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
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
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
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
好友很单纯,看完《铁人》后,常在QQ上给我留言,问这问那,
可我因为忙,一直没给他回复,下面,我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谈谈对
《铁人》这部电影的看法。
做为铁人工作过的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曾在铁人所在的钻井大队
工作过,与铁人的战友接触过,听这些战友讲过一些铁人的故事,正
因为如此,看完《铁人》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比较真实,
铁人说过的著名的话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也要上。”其原
话是:“有上,没有上,脱了裤子也要上。”电影中并没有特意夸大
铁人,给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点真实是人物选择上的真实,在这部电影中选择了一个逃兵
——当代石油工人刘思成的父亲小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是泥浆工,
钻井离不开泥浆就像人离不开心脏一样,泥浆学名为钻井液,之所以
叫泥浆,是因为当初用清水钻井,在钻井的过程中,许多岩屑分散在
水中形成混浊的泥水,一口井选择什么样的泥浆类型是根据地质条件
决定的,在会战之初,由于不知道地质状况,很难选择正确的泥浆类
型,对泥浆工的要求就比较严格,需要24小时观察、测量,其劳动强
度是比较大的,而泥浆工又不同于钻井工,是需要有文化人来干的,
在会战之初,很难找到干泥浆工的合适人选,所以说在会战之初,泥
浆工是最辛苦的,电影中小知识分子躺在泥浆池旁边量泥浆密度的画
面特真实,他的腿被冻伤了,承受不住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部
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出了如何看待会战之初时离开的人,电影虽没
给出回答,但却通过刘思成的心理变化给予了回答,让人感到社会的
宽容,他们毕竟奉献过、付出过,应该对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给予肯定
而不是责难。
好友不止一次地问我:“铁人为什么跳泥浆池?他不怕死吗?”
这与井喷的危害有关,井喷是钻井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事故,井喷发生
时,如不及时制止,会造成机毁人亡等重大事故,其经济损失是不可
估量的,井喷发生时,要用加重剂对泥浆进行加重,加重剂的主要成
份是重晶石粉,其化学成份是硫酸钡,铁人当时打的那口井,井喷发
生时,现场无加重剂,危急中用水泥替代,水泥好凝固,必须及时搅
拌,在现场无搅拌器的情况下,铁人带头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搅拌。
打完井后,要用水泥将井固住,现在由固井公司来做,会战之初,无
固井公司,都是由钻井队完成的。所以井场备有水泥,水泥比重晶粉
对人体的危害大得多,所以,当我和我同事谈论铁人跳泥浆池时,我
同事说:“他跳的不是泥浆池是水泥池,铁人逝世时才47岁,他少活
得岂止是20年呀!”单从这一点来说,后人就该纪念他、怀念他。
好友曾问过我,是谁最先叫王进喜铁人的?那是因为打第一井时
铁人7天7夜没合眼,感动了当地的老太太,老太太称他为铁人,以
后就叫开了。老太太的一句铁人,鼓舞了几代人,铁人已成为一种文
化传了下来,正是这种铁人文化,使后代人明白:“生活中需要铁人
精神!”
好友在跟我谈看《铁人》感受时说:“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人活着
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与富有,更重要的是要超越于物质之
上。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我想,这就是铁人精神的真谛吧!
这也就是我追寻着铁人的真迹来到这个城市的原因吧!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
这天,我看了一场电影,电影名叫《铁人》。这部电影以歌颂王
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电影,让我更深入的理解铁人的同
时,更给了我个性的震撼与感动。
电影以铁人的事迹来说明铁人的精神怎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
习和感受。电影还用两代油田一线钻井工人的语言来说明我们就应怎
样对祖国做出应尽的贡献。如铁人说的:“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
饱也贫血阿!人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等着遭人欺负吧!”
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这些话语都是
要我们为建设祖国做出贡献的话呀!
