维持稳定,就必须有足够的投资支出来弥补因储蓄

而造成的“消费差距”。也就是说,从国民收入的角度来看,只有当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时候,整

个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均衡。

关于国民经济中的储蓄,卡尔多认为,经济中的总储蓄等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和资本所有者

的储蓄总和。他进一步假定:(1)工资收入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储蓄倾向都是保持不变的,即无论

他们的收入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都会各自按照自己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来进行储蓄;(2)相对

较为富足的利润获取者比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要强一些,即储蓄的比例要高

一些。关于投资,卡尔多认为,投资并不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相反投资取决于企业

的预期、技术变革等因素。

2.模型

根据卡尔多的宏观功能性收入分配模型,要想使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点,就必须使投资一收入

比率与储蓄一收入比率相等。而投资一收入比率的上升则会降低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同时提高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换言之,要想使投资一收入比例上升(即增加投资),

那么必须将国民收入进行一种从工资所有者向利润所有者的再分配过程。根据卡尔多的理论,从

工资所有者向利润所有者进行的收入再分配过程是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来实现的。根据假设,由

于整个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投资的增加实际上不可能导致实际国民收入的上升,而只

能导致货币的或名义的国民收入上升。换句话说,投资的上升会产生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而

这会导致产品价格以一种比工资增长更快的速度上升,结果就是,与工资相比,利润在国民收入

中所占的份额会上升。

二、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衡量及其形成原因

(一)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衡量

在对个人或者家庭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进行衡量的时候,国际上的一个通用指标是基尼系

数。而与基尼系数相联系的则是洛伦茨曲线。

所谓洛伦茨曲线,是指一条用来表示所有个人或家庭的数量累积百分比及其所对应的累积收

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曲线。假如说总人口中的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同样的收入,那么在这种收入分

配完全平等的情况下,每百分之五的家庭所获得的收入将都是总收入的百分之五。来表示,它所

AB如果用图形来说明,这种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状况就可以用下图中的直线

代表的是每一五分位上的家庭以及位于其下面百分位上的家庭(在横轴上表示)所获得的累积收

入份额(在纵轴上表示)。这样,第一个五分位上的家庭(家庭总数中的20%或0.2的份额)所

获得的总收入份额将会是0.2(20%)。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分位上的家庭加起来(家庭总数的十

分之四)将获得总收入的十分之四,如此等等。

如果收入分配不是完全平等的,那么代表多个五分位上的家庭经过累积所获得的累计收入百

分比的曲线即洛伦茨曲线就将呈现出一种凸状,并且位于完全平等收入分配线之下。比如,在

1992年时,美国收入最低的5%的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8%,第二个5%的家庭获

得总收入的9.4%,第三个5%的家庭获得总收入的15.8%,第五个5%的家庭获得总收入的

24.2%,最上面的5%的家庭获得总收入的46.9%。将这些累积数据绘制在下图中,我们将可以

得到洛伦茨曲线ACDEFB。由于在美国的家庭收入分配中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因此这条曲线

显示出人们所预料到的那种凸状。

假如一条洛伦茨曲线完全位于另外一条洛伦茨曲线的里面(即更为接近完全平等线),那么

我们必然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即越是接近完全平等线的洛伦茨曲线所代表的平等程度越高。

但是当两条洛伦茨曲线出现交叉时,我们就无法从图形上直接观察到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平等程

度更高。在这时,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就是基尼系数法。

所谓基尼系数,是指位于洛伦茨曲线和完全平等线之间区域的面积(用下图中的ACDEFB在

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的情显然,与完全平等线以下全部区域的总面积之比。所标示的面积).

