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
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
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
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早年好学
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
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
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
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
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
孔子返回。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
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
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
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
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周游列国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
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
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
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
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
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
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
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
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
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
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
用。
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
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
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
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
十二,便是着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
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
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
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
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
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
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
“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
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
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
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3:5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194221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孔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孔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