王进喜和刘思成是两个时代的石油工人,影片的两部分故事在情
节上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但看过电影后,我却感到在他们心中以及所
有奋斗着的石油工人心目中的铁人精神说紧紧联系在一齐的。
影片中还有一位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刘思成。作为一名老大庆石
油工人的后代,同样是榜样和楷模的他,在对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应
对茫茫戈壁,每日重复着枯燥繁重的工作,他怀疑过,彷徨过。但在
一次同事在沙漠中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勇敢地踏上了寻找同事的征
途,在刘思成的身上正是铁人的发扬和延续,铁人精神将会在新时代
的石油工人身上熠熠生辉。
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之后,继承和发扬铁人
精神,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
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银幕上的《铁人》,不知不觉
地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荒漠,饥饿和寒霜袭向我瘦弱的
身躯。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我都牢记在心、
历历在目。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铭记至深,感动至深,思索至深。
渺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大雪纷纷,狂风萧萧。大伙儿喝进
的是冷风,吐出的是白烟,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没有现代化的
设备,只有一双双粗糙的手。40多吨的庞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蛮劲。
当钻井将要垮下的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
水中,当起了“人肉搅拌机”。他瑟瑟发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袭着他,
为了钻井的成功,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熬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熬住
了!说他是铁人,他没有铁的身躯,却有铁的灵魂,铁的胆魄,铁的
坚韧!黑白转成了彩色,昔日换成了现代,时空穿梭了数十年,但不
变的,是铁人坚如铁的精神。刘思成,“小知识份子”刘文瑞的儿子,
为了完成父亲的重托,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论日日夜夜,无论春夏秋
冬,干完了自己的,便去干别人的。无数人嘲讽他是“傻子”,他不
屑一顾,坚持心中的信念,继续向前、向前。
从牙牙学语起,一切都是鸟语花香,我在小溪里安逸地畅游,无
忧无虑。没有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饥寒相迎的考验,我的心早已淡
化了。但,漫漫人生路,永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
失败。淡化的心就如惊弓之鸟,只能望而却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
等待着更大的失败。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失败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继
续拼搏。也许,自己的起跑线被拉远了,只能看着别人展翅高飞。可,
懒造就虫,勤造就龙。培养出铁的精神,在失败面前永不放弃,在困
难面前永不退缩,听狂风怒吼,迎波涛汹涌。那么,毫无疑问,你将
是胜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门,走出世界,走出宇宙,当你披荆斩
棘,用铁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入睡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息。我仿佛也成了一个铁人,我
奋战着,我不退缩,我不言败,直到成功。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
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
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
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
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
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老师说等
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
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
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
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
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
没有只身奋战的慷慨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
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
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
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5
本周实业部开展的“弘扬铁人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是孟部长在
普遍管理人员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工作拖拉成风的状态下做出
的一项思想教育的重大举措。
虽然以前已经很多次在各类书刊、网络和电视媒体上看到“铁人
精神”,能够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早已烂熟于心。但是,当我再次
观看时还是使我受到新的震撼,铁人的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这句话仿佛让我想到了“奋斗一百天、精彩一辈子”
建设时期。感叹以前在施工现场自然环境恶劣、食宿条件较差、业余
生活单调的状况下,实业部全体人员都吃住在现场,坚守在一线,早
晨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放弃一切节假休息日,打破作息常规,
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精神哪去了。
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铁人的一个“初
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们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
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作为一
名管理人员,透过学习铁人精神,对照自身的不足,今后我从一个管
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一是善于思考问题。做为实业部的领导,他每一天要应对许多的
问题,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逐一思考处理每一件事。遇到的问题先
自己思考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向领导汇报,让
领导来决定哪个方案更合理,可行性更强。这样,我本人的潜力也在
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领导也能在“做选取题”的
过程中逐步认可我的潜力,从而使我成为一个受到上级欢迎和赏识的
下属。
二是多做一点,多走一步。在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诸多流程,
诸多环节。流程和环节中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作为管
理者去规范,去标准化。从这个好处上来说,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
就应比别人多想,多做一点,多走一步。
三是要敢于突破。坚决不能再受他人影响而因循守旧、畏首畏尾、
四平八稳、得过且过等混日子的态度和做法。要勇于吃螃蟹,因为等
不是办法,干才有期望,不能把什么都寄期望于上级的照顾、关心、
支持上。
四要勇于落实。领导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
担心因工作跟踪就得罪张三或李四而不去做。抓落实是达成工作目标
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
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解决那
些起关键作用的细节问题,成败的关键还在于落实。抓落实,是管理
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职责。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
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
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6
对于我来说,王进喜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我的心中铁人
王进喜始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去了《铁人王进喜》
的纪念馆,使我们知道了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个在60年代的人,今天又一次出现在大屏幕上。我们现在的工
作条件.生活条件都比铁人爷爷的时候好。铁人爷爷那是用的盆、衣服、
裤子……都不如我们现在。我想我们大家也要发扬铁人爷爷说的”宁可
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氛。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比现在充实
的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的一代,虽然生活好了,但是我
们缺少一种信念、信仰,总是觉得生活缺点什么。
我们大家看一看,铁人王进喜用自己的身体来当“搅拌机”,这
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么?我以后一定会像铁人爷爷学习,变
成无私奉献的人。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7
铁人,如钢铁般的人,拥有了铁人的精神,就可以实现任何一件
事。《铁人》这部影片,讲述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寻找
油田的艰苦生活。
那时,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外国人耻笑我们没有石油。第一代
石油人出发了,他们来到大庆,寻找油田。为了寻找油田,为了国家
的复兴,为了新中国的自立自强,他们奋力寻找。严寒的冬季,大雪
纷纷飘落,不禁让人直哆嗦,雪下,第一批石油人还在为寻找油田忙
碌着。
由于气温急剧下降,水泥结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纵身
跳入泥浆中,用自己的身子来搅拌,向前、向前、再向前……因为,他
们有一颗铁一般坚强的心,有一个信念——宁可少活20年,也要为国
家找到油田。
然而,他们白天高强度的工作,晚上的睡觉却是简简单单。搭个
帐篷,背靠背,打几个盹儿,就解决了。
现在想想,如此疲惫的工作,谁会去呢?如此清苦的生活,又有
谁能忍受呢?如今,即使是干这种工作,也轻松多了!飞机把工人送
到目的地,卡车把机器设备运过去,机械化的生产,人力劳动解放了!
