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杜牧

更新时间:2023-03-10 03:50:25 阅读: 评论:0

安卓手机-最美教师演讲稿

清明杜牧
2023年3月10日发(作者:压岁钱的来历)

杜牧《清明》诗句解析

导读:《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当清明来临,人们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

短短四句,字字珠玑,堪称传世之作。

两天前,记者到上饶市玉山县采访。在城南冰溪河边,濛濛春雨

中,一位头发花白的七旬老先生撑把黑伞,用苍老的声音也吟颂起了

杜牧的“清明”诗。老人诗念得一般,但他说出的话却令记者大吃一

惊!

“吴行固:“唐朝的时候,杜牧到玉山来勘查,从七里街下船,

走到这里,泥巴很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指的这里!”

杜牧诗里的杏花村真的在江西玉山吗?

长久以来,关于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纷争不断,山西、安徽、

江苏……全国有20多个地方都说自己是真正的“杏花村”,但谁都

拿不出令人信服的确凿证据。

山西汾阳的杏花村说,他们那里生产汾酒,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

许多诗文碑刻,杜牧的《清明》诗位列群碑之首——这当然表明,山

西杏花村的身份确凿无疑。然而经过考证,杜牧一生从没有到过山西,

怎么可能在汾阳喝酒?况且山西汾阳清明从不下雨,有时还要下雪,

又何来“清明时节雨纷纷”呢?

如此看来,山西汾阳杏花村不是“真正的”杏花村。那么,安徽

贵池县的杏花村正宗吗?贵池县的杏花村古时也以酿酒著名。杜牧曾

在贵池为官两年,这期间他酷爱喝酒、郊游。但经过考证,有人同样

提出了两个疑问:第一、写《清明》的时候杜牧已经上任半年,他嗜

酒如命,哪能不知杏花村去处而向牧童问路?第二、既然为官,喝酒

自有下人服侍,杜牧又何必亲自去讨买呢?如此推断,安徽的杏花村

也不“属实”。

还有江苏宜兴的杏花村。杜牧晚年罢官后住在湖州,那时常到邻

县宜兴游览解闷,并住在宜兴的十里碑。据地方志记载,十里碑附近

有个村落,四周多有杏树。但最终经考证,此地没有“酒家”,更不

曾有过酿酒历史。《清明》诗中所写情景,与这里一点关系也没有。

几乎所有的“杏花村”都被一一否定了,人们泄气之余得出了两

个结论:一,杜牧的“杏花村”其实是泛指,并无实处;二,《清明》

诗中的杏花村确实存在,只是年代太过久远,不辨其真罢了。

然而,杜牧笔下“杏花村”秘密却无意中被一位名叫吴行固的玉

山老先生揭开了。

“吴行固:地图上标了杏花村,康熙的县志……”

吴行固,今年73岁,大学学的是物理,一辈子国企,退休

后却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淘文化,热衷于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

保护。

五年前,吴行固老先生在查询清康熙十年(也就是1671年)编纂

的玉山县志资料时发现了关于杏花村和杜牧的相关记载。清康熙县志

是目前玉山最老的县志,如今只剩一本孤本,存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

之前吴老先生看到的是《清康熙玉山县志》的手抄复印本,后来,他

又自费花了1千元从台湾买回了上下两册《清康熙玉山县志》的影印

本,里面有五处关于“杏花村”的详细记载。其中一处清晰地记载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

“吴行固:全国各地到处都称自己是杜牧的杏花村,但是真正县

志上有的就我们一家。县志乱写不行,史官不能乱写,所以这个就没

有疑义。”

吴行固老先生认为,《玉山县志》属正史,由官府编纂,知县主

持,专职史官撰写,报朝廷御览后收存。所以真实可靠。在《清康熙

玉山县志》上还记载:“杏花村在县治西隅,其地临溪多杏花,故名。

旧有歌馆酒楼,而舟楫多泊其下,古人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正指此也。”

“吴行固:这一路原来有好多杏树,以后就慢慢慢慢不种了。”