况下,基尼系数将等于零。基尼系数越大,则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美国在1992年

时的基尼系数大约为0.4。

(二)影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个人之间为什么会出现收入差距呢?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个人之间出现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有二:

1.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正规教育从受教育者要牺牲眼前利益而促使未来的生产率提高这

一角度来说属于一种投资行为,因此它会强化受教育者的终身收入水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个人所接受的正规教育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教育投资的成本越高,则投资者所得到的生产

率强化程度越高,从而为了使对教育进行投资是值得的,就必须为他们支付更高的工资。如果能

力、工作的非工资方面、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寿命都相同,那么一个人的收入与他所接受的正规

教育的数量和质量总是系统性地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程度在人群中的分布不均等必然会导致个

人之间的收入不均等。

2.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指出,在职培训投资很好地解释了一个人的工资收入为什么

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在工作中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也越多,生

产率也越高,因而工资也越高。由于接受正规教育较多的人同时也是接受在职培训较多的人,因

此大学生的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比高中毕业生呈现出一种更快的增长势头。此外,研究还发现,

接受过较多正规教育以及在职培训的雇员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率,而且他们往往还比受教育

水平较低、受培训较少的雇员在一年中工作更多的时间。因此,工资率和工作时间两个方面的差

异导致了高教育水平、强培训度的人获得的年收入会比其他人要高。

此外,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进行扩展,我们还可以发现,个人能力和家庭背景等因素也

会对个人的收入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3.个人能力。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则其生产率就越高,因而在劳

动力市场上的收入水平也就会越高。能力对收入的影响还体现在它对当事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上。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如其他条件相同,则一个人的能力越强,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

就越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心理成本完成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因为

他从同样的高等教育中获得收益的数量也比能力低的人要高。因此,能力较强的人通常都会比能

力较差的人获得更高的收入。

4.家庭背景。家庭背景主要包括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父母的职业、家庭中孩子的

数量等等。在收入较高、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较好的家庭中,孩子的未来收入可家庭条件

其一,能会因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比其他条件较差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高:

较好的家庭更有能力、也更愿意在孩子身上进行较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家庭中的孩子上大学

的成本承担能力显然更强一些;其二,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也更容易为孩子的技能提高以及能力

改善提供条件;其三,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有着比较良好的社会联系,因而在帮助孩子寻找

工作方面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信息和更多的机会,即使是在受教育程度和能力等相同的情况下,

这些家庭的孩子仍然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收入较高的工作。

5.歧视。所谓歧视,就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因为属于不同的人口群体(如不同

的性别群体或不同的种族群体)而受到不同对待。歧视表现为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两种类型。从

事相同工作且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获得不同工资的情况属于工资歧视,而属于不同人口群体的两

种劳动者在能力和其他生产率特征相同的情况下,被人为地划分到高报酬工作和低报酬工作之中

的情况属于职业歧视。显然,这两种歧视都会在属于不同人口群体的个人之间造成非生产率性的

工资差别。

三、政府最低工资立法与收入分配

目前,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都对最低工资做出了规定,那么这种最低工资对于收入分

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政府的最低工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会同

时产生压缩效应和扩大效应。

(一)压缩效应

1.在就业能够继续得以维持的情况下,最低工资立法提高了原来所获得的工资率低于最低工

资的那些工人的收入水平。如果他们的工作时间仍然同过去一样,那么这些低收入者的收入显然

会提高。

2.最低工资立法还有可能通过缩小其他低工资工人以及技术工人与监督管理人员之间的收

入差距来压缩收入的不平等程度。这是因为,当原来处于最低工资水平之下的那些工人的工资被

提高以后,雇主为了维持企业内部的工资结构,可能不得不同时提高那些工资水平原来刚刚超过

最低工资的那些工人的工资水平,否则的话,这些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挫伤。

(二)扩大效应

最低工资立法同时也有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这是因为,如果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工资立法超

过了当劳动力市场自由运行时所确定的均衡工资率,那么最低工资立法的实行必然会导致企业不

愿意继续雇用生产率水平低于最低工资的那些工人,于是这些工人就会失去工作。这样这些工人

可能就不得不到没有被最低工资立法所覆盖的部门去寻找工作,而这会导致未被覆盖部门的劳动

力供给上升,在该部门劳动力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未被覆盖部门的均衡工资率会比没有实行

最低工资的情况时进一步降低。这种影响过程就导致在实行最低工资立法之后,原来收入本来就

处于最低层的工人的收入更低了。

当然,最低工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最终影响是什么,要取决于压缩效应和扩大

效应的力量哪一个更大。如果前者的力量更大,则最低工资立法削弱了社会上的收入不平等程

度,反之,若后者的力量更大,则社会上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会进一步加剧。.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1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265121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收入分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收入分配.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收入分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