然而,虽然生活是富裕了,但铁人般的精神却没有了;虽然现代
化的机械技术提高了,但人却越来越懒了,失去了铁人的意志。就拿
我们学生来说,有一些同学,学习上一碰到难题,马上上网查资料,
翻看参考答案,根本不愿意多想一想,多动动脑筋。虽然这件事很小,
却经常发生,也反映出了我们同学中某些人的怕苦怕累。因此,我们
更应该从小学铁人,学习铁人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8
前面是白皑皑的荒原,脚下是一望无边的.黑土地。在鲜无人烟的
北大荒上,我们的石油勘探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将一座座井架树
立了起来,同时也为他们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影片中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们,勇敢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打井缺
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
们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井喷了,水泥沉淀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
充当“人体搅拌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
将石油工人铁打的顽强精神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无不让人在观看
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脚到头不断涌来。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在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达到极致的现
在,还有什么是我们所信仰的,还有什么能触动我们那根早已麻木的
神经,还有什么能唤起我们所剩无几的爱国情怀。很久很久我没有找
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当我看到铁人义无反顾的跳入寒冬
腊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这一刻,
我被他那种为了让新中国摘到“贫血”的帽子而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
无私奉献精神所触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就是我们在
心底深深呼唤的。谢谢电影《铁人》。它在我们心灵的荒漠中掘出了
水源,让生命的绿洲重新在那里涌现。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9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在我的心
目中,铁人王进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
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影片《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有了进一
步的了解。
影片中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
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旧时的火车站,高耸入云的石油
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历史通过银幕在我们眼
前再现。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超负荷的
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
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
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
己的脊梁当吊车。关键时刻,他能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
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这种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以牺牲个
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是啊生活中,生产中就
需要这种精神,幸福是要靠勤劳的双手去拼搏创造的。
影片中还重点刻画了另一位楷模,他就是刘思成。做为一名新时
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
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
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
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们铁人精神并未泯灭,他
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上世纪60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
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
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
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
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
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坚,让“铁人”精神永放
光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快发展!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0
周三下午我们全体沙区教师在大连红星电影院观看了近期热映的
励志电影《铁人》,看后对我的触动很大,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切身
体会。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的
色彩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
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触很多。在建国初期国家的石油资源
匮乏,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还被西方国家披上了
“贫油国”的帽子。为了使祖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一群群怀揣
着救国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荒漠,开始了艰难的寻油之旅。铁人王进
喜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杰出代表。在那个物质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
要想开采石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
石油人硬是用自己的铮铮铁骨,以自己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国主义
情感,硬是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其中他们付出的
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剧中的主人公王进喜乍一看是一个粗人,说
话粗口不断,但却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有强烈责任感,做事
讲究方法的人。剧中王进喜为了救一个年轻人,一条腿被倒塌的钢管
砸坏了,为了不耽误工期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身体的剧痛,为的就
是早日为祖国开采出石油。剧中还有一段王进喜做报告的环节让我记
忆犹新,作为中国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有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道出了许许多多石油
工人的心声,催人奋进。他毫不矫揉造作,因为这就是王进喜内心的
真实写照,这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另外在电影中还有王进喜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搅拌混凝土的戏也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常常有人议论现在的国人缺乏铁人的精神,我觉得这个观点
有点以偏概全了,因为我觉得大部分国人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品质,
只是在物质环境丰厚的当代,这种优秀品质没有被激荡出来!在汶川
地震中中华民族所表现的凝聚力、向心力,不畏挫折,坚强不屈的优
秀品质,让世界叹为观止。这种精神堪当“铁人”,可以说与铁人精
神相比毫不逊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就要学习、秉承中华民族的铁人精神,无
私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1
有一种力量让人无坚不摧。《铁人》最震撼人心的是,让人们读
懂了他身上有一股精神力量——饱含爱国之心的力量、追求理想、信
仰的力量、钢铁般意志的力量!