吴行固非常坚定地说,纵观全国各地有关“杏花村”的史料,作

如此肯定叙述与具体地域描写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所以玉山

冰溪镇的“杏花村”就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毋容置疑。

吴行固老先生还特意去查阅了杜牧50岁自撰的《墓志铭》以及

元代文人辛文房著的《唐才人传》,初步推断出了杜牧作《清明》诗

的时间。大和二年(也就是827年),26岁的杜牧高中进士第5名,

但只被朝廷授予了九品弘文馆校书郎,后经尚书右丞、时任江西观察

史的沈传诗推荐,担任江西团练府九品巡官。第二年的春天,作为巡

官的杜牧奉命到江西各地巡差办事来到了上饶玉山。23岁就以《阿

房宫赋》闻名天下的杜牧当时年轻气盛,加上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

清明时节、天雨路滑、又急又渴,于是便发出“路上行人欲断魂”的

感慨与牢骚。

“吴行固:以他的才华,给我一个七品小官很不服。心情不好,

怀才不遇。口又渴,就写下了这首诗。”

在学术界,杜牧的《清明》诗一直被质疑,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此

诗为后人所作,理由是这首诗既不见于杜牧唐宋的诗歌文集,也没有

收录进清康熙的《全唐诗》。它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

是在400年后的南宋末年编撰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中。

关于这个疑问,吴行固老先生也通过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作出了

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原来《千家诗》的编撰者之一是江西上饶弋阳人、南宋著名爱国

诗人谢枋得。而谢枋得和当时玉山县衙府里的一个名叫王奕的教育高

官是文友,王奕本人也是个有名的诗人,从王奕手中他拿到了一直珍

藏在玉山官府中的杜牧《杏花村》诗稿,爱不释手,于是编进了《千

家诗》。

“吴行固:我从广信府,玉山县志里知道谢枋德和王奕的关系,

玉山的王奕告诉他,杜牧作诗藏在府库里,交给他编进《千家诗》去

了。”

据说,一千多年前,玉山县城广种杏树,春天里,满城杏花开,

漂亮极了;可这次在玉山,记者在春雨中、踏着泥泞,跑了大半个县

城,也没找个一棵杏花树。今天的玉山城,杏花村没有、杏花桥是新

的,就连唯一留下的杏花门也被砖块封死了。

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后人慢慢遗忘丢失了。好在当下,玉山

县正在杜牧当年的杏花村遗址,以明古城墙为中枢,建设8公里全国

最长的沿河公园,希望再现清明杏花漫天的大唐盛景。

“吴行固:南方的城墙我们玉山保存得,最完善最长的,摸到这

个红石就触摸到了明代的历史。”

玉山城南有一段明代古城墙,长1400米,10多年前因城市建设

拆毁了一段,现在正计划恢复。吴行固老先生说,有一年,他带一个

美国人来看明古城墙,当老外把脸虔诚地贴在那段长满青苔、比美国

历史还长的古城墙上,他听到了一声惊叹“itistrue!”,那一刻,

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爱家乡就是好好保护我们的历史,

捍卫我们的文化!

【杜牧《清明》诗句解析】

1.杜牧《清明》"遥“字解析

2.杜牧的清明

3.杜牧《清明》

4.清明杜牧

5.杜牧清明

6.杜牧-清明

7.杜牧清明

8.《清明》杜牧

上文是关于杜牧《清明》诗句解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

助,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3-10 03:5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39142521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明杜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明杜牧.pdf

上一篇:广告宣传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清明杜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宿舍管理
    牛排腌制-室内加湿小妙招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怎么买国外的东西)学生宿舍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是关乎学生人身平安的,所以我们万不能懈怠。下面请看学生宿舍管理方案的详细内容吧!我校全校搬迁进入大学城,使得我校的学生公寓无论是宿舍外观还是住宿条件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同时对我们的学生宿舍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在经过调研的根底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入物业效劳体系,使学生公寓管理由过去的单纯
  • 3℃蚂蚁观察日记
  • 2℃竞选
  • 2℃如何创立公司
  • 2℃跟单员岗位职责
  • 2℃活动计划书
  • 2℃我爱你家乡
  • 2℃小学数学内容
  • 2℃乡情结尾
  • 2℃疫情防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