“将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天平洋里去!”在誓师会上,王进
喜激情洋溢,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得瘫痪。国家有压
力,我们要自觉地为国家承担起这个压力!这是怎样一种真挚朴实的
爱国情感!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看到白雪皑皑的一
马平川,无法想象,滚杠加撬杠的原始力学的运用外加人拉肩扛,三
天三夜,让几十米高的钻塔高耸而立,几十吨设备正常运行。为了石
油,铁人毅然参加石油大会战,为了石油,他一刻也不能等,在艰苦
的条件下,他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怎样的一种理想信念的追求。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井喷时,他扔下拐棍,
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凭借着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叫响
了“铁人”的名号。
然而,不同的时代赋予人不同的意志和人格魅力。影片再现了王
铁人钢筋铁骨的人格力量,同时,也表现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困惑与
思考。在那个一穷二白“除了苦难什么都没有,除了血肉之躯一无所
有”的王铁人时代,他,这种力量感染了每个石油工人。而今天,在
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生活幸福的年代,铁人精神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这种力量不会产生排山倒海、平地而起,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场面,这
种力量是一种坚持,一种将本职工作干好的坚持。在坚持上再加上强
烈了创业激情、对理想信念的一份执着追求,良好的道德修为和对崇
高精神的敬仰于捍卫就将是铁人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升华。
影片中铁人的后辈刘思成在的经历和他的思想历程为我们找到了
答案。当他以铁人后辈的身份感到无尚荣耀的时候,别人嘲笑他沽名
钓誉;当他成为标兵,事事做在最前、最好时,别人冷落他,说那是
铁人年代的色彩,与时代脱节;因为与他人价值观形成差异,他不知
所措。我们今天的石油后代,在思考铁人精神的时候何尝没有过刘思
成同样的困惑呢?而当他将他的朋友从沙漠中救出来时,他明白了这
种坚持的力量。最终他不再困惑,他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超越了
自己,挣脱了铁人后辈光环的束缚,不在乎外人的流言蜚语,坐最好
的自己,最强的自己,他心中铁人的力量化为一种更强大时代赋予的
力量,一种人格魅力。
影片的结尾是铁人载着他穿越崇山峻岭,他感到自己已经变成了
一只飞翔的鸟,铁人精神为他插上了一双翅膀,他不再困惑,不再无
措,他很坚定,向着更高的方向......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2
这天单位组织观看了《铁人》,真是一部感人的电影!我感动,
我流泪,影片拍得真实亲切,也许更多的是离我太近。
影片把那个火热的年代拉近到我眼前,我看到人拉肩扛运钻机,
破冰取水保开钻、纵身跳入泥浆池...这些震撼人心的场面,为之起敬,
为之动容!心潮禁不住随着每一个动人的画面一齐澎湃!
我是一名石油子女,小时候就熟知铁人王进喜,凭着宁可少活二
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的干劲,打出了大庆第
一口喷油井。铁人一向是我学习的榜样,象一座丰碑,屹立在我的心
中。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个年代,似乎所有的父辈
们都象铁人一样,吃苦受累,默默奉献与牺牲...我的父亲曾冒着生命危
险为抢救起火的油井而身受重伤,铁人精神伴我成长、成熟,我为自
己是一名石油人而骄傲和自豪!
之后工作时在井队上实习了一年,与钻井工人一齐工作生活,亲
身体验到铁人的艰苦生活,感受到铁人无私的奉献精神!铁人的崇高
精神一向激励着我。
重温铁人精神,再一次激荡内心深处的坚强力量。
我想作为新一代的石油人,我们会继续传承铁人精神,以我们的
方式爱我们的岗位、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祖国。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3
《铁人》这部电影是2009年上映的,当时我还在大庆石油学院上
大学。我曾在校园门口望见这部电影在招聘群众演员,却一向也没看
过这部片子。这天下了班,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于是打开电脑把它看
完了。
电影讲述了铁人王进喜等参加松辽盆地石油大会战和现代石油工
人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地区进行物探作业2个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的工
作生活场面。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大庆度过的,而如今此刻我在塔
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上班。看了这部能把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片子
让我想到了很多,感想很多。
电影里的萨尔图火车站就是此刻的大庆火车站。萨尔图是蒙古语,
翻译过来是泥沼、湿地的意思。萨尔图到处都是湖泊但是不大水也不
深,大庆也因此有了天然百湖之城的美称。如今的萨尔图区,已经发
展成为大庆的商业物流中心,是大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我们校园就
坐落在这座石油之城中,是大庆油田蕴育发展起来的。刚入学,我们
就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深受其熏陶。大会战时期机械化程度
低,全都是靠人力,只有肩拉背抗。冬天也没有取暖设备,住的是干
打垒,也只有大家伙挤在一块取暖。遇到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
却要干沉重的体力活,这些都在电影里重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条
件的艰苦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但更难想象的是,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
还能,但是看着那风风火火的大场面,人们那个热心劲,任劳任怨的
用心干劲而不图回报的境界,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他们坚持下来了。
这个是我们此刻想象不到的,是我们体会不到的。此刻我们好多人不
明白他们为什么坚持,物质上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他们却有那么大干
劲,大伙的心都联系在一块儿。换着此刻打死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受那
苦受那罪,去了也免不了全是抱怨唠叨。想了很久我想到了,他们都
是有梦的人,当时都怀揣着一个梦,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缺油帽子,
他们都明白而且亲身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们的思想不是为
己而是为别人,为祖国,因此他们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事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石油工人生产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
改善,但是一线石油工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手机经常没
信号,生活用水匮乏,天气变化恶劣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考验。电影
里讲的是物探队的生产生活环境。塔里木沙漠地区作业是国内条件最
艰苦的地方,物探队又是勘探的最上游,承担着盆地里找凹陷,凹陷
里找有利圈闭,最后带给局部构造最有利位置进行下一步钻井勘探工
作。因此他们去的是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其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最大,
他们还要忍受沙漠中的孤独寂寞,要与恶劣的沙尘暴作斗争,他们吃
不到可口的饭菜,享受不了城市的繁华与便利。但尽管条件是如此艰
苦,依然有千千万万员工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什么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依然能兢兢业业,恪守本分的干好自己的工
作呢,除了养家糊口外必须还有一份对工作执着的爱。环境的艰苦,
条件的恶劣也让我们有的人无法忍受,不能坚持而投向喧闹的城市,
因为他们缺少对工作岗位的热爱,经受不住繁华便利城市生活的诱惑。
想想自己,大学时代的梦想,那时的豪言壮志也曾被这恶劣环境所击
倒,想过逃离。经过激烈斗争梦想终究战胜了残酷的环境,要时刻牢
记自己的梦想,坚持那一份热爱,为了那些豪言壮语而努力。虽然没
有王进喜时代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缺油那么伟大的梦,只需要要完
成自己人生的梦。
国家要成就中国梦,我们就要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此刻我就在这
浩瀚的大沙漠之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只为坚持实现自己大学时代的梦,
要在荒凉沙漠之中成就不荒凉的人生梦。今晚的沙漠很平静,我的血
在沸腾,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
2022弘扬铁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4
周四下午,我们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记录片,这部纪录片再现
了铁人王进喜工作的片段,介绍了他如何从一个讨饭娃成长为新中国
石油工人的楷模。
王进喜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事却不蛮干,而是巧干、实干,
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一个在玉门油田有名的“豆腐队”带成油田
第一名。看到国家因为缺少石油,公共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他忧心
忡忡,要求去大庆参加大会战,要求多打油井,多采石油,摘掉中国
贫油的面貌。想想铁人当时工作的环境,在西北时黄沙满天,在东北
时冰天雪地,即使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大庆
打油井时由于缺水,他带领们砸冰取水;当设备由于缺少运输工
具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时,他心急如焚,不等不靠,带领们肩扛
手抬,硬是把那些“铁疙瘩”提前运到了工地。当发生井喷时,由于
水泥搅拌不均匀,井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他不顾受伤的脚第一个跳
入井喷的漩涡中,用自已的身体当“搅拌机”;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
时期,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工作,而
是自力更生,开荒种粮;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
的病情,而是石油的开发与生产。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
畏艰难困苦,永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
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这部记录片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
操。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4:0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2524119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铁人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铁人精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